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关于中学校园霸凌事件的新闻被曝光。人们感到震惊的同时,也纷纷开始思考校园霸凌现象出现的原因。中学校园霸凌现象地产生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与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家庭教育方式、周围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之外,还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之间发生霸凌事件实际上是由施暴者先天或成长中习得的攻击性行为、受害者的自卑或某种缺陷以及旁观者的冷漠共同构成的。因此在处理校园霸凌事件时,不能片面地从道德修养、家庭教育、学校氛围、社会坏境等方面入手,而应该深入分析霸凌事件中每一个相关者卷入霸凌事件的原因及其曾经或当下存在的某种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寻找有效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措施。
【关键词】 中学生 校园霸凌 心理健康 教育
一、校园霸凌的概念
关于校园霸凌概念的界定,重点是对“霸凌”的理解。霸凌(bully)一詞来源于西方,是对英文单词bully的音译。挪威著名学者奥维斯认为“霸凌是指一个人长期处于他人的负面言语和行为当中,并且遭受到了伤害。”日本政府文部省在1996年、2006年对霸凌概念进行了两次修订后认为“青少年遭受到的让他们感受到被伤害的行为都可称为霸凌行为。”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明确界定“霸凌属于暴力行为,形式包括肢体、语言、关系上的排挤,或是通过其他方式给他人精神或身体施加压力,并且是在一段时间内强迫被害者反复遭受攻击的行为。”综上我认为校园霸凌是指通常发生在校园中或校园附近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某种矛盾所引起的一方对另一方在肢体或心理上造成伤害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有一个或多个施暴者,而受害者往往只有一个,且施暴者的体格往往更加健壮或在某一领域更强势。
二、中学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心理因素
导致中学生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家庭关系、学校氛围、社会环境三大因素入手,探究中学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心理因素。
(一)非正常家庭关系造成的心理疾病埋下霸凌隐患
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大多来自具有某种缺陷的家庭,例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极其贫困家庭、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违法犯罪者等等,这样的中学生通常处于周围人的嘲笑之下。他们既可能是长期处于被欺辱状态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欺辱他人的施暴者。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关爱缺失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家庭问题。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家庭关爱的缺失会导致他们无法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缺失性需要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如果这种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家庭教育方式
Baumrind在 1978 年首先提出父母教育方式(Parenting style)的概念,他通过父母对子女控制程度将教育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权威专制型和放任型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校园霸陵事件的发生。
权威专制型教育方式的父母通常认为只有严苛的教育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在这种严苛且权威专制的教育方式下,学生通常会缺乏主见、胆小怯懦。另外一些家长长期对孩子实施暴力,而这种情况则非常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和暴力倾向,甚至养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学生在校园霸凌事件中通常是被欺负的对象或实施暴力的人。放任型教育方式通常是监护人因忙于工作或其他事情无暇顾及学生或太过宠溺而放任其做任何事。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很容易自私、狭隘,缺乏包容心,在学校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往往也会有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
(二)唯分数论的校园环境加深的心理不满引发霸凌行为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高校选拔的依据通常是学生的分数,因此人们衡量学生的好坏、学校的实力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分数为标准。这也就使得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人都更重视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升学率,很多学校按照学生考试分数排名划分班级。成绩优异的学生需要承受极大的学习压力,长期处于这样压抑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抑郁、厌学或是通过自残、施暴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往往会自暴自弃、甚至更早的步入社会,习染不良的社会行为。这样唯分数论的校园环境也是引发霸凌事件的重要因素。
(三)不良社会风气形成的心理扭曲诱发霸凌倾向
当前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还存在诸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国家的管控力度不够,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带有暴力倾向的书籍、影视作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许多事情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容易去模仿书中描述的行为。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中学生更容易获取各种资源,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可另一方面问题少年也更容易通过互联网习得更多的霸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霸凌行为的蔓延。
三、处理中学校园霸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方法
(一)受害者的信心重建与心理辅导
1.及时安抚学生的身心,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在遭遇校园霸凌事件后,受害者往往会产生极大的恐惧,严重缺乏安全感。因此,处理中学生校园霸凌事件时,首先要安抚受害者,给予尽可能多的关爱,让其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善意和爱,从而逐渐恢复受害者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细心关注受害者的一举一动,避免其因受到欺辱、暴力而选择自残或自杀行为。
2.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消极报复心理
在校园霸凌行为中,有一类学生属于受害者兼施暴者。他们开始通常都是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由于遭受霸凌后没有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心理辅导,渐渐地从长期的欺辱、压抑中爆发,通过对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施加暴力以宣泄内心的愤怒,最终从受害者变为施暴者,并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及时的对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消除其报复心理。 (二)施暴者攻击行为的干预与消除
1.运用暂时隔离法干预施暴者的行为
