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19日下午,本刊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金龙河处长。针对本刊的提问,金龙河处长由中国政法大学的固定资产状况、采购模式、资产管理处的职能,谈到了自己的工作感触,笔者收益颇多。
古人有句诗: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是说,有本事、有能力的官员并不少见,但能做到公正廉明的就非常难得了。高校资产管理者、政府采购人员如何一方面积极实施政府采购,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规范采购行为,为保障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务;一方面理智防范采购风险,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远离利益陷阱,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常抓不懈的问题。
问: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实验室建设与配备的现状,及资产管理工作体制。
金: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或单一的文科院校,和其他理工科院校、综合型大学相比,其资产管理工作尤其是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的采购配置等工作,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提速发展,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文科院校在发展定位、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原来只有法学专业,现在不是了,除了法学外,还有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英语、德语、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等16个本科专业,成为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兼有哲学、经济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单科性院校变成了多科性大学,直接推动了资产管理工作的转变与提升,这不仅只是被动地适应设备仪器的种类、数量的增加,实验室的门类的扩充与调整,而且更要主动地实现工作理念的更新与升级,在工作领域扩大的同时,为校内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中国政法大学的设备资产状况是:
1.原有底子薄,投入少
中国政法大学原隶属司法部,管理薄弱,经费投入非常少,每年只有几百万的投入,资产总量很小,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底子非常薄。2001年12月划归教育部管理后,得到明显改善。
2.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全校各类实验室已达1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仅证据科学研究院配有的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一年就购置了将近一千万元的设备,这在中国政法大学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3.高精尖的设备比重较小
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文管类高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没有什么大型贵重仪器设备。
4.学科差异导致配备不均衡
除了前面列举的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媒体基础技术教室、数字图像与动画专业技术教室和多媒体新闻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三个实验室,投入比较大,配置的设备专业、精良、高档。而人文学院、社会学院恐怕就没有什么仪器设备,校内配置不均衡。
总之,我们目前资产总量小,高精尖的设备少,这是我校资产构成的几个特点。
我校的资产管理处成立于2001年12月,资产管理处除了管理土地,建筑物,仪器设备,也就是所有的固定资产之外,还管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同时还代管职工用房,学校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资产管理处。
我校资产管理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学校和使用单位的二级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原则。统一领导指的是采购、管理统一由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管理。二级管理是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资产管理处进行审核、购置、配备,然后转交给由使用单位负责管理。着力建好三本账,一本是财务账,一本是实物账,再有就是使用单位的管理账。归口管理是什么呢?比如图书,图书的采购、管理归图书馆,但整体的资产上报到资产管理处账上。比如校医院,医院的仪器设备归资产管理处管理,但是药品的采购、管理归校医院。比如学生宿舍,床、柜这些属于固定资产,由资产管理处负责,但是被褥之类就由后勤部门统一采购。这就是我们资产管理的体制。
问:我们在政法大学网站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6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第7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了张保生副校长提交的《关于昌平科研楼机房建设与网络设备采购预算的请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的采购流程与模式。
金:我校由于历史原因,院系较少,校区分散,采购量比较小。2004年以后,尤其是2006年以来,招投标采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目前,全部实行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的采购工作。我们学校制定了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投标规程、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采购工作,另外还成立了由主管校长挂帅的招标工作领导小组,资产管理处、后勤部门,基建处、监察处、审计处、财务处6个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全校的招投标活动。但主要职能还是在资产管理处。
