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品牌无处不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品牌的商品该如何销售。如果说企业是品牌的载体,那么企业家就是一个品牌最好的代言。从创立企业到管理企业,企业家的使命不仅是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更是要当好领头羊,带领整个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正契合了茶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40年,本刊选出的中国茶企十大风云人物,是无数茶企老板的代表和佼佼者。他们是久经商海的企业家,更是执着的爱茶人。茶有道,经营管理亦有道。在他们的心目中,企业就是一道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茶经”。天福茶业创始人
  李瑞河
  世界最大茶业综合企业的掌门人
  在两岸茶界,李瑞河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少时随父在台开茶行,壮年遭遇金融危机跌入低谷,花甲之年回大陆东山再起。虽然一路挫折与坎坷,但他不畏艰辛,敢闯敢拼,用非凡的智慧与眼光,最终在逆境中闯出一片天地,缔造了自己的茶叶帝国。如今,他是世界最大茶业综合企业的掌门人,他也是茶教育的开拓者,不遗佘力地弘扬中国茶文化。
  天福集团采取老行业、新经营的方法经营茶叶。李瑞河认为现代茶叶产品最大的特色是突破传统茶庄的茶叶贩卖方式,打出自己的品牌,并将产品给以精致化的分级包装,以利营销。天福的经营理念更是以人性经纬天下,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每位员工都对公司充满信心。
  李瑞河经营的天福集团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管理创出来的。他常教导员工: “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经营品牌不同于干个体,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都需要非常讲究。天福的茶叶全都是当年茶,绝不搀杂旧茶。店内五金筒的陈列、品茗桌的摆设、茶壶嘴的朝向都有一定之规。茶针断了、茶盅边沿有缺口都不能继续使用。同时,李瑞河还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个人气质。在茶庄内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讲习班”,聘请老师给员工讲授“三字经”、“弟子规”。
  李瑞河常说: “取之于茶,用之于茶”; “成功的荣耀全体共享,失败的责任我肩独担”。他是一位有人情味,念旧的人。常有员工,几次离开公司,几次再回到公司,他也不计较。李瑞河说:“我一辈子想做的三件事都在这里(漳浦)做成了,我要开高速公路服务站,为来往的客人奉茶;我要开茶博物院,向年轻的一代宣传茶文化;我想开茶学院,为茶叶行业培养人才。这些我都做到了,我可以向我的祖宗交代了。”
  李瑞河在对社会公益方面,始终都是大手笔,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对自己却十分克勤克俭。办公、出差,都是以一碗面或便当解决肚子;没有专属司机,出行多是自己开车;办公室所有的椅子都是竹藤椅,陈设简单朴实,如他勤俭务实的品性。财富对他而言只是数字。
  李瑞河一辈子喝茶爱茶,对茶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我相信茶是一种福报,是老天给予人类的赏赐。我一生不沾烟酒,唯一的爱好就是茶,茶不仅给我带来了事业,也带来了健康的身体和无限的生活乐趣。”李瑞河说。
  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原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
  王贵卿
  定位民生、打造百姓茶的践行者
  1985年,王贵卿“卸甲”转业到“厦茶”。1995年,随着茶叶市场的逐步开放,原来占垄断地位的厦茶,出口订单却急速下滑,国内业务也大幅度萎缩,危在旦夕。贵卿硬接过“烫手的山芋”。在工资发不出的当年,他是以创业者的状态来带领“厦茶”。他曾在日本只身睡在椅子上等待客户的接见,克服一切困难将符合品质要求的茶叶在24小时之内运送给客户,打破了境外销售运输周期的桎梏,赢得了信任,扭转了企业的生存危机。
  2007年,“厦茶”筹建了研发部,开始把注意力转回内销市场,当年下半年开始金骏眉遭爆炒,王贵卿给研发部划拨了600万元资金,并当场立下“军令状”:新研发的这款红茶口感要超过金骏眉,还要耐泡。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熔铸了世界各地红茶优点与“厦茶”工艺的精品红茶“海堤红”一经问世便供不应求。而后“厦茶”又陆续开发出许多名优特的新品,都广受欢迎。这些茶都有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王贵9即定下品牌风格——定位民生、面向大众消费者。
