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思想意识领域也呈现出复杂化的变化。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思想领域的主导性日趋巩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潜滋暗长,使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能否有效应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和推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引领 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思潮的概念界定
1902年梁启超在《论时代思潮》一文中指出:“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这是早期我国著名的学者对“社会思潮”内涵的理解。而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社会思潮的概念做出了各种各样不尽相同的理解。王锐生认为:“社会思潮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经济关系”。邢贲思等提出思潮“既具有理论形态,又具有心理形态”。赵曜、梅荣政、洪晓楠认为:社会思潮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依据或主导的,适应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思潮的内涵作出有价值的探索,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思潮有借鉴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大量学者对社会思潮问题都做了诸多研究,并对不同历史时期影响我国社会思潮的种类、特征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总的说来,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当代社会思潮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区域性。主要表现为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产生形态各异的国内、外社会思潮。第二,群体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的阶层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对该人群中绝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并趋于认同。第三,变异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时代的印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现有的思潮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在稳定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现有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
二、当代社会思潮分类
社会思潮的划分标准多样,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维度都进行着不同的划分,其标准也是形式各异。总体来讲,当代社会思潮的时间划分标准是基于改革开放为起点进行划分的,而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当代社会思潮的起源划分来看,可以分为国内起源和国外起源两个方面。国内起源的社会思潮如新儒学思潮、集体主义思潮、爱国主义思潮等。国外起源的社会思潮如宪政民主思潮、普世价值思潮、实用主义思潮等。第二,从学科分类角度,社会思潮可以分为政治思潮、文化思潮、宗教思潮等。第三,从性质上来看,有促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社会思潮,也有消极、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有拥护、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不同的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特征。
三、当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实质
当前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传播的社会思潮大多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其最终目的和实质就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逐渐加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思潮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力度,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总体上来讲,当代社会思潮的实质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是敌对势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工具。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绝对对立,与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对抗。诸如马克思主义强调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反马克思主义鼓吹私有制。主流价值观推崇集体主义,非主流社会思潮推崇个人主义,等等,这些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争夺话语权,其实质就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逐渐加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
第二,反主流社会思潮传播是敌对势力推行文化霸权的工具。反主流社会思潮诸如西方打着“自由、平等、民主”的幌子鼓吹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念,并以此来打击与它利益不符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其目的和实质就是推进文化霸权主义,最终实现自身目的。其实我们都明白,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的社会制度都不一样的国度,价值观肯定是呈现差异的,西方所谓的“普世”观念是不会普世更不可能普世的。它们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与我们主流价值观形成的“自由、平等、民主”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其推行的目的就是推行霸权主义,妄图从意识形态达到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四、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对策分析
社会思潮不仅仅是思想和价值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特定人群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要求,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人们思想意识,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应有其的利益取向、方法和路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关键是要引领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当前,由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个阶层人士思想意识形态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充斥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观等,这些社会思潮由于其新颖性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前一些人士的心态,导致其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充分认清西方社会思潮的危害性,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各群体内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使其思想意识形态逐渐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首先,要使不同群体的人士充分认清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多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逐渐加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因此,对于相关的主管部门来讲,要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大对各个阶层人士的思想教育力度,对當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错误社会思潮加以解读和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西方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从源头上加以肃清,减少对社会、对企业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不良社会思潮对各个阶层人士的渗透和危害。
