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课是学生接受美、感悟美、创造美的重要阵地.随着应用美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已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能否培养学生个性,关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关键词:个性形成;进取心;责任感;审美情趣;成长成才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美育对人的精神世界,个性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美术课是学生接受美、感悟美、创造美的重要阵地,随着应用美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已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能否培养学生的个性,已经成为衡量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纵观历史,一个不尊重个性的时代,决不是生机勃勃的时代。目前青少年个性中的独立性、创造性、民主性、顽强性等十分薄弱,尤其对独生子女来说,依赖性、孤僻性逐渐滋生。因此,对青少年的个性进行调整,施加正确有效的教育,促进健康、完善的发展已关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
一、上好第一课,树立进取心
第一课,是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积极性的一课,关系到教师在学生中能否树立良好形象的一课,而农村学校师资缺乏,小学美术课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给学生的印象是,美术就是画画,画画就是美术。因此,美术教师精心设计、周密构思和组织一节课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发挥美术课的特点,用美的形象特效,并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渴望。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学生展示,从而感染启发学生,使他们今后学习有劲头、有目标,并用刻苦学画的典型人物事迹去激发学生、去唤醒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渴望。这一教学过程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理想教育,更是一次情感意志的熏陶,有利于树立学生奋发向上的坚定信念和力量。
二、通过美的语言,引发责任感
教学语气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初中美术课,除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制作工艺品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都要用语言这个媒体来完成。富有生动的语言,应该是“体态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完善结合。良好“体态语言”无疑可以将教师的艺术气质和个性表现出来,从而引发学生对个性美的追求,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富有魅力的文字语言,可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贺卡的制作中,教师可以模仿圣诞老人的语言和腔调,探询一下孩子们的心愿和期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而且可以立刻让学生感到新年的味道。
三、识别学生个性,建立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接受事物的过程中判断事物美丑的兴趣和爱好。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是一种展示心灵、展示个性的艺术。美术课上,识别学生的个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研究品评他们的作品,因为学生的个性,往往潜藏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教师必须抓住这块阵地,在学生优秀作品的讲评中挖出他们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看法,建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意识。
四、展现美的典型,开阔学生视野
在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榜样力量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应收集起来,定期搞习作展览。运用名家或教师作品给学生欣赏、分析固然是一种手段,但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可当学生的典型作品出现在他们面前时,立刻强烈地吸引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去观赏,去赞叹,暗自确立竞争目标,这无疑给他们追赶和进取的动力,使他们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追求。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对于丰富和活跃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审美情操均起到别的学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五、适时表扬鼓励,增强学习动力
爱听表扬,这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大人是这样,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若及时表扬,且语言形象有力,富于鼓动性,这样对其是一种激励的力量和理想的升华。对优生可以少表扬,适当指出缺点,而对差生则必须抓住时机表扬,对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因为差生的心理素质较脆弱,适当的表扬往往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他们创作的原动力。如“这幅作业线条大胆、流畅,真了不起。如果把颜色涂得丰富、鲜艳,就会更好看”“作品构图有新意,作画认真,涂色和谐,你真棒”等。
正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所说:“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研究,探讨和实践,使美术课能真正大胆的发展学生个性,为社会提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教育学区)
关键词:个性形成;进取心;责任感;审美情趣;成长成才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美育对人的精神世界,个性形成是非常重要的。美术课是学生接受美、感悟美、创造美的重要阵地,随着应用美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已越来越成为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甚至可以说,能否培养学生的个性,已经成为衡量美术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纵观历史,一个不尊重个性的时代,决不是生机勃勃的时代。目前青少年个性中的独立性、创造性、民主性、顽强性等十分薄弱,尤其对独生子女来说,依赖性、孤僻性逐渐滋生。因此,对青少年的个性进行调整,施加正确有效的教育,促进健康、完善的发展已关乎他们的成长和成才。
一、上好第一课,树立进取心
第一课,是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积极性的一课,关系到教师在学生中能否树立良好形象的一课,而农村学校师资缺乏,小学美术课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给学生的印象是,美术就是画画,画画就是美术。因此,美术教师精心设计、周密构思和组织一节课的教学尤为重要。例如,发挥美术课的特点,用美的形象特效,并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渴望。将历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学生展示,从而感染启发学生,使他们今后学习有劲头、有目标,并用刻苦学画的典型人物事迹去激发学生、去唤醒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渴望。这一教学过程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理想教育,更是一次情感意志的熏陶,有利于树立学生奋发向上的坚定信念和力量。
二、通过美的语言,引发责任感
教学语气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初中美术课,除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制作工艺品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都要用语言这个媒体来完成。富有生动的语言,应该是“体态语言和文字语言”的完善结合。良好“体态语言”无疑可以将教师的艺术气质和个性表现出来,从而引发学生对个性美的追求,起到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富有魅力的文字语言,可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在贺卡的制作中,教师可以模仿圣诞老人的语言和腔调,探询一下孩子们的心愿和期盼。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而且可以立刻让学生感到新年的味道。
三、识别学生个性,建立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接受事物的过程中判断事物美丑的兴趣和爱好。美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还是一种展示心灵、展示个性的艺术。美术课上,识别学生的个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认真研究品评他们的作品,因为学生的个性,往往潜藏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教师必须抓住这块阵地,在学生优秀作品的讲评中挖出他们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个性,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看法,建立正确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意识。
四、展现美的典型,开阔学生视野
在美术教学中,必须重视榜样力量对学生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学生的优秀作品,教师应收集起来,定期搞习作展览。运用名家或教师作品给学生欣赏、分析固然是一种手段,但学生感到可望而不可及,可当学生的典型作品出现在他们面前时,立刻强烈地吸引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去观赏,去赞叹,暗自确立竞争目标,这无疑给他们追赶和进取的动力,使他们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追求。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对于丰富和活跃学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审美情操均起到别的学科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五、适时表扬鼓励,增强学习动力
爱听表扬,这是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大人是这样,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在美术教学中,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若及时表扬,且语言形象有力,富于鼓动性,这样对其是一种激励的力量和理想的升华。对优生可以少表扬,适当指出缺点,而对差生则必须抓住时机表扬,对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热情地鼓励。因为差生的心理素质较脆弱,适当的表扬往往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成为他们创作的原动力。如“这幅作业线条大胆、流畅,真了不起。如果把颜色涂得丰富、鲜艳,就会更好看”“作品构图有新意,作画认真,涂色和谐,你真棒”等。
正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所说:“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审美规律和美术学习规律,有效利用各种美术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悟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联想、鉴别、判断等方法,积极开展探究、讨论和交流,鼓励他们充分发表感受与认识,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研究,探讨和实践,使美术课能真正大胆的发展学生个性,为社会提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教育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