  在各类茶叶专卖店,想找到一款售价十几元的茶叶产品,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在海堤的店里,十多元的茶叶单品却是销售爆款。当然,坚持亲民路线并非只卖低价茶,整体定位大众化的海堤茶叶,即使是高端产品也沿袭亲民路线。王贵卿说,茶叶是农产品,价格应当合理。如果老百姓喝不起茶,那带来的伤害是全行业的。
  在厦门工作期间,王贵卿严管茶叶品质。海堤茶叶能够远销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首先就得益于在质量上的严格把关。如果没有通过所在国的农残标准合格检测,根本就进不了这些国家的市场。在海堤的生产加工环节,无论是十几元一包的百姓茶还是上千元的高端茶,都要经过流水线上的27道工序,每道生产工序都有严格的监测设备和手段。
  2018年,王贵卿去了北京,任中茶公司的总经理。上任之后,他开始精简机构。原来200多人精简到五六十人;几千万的管理费用,砍掉一半;办公室缩减到能满足运营就好。此外,他特别留意花钱的方向:给工人增加福利,提高效率,提升科技水平,这些钱再多也得花,而浪费则被坚决杜绝。他说: “我在厦茶有时候卖一盒茶叶赚5分钱,赚50块钱得半卡车茶,50块也要很珍惜。”
  在食品安全上,王贵9即要求所有的中茶供应商供应的茶叶都要达到国际标准。“必须从源头上管理,按照我们中茶的管理办法,最终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我要把在厦茶的这一套体系推广到全国所有的茶类。”在他的系统里,进去一批茶得经过5关。第一批毛茶要经过农残检验,小样、农残、微生物、重金属检验,检验合格后开价、谈判。定下来后还要再进行检驗,然后大货拼配一个样,仓库再抽检,任何一个环节不合格都要退回去。
  王贵卿说,要将茶上附着的浮华都去掉,回归茶的本来面目,让茶产业回归平静,茶叶就是一种安全、健康、老百姓都喝得起的饮料。   老舍茶馆第二代掌门人
  尹智君
  将“京味”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上世纪80年代末,尹智君的父亲尹盛喜开办起老舍茶馆。80年代末、90年代初,尹智君在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尹智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了老舍茶馆。
  1993年,尹智君刚进茶馆时,尹智君在参与茶馆经营后又与尹盛喜产生了很多观念上的冲突,比如管理层面、用人方面和内容表达上。在摩擦与碰撞中,尹智君慢慢摸索着茶馆的经营之道。真正了解茶、爱上茶并且喜欢喝茶,是在她接替尹盛喜当上老舍茶馆的掌门人以后。
  2014年,在尹智君的认知和推动下,老舍茶馆实行经营管理责任制,打造集中国六大茶类于一身的“国茶汇”茶文化展示中心和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平台,正式启动“连锁经营”。经过4年的运曹,老舍茶馆连锁店已相继开设在北京万寿路、安徽、湖北、山东青岛等地。
  作风干练的尹智君,她是女企业家也是传统文化企业的领导者,她还积极带领年轻人共同关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2014年8月,老舍茶馆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中,借助O2O模式,推出了以“聚焦茶会,融合资源,倡导中国式生活”为宗旨的“小饮茶会”。至今,200余场的小饮茶会以茶为媒,形成了“走进老字号”、 “青年创客”等多个主题茶会。建立了16个微信群,直接和间接辐射受众人群数以万计。
  尹智君说,老舍茶馆是以大碗茶起家的,所以有时候尹智君会独自到茶馆门口保留了39年的大碗茶摊前,特意要上大碗茶慢慢地品味。尹智君还独辟蹊径地开发出很多文化创意的新产品与作品。比如2007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之前,尹智君带领她的创意团队特意用具有天然色彩的中国茶叶装饰成一面奥运五环旗。之后他们又将这一创意开发成“五环礼茶”,成了奥运期间国际友人争相抢购的礼品。
  随着对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尹智君还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并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参展,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北京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魅力和活力。老舍茶馆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点)、全国百佳茶馆之首和北京市著名商标。