5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按照财政部要求全部公开招标,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5万元以下,我校采取竞价方式。针对单一货源的,通过谈判,对比的方式,进行采购。通过几年来不断总结摸索、积累经验,采购行为日渐规范,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效率,我们今年要实行政府采购和自主采购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采购体系,采购行为,使采购工作渠道畅通,流程完善。
我们的整个程序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先发出我们要采购的清单;第二,就是审核,如果技术含量太大,没法把握,就组织校内外的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第三,论证结束,做标书,通过政府采购网,校园网进行对外公告;第四,确定招标的时间和地点;第五,开标,较少技术含量的,当场定,技术含量高的,请他们评标,再请专家进行反复研究,商讨,最后再定标;然后就是洽谈合同,接着签合同。
问:据统计,中国政法大学现有21个教学院部,10个校级科研机构,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而且中国政法大学已经明确了办学目标,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那么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在这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金:我认为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的地位相当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提供硬件保障的部门,是予以物质服务的部门。高科技融入现代教育已是当今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并形成统一采购、统一调度的管理体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好务。
我从上任伊始就跟我处同事反复强调,我们的资产管理处不只是管理部门,更是服务部门,是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的服务部门。我们的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资产管理处的全体人员都应是服务员,而不是管账守财的老爷,脸难看、事难办是绝对不允许的。
表面看资产管理处管物、管资产账、管房子,有权。这权力要求你运用才智把有限的和优质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为老师和学生的服务中去,权多实是责任大。资产管理者更像从事着“服务业”, 要时刻思考如何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助力教学科研,我们是实实在在的配角。
问:据我们了解,您被评价为是一个比较“强势”的资产管理处处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金:我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资产管理处处长,“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是要牢牢铭记的,领导和组织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要求是不敢忘怀的。同时我自己也是一个固守原则,极度缺乏灵活性的人,对于企业认为我“绝情”、“不给面子”,同行也觉得我“另类”、“不合群”,我很泰然,也已释然。
我现在掌握着采购设备的权力,这权力是学校给我的,我不能拿学校给我的权力去交朋友,去做交易,去捞取个人好处。我觉得权力就是责任,权有多大,责就有多重,所以你能软下来吗?你要行使好权力,担负起责任,就必须硬起来,强起来,筑起“防火墙”,构建安全网,订立好规则章程,才能开展好工作。
“公生明、廉生威”是句老话。我们政法人解释“公生明”就是行政过程应当公开透明,追求程序正义,应当保证当事人在程序上的平等对待。“廉生威”则是行政者应当为政以廉,明法守法,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样才能得到下属和业者的敬畏、尊崇与服从。
现在都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那么供需双方能够携手建设和谐采购吗?我看难。供需双方是一纸契约的甲方和乙方,他们担负着不同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价值取向。供方千方百计是要获取超额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需方千方百计是要降低采购成本、保质保量保时保障教学,彼此双方是天然的对立关系。所以老鼠和猫是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建设和谐社会,这世道就变样了。
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坚持原则,理直气壮,千人一面,直言是非,表现出“强势”——很牛,很厉害,很火爆,很高傲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与工作手段,这对学校有利,对自己有利,对企业也有利呀,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问:您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资产管理处处长,您最大的工作感触与体会是什么?
金:我在资产管理处处长的位置上3年了,辛酸苦辣都经历了。我切身感觉到我们的工作也是一种“高危”工作,更是身处我们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的第一线。所以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宗旨,要时刻告诫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对我个人,对学校,甚至对我家庭都是有好处的。
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市场竞争、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比比皆是,甚至形成了一些鄙陋的潜规则!你想想,供应商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请你吃饭,和你拉关系、套感情? 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慎独慎友,越要自尊自重。等到有一天,我们没有利益关系了,你来请我吃饭,哪怕是露天的大排档,我都会感到光荣和幸福的,因为那是真诚的。
