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合一:锻造行走课堂的“六脉神剑”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ai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些武林高手,先是谨遵师法,刻苦修炼,而后融会贯通,自成一家,直至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这是支玉恒老师在接受某教育刊物采访时的答问。无独有偶,王崧舟老师也曾在《人民教育》上撰文《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里安身立命》,借用武学概念来阐述教艺修炼中“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至理。
  应该说,武学和教学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也有共性。因为高明的武师和优秀的教师都讲究功力的修炼和精进,而绝不会满足于花拳绣腿式的“假功夫”和一碰就翻式的“软包装”。事实上,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笑傲江湖”,确需练就“六脉神剑”。
  
  一、 “课案编程”——江流宛转绕芳甸
  
  自“预设”取代“备课”以来,几乎没人怀疑它也会“过时”。但笔者认为,当前所提的“预设”大多只满足于教学方案的细致和完备上,最缺乏的是精彩的设计和独到的筹划。实际上,教师在预设课案时需要一种类似于计算机中的“编程”一样的能力——巧妙编织行课“程序”,着力亮化教学“轨道”,在纵横捭阖、全盘统筹中展现来自教师的新意和创意。
  支玉恒老师上《太阳》时,让学生先找出“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等“小队长”,再寻出“远、大、热”等“中队长”,接着又推出“一般特点”与“关系密切”这两个“大队长”,最后引出课题“太阳”这个统领全局的“辅导员”。整堂课,形象的“少先队系统”代替了机械的“总分结构”,怎不令学生兴致盎然、跃跃欲试?
  再如,上海青年名师戴建荣上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时,以“读诗”“唱诗”“吟诗”“舞诗”等四个环节统领全程,“阳关三叠”式的结构布局让学生经历了一趟畅快愉悦的诗意之旅。必须明确,课堂不应是“制作”出来的,而应是“创作”出来的。那种用强烈的“编程”意识来“创作”的课堂,正如“江流宛转绕芳甸”,必定品位高雅、气质曼妙、亮丽多姿、美仑美奂!
  
  二、 “课心锁定”——指尖轻语舞千秋
  
  上乘的课堂教学必须主线简明、重点突出。为此,教师要以一双慧眼到文中勾要提玄,并在研读专题(问题情境或探究主题)的“导出”和“锁定”中发挥“导航”作用。孙双金老师上《泊船瓜洲》时,从“明月何时照我还”的“还”字入手,提炼出“距家近、可以还→离家久、应该还→思家切、不能还”的主线。一个“还”字串起了全诗,为学生提供了精研细磨的广阔平台。
  当然,作为承载“学语习文”使命的语文课,不仅要瞄准“内容中心”,还得切准“训练中心”,两个“中心”合成才有语文课的“课心”。教师要洞悉每篇课文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例子”功能。如果课文音韵铿锵,则朗读训练当加大份量;如果课文结构精巧,则谋篇布局需有效提示;如果课文词句华美,则品味咀嚼要不惜余力;如果课文意境深邃,则研磨揣测应做深做透……
  事实上,那种把教材的所有内涵意蕴都“全盘给予”的做法,既不明智也无必要,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水过地皮湿式的教学是绝不可取的。敢于取舍的教学看似让学生学得少了,但其实这一课舍去的东西也许在下一课中又成为重点,其实并没有真正舍去。这样,学生所学更为专项,也更为扎实。当然,“课心锁定”要求教师得有“指尖轻语舞千秋”的本领!
  
  三、 “课胆定格”——雨燕飞过云水间
  
  语文课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当前有些课在人文熏陶方面常有“极左”“极右”现象。如,学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说欣赏白骨精屡战屡败的“不屈精神”时,教师却赞扬其“有创见”。而在学习《落花生》时,教师则又过于保守,让学生只能做“花生”而不能做“苹果、石榴、桃子”。这种在价值取向、主题意旨上未能精准“定格”的课,也就不会有“课胆”。
  当然,在引领学生把握文章取向、主旨时,不仅方向要对,而且手法要巧。此话怎讲?君不见,一线有的课善于同类合并,写景统统归结到美,写人一律归结为爱;有的课喜欢竹筒倒豆,在课堂终结时将结论统一发布;而有的课追求“崇高伟岸”,动不动就是“生命的赞歌”“人格的魅力”“存在的价值”“精神的洗礼”等,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王崧舟老师上《草船借箭》,在学生领会到诸葛亮“知天时”“懂地理”“识人心”后,忽然提出“第七自然段中,诸葛亮为什么笑?”学生再次研读后感悟到诸葛亮可能“笑周瑜计谋落空,笑鲁肃老实厚道,笑曹操果然中计……”一个“笑”字的深挖细掘让学生感悟诸葛亮的儒雅大度、胸有成竹。值得注意的是,王老师的引导跟随学情而自然生成,真如“雨燕飞过云水间”般毫无痕迹!
  
