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以当前新人教版的教材而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比例大,任务很重。因此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是每一位低年级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但是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上课好动,爱贪玩,上课时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但凡是上公开课,老师都不敢上识字课,不仅是识字课乏味、单调,更重要的是他们不知采用哪种方法让学生对这枯燥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本人有十几年低年级教学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在课堂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及一些经验。
一、走进生活识字
“生活即教育”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在大自然这本无字字典里,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所以,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充分挖掘与生活有关的汉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如:电视广告之中,路边的招牌上,各种零食、物品、玩具上……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巧妙地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
如教学生字 “ 台 ” 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台’字,我看大风车栏目时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另一个小朋友忙说:“就是‘台
湾’ 的‘台’字,暑假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台湾游玩呢!”另一个小朋友说:“我的名字叫‘台承’,就有一个‘台’字……”这一段对话中我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是多么的兴奋,他们兴趣盎然,积极识字。从这我也明白了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融入游戏识字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是围绕“音、形、义”三种常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想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使他们兴趣全无,根本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学中要把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起来,就要求老师根据孩子的这种特点,把识字教学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通常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游戏引导学生识字:
(1)引进猜谜。以这样的形式来学习,学生能处在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中,识字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又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生字,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牛尾巴被一口咬掉”(“告”字)等。
(2)编顺口溜。这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识字方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易学易记。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去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改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如学“香”字念:“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等。
(3)快乐游戏。如头饰表演、摘果子游戏、开火车等都是低年级老师可以采用的游戏识字方法。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处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而且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三、借助教具识字
形象、直观的教具往往更能激发起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现代小学教学,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中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操作性强,有利于节省开支,是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自制教具时一定要容易且方便使用,选择价格低廉的。小学通常可以选用一些图画纸、卡纸、包装纸等来作为材料。
如学习课文《自选商场》这一课的生字时,我通常用硬纸画上相应的图案,如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洗衣粉、火腿肠、作业本等,并在它们的上方用彩色的笔规范地写上相应的汉字,字不仅写得大,而且工整。一节课里,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当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而且个个发言积极,记忆深刻,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像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等这些东西,在学校的教学仪器和教具装备中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用心思考,完全可以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四、参与比赛识字
每个小朋友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如果在识字时采用比赛的方式,我想,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小学课堂上教师常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当生字教完后,教师指定两组学生进行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快,读得快又准的那列火车为胜利的一队。当然如果哪一队读错了,教师可以指定一组为“火车修理员”,“修理”好后火车可以继续前进。又如“放鞭炮”, 教师把卡片上的生字放入一个红色的爆竹筒内,如果谁读对了竹筒内的生字,鞭炮就点燃了。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位同学放的“鞭炮”最多,就是胜者。
以上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形式,能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孩子都有展示的舞台。我想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当然,识字教学是一项很艰巨的教学工作,教师只有在教学当中去总结、去积累和探索一些适合的方法,降低识字的难度,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使他们做到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这样才会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水南中心小学)
一、走进生活识字
“生活即教育”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在大自然这本无字字典里,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所以,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充分挖掘与生活有关的汉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如:电视广告之中,路边的招牌上,各种零食、物品、玩具上……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巧妙地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
如教学生字 “ 台 ” 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台’字,我看大风车栏目时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另一个小朋友忙说:“就是‘台
湾’ 的‘台’字,暑假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台湾游玩呢!”另一个小朋友说:“我的名字叫‘台承’,就有一个‘台’字……”这一段对话中我发现学生对自己的发现是多么的兴奋,他们兴趣盎然,积极识字。从这我也明白了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融入游戏识字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每节课都是围绕“音、形、义”三种常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想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负担,而且使他们兴趣全无,根本调动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学中要把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起来,就要求老师根据孩子的这种特点,把识字教学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通常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游戏引导学生识字:
(1)引进猜谜。以这样的形式来学习,学生能处在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中,识字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又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生字,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牛尾巴被一口咬掉”(“告”字)等。
(2)编顺口溜。这是一种幽默风趣的识字方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易学易记。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去挖掘汉字本身的趣味,改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如学“香”字念:“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等。
(3)快乐游戏。如头饰表演、摘果子游戏、开火车等都是低年级老师可以采用的游戏识字方法。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处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而且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三、借助教具识字
形象、直观的教具往往更能激发起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现代小学教学,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中教学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方法简单、直观、操作性强,有利于节省开支,是教师们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自制教具时一定要容易且方便使用,选择价格低廉的。小学通常可以选用一些图画纸、卡纸、包装纸等来作为材料。
如学习课文《自选商场》这一课的生字时,我通常用硬纸画上相应的图案,如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洗衣粉、火腿肠、作业本等,并在它们的上方用彩色的笔规范地写上相应的汉字,字不仅写得大,而且工整。一节课里,学生在一种快乐的氛围当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知识,而且个个发言积极,记忆深刻,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像面包、牙膏、铅笔、牛奶、毛巾等这些东西,在学校的教学仪器和教具装备中是没有的,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用心思考,完全可以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四、参与比赛识字
每个小朋友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如果在识字时采用比赛的方式,我想,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小学课堂上教师常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当生字教完后,教师指定两组学生进行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快,读得快又准的那列火车为胜利的一队。当然如果哪一队读错了,教师可以指定一组为“火车修理员”,“修理”好后火车可以继续前进。又如“放鞭炮”, 教师把卡片上的生字放入一个红色的爆竹筒内,如果谁读对了竹筒内的生字,鞭炮就点燃了。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位同学放的“鞭炮”最多,就是胜者。
以上这些丰富多彩的比赛形式,能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孩子都有展示的舞台。我想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不仅锻炼了识字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
当然,识字教学是一项很艰巨的教学工作,教师只有在教学当中去总结、去积累和探索一些适合的方法,降低识字的难度,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学习,使他们做到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这样才会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进而提高独特识字的能力,为以后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福建省浦城县水南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