组织和领导信任我,把我放到这个位置,委任这个工作,维护学校的利益是我最高的原则,我要让组织满意,让领导放心,这是我最低的工作要求,忠诚于组织,这是我应尽的义务。至于企业或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对我产生误解和矛盾,我都不放在心里。甚至这个圈子里的其他同行,用异样的眼光来看我,感觉我另类,我都不在乎。
作为资产管理处处长,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事业如屋,信念如柱。心防在先,才能持清防腐,柱坚屋固。
古人有句诗: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是说,有本事、有能力的官员并不少见,但能做到公正廉明的就非常难得了。高校资产管理者、政府采购人员如何一方面积极实施政府采购,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规范采购行为,为保障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服务;一方面理智防范采购风险,自觉抵制商业贿赂,远离利益陷阱,是一个需要认真考量、常抓不懈的问题。
问: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为主,兼有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实验室建设与配备的现状,及资产管理工作体制。
金: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或单一的文科院校,和其他理工科院校、综合型大学相比,其资产管理工作尤其是实验室的建设、仪器设备的采购配置等工作,应该说是比较薄弱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提速发展,以往传统意义上的文科院校在发展定位、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比如中国政法大学,原来只有法学专业,现在不是了,除了法学外,还有侦查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商务、英语、德语、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应用心理学等16个本科专业,成为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兼有哲学、经济学、文学、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
单科性院校变成了多科性大学,直接推动了资产管理工作的转变与提升,这不仅只是被动地适应设备仪器的种类、数量的增加,实验室的门类的扩充与调整,而且更要主动地实现工作理念的更新与升级,在工作领域扩大的同时,为校内多元化的服务主体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中国政法大学的设备资产状况是:
1.原有底子薄,投入少
中国政法大学原隶属司法部,管理薄弱,经费投入非常少,每年只有几百万的投入,资产总量很小,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底子非常薄。2001年12月划归教育部管理后,得到明显改善。
2.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
目前全校各类实验室已达1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仅证据科学研究院配有的部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一年就购置了将近一千万元的设备,这在中国政法大学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3.高精尖的设备比重较小
这是中国政法大学文管类高校的性质所决定的,没有什么大型贵重仪器设备。
4.学科差异导致配备不均衡
除了前面列举的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媒体基础技术教室、数字图像与动画专业技术教室和多媒体新闻信息综合处理平台三个实验室,投入比较大,配置的设备专业、精良、高档。而人文学院、社会学院恐怕就没有什么仪器设备,校内配置不均衡。
总之,我们目前资产总量小,高精尖的设备少,这是我校资产构成的几个特点。
我校的资产管理处成立于2001年12月,资产管理处除了管理土地,建筑物,仪器设备,也就是所有的固定资产之外,还管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同时还代管职工用房,学校住房制度改革与住房调整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资产管理处。
我校资产管理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的,学校和使用单位的二级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归口管理的原则。统一领导指的是采购、管理统一由资产管理处代表学校管理。二级管理是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计划,资产管理处进行审核、购置、配备,然后转交给由使用单位负责管理。着力建好三本账,一本是财务账,一本是实物账,再有就是使用单位的管理账。归口管理是什么呢?比如图书,图书的采购、管理归图书馆,但整体的资产上报到资产管理处账上。比如校医院,医院的仪器设备归资产管理处管理,但是药品的采购、管理归校医院。比如学生宿舍,床、柜这些属于固定资产,由资产管理处负责,但是被褥之类就由后勤部门统一采购。这就是我们资产管理的体制。
问:我们在政法大学网站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6月10日,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第7次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批准了张保生副校长提交的《关于昌平科研楼机房建设与网络设备采购预算的请示》。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国政法大学的采购流程与模式。
金:我校由于历史原因,院系较少,校区分散,采购量比较小。2004年以后,尤其是2006年以来,招投标采购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目前,全部实行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的采购工作。我们学校制定了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投标规程、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采购工作,另外还成立了由主管校长挂帅的招标工作领导小组,资产管理处、后勤部门,基建处、监察处、审计处、财务处6个部门共同参与,负责全校的招投标活动。但主要职能还是在资产管理处。