  四、 “课型重装”——总把新桃换旧符
  
  虽然教学被公认为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完美无缺的课是不可能有的,但“铁肩担道义”的我们仍然必须奋力地去逼近完美而不可稍有停歇。曾在不少刊物上读过老师们(包括许多名师)撰写的“磨课手记”或“磨课故事”一类的文章,在分享了他们关于课堂打磨、教艺雕琢方面的得失经验后,也让人不禁由衷地感叹:好课,确实是“磨”出来的!
  盛新凤老师曾自述,在浙江义乌上李清照词《如梦令》时,由于不忍抛下代表“酒意象”的《声声慢》而加以强行链接,致使教学迷失在“自作多情”的“厚重”里了。不久她在杭州再上此课时,果断地用词人的另一首《如梦令》替换原先的《声声慢》,并将对作者的身世介绍全部隐去,直入语言本体,变“拓情”为“拓言”,终于让学生浸润在更浓更醇的语文味中了。
  应该说,“课型重装”虽然费心耗神,却是所有以“高标准、严要求”自律的教师的无悔选择,因为所有那些一成不变的格式化操作显然是无法求得课堂效益最大化的。事实上,优秀教师往往“技不惊人誓不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甚至否定自己。有时,即使是一堂掌声雷动的课,他们也往往都要一再“洗牌”,不断“重装”,展现“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精彩和亮丽!
  
  五、 “课路刷新”——驿路梨花处处开
  
  不可否认,由于教材本身在题材、体裁、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和教师自身学识、素养、爱好等的差异,因此对任何一名教师来说,往往也不可能对每篇教材都有“一样的爱”。于是,教师不但在各种教研活动都要“精心”地挑课文,而且即使在日常教学中也往往会冷落一大批看不上眼的课文。某位青年名师就曾因一时兴起而口吐真言:“有些课文真没劲,我往往简单处理一下就过去了!”
  由此,我想到了运动员的训练。如果一名运动员只练肌肉不拉韧带,只练动作不练耐力的话,那么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可以,但要是长此以往则必将因失去系统性而导致训练质量的严重下降。一旦到了赛场,还能指望去争胜吗?语文学习也一样,适当跳过某些课文或许无妨,但如果因教师个人偏好而致使大量课文被边缘化,那学生的学习链条岂能不脱节呢?
  当然,教师之所以挑课文的另一重要原因,主要是自身课路比较窄。例如,许多老师上阅读课还行,但一提上习作课就底气不足了。老一辈名师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于永正老师在各地上课,不但高、中、低段全有,而且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齐全。譬如就阅读课来说,无论写人的、叙事的、说理的、抒情的、状物的,于老师都能来者不拒地“驿路梨花处处开”!
  