  迄今为止,老舍茶馆已经累计接待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布什等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的1 60多位世界各国元首政要,众多社会名流和500多万中外宾客,成为展示民族艺术精品的窗口和联结中外友谊的桥梁,有著“北京城市名片”和“京味人文地标”的美誉。
  华祥苑集团董事长
  肖文华
  创新思维打造茶业发展之路
  1993年初中毕业后,出生于福建安溪县的肖文华只身一人来到厦门打工,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该做什么行当,只能不断尝试,寻找突破口,销过五金,卖过杂食。家族里有着制茶世家因子的他义无反顾地用第一桶金投身于茶行业中。没店面与知名度,肖文华就自己骑自行车载着铁观音挨家挨户的拜访、推荐, “用脚踏车踩遍了厦门后,才知道鹭岛原来是圆的。”
  2000年,肖文华做茶已经7个年头了,华祥苑在厦门也开了8家分店。2001年,拥有敏锐商机与无比勇气的肖文华做出了一个被大多数人认为是疯狂的决定。在厦门禾祥西路,华祥苑300多平方米的茶叶专卖店——茶都店正式开业。
  “创新可能意味着失败,但我鼓励大家大胆往前走,不要畏手畏脚。”
  多年后回忆起那段经历,还是可以感受到肖文华曾面临过巨大的压力。不过闽南的企业家抗压性强,那时的肖文华天天泡在店里,每天和店长谈心,咬牙发奖金,留住人才,稳住团队。就这样,茶都店凭借业内领先的“卖茶+VIP包厢+文化阅读”的方式,让厦门人对茶叶店铺的经营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验,茶都店的大获成功也直接带动了整个厦门茶行业的升级。
  自此,肖文华过人的胆识,让华祥苑开启了不平凡的茶叶之路。2003年,华祥苑通过钓鱼台国宾馆极为严格的遴选,成为当时中国茶行业的唯一代表制作国宾礼茶,成为国家外事接待活动中重要礼品之一。与很多茶企品牌大范围往中国三四线城市“下沉”发展不同,这几年华祥苑不断往中国一二线城市“挺进”,同时“将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到世界”也成为肖文华定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在最近两三年的时间,华祥苑茶7次助力“外交茶叙”,3次礼赠外国领导人,在国际市场上有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以别人没用过的方式做事。”肖文华这样解释企业家精神。简而言之,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创新。
  “厦门很小,世界很大。”肖文华认为,现在实体经济适逢转型升级关口,做中国的好茶企必须进一步倡导开放、独立、共享、利他等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力的增强,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产生了深刻联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成为重要使命。随着改革开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必须肩负这一责任。”肖文华表示,改革开放不仅造就了富强的中国,也向全世界展示了文化的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中国,开放的过程中把中国的文化、形象和思想传递到了全球。
  大益集团董事长
  吴远之
  将大益打造成为中国茶业的旗舰品牌
  西双版纳勐海县,这里是世界茶树的的源头、普洱茶的核心产区。从2004年勐海茶厂国企改制开始,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远之开始掌舵大益集团。
  “大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让每位茶人在这里能够获得职业尊严,让消费者踏踏实实喝到好茶。”这是吴远之追寻的企业文化,他在大益提倡一种“憨”劲,那是一种对职业的专注。
  让他们的心慢下来,从容的做出好茶,并坚持这种习惯,淡然地面对第一次成功,继续出现第二次、第三次……铿锵有力的话语透露着吴远之的欲望和野心。多年以来,大益在职工培养方面,已经成为普洱茶的黄埔军校。
  队伍的强大是品质的保障。吴远之说: “在茶厂里本科硕博就有三百多人,虽然成本很高,但这关乎茶的品质和健康。”   在茶厂里有成千上百个人工操作,简单重复着压饼、包饼、踩饼等环节,每一个程序都渗透着职业茶人对普洱更高水准的追求和向往。2008年这套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名录。
