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生活向美而行

来源 :教育界·教师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经历着由儿童走向少年的成长关键期,也经历着艺术素质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期”。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心智的快速成长,对世界认知的深入,他们已不局限于用以往图式化、意象化的造型表现画面,却又为自己不能表现眼前生动、真实的形象而感到困惑。若引导不当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对绘画表达与创造的自信。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在绘画教学中以生活为基础,加强视觉观察,多增加绘画写生的练习。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绘画写生教学;情感表现力
  绘画中的写生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多角度、有侧重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形成对生活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可以培养基础造型能力;可以表达艺术思想与情感;还可以为绘画创作积累鲜活的形象素材。而写生本身也是画者对观察物象的再创造。对于儿童来说,在绘画写生的表达中,直觉先于理性的分析。
  在绘画写生教学伊始,我们更应注重学生在观察写生物象时的情感体验,以及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力的培养。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一阶段学生由直觉向理性过渡时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必能使学生对绘画产生持久的兴趣,使一切看似绘画形式上的学习都成为成功表达艺术情感的有利铺垫。
  一、循美——选择美好物象,激发学生情感,使其乐于写生表达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就审美品位而言,是有高低之分的。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正确的审美观,老师为之选择的欣赏作品、写生物象,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审美观的形成。在绘画写生中,教师要以绘画的形式美要素作为标准,为他们选择具有美感价值的物象,潜移默化培养孩子向善向美的积极情感。比如在教学《美丽的盆栽》植物写生的时候,可以从花盆花株的造型、花叶的色彩以及质感等方面选择写生盆栽。其中,我为学生准备了两盆自己栽种的植物:一棵是古朴的咖色陶盆里的“落地生根”草,粉绿的叶子边缘透着暗红,生出一排小花似的、带有细细红色须根的嫩芽,这些可爱的“小花”落地就能长成一棵新的植株;另一棵是长寿花,它有着深绿色的、肥厚壮硕的叶片,衬着待放的深绛红中透着暗粉的花苞,它已经历经了两季严寒,仍然长势蓬勃,蕴藏着美好又坚强的生命力。对这两种盆栽的选择不光注重其外形色彩的美,还表现出了对植物内在顽强生命力的敬畏和贊美的关注。在教学《写生同学》一课时,对于写生人物的选择,我们不能从粗浅的层次上去世俗地评判外貌的美与丑,此外诸如纯洁天真、大方朴素,幽默乐观、勤劳善良等,这些都可以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或温暖感。学生在这样的情感渗透下,对“美”的认识更为深刻。积极的情感是促进兴趣发展的内驱力,良好的写生氛围的营造,则事半功倍。
  二、写美——结合不同工具材料,巧用绘画元素,促进学生准确表达对写生物象的情感
  1.工具材料与情感表达
  绘画是媒材艺术,其情感表达是借助于一定的工具材料才可以实现的。适合小学生的写生工具材料有很多。其中铅笔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一种表现以线造型为主绘画的工具,而且也能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变化的线条。中国传统的毛笔工具,利用水墨的浓淡变化,可以变幻出无数丰富的线条。油画棒、炫彩棒、蜡笔等彩色笔工具是进行色彩捕捉的最便捷的工具,它可以单色平涂,可以表现色彩的轻重,可以混合,非常适合小学生把握。水粉颜料的游戏性更强,能在色彩和水的交融中,色彩的混合中调动学生的创造思维,其可控性和准备的便捷性,需要在写生过程中练习总结。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对于小学生的写生课堂教学,不能总是用单一的工具进行训练,孩子对各种工具材料尝试的积极性是很高的,他们充满好奇心,却又对某种兴趣爱好不够稳定。通过多种工具的尝试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最喜欢和适合的表达媒材,为绘画写生中的情感表达发挥最佳。在选择了适合工具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某一种主要工具的深度写生体验,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一种工具的特性,在运用绘画语言时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达成技法上的相对熟练。
  再如,带学生户外写生,表现春天的蓬勃生机的美,可以选择水粉色来表现当地春天丰富的色彩变化:绿色的麦田,金色的油菜花,粉红的桃花,这些色彩在暖暖的阳光照耀下,柔和却又掩盖不住绚烂的美。而水粉笔的大面积色块的组合,色彩调和中丰富自然的笔触变化,这是用铅笔工具所无法表现的。
  2.绘画元素与情感表达
  绘画中的元素包括构图、色彩、造型等。在进行绘画写生的练习中,这几个元素都需要综合考虑。但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来说,可以在练习中有重点、分层次地实施。可以每一堂课一个重点,也可以一个阶段一个重点,然后再综合。比如在注重色彩写生的教学中,我们在观察自然写生物象的色彩时,会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但是教者要引导学生如何将物象转换成画面中的色彩,使画面具有明确的色彩情感的倾向性。这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色彩本身具有的情感性。如红色热烈而冲动,让人感觉喜庆、兴奋;蓝色却给人冷静、深远的感觉,纯净的蓝色则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理智、安详与洁净。当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运用时,先要注意整体画面的色调倾向,在此基础上把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关系。如在教学写生《春天》这一课,侧重让学生表现长在油菜花地里的树木。首先确定基本的色调为暖黄色,树木的枝干原为深褐色,在表现画面色彩关系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发现暖黄色里包含的不易察觉的黄绿色,而枝干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照下也有变化。学生可以根据画面的需要,改变枝干的颜色,比如阳光下可用偏暖的橙色,让画面更热烈和谐一些,或者改用淡蓝紫色,使之与黄色形成对比,表现一种清新的生命力。在构图和造型时,可以选择树木在画面中的不同的位置和比例,比如可以以大片的油菜花为主,树木只表现枝干的一部分。
  三、品美——保护绘画写生中学生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因材施教,培养自信
  1.写生作品中情感表达的个性保护