其次,要承认并尊重新的社会阶层思维的独立性。每一个阶层人士都有其思想上的独立性。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些社会思潮下的各个阶层的人士来讲,要给予他们选择的空间和时间,用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时代性、有效性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了解中认识,接触中比较,理性中选择。当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诸如区域、城乡、行业的利益差别,这些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常常使不同群体内部社会思潮滋生的土壤和环境。而一些反主流意识形态、反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思潮往往借此大肆渲染社会的利益问题和矛盾,煽动一些利益受损人群或对社会不满的人群,借机攻击执政党、诋毁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其试图以此消解执政党的合法性和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导力和凝聚力。因此,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利益矛盾和问题,立足于推进现实利益关系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各个阶层人士根本利益的实践力、说服力,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这也会弱化多样化社会思潮特别是反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契机,不断的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各个阶层人士思想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其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当前,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仓廪实而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向往“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在主流价值观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领域之间,需要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和引领,使其产生的正面影响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传递到每一个阶层人士的心中,起到传播正能量,转变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使每一个阶层人士都运用主流价值观念来武装头脑,在实践中不断的开拓创新,形成良好的制度认同局面。
(二)妥善解决好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社会思潮不仅仅是思想和价值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特定人群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要求。因此,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需立足于推进利益的合理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的确使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先富了起来,但先富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没有富起来的现象,一旦先富与未富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会形成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例如不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引发的社会的资源配置不均、利益分配不公,人民群众实现利益的机会、途径、条件不平等问题,还有诸如贿赂、腐败问题、社会的诚信问题、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等等。特别是一些群体通过非合理、非法手段和途径获利而带来的贫富差距而造成社会利益关系不和谐,则容易使利益受损群体或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不满,容易使人民群众质疑执政党的合法性,影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引导力,从而给不良的社会思潮蔓延留下了空间。因此,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必须妥善解决好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当前我国社会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区域、城乡、行业的利益差别,以及公私、干群的利益矛盾。这些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社会各种思潮的滋生,最终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
因此,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负面问题,都需要党和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对于执政党来讲,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以此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其发展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更多的注重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积极影响,提高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从而使大众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增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三)把整体引领与重点引领相结合
整体引领和重点引领是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整体引领是从各个层面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力度,以主流意识形态全面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而重点引领则是基于不同群体内部滋生的不同社会思潮,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最终贯彻落实主流价值观念。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全方位的引领,它不仅包括对各种思潮的引领,而且包括对各种思潮的尊重和包容。但在整体引领的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引领工作。在引领的过程中做到相互促进、互相配合,共同推进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来看,首先,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接受并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念,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引领的重中之重,事关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大局;在一些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则是事关认同的成效,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有力支点。这个支点一旦盘活,就可形成突破口,对其它相关的引领就可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整体引领过程中,还要通过正确的理论体系指导、多方的利益诱导、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营造良好的引领文化环境等方式,整体引领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在重点突破的过程中,要通过改革的手段破除制约和影响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不良因素,趋利避害,把各个阶层人士产生的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不良影响充分消除或转化,不断的提升主流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破,才能最终达到整体引领的最终目的,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当前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对于干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用了弹钢琴比喻,“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在对社会思潮引领方面也是如此。在认同中更加注重认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对各项认同关联性的研判,形成部分和整体相配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推进社会思潮引领的过程中彰显强大的合力和最广泛的凝聚力。
整体引领,才能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才能对整体引领起到以点带面的关键作用。对于不同的社会思潮来讲,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度越高,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就越容易引领。因此,要坚持整体引领与重点引领相结合,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 陈伟军.互联网上的思潮激荡与利益诉求[J].现代传播,2011(11).
[2] 陈尚伟.论推行共同富裕的主体与需要的合理性[J].现代财经,2012(5).
[3] 戴焰军.改进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J].学习论坛,2007(9).
[4] 樊浩. 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J].中国社会科学,2014(7).
[5] 冯虞章.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
[6] 郭榛树.“普世价值”思潮的自我包装术[J].理论导刊,2015(2).
[7] 宋进、姜玉齐.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经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2).
[8] 孙建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1(2).
[9]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3).