对于校园霸凌事件中的施暴者,一定要使其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没有受到处罚,只会助长其向他人施加暴力的行为,并使其通过施暴宣泄内心压抑的习惯得以强化。因此在对施暴者进行处罚时可以采取暂时隔离法。对于施暴者,教师也可以采取暂时隔离的措施,从而改变其攻击性行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终止某些不良行为,还不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和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身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这种方法不仅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加剧其孤僻、冷漠的性格。
2.运用交流法了解学生的施暴动机及不良心理
没有无理由的恶,面对每一起霸凌事件,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施暴者做出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原因并不是要无条件的原谅,而是从根源上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施暴者再次對他人实施霸凌,同时也能从根源上帮助施暴者治愈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是借助学生间的交流活动,让施暴者谈自己做出这种暴力行为的原因以及在施暴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并及时的做好记录,尤其要观察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交流过后,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地告知其监护人和心理医生,从而在根源上帮助学生解决其攻击性行为。这一方法易于操作,因此受到了众多学校的欢迎。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在交流中,每一位参与者要真诚、真实地讲出自己的经历,才能够使施暴者放下警惕,敞开心扉真诚的交流。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帮助到施暴者。
四、预防中学校园霸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措施
(一)家庭关爱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满足
1.运用倾听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是避风的港湾。每个人对家都有一种特殊的依恋。通常情况下父母的行为、态度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极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而此时父母如果能够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孩子,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在其迷茫、困惑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那么就能够帮助孩子有效地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并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2.运用需求层次理论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将个体行为的动机按需要性质由低到高划分了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前四层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是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而导致的,它们是生存所必需的,必须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需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以及尊重需要,从而使其能够身心健康发展。在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父母还应在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要方面加以指引和帮助,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且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
运用学科渗透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许多中学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但是由于国民尤其是中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将其狭隘的归为精神问题,并对其抱有一定的偏见,心理咨询室的开设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教师可以在开展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从而真正远离校园霸凌行为地侵扰。
(三)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
1.运用榜样示范法创设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社会就像一个大课堂,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所处的社会。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因此借助榜样示范的方式,引导人们向榜样学习,便会逐渐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校园霸凌事件中,如果学生看到施暴者因其攻击行为而受到处罚时,其他学生就会抑制自己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果看到榜样因某一行为受到奖励时,学习者也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因此,树立榜样不仅有助于改善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的现状,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眼见、耳闻了众多有关校园霸凌事件的新闻后,逐渐改变了原有对校园霸凌事件简单片面的认识,改变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仍然面临着校园霸凌问题的影响,因此,仅仅从心理健康极其教育方面入手是很难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需要由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以及学生、家长、教师每个群体的共同参与才可能从根源上制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校园霸凌事件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家庭方面,父母为孩子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应注重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管理情绪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以分数评价学生;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秩序的维护,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健全。只有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外因和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等内因,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校园霸凌事件。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6
[2] 于佳楠.初中生校园霸凌现状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8.05
[3] 刘旭东.以学校为主导:台湾校园欺凌治理经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4] 符子娇,高昕.校园霸凌与学校的应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8
