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假前问几个孩子:“放假后老师到你家家访,欢迎不欢迎?”几个表现好的孩子都表示很高兴老师去,而平常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则面露为难的表情。看到这些,我跟他们解释了家访的目的在于老师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绝不会告状。他们才都表示欢迎我先去他们家。家访,现在对于我们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何为家访?顾名思义,家访就是教师主动到学生家里去,就学生的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在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家访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讲,对于家访这种教育行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与认识。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
一、我的家访宗旨
1.正确认识,长期坚持。我对家访的认识是:在我的教育活动中,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工作强度也很大,但是我觉得家访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你能够把一次家访做得很成功,那么在下面的一些工作中就会省许多的力气,而且效果是很不错的。而且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2.困难重重,克服前进。在我的家访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我的努力下,基本上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①首先是交通困难。很多同学的家都在山区,而且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所以要每家都去那是一个考验,但我最后采取的方法是让同学们自己给我们带路,我们可以约好在某个熟悉的地方等。
②其次是语言问题。有很多地方和我们老师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完全听懂是个问题,如有个家长就反映班主任的普通话她电话里听不懂,所以平时的电话联系根本不起作用。
③家长素质的层次差异。对于一些文化层次水平比较高的家长。就要把一些合适的教育规律拿来交流,特别是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他们是很在意的,也能够互相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而对于一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就要用最基本的常见的事实进行交流,类比,不能够讲一些深奥的大道理,而是还要切合于实际进行。否则家长会没有任何的反应的。另外对于不同的家长,要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交流,一种方法是永远行不通的。
二、我眼中的家访意义
1.家访是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我觉得家访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会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学校布置家访任务之时,我想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话访问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如某个学生因为使用手机影响了上课的专心听讲问题,班主任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对其说了:再使用手机的话就停止其贫困补助金,并且也将这个问题电话告诉了家长,遗憾的是家长听不懂班主任的普通话,家长的理解是自己为了小孩读好书。辛辛苦苦买了个手机为什么就没有使用的资格了呢?感觉很难过;这件事情当我们老师来到她家后,并且当面把这个问题用地方语言觯释给家长听,告诉家长班主任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专心在课堂上上课,而不希望她整堂课都玩手机,而且为了制止这个行为从而不得已采用了这种说法,这样的解释家长才理解原来不是因为申请了贫困补助金就不能使用手机的说法,家访解决了误会,真正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从而更好的给予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许多家长聊天中,我觉得就象和朋友聊天一样,感觉一下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2.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火上浇油”,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障碍。对后进生的家访,要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为他们创设宽松的转化环境。
3.走进孩子的真实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我在对一个特困家庭的家访中,看到的是孩子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依然刻苦学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孩子和母亲,及妹妹三个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在钦佩之余也找到了帮助她的钥匙。
4.家访并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整合家校的力量。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经过家访使我了解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来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5.家访后的反思。在家访之后,我们就会有许多的感触,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把这些感触记录下来,而且一些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许多的反思,从而努力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长期地进行这样的总结,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有条理。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就会少走许多的弯路。
6.家访的长期效果。对于家访,我的感觉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在长期的家访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家访网络体系,上届学生的一些情况将会对下面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学校周边的一些环境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这对于以后的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现在的家访工作做好了,自然地就会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好象做广告似的,如果我们的环境能够创立好了,在以后的社会这就会有许多的良好的声誉,而良好的影响是我们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
一、我的家访宗旨
1.正确认识,长期坚持。我对家访的认识是:在我的教育活动中,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我们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工作强度也很大,但是我觉得家访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你能够把一次家访做得很成功,那么在下面的一些工作中就会省许多的力气,而且效果是很不错的。而且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2.困难重重,克服前进。在我的家访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许多的问题和困难。但是在我的努力下,基本上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①首先是交通困难。很多同学的家都在山区,而且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所以要每家都去那是一个考验,但我最后采取的方法是让同学们自己给我们带路,我们可以约好在某个熟悉的地方等。
②其次是语言问题。有很多地方和我们老师的语言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完全听懂是个问题,如有个家长就反映班主任的普通话她电话里听不懂,所以平时的电话联系根本不起作用。
③家长素质的层次差异。对于一些文化层次水平比较高的家长。就要把一些合适的教育规律拿来交流,特别是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他们是很在意的,也能够互相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而对于一般的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就要用最基本的常见的事实进行交流,类比,不能够讲一些深奥的大道理,而是还要切合于实际进行。否则家长会没有任何的反应的。另外对于不同的家长,要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交流,一种方法是永远行不通的。
二、我眼中的家访意义
1.家访是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我觉得家访是连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家访是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座不可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学生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会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在学校布置家访任务之时,我想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话访问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如某个学生因为使用手机影响了上课的专心听讲问题,班主任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对其说了:再使用手机的话就停止其贫困补助金,并且也将这个问题电话告诉了家长,遗憾的是家长听不懂班主任的普通话,家长的理解是自己为了小孩读好书。辛辛苦苦买了个手机为什么就没有使用的资格了呢?感觉很难过;这件事情当我们老师来到她家后,并且当面把这个问题用地方语言觯释给家长听,告诉家长班主任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专心在课堂上上课,而不希望她整堂课都玩手机,而且为了制止这个行为从而不得已采用了这种说法,这样的解释家长才理解原来不是因为申请了贫困补助金就不能使用手机的说法,家访解决了误会,真正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从而更好的给予孩子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许多家长聊天中,我觉得就象和朋友聊天一样,感觉一下子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
2.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火上浇油”,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下一步的工作制造障碍。对后进生的家访,要先感化家长,再去沟通教育学生,积极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自信。希望和热情,为他们创设宽松的转化环境。
3.走进孩子的真实生活,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我在对一个特困家庭的家访中,看到的是孩子简陋的生活环境和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依然刻苦学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孩子和母亲,及妹妹三个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在钦佩之余也找到了帮助她的钥匙。
4.家访并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整合家校的力量。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经过家访使我了解到,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已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人处事有原则的一类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有欠缺,但会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家长说的多,做的少。有相当多的家长对子女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只会念叨,却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来采取措施,效果不佳。这类孩子需要在学习习惯、方法上多指导。所以针对有问题的学生,我和家长促膝谈心,用一分为二地观点分析学生,同时把握实际,灵活调节,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使学生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5.家访后的反思。在家访之后,我们就会有许多的感触,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把这些感触记录下来,而且一些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许多的反思,从而努力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如果我们长期地进行这样的总结,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加有条理。而且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就会少走许多的弯路。
6.家访的长期效果。对于家访,我的感觉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在长期的家访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家访网络体系,上届学生的一些情况将会对下面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学校周边的一些环境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这对于以后的学校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们现在的家访工作做好了,自然地就会为学校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好象做广告似的,如果我们的环境能够创立好了,在以后的社会这就会有许多的良好的声誉,而良好的影响是我们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总之,家访让我受益非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孩子的身理、心理教育刻不容缓,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