[10] 唐秀玲.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
[11] 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18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有效引领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zc076);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有效引领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亮,(1976年--)男,汉族,湖南新化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社会思潮 引领 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思潮的概念界定
1902年梁启超在《论时代思潮》一文中指出:“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这是早期我国著名的学者对“社会思潮”内涵的理解。而当前,学术界相关研究者从各个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对社会思潮的概念做出了各种各样不尽相同的理解。王锐生认为:“社会思潮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经济关系”。邢贲思等提出思潮“既具有理论形态,又具有心理形态”。赵曜、梅荣政、洪晓楠认为:社会思潮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以某种理论学说为依据或主导的,适应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的思想倾向和思想潮流。这些研究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思潮的内涵作出有价值的探索,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思潮有借鉴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大量学者对社会思潮问题都做了诸多研究,并对不同历史时期影响我国社会思潮的种类、特征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总的说来,社会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它以一定的社会存在为基础,以相应的意识形态为理论核心,并与某种社会心理发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作用。当代社会思潮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区域性。主要表现为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而产生形态各异的国内、外社会思潮。第二,群体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思潮在一定的阶层人群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与支持,对该人群中绝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并趋于认同。第三,变异性。社会思潮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时代的印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现有的思潮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向一致时,其思潮就能保持在稳定状态。反之,就会刺激现有机制的调整,迫使意识形态升级换代。
二、当代社会思潮分类
社会思潮的划分标准多样,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维度都进行着不同的划分,其标准也是形式各异。总体来讲,当代社会思潮的时间划分标准是基于改革开放为起点进行划分的,而类型的划分标准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当代社会思潮的起源划分来看,可以分为国内起源和国外起源两个方面。国内起源的社会思潮如新儒学思潮、集体主义思潮、爱国主义思潮等。国外起源的社会思潮如宪政民主思潮、普世价值思潮、实用主义思潮等。第二,从学科分类角度,社会思潮可以分为政治思潮、文化思潮、宗教思潮等。第三,从性质上来看,有促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社会思潮,也有消极、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思潮。在我国,有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有拥护、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不同的社会思潮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特征。
三、当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实质
当前在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传播的社会思潮大多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其最终目的和实质就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逐渐加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思潮所带来的危害,不断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力度,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总体上来讲,当代社会思潮的实质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是敌对势力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工具。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绝对对立,与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对抗。诸如马克思主义强调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反马克思主义鼓吹私有制。主流价值观推崇集体主义,非主流社会思潮推崇个人主义,等等,这些思潮与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争夺话语权,其实质就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逐渐加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
第二,反主流社会思潮传播是敌对势力推行文化霸权的工具。反主流社会思潮诸如西方打着“自由、平等、民主”的幌子鼓吹西方的主流价值观念,并以此来打击与它利益不符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其目的和实质就是推进文化霸权主义,最终实现自身目的。其实我们都明白,西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基本的社会制度都不一样的国度,价值观肯定是呈现差异的,西方所谓的“普世”观念是不会普世更不可能普世的。它们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与我们主流价值观形成的“自由、平等、民主”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其推行的目的就是推行霸权主义,妄图从意识形态达到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四、当代社会思潮的引领对策分析
社会思潮不仅仅是思想和价值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特定人群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要求,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人们思想意识,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应有其的利益取向、方法和路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关键是要引领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当前,由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尤其是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个阶层人士思想意识形态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充斥着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诸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普世价值观等,这些社会思潮由于其新颖性以及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前一些人士的心态,导致其意识形态领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充分认清西方社会思潮的危害性,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各群体内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使其思想意识形态逐渐转移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首先,要使不同群体的人士充分认清西方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社会思潮多为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来逐渐加大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因此,对于相关的主管部门来讲,要充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加大对各个阶层人士的思想教育力度,对當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错误社会思潮加以解读和宣传,使其充分认识到西方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从源头上加以肃清,减少对社会、对企业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不良社会思潮对各个阶层人士的渗透和危害。
其次,要承认并尊重新的社会阶层思维的独立性。每一个阶层人士都有其思想上的独立性。因此,对于生活在这些社会思潮下的各个阶层的人士来讲,要给予他们选择的空间和时间,用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时代性、有效性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在了解中认识,接触中比较,理性中选择。当前,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诸如区域、城乡、行业的利益差别,这些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常常使不同群体内部社会思潮滋生的土壤和环境。而一些反主流意识形态、反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思潮往往借此大肆渲染社会的利益问题和矛盾,煽动一些利益受损人群或对社会不满的人群,借机攻击执政党、诋毁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其试图以此消解执政党的合法性和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意识领域的主导力和凝聚力。因此,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利益矛盾和问题,立足于推进现实利益关系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维护各个阶层人士根本利益的实践力、说服力,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同时,这也会弱化多样化社会思潮特别是反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