  自2008年,大益走出传统的经销商体制,开始在全国建立大益茶庭专营店,目前全国有三干多家,为消费者提供即饮售卖+自动冲泡+茶品品鉴+空间体验等综合性服务,与传统形式相比,这已然成为现代年轻消费人群的茶饮商业。
  吴远之介绍说,今后这将是大益的主流模式,我们计划未来十年在全球开一万家茶庭,布点到世界各大城市。
  多年来,吴远之领导的大益集团始终致力于强有力、大规模、多元化地品牌传播方式,将大益一步步打造成为中国茶业的旗舰品牌。然而真正让茶友震惊的,还不是茶庭店和职工的干劲,而是“微生物制茶法”。
  普洱茶发酵目前经历了两代,即自然发酵和渥堆发酵。自然发酵是第一代:是在普洱茶“轻杀青”和日晒工艺,在缓慢酶促反应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自然发酵;第二代渥堆发酵:即通过堆内温度和湿度控制,加速茶叶陈化过程;所谓“微生物制茶法”:控制不同环境和时间下,微生物参与的陈化的机理过程。2017年,大益集团和中国科学院邓予新院士签署了“院士专家合作站”,进一步加强普洱茶和微生物的研究和探讨。
  从“茶有益,茶有大益”到“好茶,自有大益”再到现在的“茶有大益”。吴远之领导的大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在扩张。十余年间,大益茶叶集团已成为中国首届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叶集团。多类产品,均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有机”食品证书,多次获国际、国家、部省级金银奖,并通过欧盟国际有机认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港台地区。
  八马茶业董事长
  王文礼
  战略三部曲让八马步步为营
  2017年12月18日,第十一届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榜单正式发布,八马茶业品牌价值达到79.06亿元。八马茶业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2015年12月挂牌新三板成为“铁观音第一股”,发展20多年来,全国连锁门店已超1 200家。八马茶业的发展壮大源于战略规划的不断升级,这一切都在掌舵人公司董事长王文礼的运筹帷幄中。从战略1.0铁观音单品类时代,到战略2.0全品类时代,再到战略3.0国茶时代,王文礼紧跟时代步伐,为企业制定的的战略三部曲,让八马从铁观音第一做到中国茶代表。
  王文礼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还兼任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他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都温文尔雅。然而,他一直都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农民。他自幼生长在制茶世家,接过祖辈的衣钵,传承了一颗专注执着的匠心。 “从祖先到我,一整个家族,300年来就只做一件事,就是把一杯茶做到极致。”他说。
  2002年起,王文礼在八马率先导入可追溯制度,并在确保茶叶原料安全的前提下,着重采用GAP管理体系,从茶园管理到茶叶制作,对质量进行标准化管控。在制茶技术上,八马技术研发团队结合传统制作技艺和现代加工技术,制定了《制茶二十四定律》,从栽培、采摘、初制、精制、检验、包装等环节人手,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技术规范体系,把每一片茶做到极致。
  从2012年起,王文礼就积极地与上市公司开展跨界战略合作,先后与九牧王、安踏体育、七匹狼、361 0、三安光电、三棵树等知名上市公司开展集团茶叶定制业务,实现了茶行业跨界合作创新,通过跨界整合,拓宽渠道资源。同时,八马还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并尝试发展O2O业务模式。
  目前,八马拥有强大的线上线下连锁经营能力;在线下渠道,门店规模在业内位居前列,具有跨区域经营、全茶类渗透的能力。同时,随着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及客户消费方式的多元化转变,公司不断探索新渠道发展方和新的业务模式,自2012年起,已陆续入驻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并连续三年全网乌龙茶类目第一,线上销售额位居行业前列。通过多年的品牌打造,构建“直营+加盟”、 “线上+线下”的现代营销模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2016年开始,王文礼推出了“地理中国好茶”系列新品,包括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峨嵋雪芽、祁门红茶等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主要以十大名茶为主,目的在于布局中国十大名茶产区,推动八马茶业的名茶体系建设,实现八马品类的延伸,满足市场需求,为八马茶业从铁观音品牌代表走向中国茶代表奠定坚实的基础。
