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全民读书的背景下,有不少学校开设了语文阅读课。可是,阅读课堂常常出现对阅读书籍没有选择,学生胡乱阅读过过眼瘾的情况,这样的结果是书籍杂而乱,课堂空而泛,学生并未真正走进书里。如何解决这种盲目阅读的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我认为老师可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对阅读内容的筛选
1. 每学期之前,征集学生民意
把学生感兴趣又有价值的文章收集起来,分时政、课本延伸、经典等类型。
2. 筛选与集中
把这些汇总的文章又回归学生,由学生筛选,最终确定十几篇短平快的作品作为重点阅读对象。
二、教师对阅读内容确定的基本理念
1. 阅读内容应高效、有价值
所谓高效、有价值,指切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时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拓展延伸文章,对写作有效的美文等。
如:上第三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节选部分,就可以提前让学生阅读海明威其他作品,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让学生对其作品风格、内容等有所了解。
2. 精读与略读结合
有深度便于借鉴的文章应抽取部分精读,其余略读。
3. 方式:集中、交流、探讨与自由阅读结合。
三、阅读课前的准备阶段
1. 由学生在学期前确立的十几篇重点作品,再分给几个小组,每一小组研究两篇左右,每组4—5人,内部分工合作,确立主题,研究重点等。
2. 各组根据自身任务,查阅资料,此任务在本学期阅读课前两周布置。
3. 一周前汇集各组研究成果,由小组长再次分工,确立主要整理人、主要汇报人。
四、阅读课内容、时间等的安排
1. 汇报阅读成果,每单周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每次确立一个研究小组来汇报本组研究内容,如对作品的解读赏析等,可提前发放相关资料及笔记心得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对推荐的作品的导读、赏析,每双周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教师对上一周学生研究的成果,进行补充、延伸、拓展。
3. 每周阅读课剩下的时间,还准备一两张阅读作品页进行泛读,作为补充。学生可以对这些泛读内容进行摘抄、旁批等。教师每月收一次,检查学生自我阅读情况,对其中有自我思考的或摘录内容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
五、对每册课本后的“名著导读”部分的阅读指导
每册课本后都有两篇“名著导读”,虽然也有“作品导读”部分,但很多名著篇幅长、人物多,主题丰富。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我让他们在假期内就提前完成对作品的粗略阅读。然后每学期开学伊始,就让每位学生针对某一方面(如情节设置技巧、人物形象解读、环境描写赏析、精彩语言品味等)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再以组为单位,由各小组推荐一两位代表发表他们对某一方面的见解。这个阅读汇报的时间比较长,可在晚自习进行,便于系统、深入地把握作品。
汇报完毕后,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亮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高效深入地感受名著的魅力。
六、对阅读课的建议与反思
1. 开设阅读课对学生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建议一些学校意识到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2. 有条件的班级可设立一个读书角。每学期每位学生只需挑选一两本藏书带来,登记、存放在读书角里,全班学生就会人人有好书读了。
3. 教师自身在解读作品前要尽量准备得深入全面,这样才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4. 每学期之前或开学后一两周内,教师要摸清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特长,在此后的阅读课上根据各人特长分配任务,通过对他们的引导,让学生人尽其能。
阅读课的开设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果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位有品位的读书人,就先从这茫茫书海中舀一瓢最清纯的水送给他们吧,让他们在书海的滋养中不断提升。
一、对阅读内容的筛选
1. 每学期之前,征集学生民意
把学生感兴趣又有价值的文章收集起来,分时政、课本延伸、经典等类型。
2. 筛选与集中
把这些汇总的文章又回归学生,由学生筛选,最终确定十几篇短平快的作品作为重点阅读对象。
二、教师对阅读内容确定的基本理念
1. 阅读内容应高效、有价值
所谓高效、有价值,指切合学生阅读水平的时文,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拓展延伸文章,对写作有效的美文等。
如:上第三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节选部分,就可以提前让学生阅读海明威其他作品,如《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等,让学生对其作品风格、内容等有所了解。
2. 精读与略读结合
有深度便于借鉴的文章应抽取部分精读,其余略读。
3. 方式:集中、交流、探讨与自由阅读结合。
三、阅读课前的准备阶段
1. 由学生在学期前确立的十几篇重点作品,再分给几个小组,每一小组研究两篇左右,每组4—5人,内部分工合作,确立主题,研究重点等。
2. 各组根据自身任务,查阅资料,此任务在本学期阅读课前两周布置。
3. 一周前汇集各组研究成果,由小组长再次分工,确立主要整理人、主要汇报人。
四、阅读课内容、时间等的安排
1. 汇报阅读成果,每单周一次,每次15分钟左右。
每次确立一个研究小组来汇报本组研究内容,如对作品的解读赏析等,可提前发放相关资料及笔记心得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对推荐的作品的导读、赏析,每双周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教师对上一周学生研究的成果,进行补充、延伸、拓展。
3. 每周阅读课剩下的时间,还准备一两张阅读作品页进行泛读,作为补充。学生可以对这些泛读内容进行摘抄、旁批等。教师每月收一次,检查学生自我阅读情况,对其中有自我思考的或摘录内容突出的同学进行表彰。
五、对每册课本后的“名著导读”部分的阅读指导
每册课本后都有两篇“名著导读”,虽然也有“作品导读”部分,但很多名著篇幅长、人物多,主题丰富。为了让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我让他们在假期内就提前完成对作品的粗略阅读。然后每学期开学伊始,就让每位学生针对某一方面(如情节设置技巧、人物形象解读、环境描写赏析、精彩语言品味等)进行深层次地阅读,再以组为单位,由各小组推荐一两位代表发表他们对某一方面的见解。这个阅读汇报的时间比较长,可在晚自习进行,便于系统、深入地把握作品。
汇报完毕后,教师可以就其中的亮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高效深入地感受名著的魅力。
六、对阅读课的建议与反思
1. 开设阅读课对学生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都是一种培养和提高,建议一些学校意识到重要性并付诸行动。
2. 有条件的班级可设立一个读书角。每学期每位学生只需挑选一两本藏书带来,登记、存放在读书角里,全班学生就会人人有好书读了。
3. 教师自身在解读作品前要尽量准备得深入全面,这样才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探究能力。
4. 每学期之前或开学后一两周内,教师要摸清学生的阅读兴趣及特长,在此后的阅读课上根据各人特长分配任务,通过对他们的引导,让学生人尽其能。
阅读课的开设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果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位有品位的读书人,就先从这茫茫书海中舀一瓢最清纯的水送给他们吧,让他们在书海的滋养中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