[5] 周晓晓.美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干预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6] 周盈丹.农村初中校园霸凌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安康市M中学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7] 王康秀.校园“霸凌”研究——基于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探讨[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作者简介:王芳芳(1995.11),女,汉族,湖北省十堰市,学历:硕士在读,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语文
【关键词】 中学生 校园霸凌 心理健康 教育
一、校园霸凌的概念
关于校园霸凌概念的界定,重点是对“霸凌”的理解。霸凌(bully)一詞来源于西方,是对英文单词bully的音译。挪威著名学者奥维斯认为“霸凌是指一个人长期处于他人的负面言语和行为当中,并且遭受到了伤害。”日本政府文部省在1996年、2006年对霸凌概念进行了两次修订后认为“青少年遭受到的让他们感受到被伤害的行为都可称为霸凌行为。”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明确界定“霸凌属于暴力行为,形式包括肢体、语言、关系上的排挤,或是通过其他方式给他人精神或身体施加压力,并且是在一段时间内强迫被害者反复遭受攻击的行为。”综上我认为校园霸凌是指通常发生在校园中或校园附近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某种矛盾所引起的一方对另一方在肢体或心理上造成伤害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有一个或多个施暴者,而受害者往往只有一个,且施暴者的体格往往更加健壮或在某一领域更强势。
二、中学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心理因素
导致中学生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家庭关系、学校氛围、社会环境三大因素入手,探究中学校园霸凌事件产生的心理因素。
(一)非正常家庭关系造成的心理疾病埋下霸凌隐患
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大多来自具有某种缺陷的家庭,例如父母离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极其贫困家庭、家庭成员中有残疾或违法犯罪者等等,这样的中学生通常处于周围人的嘲笑之下。他们既可能是长期处于被欺辱状态的受害者,也可能是暴力欺辱他人的施暴者。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关爱缺失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家庭问题。从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讲,家庭关爱的缺失会导致他们无法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缺失性需要是人生存所必需的,必须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如果这种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满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2.家庭教育方式
Baumrind在 1978 年首先提出父母教育方式(Parenting style)的概念,他通过父母对子女控制程度将教育方式分为权威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权威专制型和放任型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校园霸陵事件的发生。
权威专制型教育方式的父母通常认为只有严苛的教育才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在这种严苛且权威专制的教育方式下,学生通常会缺乏主见、胆小怯懦。另外一些家长长期对孩子实施暴力,而这种情况则非常容易使孩子产生叛逆和暴力倾向,甚至养成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不良习惯。这两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学生在校园霸凌事件中通常是被欺负的对象或实施暴力的人。放任型教育方式通常是监护人因忙于工作或其他事情无暇顾及学生或太过宠溺而放任其做任何事。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生很容易自私、狭隘,缺乏包容心,在学校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往往也会有暴力解决问题的倾向。
(二)唯分数论的校园环境加深的心理不满引发霸凌行为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高校选拔的依据通常是学生的分数,因此人们衡量学生的好坏、学校的实力往往都是以学生的分数为标准。这也就使得学校、家长和学生个人都更重视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了升学率,很多学校按照学生考试分数排名划分班级。成绩优异的学生需要承受极大的学习压力,长期处于这样压抑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抑郁、厌学或是通过自残、施暴等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学校、老师的重视,往往会自暴自弃、甚至更早的步入社会,习染不良的社会行为。这样唯分数论的校园环境也是引发霸凌事件的重要因素。
(三)不良社会风气形成的心理扭曲诱发霸凌倾向
当前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地改善。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还存在诸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国家的管控力度不够,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带有暴力倾向的书籍、影视作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生心智并未完全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许多事情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极容易去模仿书中描述的行为。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中学生更容易获取各种资源,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可另一方面问题少年也更容易通过互联网习得更多的霸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霸凌行为的蔓延。
三、处理中学校园霸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方法
(一)受害者的信心重建与心理辅导
1.及时安抚学生的身心,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信心
在遭遇校园霸凌事件后,受害者往往会产生极大的恐惧,严重缺乏安全感。因此,处理中学生校园霸凌事件时,首先要安抚受害者,给予尽可能多的关爱,让其感受到来自周围人的善意和爱,从而逐渐恢复受害者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细心关注受害者的一举一动,避免其因受到欺辱、暴力而选择自残或自杀行为。
2.进行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消极报复心理
在校园霸凌行为中,有一类学生属于受害者兼施暴者。他们开始通常都是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由于遭受霸凌后没有及时地得到相应的心理辅导,渐渐地从长期的欺辱、压抑中爆发,通过对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施加暴力以宣泄内心的愤怒,最终从受害者变为施暴者,并给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要及时的对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消除其报复心理。 (二)施暴者攻击行为的干预与消除
1.运用暂时隔离法干预施暴者的行为
对于校园霸凌事件中的施暴者,一定要使其受到相应的惩罚。如果没有受到处罚,只会助长其向他人施加暴力的行为,并使其通过施暴宣泄内心压抑的习惯得以强化。因此在对施暴者进行处罚时可以采取暂时隔离法。对于施暴者,教师也可以采取暂时隔离的措施,从而改变其攻击性行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终止某些不良行为,还不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和情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本身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这种方法不仅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加剧其孤僻、冷漠的性格。