  湖南省茶业集团董事长
  周重旺
  视茶农为父母的开拓者
  1986年,周重旺大学毕业后便一直在湖南省茶业集团工作。从业务员,到收购站站长、部门经理、总经理,他一干就是三十余年。自2002年初,周重旺担任总经理以来,使一个弱小企业一跃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周重旺介绍说,起初没有茶园,没有加工厂,也没有茶叶进出口权,一年卖茶的收入只有几干万元。如今,君山银针等六大品牌、10家直属茶厂、58个优质茶户口基地的兴起,就一年的时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7.15亿元,出口创汇2800万美元。 要为茶业修建博物馆,这是他一意的向往和追求。茶产量的巨变,总结其中的秘诀,周重旺深有体会。
  “一个企业有一个好的精英團队,这个企业就有前途。”周重旺所指的团队,不仅指科研人员,还包括营销队伍、茶艺表演队、以及专业的新闻发言人。
  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他提出了“视三湘茶农为父母”的口号,在茶行业率先打破“家家打灶、户户开锅”的庭小作坊式生产方式,实现“公司+基地(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省1 00万户茶农,是被周重旺看重的群体。2016年的冰灾间,他筹集了1亿元收购资金,将茶农手中库存的5000吨茶叶全部以现金收购。
  作为一家国家级龙头茶业企业的掌门人、一名黑茶定价的专家,周重旺创下了经营茶叶总量居全国第一、茶业出口创全省第一、出口欧盟市场茶叶量连续五年排名全国第一、出口红茶量全国第一、年轻营边销茶两万吨,排全国第一、出口有机茶居全国第一位的佳绩。此外,他先后还荣获“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 “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等称号。   近五年来,湖南省茶业公司投资近亿元,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先后对君山银针、沅陵碣滩、古丈、澧县太青山、宁乡青翠源、长沙县开慧茶厂等十余家省内茶叶基地资源和品牌资源进行了整合。其中,重点打造了“君山银针”品牌茶、“湘益”茯砖茶、“白沙溪”干两茶三大茶叶品牌,形成了一个民族品牌族群。
  如今,茶叶已销往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28个国家申请了“君山”牌茶叶的注册保护。
  浙茶集团董事长
  毛立民
  推动浙茶稳坐国内茶叶出口的头把交椅
  出身于宁波石浦小渔村的毛立民,大学毕业后从宁波来到杭州,从小见惯了渔业生产的他,第一次接触到茶叶。“我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和茶叶结上了缘。”而就这样,毛立民从一开始的“不清不楚”,到现在已经能为西湖龙井的发展“出声”。
  在201 6年杭州峰会上,浙茶集团旗下的天香牌九曲红梅茶成为G20会议用茶。据毛立民介绍,九曲红梅茶是浙茶集团抢滩红茶市场的创新之笔,它是以原产地龙井茶群体和鲜味为原料,利用传统古法和现代工艺精制而成,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1995年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外,浙茶集团还兼并了百年老字号漳平水仙,有“水仙皇后”之称的漳平水仙是乌龙茶。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近二十年来,浙茶集团一直稳坐国内茶叶出口的头把交椅。撇开茶界大佬的身份,毛立民可谓是一个通晓茶语的人。已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的他,正攻读浙江大学茶学博士。正孜孜不倦对茶叶,对贸易永不满足的追梦精神,使他成为国内唯一一位任职国际茶标委联合秘书的高级评茶师。
  “中国茶叶集团一定要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平台优势,增强开拓国际茶市场的能力。”这是毛立民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浙茶集团已在美国、日本、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设有驻外公司或代表处。目前,茶叶已经出口六十多个国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早在1990年,毛立民就牵头开展有机茶国际认证,使浙茶集团成为我国茶界第一家获得有机茶国际颁证出口的茶企,并被录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食品和饮料”的调查报告年鉴,后又通过2012升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2017年,浙茶集团还承担了由国家农业农村部与奥地利农林、环境和水利部在华共建的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还收购了世界500强印度塔塔集团在安吉投资的塔塔茶叶科技全部股份。
