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危机走到十字路口

来源 :今日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test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朗核危机已经持续多年,但因伊朗处于敏感的中东地区,这一问题迟迟没有任何进展;朝鲜核问题通过多轮六方会谈取得突破后,人们曾期望伊朗核问题也能有所改变,但由于伊朗说其“核计划的列车没有刹车装置而不可逆转”,使这一问题急剧恶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声称要对伊朗采取新的制裁措施,并表示不排除采取“一切手段的”可能,中东军事大国以色列甚至宣称要单独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只等“美国开绿灯”,这使本来就不稳定的海湾上空再次笼罩了一层令人不安的阴云;中东舆论
  近来,伊朗核问题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发表报告说,伊朗没有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提出的限期中止铀浓缩活动的要求。这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伊朗核问题的立场更趋强硬,美国副总统切尼说,不排除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以色列认为伊朗的核发展计划对其构成了严重威胁,决定要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目前只等美国给其开绿灯。法国外长杜斯特·布拉齐3月2日表示,正在就伊朗核问题进行磋商的有关六国:英、美、法、德、中和俄外交部高级官员在1日举行的电话会议中就安理会下一步行动达成了一致意见。而伊朗也不甘不弱,表示有能力反击一切外部进攻。这预示着伊朗核危机将进一步升级,海湾地区上空又出现了令人不安的战争阴云。


  
  局势进一步升级
  
  据报道,今年2月2 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根据去年底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发表了一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认定伊朗没有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提出的限期中止铀浓缩活动的要求。去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投票一致通过了由英国、法国和德国起草的决议草案,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所有与铀浓缩,重水反应堆有关的活动。决议强调,由于伊朗没有在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规定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安理会决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实施制裁,并将成立一个专门制裁委员会监督制裁措施执行情况。决议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在60天内就伊朗执行决议的情况向安理会提交一份报告。
  巴拉迪的报告无疑使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压伊朗找到了新的依据。美国副总统切尼2月24日在访问澳大利亚时谈到伊朗问题时说,为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美国保留一切选择。其实,今年以来,美国为迫使伊朗放弃其核计划已经采取了许多新行动。首先,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部署,其中包括向海湾水域派出“约翰·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从而使美国在海湾地区的航母战斗群增加到两个,而且还运送了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美军官员毫不讳言部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威慑伊朗。美海军第五舰队司令帕特里克·沃尔什警告说:“如果船舰遭袭,这一地区国家受到攻击或美军遭受直接打击,美国将采取军事行动。”英国《新政治家》杂志甚至说,美军已经可以随时对伊朗打一场大规模的常规战争,而且有能力在一夜之间摧毁伊朗的军事和经济设施。美国有媒体说,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作出向伊拉克增兵两万的决定,是针对伊朗在伊拉克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准备以伊拉克为基地打击伊朗核设施。另外,美国一再指责伊朗向伊拉克武装分子提供资金和武器,从而导致驻伊美军遭受严重伤亡。为此,布什已授权驻伊美军严厉打击在伊拉克从事间谍活动的伊朗人,而此前已发生过驻伊美军袭击伊朗驻伊拉克外交机构,并两次抓捕其外交人员等事件。海湾地区紧张局势使美国总统布什在离任前下令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不断增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伊朗问题专家希拉丽·曼公开表示,美国当局正在挑衅伊朗,迫使其采取行动,为美国动武提供借口。
  面对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伊朗也不甘示弱。在巴拉迪发表报告的第二天,即2月23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表示,伊朗绝不屈服于西方国家的压力,将继续坚定地发展其和平利用核能计划。另外,针对美国在海湾的军事行动,伊朗也做出了强烈反应,在反复强调继续自己的核计划的同时,多次显示自己的军事实力,今年以来伊朗已经举行了三次军事演习。1月底和2月初,伊朗革命卫队曾两次举行军事演习,海空两个军种试射了短程战术导弹、反舰巡航导弹和从俄罗斯引进的“托尔-M1”防空导弹等一批新型武器,2月19日起开始在全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地面部队大规模军事演习,伊军演练了包括应对不对称战争的各种战术。伊朗频繁举行军事演习显然是在向外界表明,伊朗已经做好了全方位防御外敌的准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在德黑兰对伊朗空军指挥官发表讲话说:“如果有人入侵伊朗,他们将遭到全方位的报复”。
  
