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对促进初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建构的相关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观念;渗透
化学观念表现为个体能够主动运用自身化学思维、方法和知识来观察和处理周围事物、问题的一种自觉性思维意识习惯,它具有普遍的强力实用性,尤其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意义。
一、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内容
1、元素观
元素观指的是人对于基本物质组成的看法,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人利用物质组成来探索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物质组成属于化学范畴,其反映了物质内各化学元素的质量与占比,是学习和探究物质结构和相关化学反应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元素观,能够使其很清晰地认识到物质世界与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学习一个新物质时便会自觉地去探寻其物质性质与类别。
建构系统的元素观需要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基本粒子入手,要知道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基本构成的都离不开这些离子,其中分子和离子是经由原子转化而来,因此院子是比分子和离子更加基础的离子。此外,原子的种类导致了它们结构的不同,即原子核,具体表现在质子、中子和核外電子上;而原子核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自身并不会产生变化,所以在对原子进行分类时要以原子核组成为基准,将所含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归纳为元素。
2、微粒观
微粒观是人类对于物质微粒特质的一种看法,具有成熟微粒观的人可以很自觉地从原子、分子和离子角度来对具体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及变化等各方面做出分析,而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初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从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知识来看,其中涉及微粒观的内容主要有:“宏观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并且质量不等”;“微粒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等等。作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建立起对宏观物质的微粒观,进而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自然、展开探究。
3、物质变化观
物质变化是人对生活中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基本看法,主要表现为能够自觉地从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来认识、判断和评价各种物质的变化现象,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意识,
初中阶段的物质变化观内容包括: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变化千差万别,对其分类的标准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由此将其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实现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
4、物质分类观
物质分类是指在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中,根据一定规律来将物质对象的多样性转化为规律性的一种思维。物质世界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不可能对所有物质都进行研究,那么如果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再从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进行针对研究,就很容易得出某种规律,从而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
物质分类观包括:自觉的分类意识;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如根据物质性质可分为酸、碱、盐等,按组成成分种类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基本成分元素种类的多少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等等。
二、基本观念培养策略
1、统筹规划,尽早渗透
培养化学观念是一项长期工程,其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将其渗透于日常教学的诶一个环节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着其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具体呈现方式,那么对于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只需多从其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已有认知经验出发,来让他们感受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渐地引导其学会运用自己所学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基本物质属性,从而感受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2、注重思维,促进建构
化学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依托于抽象逻辑思维,其实更多地还需要教师选择一些直观、形象的实物来引导学生去逐渐建立起各种化学观念。比如洗完之后的湿衣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会变干;戒指戴久了会变薄;菜刀用久了会变得迟钝;打开一瓶新酒后,味道会不断挥发而变淡……从这些生活现象中可以逐渐地理解微粒是处在运动当中的,尽管这些物质消耗的过程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确是真实存在的。
3、问题驱动,设计情境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问题来为课堂教学润滑助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例如,在“生活中的酸合碱”中,可以设计三个问题:“酸与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是如何变化的?”“H+与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为了深入思考问题,将学生自然引入到实验探究环节,促进良好科学探究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作为教师,笔者也更加希望有更加丰富的相关理论研究诞生,为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提供经验,为全面提高当代学生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守龙,刘桂升.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4):15-16.
[2] 赵丽娜. 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微粒观的教学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7.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观念;渗透
化学观念表现为个体能够主动运用自身化学思维、方法和知识来观察和处理周围事物、问题的一种自觉性思维意识习惯,它具有普遍的强力实用性,尤其对于学习化学的学生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意义。
一、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内容
1、元素观
元素观指的是人对于基本物质组成的看法,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人利用物质组成来探索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物质组成属于化学范畴,其反映了物质内各化学元素的质量与占比,是学习和探究物质结构和相关化学反应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的元素观,能够使其很清晰地认识到物质世界与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在学习一个新物质时便会自觉地去探寻其物质性质与类别。
建构系统的元素观需要从分子、原子和离子这些基本粒子入手,要知道自然界所有物质的基本构成的都离不开这些离子,其中分子和离子是经由原子转化而来,因此院子是比分子和离子更加基础的离子。此外,原子的种类导致了它们结构的不同,即原子核,具体表现在质子、中子和核外電子上;而原子核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自身并不会产生变化,所以在对原子进行分类时要以原子核组成为基准,将所含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归纳为元素。
2、微粒观
微粒观是人类对于物质微粒特质的一种看法,具有成熟微粒观的人可以很自觉地从原子、分子和离子角度来对具体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及变化等各方面做出分析,而这种思维能力对于初接触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十分重要。从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知识来看,其中涉及微粒观的内容主要有:“宏观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并且质量不等”;“微粒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之中”;“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等等。作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建立起对宏观物质的微粒观,进而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自然、展开探究。
3、物质变化观
物质变化是人对生活中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现象的基本看法,主要表现为能够自觉地从原子和分子层次上来认识、判断和评价各种物质的变化现象,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意识,
初中阶段的物质变化观内容包括:世界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变化千差万别,对其分类的标准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由此将其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实现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
4、物质分类观
物质分类是指在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中,根据一定规律来将物质对象的多样性转化为规律性的一种思维。物质世界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不可能对所有物质都进行研究,那么如果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再从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进行针对研究,就很容易得出某种规律,从而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
物质分类观包括:自觉的分类意识;按照不同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如根据物质性质可分为酸、碱、盐等,按组成成分种类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基本成分元素种类的多少可以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等等。
二、基本观念培养策略
1、统筹规划,尽早渗透
培养化学观念是一项长期工程,其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将其渗透于日常教学的诶一个环节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着其在不同年龄阶段下的具体呈现方式,那么对于刚接触化学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教师只需多从其熟悉的日常生活和已有认知经验出发,来让他们感受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逐渐地引导其学会运用自己所学来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基本物质属性,从而感受化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2、注重思维,促进建构
化学观念的形成不仅需要依托于抽象逻辑思维,其实更多地还需要教师选择一些直观、形象的实物来引导学生去逐渐建立起各种化学观念。比如洗完之后的湿衣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会变干;戒指戴久了会变薄;菜刀用久了会变得迟钝;打开一瓶新酒后,味道会不断挥发而变淡……从这些生活现象中可以逐渐地理解微粒是处在运动当中的,尽管这些物质消耗的过程无法用肉眼看到,但其确是真实存在的。
3、问题驱动,设计情境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问题来为课堂教学润滑助力,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创设出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例如,在“生活中的酸合碱”中,可以设计三个问题:“酸与碱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是如何变化的?”“H+与OH-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吗?”为了深入思考问题,将学生自然引入到实验探究环节,促进良好科学探究意识和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化学基本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进行渗透。作为教师,笔者也更加希望有更加丰富的相关理论研究诞生,为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提供经验,为全面提高当代学生科学素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于守龙,刘桂升.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4):15-16.
[2] 赵丽娜. 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微粒观的教学策略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