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能力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指导中学生练习,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全面提高。
【关键词】按时完成任务;解决疑问;鼓励研讨;辩论;检查;评析
一、准备:确定主攻目标,规定时间、任务
我们给学生布置练习,教师一定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拟好习题。通过练习,学生才能获得完整而系统的历史知识,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准备习题中要注意三点:
1.讲与练、课标与教材的关系。精讲精炼,以练固讲、讲练同步,讲什么就练什么。习题以教材为本,资料为辅,资料与教学同步,绝不能放弃教材死啃资料舍本求末。
2.明确主攻目标,在练习时绝不能漫无边际的打疲劳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主攻目标,每次练习时着重解决一个或两个目标。主攻目标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类:(1)最佳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以及作答技巧不清;(2)分析、概括、归纳、比较、人物评价等题型的审题思路不清以及作答的准确性、逻辑性不强;(3)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启示等的分析方法不当;(4)概念的理解、运用不准;(5)识图能力不强和不易发现课本中隐形性知识。上述每个方面的小问题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系列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教给他们审题方法以及答题的技巧。
3.规定时间、任务。学生在练习中绝不能练多少算多少,漫无目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课标》要求完成任务。所以,我平常的练习时间安排为10—15分钟,单元练习为40-60分钟。选择题1—2分钟完成1小题,材料分析题10—15分钟完成1小题,并有字数要求。总之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
二、练习
学生练习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规范答题,并要处理好练习与看书、练习与答案的关系,以达到练习的目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练习可以按三步进行: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在练习时要强调“练习就是考试”。不能看书要独立完成,确实无法动笔的先用“?”标出,接着做后面的习题。使学生认识到完成规定练习是知识的消化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把每一次练习,当着有老师监考、限时去完成,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提高他们解题的速度,及时反映出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
解决疑问。做完习题后,让学生参看教材,在教材中找到习题上标有“?”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将该问题弄明白。
鼓励学生研讨,甚至辩论。在研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若仍有争议不下的,让学生再标上“?”,并要求学生在教师评析这问题时注意听老師讲分析问题方法及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学到并牢固掌握知识。
三、检查、评析
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一定及时检查与评析,以便了解、巩固学生练习情况。
检查。既要督促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按时完成,也要肯定学习优异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在检查时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检查方式多样:(1)检查态度。教师上课前用1—2分钟检查学生完成情况。(2)批改。若批改一部分,要注意各种层次的学生的比例;若全批改,则要注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可以对特殊学生当面批改。对学生练习的情况了解后,评析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评析。评析一定要及时,要有重点。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评析。每次评析要让学生弄懂一个或两个问题。评析时注意师生互动。(1)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审题、解题的过程。学生讲题不仅能鼓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激励其他学生,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2)对内容较复杂、做起来较困难的习题,教师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及技巧,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如不加以指导,学生方向不明,就难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要先教给学生解决这类难题的方法及技巧,要教会学生依据各类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引题设法,化难为易”。因为任何一类历史概念的构成,都是由一些必要因素组合的。如运动类,它由背景、原因、发动者、参与者、运动的目的、斗争的方式、运动的结果、所起的作用等要素组成。如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我们就可依据上述构成要素自设比较项目,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归纳出两者在这些方面的异同。经这样的指导,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3)对有争议的问题,则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辩论中让学生真正弄懂问题。(4)对涉及范围大的问题,则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然后老师加以总结。(5)对学生认识模糊的习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根。如选择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将大多数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D西方列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各国还在继续闭关锁国。解答此题应抓住题干关键词根本原因,再联系当时形势去分析。如果从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定势出发,BC成了优先考虑到选项。但若联系资本主义以前的中外历史思考,落后是否一定挨打,为什么当时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落后才总是挨打,历史表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的经济都是以农为本的,其本身就带有封闭性,能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封闭性,只有资本主义。为何资本主义有这个能耐,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资本主义不掠夺世界,它就无法发展,因此C项是A项的一种表现,B项是A项的结果,D项仅表明东西方的一种差异,且表述欠严谨。经过这样的指导,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上述练习指导,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红玲,初中历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之浅见.
[2]贾方奎,中学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之浅见.
