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学目标”具化为“教学点”

来源 :语文建设·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的备课环节仍存在“教学目标”散乱的现象。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提出“教学点”这一概念,从单元整体教学、“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种课型以及学情(生源层次)等角度,精准地确定“教学点”,实现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点”的聚焦和转变,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点,统编教材,备课
  长期以来,将语文课程目标错误地等同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师的教案及教学实践中比比皆是。根据所谓的教案撰写规范,老师们每节课教案的“头盘大菜”往往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散乱不集中,已经成为制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原因。
  随着统编教材的深入使用,如何确定一篇课文或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然为广大教师熟知:遵循单元说明,紧扣预习提示,结合课文注释或旁批,落实课后练习,等等。但显而易见的是,简单直接或本本分分地遵循统编教材备课特别是确定教学目标,还不足以让语文课堂成为高效课堂。毕竟“目标”这一词语的含义(“射击、攻击或寻求的对象”)仍不够精准,不够聚焦。因此,王荣生教授建议将“教学目标”改为“教学点”,很有道理。
  既然是“教学点”,“点”的数量一定不多,一两点足够,三四点嫌多。既然是“教学点”,“落脚点”一定要准确、鲜明、凸显、聚焦,而且具有因地域、学校、班情、师情、学情而异的适切性和灵活性。在统编教材背景下,至少应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精准的“教学点”,并以此为核心展开备课、上课。
  一、精准的“教学点”来自单元整体教学意识
  众所周知,統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编排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双线组元”结构,所选的课文大致按照内容类型组合,围绕一定的知识点及能力点,构成一个有机的单元整体。针对统编教材的这一特点,单元整体教学应运而生。换言之,要想精准地确定每篇课文或每节课的“教学点”,就必须突破之前的单篇教学而牢牢确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让每一个“教学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承载单元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编排了四课五篇不同类型的散文,共同支撑起“情感哲思”这一单元人文主题。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单元说明”中第二段所列三点:一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二是“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三是“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但从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角度来看,第一点、第三点显然比第二点更“实”。因此,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角度来说,本单元的“教学点”可作以下调整和处理:
  教学点1:反复品味、欣赏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应牢牢树立“品味、欣赏语言”的意识,学会“品味、欣赏语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点2: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教学重点之一,立足“了解”,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应对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哲理和写景抒情这四种散文类型有基本认知。
  教学点3: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教学目标之一,无论是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还是对作者哲思的理解,都应随文展开,不要“抽出而讲之”(叶圣陶语)。
  在此调整和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地确定每篇课文、每节课的“教学点”。
  第一篇课文《背影》,教材在编排时先在“预习”中明确提示:“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阅读时要注意反复咀嚼,仔细品味。”这里既明示语言特点,又点拨阅读方法,且单独成段,以示其要。另外,教材还特地在课后练习“积累拓展”中精选了四个句子,以“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为题强化训练,加深并落实本单元“品味语言”这一重要“教学点”。作为单元首篇的教学,教学生树立“反复品味、欣赏语言”的意识且学会“品味、欣赏语言”的基本方法,正是《背影》需要聚焦的“教学点”之一。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并落实本单元两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点”。一是《散文二篇俄为什么而活着》之“文章篇幅短小,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有许多语句都值得认真揣摩”。二是《昆明的雨》之“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这样,《背影》的示范作用及两篇自读课文的迁移拓展,事实上形成了合力,而非单打独斗地完成本单元“教学点1”的教学任务。
  至于“教学点2”,则可以分解如下:
  《背影》:找出并分析父亲的两处语言细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和一处动作细节(爬月台),体会并学习用细节描写作为叙事线索,贯串全文,刻画人物形象,抒发情感。
  《白杨礼赞》:找出并分析描写高原景象和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体会并学习变换关键句的句式层层深入揭示白杨树象征意义的写法。
  《散文二篇》与《昆明的雨》:初步感知哲理散文语言凝练、意蕴深刻和汪氏个性化散文的“独特韵味”。必须要明确的是,作为两篇自读课文,其教学基准点一定是“初步”,建议作为前两篇教读课文的比较对象来处理,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展开教学。
  如此,通过四篇课文的比较阅读,最终以整体认知的形式完成本单元的“教学点2”,即让学生对写人记事、托物言志、哲理和写景抒情这四种散文类型形成基本认知。见下表:
  再加上随文落实的“教学点3”,本单元四篇课文由此整体性地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精准而高效地完成本单元教学任务。
