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反思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思想,特别是对政治课更是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课堂纪律懒散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要通过教学效果的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以此达到教育教学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反思
  
  教学过程应包括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构思与课前准备、教学中的技能与技巧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忽视了教学后的反思,教学效果就难以提高。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方能不断改进。教师课后及时反思,吸取成功经验,分析失败原因,方能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从政治课自身的特点来看,它比其它学科更重视思想觉悟的提高,这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寻找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以便教学方向明确,少走弯路。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能够充分认识到要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结合点、生命点、兴奋点和情感点。
  一、寻找结合点,体现教学的生活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如要分析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现象,就要必须先学好理论,提高理论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因为理论若脱离实际,势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就会把政治课讲成纯理论条条,变成是“空洞的说教”。 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关键在于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即考虑“实际是什么?有哪些?如何联系?”的问题。要科学寻找“结合点”,选择实际问题极为重要。教师选择的“点”应是学生熟悉的、贴近生活的,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重大社会实际和学生中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并有目的、有重点的分析说明。我们知道学生对政治课知识缺乏学习动力是认为学来没有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这个“结合点”,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举例时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博与个人命运是息息相关。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而且他们还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深、更透、更远,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在对改革开放的评价问题、党的领导在新时期的作用和体现问题、中东问题、中日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学习、讨论,基本达到共识。同时,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根多同学都反映在学习了辨证法以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顺境与逆境、理想与现实等问题上收获很大,给自己增添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太有必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体现“生命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学贯彻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教师的“教”应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及内容应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认知的思维规律。实施学生反馈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反思策略。作为一名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学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感情、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之中的个体,学生是“认识的主人”,而不是机器,不是“认识”、“知识”的“容器”。可见,学生是具有青春活力的“生命体”,教学就是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政治课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搞“一言堂”的现象,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比如,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 动学习,掌握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教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 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教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教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形成知识树。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学习上的漏洞和教师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可以及时得到弥补。
  三、刺激兴奋点,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前提。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需要,一种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导致学生“厌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实际上,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是相辅相成的,当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他们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时,他们会感到极大的满足和乐趣;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目的也是使学生更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所以,两者结合起来的关键是寻找“兴奋点”,因为它是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的保证,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在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做好课前教学的准备工作,比如在讲授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原理时,我准备了这样一个例子:如果1双皮鞋的价值是100元,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这双皮鞋现在的价值是()A.不变;B.200元;C.50元;D.25元。很显然,正确答案应为“C”。但课后的第二天在上课时,有一位学生(恰巧其父为一制鞋厂厂长)站起来向我发问:“老师,我爸爸说1双皮鞋的成本还不止50元呢。如果按照昨天的例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倍,那双皮鞋的价值就只有25元了,这不可能,也不实际。”这件事触发了我的反思: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作为规律,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学生的问题也不无道理,这其中究竟存在哪些“盲点”?这个问题很值得我思考和调查,发现规律应该是“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不是“反比例”,虽是一字之差,却有很大的差距,并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思考,引导同学们去挖掘这个差距,找出规律。这样有趣的问题,耐人寻味,拓宽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如此刺激学生的思维,让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让学生“愿学”、“乐学”。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政治课由“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要相信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程感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四、抓住“情感点”,建立良师益友关系
  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要知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今天推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政治课教学也同样要努力追求一种感情抑扬顿挫,或奔腾似江水,或抒缓如清流的课堂教学环境,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可见,要使课堂教学富有“人情味”,充满“活力”,师生之间建立纯洁的情感联系至关重要,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时刻关心爱护学生,且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抓住“情感点”去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今社会对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小学阶段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主阵地。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小学生语文课堂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察言观色 提问巧妙 思维训练 适当评价    新课标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
摘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也按部就班的不断推进,同时高中的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本篇文章在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及运用科学的评价方式等。笔者希望本文能够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 语文 课堂教学 策略 研究     为了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思想并全
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段,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因此,早读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早读课却容易被忽视。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早读内容单一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早读时间短,一般在20分钟左右,加上随意性大,一些自觉性差的学生本来就不愿意读,即使读了也坚持不了多久,疲劳和厌烦之情油然而
摘要:高中文科班学生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普遍有畏难情绪,所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在进行文科生数学教学方面需要做更加细致的工作,包括对文科生进行心理分析、精心组织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只要组织得当、工作到位,文科班数学教学一样可以卓有成效。  关键词:文科生 数学教学 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数学在社会生活及科学实践中的应用极其广泛,即便是人文社会学科也会大量使用统计学等数学基础
【摘 要】“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小学语文朗读方法主要有:表演式朗读、竞赛式朗读、配乐朗读、边朗读边想象、联想。  【关键词】例谈 小学语文 朗读     “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蒋仲仁在《略论朗读与背诵》中指出:“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最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朗读,光靠看,光靠浏览,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的预设很重要。课前不作充分的预设,课上缺少对生成的调控能力,课堂就成了一盘散沙。文章对课堂教学预设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调控能力;教学预设;策略    1 把握教学目标的准绳  教学目标的提出是教学活动的起点。目标明确集中,达成度高,是有效教学最重要的标志。在教学起始阶段提出明确的目标,可以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
【摘 要】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新课改条件下中学语文教育贯穿人文精神,实现三大人文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人文精神 内涵 三大目标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还是西方古典教育体系,都能够找得到人文精神的痕迹。“人文精神”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是西周的六艺教育,“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摘 要】依靠本县义务教育阶段48所中小学4655人次的骨干教师,依托远教资源、校本资源和互联网,建成覆盖义务教育九个年级共67个学科教学资源56895个,收集资源光盘3280张312.2G,每课时有两个以上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件、基础素材库、达标练习、教学反思等六种类型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建设了资源交流和应用网络管理平台,发布资源266G。  【关键词】本土化 教育 资源库 建设 教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已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听、说、读、写”中“写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如何让学生写出与所内容相关,内容切题,能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且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小短文,如何让他们利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规定的内容,就成为我们在教学中要训练和讨论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中写作难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写作教学谈谈自
数学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它也被称为思维的艺术,因此,在如今提倡创新思维能力的背景下,数学学科自然就成为了我们开展创新教育的主要战场,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教育就成为了摆在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了。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广大的师生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提高考试成绩上来,这样就导致很多教师在开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