  不忘初心,重振抹茶复兴之路。其实,毛立民不仅是中国第一个有机茶生产认证的亲历者,还是将抹茶从日本引回中国的第一人。“抹茶普遍被认作是日本的发明,其实,抹茶萌芽于我国魏晋。”正是心怀中华古老工艺和文化的传承情节,促使毛立民往返日本和杭州,几经奔波,将其制作工艺重新引回中国。
  目前,浙茶集团在余杭径山打造了一座技术创新、装备先进、文化创意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园区——国际特种茶中心,引进行业领先的日本全自动生产线。同时,大力引进适合抹茶生产的日本茶树品种,特别是薮北种进行大规模培育,通过提前采摘、粘虫板、吸虫灯等非农药手段防虫,为生产优质有机抹茶提供了有力的原料保证。
  竹叶青茶业董事长
  唐先洪
  打造茶界奢侈品第一人
  唐先洪出生于“茶叶之源”的峨眉山麓黄湾乡,不到20岁就与茶业打起了交道。他从学校毕业后便到了峨眉山市竹叶青茶厂,从车间主任到厂长,他用8年的时间见证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茶厂举步维艰的困境。直到1988年,唐先洪毅然购买了该厂的全部股份,并独自承担了茶厂1 200多万元的债务,重新组建了四川省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
  四川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种茶和饮料的地区之一。在上世纪末,西胡龙井、云南普洱、安溪铁观音开始在全国市场开疆拓土,然而川茶的发展却有些低迷。那时候,唐先洪的第一个念頭就是,打造竹叶青品牌,先打破川茶品牌的僵局!公司组建后,唐先洪赢得了独家使用“竹叶青”商标的权利。
  2006年,唐先洪带着500克“论道”茶品和峨眉派武术茶艺表演,闯入了摩纳哥世界奢侈品展,成为全球茶叶类产品唯一上榜品牌。至今,“论道-竹叶青”成了中国顶级茶叶的代名词。201 3年, “竹叶青”入选中国本土十大奢侈品牌,与国酒“茅台”同坐头把交椅。
  结缘“中国围棋”进军欧洲市场,是唐先洪的又一市场策略。10年来,因结缘国家围棋队,使竹叶青和棋同时扬名世界。特别是2009年,新一届欧洲围棋锦标赛开赛在即,竹叶青连续三年成了赛事的赞助商。于是,在荷兰、芬兰、法国陆续上演了中国绿茶PK欧洲红酒的好戏,让欧洲人也迷上了中国的味道。
  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中国领先的茶叶品牌,竹叶青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中国茶企的奇迹,走了一条艰辛又漫长之路。2002年,竹叶青完成了用味蕾品味茶叶到用心品味茶叶的转变。2003年,为提高“竹叶青”在国内和国际的知名度,将“中国围棋第一人”常吴作为形象代言人。
  品牌的成功,为竹叶青赢得了契机,在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知和认可的同时,对品质的追求仍然被摆到最重要的地位。“做茶需要平常心,品质是关键。”这是唐先洪多年的坚持,在80年代,负债1 200多万的形势下,唐先洪抱着对茶叶的执着和热爱,品牌转型成功后,他又把目标转向了品质的追求。
  据唐先洪介绍,竹叶青先后投入近亿元打造数条全自动生产线,将茶叶加工向着高科技、工业化和产品多元化发展,逐步建立起“公司+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机制,这也带动了峨眉山市17个乡镇32万户农户走上了茶叶致富的道路。多年的强行付出终有回报,如今的竹叶青茶业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更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还作为国礼赠予摩纳哥亲王、俄罗斯总统。
  品品香茶业董事长
  林振传
  让白茶香飘世界的舵手
  林振传,1 968年8月出生于白琳镇茶洋里山坳。林家的祖辈流传着一个故事:清乾隆年间,刘墉私访民间,在斗茶会上,喝了当年大茶商吴家吴应卯捧上的茶,大加赞赏,随口吟道:“一品香韵醉心神,二品性空涤凡尘,三品顿觉天下事,品之又品意未尽。”这茶正是由当时林家先祖所创制。于是,他根据这桩光荣往事,创立“品品香”,开始在振兴家业。
  初办茶叶加工厂,全部资金全都是林振传暗中用高利贷借来的。几万资金在当时是一笔不菲的钱财,一旦亏空,后果不堪设想。1992年茶市下滑,销路停滞,卖出的茶叶,多数是钱收不回来。到了7月,林振传几乎沉不住气了。他想,这茶叶的质量、功效都属一流,可销路的终端究竟在哪里?他突然想到了北京。对呀,为何不去北京闯荡一下?