  二、精准的“教学点”来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不同课型的密切配合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构建了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与这一体系相对应,语文课堂自然地形成了教读课与自读课两类课型,加上“强调由单篇文章阅读到更多同类文章或整部作品阅读的拓展,改变过于强调课内阅读、单篇阅读的状况”的“课外阅读”,这对“教学点”的精准选择与确定产生重要影响。   以教讀课和自读课来说,教读课的“教学点”分布于“预习 思考探究 拓展积累 读读背背 知识卡片”中;自读课的“教学点”相对简单,分布于“批注 阅读提示”中。随着教读课学“法”、自读课用“法”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精准地确定不同课型的“教学点”及使之互为支撑,对高效课堂来说尤其重要。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编排了一篇教读课文《紫藤萝瀑布》和一篇自读课文《一棵小桃树》,共同完成“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的单元教学任务。结合单元说明和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紫藤萝瀑布》作为“教方法”的课文,“教学点”至少有以下两点:
  1.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
  2.学习运用想象由物及人,借用紫藤萝来寄寓情思,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在《紫藤萝瀑布》的示范引领下,作为“用方法”的自读课《一棵小桃树》的教学点也随之确定为:
  1.运用《紫藤萝瀑布》中所学的方法,品析、欣赏《一棵小桃树》生动形象的写景状物的语言。
  2.运用《紫藤萝瀑布》中所学的方法,理解、体会《一棵小桃树》中“我的小桃树”与“我”的密切联系,即由物及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这样,教读与自读两种课型“教学点”的选择与确定,既呈现出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又实现了由教师引导到学生自主阅读的转变。
  再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文单元,教读课《中国石拱桥》与《苏州园林》的“教学点”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学习说明方法,揣摩说明语言。而自读课《蝉》和《梦回繁华》的“教学点”也应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展开。
  需要注意的是,对自读课《蝉》的教学点应补充和强化。在本单元四篇课文中,只有《蝉》是科普作品,其教学点除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外,至少还要补充以下两点:一是“体会本文有情节,有描写,文学性强的特点”,二是“体会文中体现的科学精神”。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因为《蝉》作为自读课,一方面要紧承前面的教读课,完成“教读—自读”的教学使命;另一方面还要为“三位一体”中的课外阅读课打下基础,起到“自读—课外阅读”的桥头堡作用。统编教材的“课外阅读”主要由整本书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整组文章的拓展阅读等构成。本单元的整本书阅读选择的是科普作品《昆虫记》,作者法布尔即是《蝉》的作者。《昆虫记》也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还与《蝉》一样体现了“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这样,教读课加自读课,再加课外阅读(一部名著阅读《昆虫记》和两部自主推荐阅读《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寂静的春天》),三种课型的“教学点”形成层次上的逻辑关系,前后呼应,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本单元说明文的教学任务。
  三、精准的“教学点”来自教师对学情(生源层次)的清醒认识
  随着近些年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从生源层次的角度看,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对自己所在的区域(城镇还是农村)、学校(优质生源校还是薄弱生源校)以及执教班级(实验班还是平行班)等缺乏基本的认识。对所教学生层次的认识不清,导致“教学点”偏差、课堂低效。反言之,只有对学情(生源层次)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教学点”的精准;因为针对不同层次的生源,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点”,或者即便“教学点”相同但侧重点也会不同。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按照教材的编写要求,本课的“教学点”可设定为:
  1.学习默读。
  2.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句,厘清作者思路。
  也可根据课后“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将以上“教学点”补充、细化为:
  1.学习默读。
  2.归纳各段要点,明确课文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厘清作者思路。
  3.学习第2、3段的对比手法。
  4.体会作者严谨、有力的议论语言特色。
  以上“教学点”,作为中等生源校或薄弱生源校来说,可谓中规中矩;但如果是优质生源校,经典课文《纪念白求恩》就此滑过,显然尚未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针对优质生源校的《纪念白求恩》教学,至少还应增加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点”,即初步感知议论文的语言风格和议论结构。为落实这一特殊“教学点”,教师应当给学生补充介绍,《纪念白求恩》系毛泽东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卫生部于1940年出版的《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撰写的文章,最初题目为《学习白求恩》,新中国成立后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由此,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纪念白求恩》的议论文结构特点就非常明显了,即
  论点:我们要学习白求恩。
  论证: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结论:只有这样(学习他),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另外,《纪念白求恩》以议论为主、穿插与记叙文有较大区别的概述的语言风格,正好是学生由学习记叙文转向学习议论文的最佳过渡材料。尽管统编教材七年级未作文体教学的要求,但对优质生源校的学生来说,适当加大教学容量,让教学内容的价值最大化,显然是选择与确定“教学点”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教学时如果适当地引导学生感知《纪念白求恩》的语言风格和议论结构,就能更好地为优质生源校学生的八年级议论文阅读及议论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理,在确定七年级上册教读课文《散步》的“教学点”时,生源层次则直接影响“教学点”的难度。如果是薄弱生源校,其“教学点”有:
  1.强化朗读,通过朗读把握文章感情,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读出文章的情味。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体会文章通过平常生活琐事抒发的亲情和温情。