2.运用交流法了解学生的施暴动机及不良心理
没有无理由的恶,面对每一起霸凌事件,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施暴者做出这些常人难以理解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了解原因并不是要无条件的原谅,而是从根源上找到解决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施暴者再次對他人实施霸凌,同时也能从根源上帮助施暴者治愈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是借助学生间的交流活动,让施暴者谈自己做出这种暴力行为的原因以及在施暴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倾听并及时的做好记录,尤其要观察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交流过后,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地告知其监护人和心理医生,从而在根源上帮助学生解决其攻击性行为。这一方法易于操作,因此受到了众多学校的欢迎。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在交流中,每一位参与者要真诚、真实地讲出自己的经历,才能够使施暴者放下警惕,敞开心扉真诚的交流。这样也才能真正地帮助到施暴者。
四、预防中学校园霸凌事件的心理教育措施
(一)家庭关爱与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满足
1.运用倾听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家是避风的港湾。每个人对家都有一种特殊的依恋。通常情况下父母的行为、态度对孩子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极容易与父母产生矛盾。而此时父母如果能够以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孩子,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并在其迷茫、困惑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和引导,那么就能够帮助孩子有效地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并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
2.运用需求层次理论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将个体行为的动机按需要性质由低到高划分了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七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前四层需要属于缺失性需要,是由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而导致的,它们是生存所必需的,必须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尤其需要注意孩子的生理、安全、归属与爱以及尊重需要,从而使其能够身心健康发展。在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父母还应在认知、审美自我实现需要方面加以指引和帮助,使孩子能够身心健康且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同理心的培养
运用学科渗透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前我国许多中学都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提供帮助。但是由于国民尤其是中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将其狭隘的归为精神问题,并对其抱有一定的偏见,心理咨询室的开设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和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校园霸凌事件,教师可以在开展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心理品质,从而真正远离校园霸凌行为地侵扰。
(三)社会良好氛围的营造
1.运用榜样示范法创设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
社会就像一个大课堂,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所处的社会。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人。因此借助榜样示范的方式,引导人们向榜样学习,便会逐渐为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校园霸凌事件中,如果学生看到施暴者因其攻击行为而受到处罚时,其他学生就会抑制自己这种行为的发生;如果看到榜样因某一行为受到奖励时,学习者也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因此,树立榜样不仅有助于改善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的现状,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网络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眼见、耳闻了众多有关校园霸凌事件的新闻后,逐渐改变了原有对校园霸凌事件简单片面的认识,改变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但是目前我国中学生仍然面临着校园霸凌问题的影响,因此,仅仅从心理健康极其教育方面入手是很难改变这种现状的。有效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需要由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以及学生、家长、教师每个群体的共同参与才可能从根源上制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校园霸凌事件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家庭方面,父母为孩子提供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应注重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关爱以及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引导;学校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管理情绪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以分数评价学生;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秩序的维护,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应健全。只有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外因和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等内因,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校园霸凌事件。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06
[2] 于佳楠.初中生校园霸凌现状调查分析[J].法制博览,2018.05
[3] 刘旭东.以学校为主导:台湾校园欺凌治理经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4] 符子娇,高昕.校园霸凌与学校的应对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08
[5] 周晓晓.美国中小学校园欺凌预防干预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
[6] 周盈丹.农村初中校园霸凌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安康市M中学为例[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
[7] 王康秀.校园“霸凌”研究——基于中学德育有效性的探讨[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作者简介:王芳芳(1995.11),女,汉族,湖北省十堰市,学历:硕士在读,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