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形式 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f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品位与办学水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切实做好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我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发团队。该团队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德育核心问题,把学校的德育纳入校本课程来研究实施,确立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体策略,即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游戏或教学活动,用看、说、演、诵、访、赛等途径实施德育,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研发文化课程,做到以文化人
  我校一直坚持打造以传统文化和校园环境相融合为载体的静态校园文化。其隐性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这些从校园的角角落落不经意间凝聚成的校园文化,折射出一个学校内在的底蕴和气质。例如通过建设学校门前的主题石书,彰显承载“乐真”的核心文化,即遵循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性,营造愉悦、幸福的情境,引领师生快乐求真、和易以思、实事求是地求真理、育真才、做真人,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和谐发展的教育,简言之,以乐求真,以真导乐,进而实现“以真启智,以乐导行,乐真共进”。我校的校训是“崇真尚善、和乐博雅”,意在让“依礼重德”思想时时刻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行为。打造雷锋文化墙,实现雷锋精神与学校“乐真”文化的对接,意在让学生学习雷锋无私奉献、团结友爱的精神和乐观向上、求真务实的优秀品格,同时借学生艺术造型和读书造型体现学校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以“论语文化墙”和“弟子规展板”来发扬传统文化精髓,意在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润泽,养浩然正气,做谦谦少年。
  二、研发特色课程,达到厚德于艺
  1.加强德育工作,发扬润德于心
  为拓宽德育工作渠道,使孩子时刻受到德育熏陶,我校创新性地开设了主题鲜明的德育微课程,形成“理想信念课程”“感恩励志课程”“法制安全课程”“传统美德课程”“文明礼仪课程”“革命传统课程”六大德育课程体系,让学生接受一系列具体而生动的主题教育,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和自然化。
  2.研发乡土课程,加强情感教育
  从2004年开始,我校以“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整合新课程理念,充分开发和利用家乡独特的历史、地理、人文资源,创建了“走进莒国”——“莒国名胜”“古文化”“民间艺术”“乡土民情”“舌尖莒国”这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五大校本课程体系,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深化了师生对家乡丰富的地理、人文环境资源的认识和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动手、合作和创新能力,引领师生了解家乡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传承并发扬家乡文化的精髓,进而激发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构建“乐真”课程,促进品格优化
  我校结合城市少年宫的建设要求,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资源,实施选修“乐真”特色课程体系,如围棋、篮球、乒乓球、剪纸、摄影、绘画、舞蹈、古筝等40余门特色课程。采取教师1 1,学生1选1的选修模式,实施走班上课机制,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与人合作、懂得分享、互敬互爱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多彩实践活动,实现扬德于行
  1.研发主题实践课程,强化形成优秀品格
  我校遵循“抓住一条线,拓展一个面”的原则,研发主题实践活动课程。
  一条线:即以“追求梦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我校先后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讲文明,树校风”等活动,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育人作用;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开展了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唱爱国主义歌曲活动;以“三红”(红色基地、红色故乡、红色先模)精神为主题,开展“讲一个革命故事”等“十个一”教育实践活动。
  一个面:即对传统的德育内容赋予新的内涵。学校针对学生实际和时代特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等。如本学期我校以《弟子规》为主题创编了一套集音乐、国学、体育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国学操”,既强身健体,凝聚团队精神,又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德育、美育的熏陶。
  2.贯穿德育主题活动,形成优良个性品质
  近年来,我校把“优良品质”教育贯穿在每月的德育主题活动中,即每月一主题,如友善、感恩、正直、豁达、诚信等,并分别落实到每学年的九个月中进行专项培养,通过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体验性活动,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形成“年年循环,逐年提高”的优良态势。
  3.研发仪式活动课程,实现生命厚德润泽
  我校通过创新升旗仪式、“晨诵、午读、暮省仪式”、成童礼等一系列仪式课程,引领学生将特殊的感情用特定的方式释放、升华,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和凝聚力,丰盈学生的生命,完善他们的精神世界。
  四、创新教学课程,彰显德育合一
  1.拓展心理健康课程,育德于人
  学校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针对“学困生”“单亲生”“留守生”等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发心理咨询课程,搭建心理沟通平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2.研发多元评价课程,彰德于范
  我校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遵循“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优秀学生”的评价理念,研发了星级评价课程。学校每学期开展文明星、感恩星、助人星、合作星、勤劳星等评选,让学生从榜样的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五、结语