  3.品味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如果是优质生源校,“教学点”基本上也是这三点,但难度一定要有所加大。以文章主题为例,“亲情”这一主题一望即知,薄弱生源校的学生就仅仅止于“体会文章通过平常生活琐事抒发的亲情和温情”;而对优质生源校来说,还应当继续深入挖掘这“内容好像比较浅”的文字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比如“责任”:母亲无条件地“信服”、年幼儿子的乖巧,越发地加重了作为中年人的责任,但即便这样的责任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和妻子仍旧义无反顾地迎上前去,主动承担。比如“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与表达生命的传递,是对这篇文章从思维层面的最高认知,即便经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也只有优质生源校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才能抵达。
  20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几十年过去了,这一教学理念还远远没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今天,本文对“教学点”的探索,期望能成为陶行知先生“一课一得”教学理念的当代体现,并在此基础上“得得相连”,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学生尊师爱师的情感。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鉴赏能力,提高品读词句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伴奏。  2.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    教学策略  一、切入举隅,启动情感  1.伴随着轻柔的音乐,教师轻轻吟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2.(出示课文中
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课堂内有限的巡视时间,促使学生一课一得,甚至多得,尽可能地给学生释疑解惑。鉴于此,教师务必在课堂巡视时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关注课堂间的巡视呢?    一、点、横、竖、撇、捺——“塑身正”蕴其美学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课堂巡视,并且在巡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有效的巡视不仅能规范学生正确书写
当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上充斥着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而对于文章表情达意的形式几乎无暇关注。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截然分离,仅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很难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平时教学中,我认真研读教材,以课文为习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习作训练有机地融进阅读教学中,学以致用,实现读写结合。
都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细细品味,“守”本身就包含了“创”,要守住业就必须不断创业。有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社会的一切都在进步。就电脑来说,换代之快,让人应接不暇。如果创下电脑事业的企业只守着生产386,那么不管他的电脑造型如何美观,包装如何精美、豪华,相信现在的你要买电脑亦不会去抱回一台386。如此,可以想见该企业的发展方向——淘汰。唯有创新,继而生产486、586……才能守住自己的
语文教材正如教材编写者所说: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给学生的是语言习得的方法,是对语言领悟的能力,是对母语承载文化的认识和积累的途径。课文本身是单薄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局限的,但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却不是教好这篇课文而已,我们要毅然地完成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使命和文化使命,就必定要站在课文之上,站在教材之上研究我们的课堂。课堂给予学生的容量究竟有多大?  我们用文本启发文本的阅读,用文字对文字的
【问题思索】  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  师:“竟然”是什么意思?  生1:想不到。  师:想不到什么?  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  师:怎么轻?  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  (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师:母亲挑的担子多重?  生4:100多斤。  师:猜猜妹妹大约有多重?  生5:大约40斤。  师:
一、切入话题,激趣导入    1.新年到了,听说动物王国决定召开一个庆功宴,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动物联欢晚会的热闹场面。)  2.原来这是一个表彰有贡献的动物的大会。看到什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  3.让我们来说说这些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有益的动物(出示课题),最后不仅要评出最佳表现奖,还要评出最佳听众和评点嘉宾。因此,同学们要认真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演讲,听完后要抓住同学的发言进行质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探究、读中体验,以升华情感。如何让朗读富有个性,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呢?笔者最近有幸聆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雪儿》一课,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撷取这一课的教学片断(第四自然段)与各位同仁共享。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遵循这一要求,结合农村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本课设计试图突出预设,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教学时,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无论是校级评优课,还是区级的观摩课,当学生背着手、坐得笔直的时候,他们在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随着简洁的课堂导入,顺畅而又不乏精彩的教学流程呈现眼前,赞叹之余,也不免发现其中一些转瞬即逝的微小细节,犹如“美玉上的瑕疵”,观之有些不雅,反复思考,觉得值得一提!  现仅以一年级第二册《汉字真有趣》一课为例,选取其中几个教学片段,进行剖析:    一、老师。您在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