【关键词】按时完成任务;解决疑问;鼓励研讨;辩论;检查;评析
一、准备:确定主攻目标,规定时间、任务
我们给学生布置练习,教师一定以课标、教材为依据。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拟好习题。通过练习,学生才能获得完整而系统的历史知识,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准备习题中要注意三点:
1.讲与练、课标与教材的关系。精讲精炼,以练固讲、讲练同步,讲什么就练什么。习题以教材为本,资料为辅,资料与教学同步,绝不能放弃教材死啃资料舍本求末。
2.明确主攻目标,在练习时绝不能漫无边际的打疲劳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主攻目标,每次练习时着重解决一个或两个目标。主攻目标应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类:(1)最佳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以及作答技巧不清;(2)分析、概括、归纳、比较、人物评价等题型的审题思路不清以及作答的准确性、逻辑性不强;(3)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启示等的分析方法不当;(4)概念的理解、运用不准;(5)识图能力不强和不易发现课本中隐形性知识。上述每个方面的小问题都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系列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教给他们审题方法以及答题的技巧。
3.规定时间、任务。学生在练习中绝不能练多少算多少,漫无目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课标》要求完成任务。所以,我平常的练习时间安排为10—15分钟,单元练习为40-60分钟。选择题1—2分钟完成1小题,材料分析题10—15分钟完成1小题,并有字数要求。总之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
二、练习
学生练习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规范答题,并要处理好练习与看书、练习与答案的关系,以达到练习的目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此目的,练习可以按三步进行: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在练习时要强调“练习就是考试”。不能看书要独立完成,确实无法动笔的先用“?”标出,接着做后面的习题。使学生认识到完成规定练习是知识的消化积累的过程。要求学生把每一次练习,当着有老师监考、限时去完成,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提高他们解题的速度,及时反映出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
解决疑问。做完习题后,让学生参看教材,在教材中找到习题上标有“?”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将该问题弄明白。
鼓励学生研讨,甚至辩论。在研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若仍有争议不下的,让学生再标上“?”,并要求学生在教师评析这问题时注意听老師讲分析问题方法及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就能真正学到并牢固掌握知识。
三、检查、评析
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一定及时检查与评析,以便了解、巩固学生练习情况。
检查。既要督促学习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按时完成,也要肯定学习优异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在检查时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检查方式多样:(1)检查态度。教师上课前用1—2分钟检查学生完成情况。(2)批改。若批改一部分,要注意各种层次的学生的比例;若全批改,则要注意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还可以对特殊学生当面批改。对学生练习的情况了解后,评析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评析。评析一定要及时,要有重点。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重点评析。每次评析要让学生弄懂一个或两个问题。评析时注意师生互动。(1)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审题、解题的过程。学生讲题不仅能鼓励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激励其他学生,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2)对内容较复杂、做起来较困难的习题,教师要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及技巧,使学生能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教师如不加以指导,学生方向不明,就难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因此要先教给学生解决这类难题的方法及技巧,要教会学生依据各类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引题设法,化难为易”。因为任何一类历史概念的构成,都是由一些必要因素组合的。如运动类,它由背景、原因、发动者、参与者、运动的目的、斗争的方式、运动的结果、所起的作用等要素组成。如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我们就可依据上述构成要素自设比较项目,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归纳出两者在这些方面的异同。经这样的指导,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3)对有争议的问题,则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辩论中让学生真正弄懂问题。(4)对涉及范围大的问题,则组织全班同学分组讨论,然后老师加以总结。(5)对学生认识模糊的习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根。如选择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将大多数东方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开放和扩张性,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B东方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处于挨打受欺的地位。C工业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强的社会生产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D西方列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时,东方各国还在继续闭关锁国。解答此题应抓住题干关键词根本原因,再联系当时形势去分析。如果从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定势出发,BC成了优先考虑到选项。但若联系资本主义以前的中外历史思考,落后是否一定挨打,为什么当时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落后才总是挨打,历史表明,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的经济都是以农为本的,其本身就带有封闭性,能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封闭性,只有资本主义。为何资本主义有这个能耐,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它要求以全世界为它的活动舞台。资本主义不掠夺世界,它就无法发展,因此C项是A项的一种表现,B项是A项的结果,D项仅表明东西方的一种差异,且表述欠严谨。经过这样的指导,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上述练习指导,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红玲,初中历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之浅见.
[2]贾方奎,中学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