  写生教学中,即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因先天遗传的不同和后天教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对物象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差异性。有的能很快学会空间造型方法,比例准确,细节刻画到位。但还有部分学生,在观察时,会选择与别人不同的角度,有的仍会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表达心中的意象,写生物象对他们而言只是提供了一种直觉的参考。艺术重在独创与个性表达,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的画面效果也各具特色,这是艺术具有独创性的最大特点。因此,我们应该认同这个情况的发生,从每一张画里寻找到具有学生个性特点的优势,鼓励其发挥所长。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更可以鼓励他们以写生物象为观察参照,进行联想,重组画面,以此保护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他文献
议论文在小学教材中不多见,仔细地翻阅了一下苏教版语文各册的目录,只有《说勤奋(四上)》《滴水穿石的启示(五上)》《谈礼貌(五下)》《学与问(六上)》《学会合作(六下)》等廖廖数篇。议论文教学即使对于中学生来说,都显得相当枯燥乏味,那么,对于思维还处在形象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了。  与中学里议论文教学要求学生比较论点、学会立论、正确使用论据、合理进行论证等教学要求有所不同,小学生学习议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又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达到口欲言而不能,心求通而未得的状态,成了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  透视现在的课堂,教师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尤其是当今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的各种社会功能,我国也不例外。无论是从国家的各种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还是从全国上下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来看,都能说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是如此受人瞩目,我们就更应该关注现实中的教育。本文是笔者通过对一所城郊民办小学的一位语文教师十几天的日常工作生活的观察和记录,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写成,表达了自己对所看到的教育情境的一些感受。    一、完
笔者曾有幸聆听了窦桂梅老师执教的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游园不值》一课,真心陶醉于她的课堂。有感于这位大师的教学风范,有感于她那豪爽的教学激情,笔者诉诸笔端的是一份甜甜的回忆。    一 轻松导入,蕴含激情    课未开始,窦老师就让学生说描写春天的古诗,并一起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师生沉浸在浓浓的春光中。窦老师又告诉学生们古诗不仅可以诵唱,还可以吟,接着引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的“推敲”二字包含
【摘要】 “数学医院”就是将学生容易错的题型摘录下来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教师根据资源适时地加以引导,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有利于学生增强分析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班级实际开展“数学医院”的现状开始,思考分析实际的原因,并根据实际的操作,从精心设计、认真整理、互相诊断、反复温故、及时评价等几个策略出发,充分发挥“数学医院”的实效性,明确“数学医院”建立与使用的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的起步支撑,如果儿童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增加识字量,提高识字能力,是提升儿童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架性”识字,是基于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刚起步的情况而探索的一种适合儿童识字的教学方法,它能较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欲望,提高儿童对识字的兴趣,理解所识记的汉字。  【关键词】支架性;小学识字;低年级;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的起步支撑,如果儿童能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摘要】面对新形势,原有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文章通过对东华大学材料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及大一上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生活行为、心理状态、人际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展开问卷调查,探索在新形势下建立适合“95后”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  【关键词】“95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模式;特点;问题;探索  2014级大学新生的入学,标志着各高校开始迎来以“95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主要从课程设置、学生综合水平、教师以及学校层面来对在线课程进行情况进行探讨,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更好地选择、设置在线学习内容,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职院校;在线学习;现状;改进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要求不断增加,为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将小学和初中学段的顺利衔接也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科学课程的优势与特点,开展“做与思”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做与思;融合教学  小学的科学課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初中的科学课程
有幸拜读了贵刊2007年第6期上李康耀老师《“孟母三迁”是孟母自毁形象》一文,深有感触,对李老师所提出的三个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一、 孟母关注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作有益有效的引导    儿童生而有天性,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等,这些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和意志品质都是可以通过环境变化、教育等影响而发生改变的。正如孟子家离墓地很近,孟子就学着筑埋坟墓。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