  他听说北京爱喝茉莉花茶,便把茶叶运到福州青口加工成茉莉花茶,随之从福州火车站运抵北京。白天,他带着茶叶不知疲倦地四处飞奔,以打游击的形式到处推销茶叶。他见人便笑,逢店即进,硬是凭他那一股倔劲头和诚挚的心,在短短几天里,所有的茶叶居然就像一滴水很快就被北京的茶商吸收了。回来后,林振传继续收茶加工、不停销售。
  创业不易,但对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来说,艰苦的创业,往往更能激发他的信心和闯劲。他想起了曾创下白茶辉煌史的吴氏人物,下定决心为福鼎、为福建白茶干出一番事业来。作为一个茶叶的领头人,林振传的经营理念中融合最多成分就是中国的茶文化,他甚至念念不忘把这一切都贯穿到企业的生产、管理、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扩大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地带动茶农共同富裕。紧接着,他深入管理基地,亲自监督茶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时,制定措施,要求各部门狠抓管理,层层把关,共同为打造企业品牌竭智尽力。辛苦的耕耘,终于使公司渐入佳境。品品香已跃居行业龙头多年,他也成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
  在诸多光环的照耀下,如今的林振传却显得更加朴实、谦和。以茶为生,以茶为业,以茶为乐,这是林振传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为了这份执着的追求,林振传断然摈弃门户观念,先后拜师新工艺白茶创始人、中国白茶特殊贡献者王亦森和国家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梅相靖,进入相关大学茶科研所专业进修,以前沿观念审视传承工艺。这让他不再只是林氏百年技艺的传承人,更是白茶技艺的传承人,足以开拓制茶技艺新未来的当代白茶大师。
其他文献
三月多雨的天气总让人有种不够敞亮之感,趁着微雨的天气,赴好友小美的一场白茶之约。  抵达时,茶已经开汤,两泡茶,一左一右摆在茶桌上,小美笑着说:“估摸着你也快到了,我们几个朋友就先入正题,让你踩着点喝上第一泡。先尝尝这两款老白茶,大家一起盲评完我再揭晓答案。”  于是话不多说,入座喝茶。  第一道出湯,居左侧的汤色浅橙黄,入口略有陈香,蜜香浓郁绵甜,滋味醇爽润滑;右侧色泽橙黄,入口陈香显,汤感绵绸
期刊
章朗  清晨,老人们都围在火塘边,山上风走云动,茶罐睡意惺忪。鸟,噙着成段的卦辞。有歌,一天生活才算真正开始。天空晃荡着,饱满的蓝深不见底。像30岁那年第一次看见大海,禁不住发出与年龄相违的惊叹。引燃的香火是一截古老的时间,适合泡一壶茶。  进茶山的小路,已经松弛,好在大多数茶叶已经下树。章朗的村民也学会了与一碗茶水聊天。闲不住的,有人取马蜂首级,有人剥橄榄树皮,还有人腌制鲜花。自酿的米酒,容易让
期刊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入梅》诗写道:  微雨轻云已入梅,石榴萱草一时开。  碑偿宿诺淮僧去,卷录新诗蜀使回。  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客来莫诮儿嬉事,九陌红尘更可哀!  正值中华传统茶道文化复兴之时,宋代点茶道以及诸如烧香、插花、挂画、抚琴等雅事,更受到民众普遍关注。宋代点茶道以及审美趣味会呈现给我们怎样的心灵感受呢?  点茶法缘起  唐代盛行煎茶法,晚唐文士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记载
期刊