  我校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会继续努力用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去探究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规律,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以德树人,以真启智,以乐导行,乐真共进”的工作思路,努力为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再创佳绩。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四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史雅宁)
其他文献
刘川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全国出国留学工作研究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长,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人力资源促进专项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教师:刘书记,自1975年在清华大学任教算起,您已经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四十年,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教师节。“教师”这个称谓对您本人意味着什么?您觉得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  刘川生书记
编者按  2013年11月下旬,我刊广东站组织了广州、中山和东莞等地45所中小学的350余名校长及业务骨干考察了松山湖中心小学、龙岗中学、松坪学校及华侨城中学,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它们的特色教育开展情况。  作为随行记者,笔者与考察团成员一同领略了松山湖中心小学的“班级精神家园建设”模式、龙岗中学的“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松坪学校的“先学后研·三段六式”模式以及华侨城中学的“GIFT—思维素质构建”
特色学校是近年来在教育实践界非常活跃的一个概念,与其相联系的还有学校特色、学校内涵发展等概念,都成为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发展政策的高频词汇。特别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学校办学自主性不断加强,学校往何处办、如何办等问题都成为摆在办学者,特别是校长面前的核心问题。从这几年特色学校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有关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建设的议题着墨很多,但凡一个学校自称特色,必有一套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组合图形面积”这一内容旨在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和转化方法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具体包括三个意义:其一,这一内容是对已学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其二,这一内容为今后求解复杂和不规则图形面积奠定基础;其三,这一内容要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在组合图形和基本图形之间有效转化。基于此,以“变异理论”为指导,在分析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基础上,厘清要点,设计、完
“我们教室有鬼”?  乍看书名感觉有些瘆人,可翻开后,我却爱不释手地一口气读完了。书中那些诗歌、故事,仿若智慧之河,源源不断地流经心田,润泽之极,难于言表。晚上辗转反侧,依然无法释怀,总觉心头有些什么要溢出来,有不吐不快之感,又仿佛有些东西梗塞在喉。也正是该书的魅力所在,让我不禁想要“刨根”。  一、刨根  教室到底有没有“鬼”?要是有,它在哪里?长什么样子?这是我阅读之前产生的疑问。
艺术史是19世纪欧洲兴起的一门人文科学。艺术史即“在历史的框架中研究和理解视觉艺术,用历史的眼光阐述艺术的发展历程”。可见,若想把握艺术的本质,就必须将其放到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一、高中艺术史教学的困境  关于高中艺术史教学,有些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标记重点,记忆相关知识;有些教师把高中艺术史课当成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前者可能对应试有一定帮助,但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不
小时候,大漠的美在课本中,在古人的诗句里,在头脑的想象中,在深夜的梦里……长大后,大漠的美在一次次为追寻神秘、空旷、自由的感觉而放飞自我的旅途中。这是远离大漠千里之外的我们与茫茫戈壁、漫漫大漠的情与缘。可是,假如生于此、长于此,甚至一辈子都生活在咫尺之外的沙漠周边,一生为了守护不被风沙所吞噬的家园而想方设法治沙、固沙、与风沙朝夕相处呢?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所包围,生
大学毕业,我成为一名高中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成为我从教初期的一大优势,从教十年来,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几乎没有障碍。  一年前,我来到清华附中,成为一名初中教师,更确切地说,我第一次成为了一名初中班主任。面对一群十二三岁的初中生,面对一群我从未接触过的全新教育对象,即使对于有十年教学经验的我,仍旧是巨大的挑战。  事实证明,从第一天和学生打交道开始,不管是对智力还是体力,对智商还是情商,挑战都是超
仁,仁者仁心,师者师心;德,崇德,尚德,敬德,积德。教师要养成师者人格、君子人格,都与师德紧密联系。2015年10月10日,在习习凉风的吹拂下,在古香古色的敬德书院中,我们迎来“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的首讲开讲—“仁爱之师与师德建设”。  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海淀敬德书院、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共同发起、举办。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敬德书院学术委员会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质是多元智能评价观,它根植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表达了“人人都能成功”“行行出状元”的思想,因而,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不应该仅仅限于纸笔考试可测的几种智能。教育部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文件)中指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应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基础性发展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