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讨人文精神的内涵,新课改条件下中学语文教育贯穿人文精神,实现三大人文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人文精神 内涵 三大目标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还是西方古典教育体系,都能够找得到人文精神的痕迹。“人文精神”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是西周的六艺教育,“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上面,兼具中国古代教育和西方古典教育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另一方面,强调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然而,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语文更多被视作一门语言学科,而不是一门文化学科,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语言文字的教学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传递,导致语文教育本身出现严重的背离,失去了应该达到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文性的内涵。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也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该达到的三大人文目标。
一、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是指教材,这里的“教”是人文精神的传递教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从不同方面去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可以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人在诗词歌赋和个人情感上面是如何结合的,是如何达到“寓景于情”的。笔者就曾经拿上述两篇诗词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进行对比,同样是描述一种离别感怀的思绪,同样带有淡淡的忧伤,但古人在情感表达上显然要含蓄得多,而作为近现代诗人的徐志摩,则更多带有近现代文学的人文情怀,更加外露,更加直白。
通过这样的方式,用不同课文去传达不同的人文特质,不但能够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课文,感受内在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育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重视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达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人文精神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作为人文主体所表达出的“个人观点”。
这一点更多受到西方古典教育體系的影响,在西方,学校教育更多强调思维发展的方法教育,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主导学生去思考。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父亲,朱自清在文章里面到底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在讨论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跟传统看法不一样的观点:朱自清和父亲之间这种默默的爱,带有淡淡的哀愁,而在这种哀愁背后,凸显出父子之间不善于沟通的现实,都不善于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是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语文课文的传统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探讨,还是值得鼓励的。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三、注意语文教育和社会背景的结合
社会生活是本大书。语文教学要是离开社会,离开生活的运用和实践,囿于沉淀、封闭的语文话语系统,就会割断与现实的映照递换关系,致使知识无法内化。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
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减少,这是一个社会热点,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今日之社会到底还有无现实意义。在讨论中,学生针对鲁迅先生的不同作品,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不具有太多的权威性,但是都是学生从自己身边谈起,阐述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看法,进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讨论中,笔者和学生们逐渐将观点归纳总结到一个方向:鲁迅先生的作品到今天依然存在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家来说,鲁迅作品传递着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于个人,鲁迅作品表达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奋斗精神。
在这样的社会性探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将语文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方法。要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让语文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进行社会调查、采访、参加义务劳动等,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社会,了解现实世界,增加理性认识,使语文这门“文化精粹聚会的学科”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理解能力,这就是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三大关键。
笔者认为,只要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能够真正推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内涵,完成语文功用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中学语文教育迸发出巨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①曾 军 .《对 中 学 语 文 的 人 文 关 怀 — — 王 又 平 教 授 访 谈 录》 [J]
②付清莲 《论高中语文教学之人文精神构建》
③丁彩红 《让人文主义精神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21世纪中学生作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 内涵 三大目标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中国古代教育,还是西方古典教育体系,都能够找得到人文精神的痕迹。“人文精神”一词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教育是西周的六艺教育,“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在人文精神的内涵上面,兼具中国古代教育和西方古典教育的双重特点:一方面,强调语言文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另一方面,强调人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然而,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学语文更多被视作一门语言学科,而不是一门文化学科,这就导致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语言文字的教学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传递,导致语文教育本身出现严重的背离,失去了应该达到的效果。在新的时代,新的教育环境下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文性的内涵。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笔者认为,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也是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该达到的三大人文目标。
一、教师应该学会“因材施教”
这里的“材”是指教材,这里的“教”是人文精神的传递教育。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从不同方面去挖掘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一剪梅》,可以从中国古典文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人在诗词歌赋和个人情感上面是如何结合的,是如何达到“寓景于情”的。笔者就曾经拿上述两篇诗词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进行对比,同样是描述一种离别感怀的思绪,同样带有淡淡的忧伤,但古人在情感表达上显然要含蓄得多,而作为近现代诗人的徐志摩,则更多带有近现代文学的人文情怀,更加外露,更加直白。
通过这样的方式,用不同课文去传达不同的人文特质,不但能够有助于学生迅速理解课文,感受内在的人文精神,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语文教育产生浓厚兴趣,进一步推动语文教育的顺利开展,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重视学生个人观点的表达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人文精神与学生互动,重视学生作为人文主体所表达出的“个人观点”。
这一点更多受到西方古典教育體系的影响,在西方,学校教育更多强调思维发展的方法教育,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不是主导学生去思考。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父亲,朱自清在文章里面到底表达了怎样一种感情。在讨论过程中,就有学生提出了跟传统看法不一样的观点:朱自清和父亲之间这种默默的爱,带有淡淡的哀愁,而在这种哀愁背后,凸显出父子之间不善于沟通的现实,都不善于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爱护。尽管这只是一家之言,但是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角度来看,这种对语文课文的传统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探讨,还是值得鼓励的。培养学生对未来可能产生的问题的判断能力,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索能力,从本质上说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三、注意语文教育和社会背景的结合
社会生活是本大书。语文教学要是离开社会,离开生活的运用和实践,囿于沉淀、封闭的语文话语系统,就会割断与现实的映照递换关系,致使知识无法内化。作为人,即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语文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相等,每个人都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即社会。
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减少,这是一个社会热点,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今日之社会到底还有无现实意义。在讨论中,学生针对鲁迅先生的不同作品,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这些看法也许不具有太多的权威性,但是都是学生从自己身边谈起,阐述自己对鲁迅作品的看法,进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在讨论中,笔者和学生们逐渐将观点归纳总结到一个方向:鲁迅先生的作品到今天依然存在很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国家来说,鲁迅作品传递着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于个人,鲁迅作品表达了一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奋斗精神。
在这样的社会性探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将语文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一个方法。要拓宽语文教学的外延,让语文走进生活,促进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如进行社会调查、采访、参加义务劳动等,使学生更好地思考社会,了解现实世界,增加理性认识,使语文这门“文化精粹聚会的学科”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理解能力,这就是人文精神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的三大关键。
笔者认为,只要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能够真正推动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受到人文精神内涵,完成语文功用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课堂变成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中学语文教育迸发出巨大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①曾 军 .《对 中 学 语 文 的 人 文 关 怀 — — 王 又 平 教 授 访 谈 录》 [J]
②付清莲 《论高中语文教学之人文精神构建》
③丁彩红 《让人文主义精神走进高中语文课堂》 21世纪中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