5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按照财政部要求全部公开招标,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5万元以下,我校采取竞价方式。针对单一货源的,通过谈判,对比的方式,进行采购。通过几年来不断总结摸索、积累经验,采购行为日渐规范,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效率,我们今年要实行政府采购和自主采购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采购体系,采购行为,使采购工作渠道畅通,流程完善。
我们的整个程序大概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先发出我们要采购的清单;第二,就是审核,如果技术含量太大,没法把握,就组织校内外的专家进行科学论证;第三,论证结束,做标书,通过政府采购网,校园网进行对外公告;第四,确定招标的时间和地点;第五,开标,较少技术含量的,当场定,技术含量高的,请他们评标,再请专家进行反复研究,商讨,最后再定标;然后就是洽谈合同,接着签合同。
问:据统计,中国政法大学现有21个教学院部,10个校级科研机构,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而且中国政法大学已经明确了办学目标,即把学校建设成为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那么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在这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金:我认为中国政法大学资产管理处的地位相当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提供硬件保障的部门,是予以物质服务的部门。高科技融入现代教育已是当今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高校资产管理部门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并形成统一采购、统一调度的管理体制,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好务。
我从上任伊始就跟我处同事反复强调,我们的资产管理处不只是管理部门,更是服务部门,是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的服务部门。我们的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资产管理处的全体人员都应是服务员,而不是管账守财的老爷,脸难看、事难办是绝对不允许的。
表面看资产管理处管物、管资产账、管房子,有权。这权力要求你运用才智把有限的和优质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为老师和学生的服务中去,权多实是责任大。资产管理者更像从事着“服务业”, 要时刻思考如何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助力教学科研,我们是实实在在的配角。
问:据我们了解,您被评价为是一个比较“强势”的资产管理处处长。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金:我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资产管理处处长,“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是要牢牢铭记的,领导和组织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要求是不敢忘怀的。同时我自己也是一个固守原则,极度缺乏灵活性的人,对于企业认为我“绝情”、“不给面子”,同行也觉得我“另类”、“不合群”,我很泰然,也已释然。
我现在掌握着采购设备的权力,这权力是学校给我的,我不能拿学校给我的权力去交朋友,去做交易,去捞取个人好处。我觉得权力就是责任,权有多大,责就有多重,所以你能软下来吗?你要行使好权力,担负起责任,就必须硬起来,强起来,筑起“防火墙”,构建安全网,订立好规则章程,才能开展好工作。
“公生明、廉生威”是句老话。我们政法人解释“公生明”就是行政过程应当公开透明,追求程序正义,应当保证当事人在程序上的平等对待。“廉生威”则是行政者应当为政以廉,明法守法,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其身正,不令而行”,这样才能得到下属和业者的敬畏、尊崇与服从。
现在都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那么供需双方能够携手建设和谐采购吗?我看难。供需双方是一纸契约的甲方和乙方,他们担负着不同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价值取向。供方千方百计是要获取超额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需方千方百计是要降低采购成本、保质保量保时保障教学,彼此双方是天然的对立关系。所以老鼠和猫是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是他们联合起来建设和谐社会,这世道就变样了。
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坚持原则,理直气壮,千人一面,直言是非,表现出“强势”——很牛,很厉害,很火爆,很高傲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与工作手段,这对学校有利,对自己有利,对企业也有利呀,所以何乐而不为呢?
问:您作为中国政法大学的资产管理处处长,您最大的工作感触与体会是什么?
金:我在资产管理处处长的位置上3年了,辛酸苦辣都经历了。我切身感觉到我们的工作也是一种“高危”工作,更是身处我们党和国家廉政建设的第一线。所以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宗旨,要时刻告诫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对我个人,对学校,甚至对我家庭都是有好处的。
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市场竞争、不正当竞争、恶性竞争比比皆是,甚至形成了一些鄙陋的潜规则!你想想,供应商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请你吃饭,和你拉关系、套感情? 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慎独慎友,越要自尊自重。等到有一天,我们没有利益关系了,你来请我吃饭,哪怕是露天的大排档,我都会感到光荣和幸福的,因为那是真诚的。
组织和领导信任我,把我放到这个位置,委任这个工作,维护学校的利益是我最高的原则,我要让组织满意,让领导放心,这是我最低的工作要求,忠诚于组织,这是我应尽的义务。至于企业或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对我产生误解和矛盾,我都不放在心里。甚至这个圈子里的其他同行,用异样的眼光来看我,感觉我另类,我都不在乎。
作为资产管理处处长,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事业如屋,信念如柱。心防在先,才能持清防腐,柱坚屋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