最后,要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契机,不断的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前各个阶层人士思想领域的最大公约数,其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当前,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仓廪实而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向往“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在主流价值观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领域之间,需要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和引领,使其产生的正面影响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传递到每一个阶层人士的心中,起到传播正能量,转变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使每一个阶层人士都运用主流价值观念来武装头脑,在实践中不断的开拓创新,形成良好的制度认同局面。
(二)妥善解决好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社会思潮不仅仅是思想和价值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特定人群对自身利益的表达和要求。因此,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需立足于推进利益的合理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的确使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合法的劳动先富了起来,但先富的同时也必然会存在没有富起来的现象,一旦先富与未富的差距越来越大,就会形成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例如不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引发的社会的资源配置不均、利益分配不公,人民群众实现利益的机会、途径、条件不平等问题,还有诸如贿赂、腐败问题、社会的诚信问题、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等等。特别是一些群体通过非合理、非法手段和途径获利而带来的贫富差距而造成社会利益关系不和谐,则容易使利益受损群体或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不满,容易使人民群众质疑执政党的合法性,影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引导力,从而给不良的社会思潮蔓延留下了空间。因此,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必须妥善解决好不同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当前我国社会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区域、城乡、行业的利益差别,以及公私、干群的利益矛盾。这些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社会各种思潮的滋生,最终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信任度。
因此,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负面问题,都需要党和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对于执政党来讲,应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以此提高社会各阶层对其发展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更多的注重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积极影响,提高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从而使大众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增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三)把整体引领与重点引领相结合
整体引领和重点引领是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整体引领是从各个层面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培育力度,以主流意识形态全面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而重点引领则是基于不同群体内部滋生的不同社会思潮,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最终贯彻落实主流价值观念。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全方位的引领,它不仅包括对各种思潮的引领,而且包括对各种思潮的尊重和包容。但在整体引领的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引领工作。在引领的过程中做到相互促进、互相配合,共同推进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从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来看,首先,让人民群众从内心接受并认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念,重点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引领的重中之重,事关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大局;在一些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则是事关认同的成效,是形成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有力支点。这个支点一旦盘活,就可形成突破口,对其它相关的引领就可形成有效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整体引领过程中,还要通过正确的理论体系指导、多方的利益诱导、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营造良好的引领文化环境等方式,整体引领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不断创新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在重点突破的过程中,要通过改革的手段破除制约和影响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不良因素,趋利避害,把各个阶层人士产生的对主流价值观念认同的不良影响充分消除或转化,不断的提升主流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重点突破,才能最终达到整体引领的最终目的,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当前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
对于干工作,毛泽东同志曾用了弹钢琴比喻,“要十个指头都动作”,同时“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在对社会思潮引领方面也是如此。在认同中更加注重认同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对各项认同关联性的研判,形成部分和整体相配套、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在推进社会思潮引领的过程中彰显强大的合力和最广泛的凝聚力。
整体引领,才能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才能对整体引领起到以点带面的关键作用。对于不同的社会思潮来讲,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度越高,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就越容易引领。因此,要坚持整体引领与重点引领相结合,在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度。
【参考文献】
[1] 陈伟军.互联网上的思潮激荡与利益诉求[J].现代传播,2011(11).
[2] 陈尚伟.论推行共同富裕的主体与需要的合理性[J].现代财经,2012(5).
[3] 戴焰军.改进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工作[J].学习论坛,2007(9).
[4] 樊浩. 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J].中国社会科学,2014(7).
[5] 冯虞章.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
[6] 郭榛树.“普世价值”思潮的自我包装术[J].理论导刊,2015(2).
[7] 宋进、姜玉齐.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思潮的主要经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2).
[8] 孙建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论[J].河南社会科学,2011(2).
[9] 孙建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总体性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0(3).
[10] 唐秀玲.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经验[J].贵州社会科学,2011(10).
[11] 王伟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社会科学,2015(10).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18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有效引领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8zc076);贵州医科大学2018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有效引领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亮,(1976年--)男,汉族,湖南新化人,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