  六、 “课外存盘”——明月窗纱紫云清
  
  窦桂梅老师曾说:“善写的语文老师一定是讲课讲得好的老师!语文老师不写,不知其可怜;语文老师不读,不知其可怜。”笔者不想对此话的准确率作数据上的细密论证,但实际上有一点也是明摆着的,那就是:要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则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技术层面上的雕琢,必须更注重课外功夫的修炼。怎么修炼?要诀是必须将写和读这两大“利器”随身携带!
  “尝试教学法”创始人、著名特级教师邱学华曾说:“光上好课不行,还要沉静下来写好文章。经常笔耕的人与不爱动笔的人在课堂教学的品位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也有人说,教师连续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但如果连续写三年反思,则很可能成为名师。看小语界的那些名师大家,多的是课堂精彩、文章漂亮的“两栖”明星。当然,作为语文老师,不但可以写教学论文,甚至也可以试着写写文艺作品。
  再说读。孙双金老师多年前上《春望》时,曾研读12本关于杜甫的书籍,正是因为“案头”工作的细致充分,才有了课堂上的精彩。当然,读书的作用更体现于远期,能让教师在不知不觉间底蕴更丰厚、学养更精进、性情更儒雅。可以设想,一个充满浓浓书卷气的教师一进课堂就会底气十足,举手投手都是戏。那么,在“明月窗纱紫云清”的晚上,我们不变的功课就应是——读书!
  [思绪链接] 研修合一:最是无招胜有招
  如果说“课案编程”“课心锁定”“课胆定格”属技术层面的锤炼,“课型重装”“课路刷新”是心智层面的锻炼的话,那“课外存盘”则无疑属于“内功”层面的“修炼”了。有志于成为名师者,不仅要锤炼,而且要锻炼,更得要修炼。我们看名师的课之所以精彩,不仅是技巧高,更因为功底深——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视野开阔,文化境界高远。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当前一致公认的方向是“研修合一”——既注重对课堂操作的设计、操作、研究、打磨,更讲究教师自身文化素养的积淀、增值、涵养、提升。可以相信,在实现了“研”和“修”的“双翼并举”“双剑合璧”后,教师必能积聚起“无招胜有招”的底气和功力。由此,我们的教师必定意气风发、洒脱豪迈,我们的课堂必定精致高妙、灵动生辉!
  责任编辑:孙海燕
其他文献
笔者曾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游园不值》一课,真心陶醉于她的课堂。有感于这位大师的教学风范,有感于她那豪爽的教学激情,笔者诉诸笔端的是一份甜甜的回忆。    一 轻松导入,蕴含激情    课未开始,窦老师就让学生说描写春天的古诗,并一起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师生沉浸在浓浓的春光中。窦老师又告诉学生们古诗不仅可以诵唱,还可以吟,接着引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推敲”二字包含
【摘要】 “数学医院”就是将学生容易错的题型摘录下来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教师根据资源适时地加以引导,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分析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班级实际开展“数学医院”的现状开始,思考分析实际的原因,并根据实际的操作,从精心设计、认真整理、互相诊断、反复温故、及时评价等几个策略出发,充分发挥“数学医院”的实效性,明确“数学医院”建立与使用的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的起步支撑,如果儿童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是提升儿童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架性”识字,是基于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刚起步的情况而探索的一种适合儿童识字的教学方法,它能较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提高儿童对识字的兴趣,理解所识记的汉字。  【关键词】支架性;小学识字;低年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的起步支撑,如果儿童能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摘要】面对新形势,原有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文章通过对东华大学材料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及大一上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生活行为、心理状态、人际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展开问卷调查,探索在新形势下建立适合“95后”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  【关键词】“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特点;问题;探索  2014级大学新生的入学,标志着各高校开始迎来以“95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主要从课程设置、学生综合水平、教师以及学校层面来对在线课程进行情况进行探讨,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选择、设置在线学习内容,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线学习;现状;改进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要求不断增加,为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小学和初中学段的顺利衔接也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科学课程的优势与特点,开展“做与思”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做与思;融合教学  小学的科学課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初中的科学课程
有幸拜读了贵刊2007年第6期上李康耀老师《“孟母三迁”是孟母自毁形象》一文,深有感触,对李老师所提出的三个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一、 孟母关注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作有益有效的引导    儿童生而有天性,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等,这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都是可以通过环境变化、教育等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正如孟子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就学着筑埋坟墓。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经历着由儿童走向少年的成长关键期,也经历着艺术素质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期”。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心智的快速成长,对世界认知的深入,他们已不局限于用以往图式化、意象化的造型表现画面,却又为自己不能表现眼前生动、真实的形象而感到困惑。若引导不当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对绘画表达与创造的自信。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在绘画教学中以生活为基础,加强视觉观察,多增加绘画写生的练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本课有两个内容,一个是“和是整十数”,另一个是“和是非整十数”。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创设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促进学生去探究,使学生
【摘要】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国际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要努力铺设好它的“底色”,调配好它的“原色”,选择好它的“主色”,研磨好它的“亮色”,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综合与实践;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课题“‘尝试·分享·导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践研究”(编号:B-b/2016/02/2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