常有人问我,云南也有白茶吗?可以肯定的回答,有的,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白茶古树,并且曾经在清代成为贡茶,这就是无量山秧塔茶园的名品“白龙须”。但是要把这件事彻底说清楚,就不那么容易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白茶,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是指工艺方面,比如福鼎、政和等地的传统白茶工艺;云南也有月光白的工艺,与福鼎政和略有所差别,这些工艺的特点是以萎调为主,不经过锅炒,通过低温烘焙或阴干的方式干燥,这些可
期刊
我的俄罗斯啊,我爱你的白桦!  从童年起我就同它们一起生长。  尼古拉·米哈依洛维奇-鲁勃佐夫《白桦树》  如同中国人推崇松竹梅,日本人钟情樱花,俄罗斯人对白桦树的眷恋可谓是沦髓浃肌,渗入血脉。在俄国诗人的笔下,白桦几乎集合了关于美的多元形象,或苍劲挺拔,或婀娜多姿,既有阳刚之美,亦有阴柔之美,并且都饱蘸了浓烈的情感。抒情诗人鲁勃佐夫就曾满怀深情地吟哦: “我的俄罗斯啊,我爱你的白桦!”  不只是
期刊
我的行踪之于太姥山,大概是九牛一毛。然而以茶文化的角度感受太姥山,我想自己得到了精髓。这些年来旅行的经历,基本是“吾心安处是吾乡”,不在于走过多少名山胜水、名胜古迹,只在于留在心里的风景有多清晰,哪怕,只是看到了一眼,或者,只到了那一处,从此深藏心底,便觉得万水干山走过。  一次偶然的机缘,认识了来自太姥山的谦和亲切的郑姐。当日彼此印象最深的,一是白茶的功夫泡法,如何应用功夫茶的理念,表现出白茶茶
期刊
她素衣玄服,梳着整齐的发髻,鬓角已经斑白,清瘦的脸颊上镶嵌着一对黑曜石般深邃的眼睛,嘴角噙着淡淡的微笑一全身上下,除了手腕上绕着的一条佛珠串,别无装饰。  当音乐响起,她跪坐到蒲团上,手掌互抱于丹田,向众人欠身行礼。然后双手提起水壶,将热水倒入熟孟内;用茶匙从小小的茶叶罐中取了茶,投置到手把茶壶中;接着端起熟盂,以低斟高冲之法将水注入茶壶之中;当茶与水在壶中交融蕴育茶汤的时侯,她便依次洗杯;待杯子
期刊
每年,只要广、深两地的茶博会一开幕,全年的“余额”就快不足了。这两场展會颇有分量,且具“年终总结”意义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茶业年末大展和“春晚”很像:不仅“大咖”云集,而且当红“茗星”、 “话题王”茶企、“现象级”品牌也纷纷登场,或“放大招”赚流量,或玩新花样吸睛,各种搞事情,精彩纷呈。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纷繁错落,我们可以感知茶市的冷暖,感受茶界的“生态”。  于是,在逛展观展时,目之所
期刊
所谓“茶叶二重奏”就是同一茶席上,两种茶同时被冲泡与品饮,大家认为这两种茶是相互协调的,也就是品饮完第一种茶后再品饮第二种茶,口感与茶的性格是相互协调的,一道道品饮下去,构成了完美的茶叶、茶汤组合。  为什么说是茶叶二重奏而不说是茶汤二重奏呢?因为虽然是以茶汤为主要的品饮对象,但是在茶会进行时是茶叶欣赏、茶叶香气欣赏、茶汤欣赏、叶底欣赏等交互进行的,是以“茶叶”为完整的欣赏对象。  平时喝茶,通常
期刊
茶多别称,尤以草木为最,如荼、茗、荈、蔎、横、瑞草、葭萌、英华、叶嘉、忘忧草、王孙草等;状物的有云英、云腴、绿尘、翠涛、甘露、玉英、玉雪、玉华等;拟人的也不少,如酪奴、清友、不夜侯、晚甘侯、涤烦子、余甘氏等。  “鹰嘴”、“鸟嘴”、“雀舌”三个以鸟儿嘴舌为名的雅称,不仅生动形象,并由此引申出另一个别称——“茶嘴”。  鹰嘴、雀舌,乃刘禹锡原创  检索诗文,较早或最早将佳茗比喻为鹰嘴、雀舌的,是中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