  伊核问题复杂
  
  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早在上个世纪5 0年代后期伊朗的核计划就开始了,而且得到了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80年开始,美国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后来,伊朗与欧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应完全终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表示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解决伊朗核问题,自2003年6月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就伊朗核问题多次举行会议,先后发表了一项主席声明和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联合国安理会也召开专题会议并通过了对伊朗制裁决议,但由于伊朗坚持其固有立场,使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核危机难以解决是因为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既不像当年的伊拉克问题,也不同于朝鲜核问题,在解决伊朗问题上,国际上一直存在严重分歧。俄罗斯是伊朗核能领域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强调,俄伊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只限于民用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长拉夫罗夫多次表示,俄罗斯主张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并一直在积极扮演伊朗和西方国家之间调解人的角色。这其中一个很大原因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俄伊两国是传统的友好国家,双方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往来,目前两国的年贸易额已突破200亿美元。伊朗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在军事及能源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俄罗斯在帮助伊朗建设第一个核电站的项目使俄罗斯收入近8亿美元。2005年底,俄罗斯同伊朗签署了出售29套“托尔-M1”防空导弹系统的合同,价值超过10亿美元。如果联合国安理会同意对伊朗采取严厉的经济制裁甚至军事打击,俄伊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必将大受影响,俄多年苦心经营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也将丧失殆尽。这显然是俄罗斯不愿看到的结局。除此之外,俄罗斯在伊朗还有重大的战略利益,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中东 的影响一落千丈,普京总统上台后,主张全面恢复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为此,俄罗斯试图重返中东,同美国展开新的较量。遭受美国遏制的伊朗就成为俄罗斯争取的主要目标之一。俄罗斯《生意人》曾作过这样分析:俄罗斯会尽力防止联合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同时敦促伊朗在核问题上尽快重新开始谈判,这样也可以避免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牵连俄罗斯在伊朗正进行建设的核电站项目。
  法国是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但在对待伊朗问题上,与美国立场距离很远。法国总统希拉克曾公开说,伊朗拥有一到两枚核弹并不危险,而且根本不会使用。“他们能把这枚核弹扔到哪里呢?以色列?它还没打到200米的空中,德黑兰就被夷为平地了。”希拉克表示,伊朗拥有核武器引发的军备竞赛比其拥有核武器更危险,中东地区其他富国也许会效仿伊朗发展核武器。他反问:“沙特为什么不这样干?它为什么不帮助埃及也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危险。”希拉克的想法意味着他与美国政策的分歧越来越大。
  广大阿拉伯国家对伊朗核计划的结果一直非常担心,但也反对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叙利亚明确表示支持伊朗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巴勒斯坦的哈马斯公开表示,一旦伊朗遭到袭击将对以色列和驻伊拉克美军发起进攻。埃及、沙特等国告诫美国“应对伊朗多一些耐心”,并呼吁美国用和谈方式解决问题。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表示,伊拉克战争已经打开了中东的地狱之门,伊朗若遭袭击,整个中东地区将会更加灾难深重。阿盟希望国际社会通过更多的对话而不是军事行动解决伊朗核问题。
  另外,伊朗是一个潜在的核国家,而且伊朗国土面积比较大,比伊拉克和阿富汗面积之和还要大,扎格罗斯山脉和库赫鲁德山脉掩护了伊朗大部分战略目标,要想搞清隐蔽得很好的伊朗核设施无论对美军还是以色列军队都是一件困难的事。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任伊塔玛尔。亚阿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那不是你在地图上标明目标,然后派2架F-15战机就能解决的问题。”伊朗防空部队也是一个捉摸不透的对手。伊朗现有导弹部队机动力极强,伊朗还组建了大量海外突击队,一旦本土目标遭到袭击,他们将立即行动,全面袭击在中东的以色列和美国目标。特别不能忽视的是,对伊朗核设施的袭击是否会造成核泄露,这是谁也没有把握的。控制不好,核反应堆爆炸产生的核污染就会传向周边阿拉伯国家和美军基地,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美国一些军事专家认为,伊朗核设施分布极广,短时间的轰炸不可能摧毁伊朗的核能力:而轰炸时间拉长可能引发与伊朗全面持久战争,这是身陷伊拉克困境的美国所承担不起的。显然,想靠武力优势解决问题,并非那么简单。为此,伊朗外长穆塔基2月24日在会见来访的巴林外长时做了这样的结论:美国还不会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因为美国现在没有能力在本地区发动另一场战争。
  
  对伊动武不容易
  
  多年来,伊朗核问题,谈谈停停,停停谈谈,有时似乎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有时又剑拔弩张,英国报刊不断炒作说美国制定了对伊朗动武的计划。美国的《纽约人》杂志还有声有色地说,五角大楼的一个专门小组已经完成了轰炸伊朗核设施的计划,只要布什总统一声令下,就可在24小时内启动。这些报道给人的感觉是战争随时都可能爆发。但中东问题观察家认为,不管媒体如何报道,或者某国领导人说些什么,短期内,至少在2007年美国不会对伊朗动武。这首先是伊拉克的教训使美国不敢轻易动用军事手段。布什政府依靠假情报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政权被推翻了,但伊拉克却出现了美国没有预想到的乱局。据报道,自2003年伊战以来,美国不仅投入了4000多亿美元,到2007年1月底,已有3100名美军官兵在伊拉克被打死,而且死亡人数还在增加,伊拉克的乱局搞得美国筋疲力尽,伊拉克这个沉重包袱即便美国想摆脱也摆脱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布什政府不会再陷进伊朗。
  第二,布什权力受到限制。伊拉克战争使布什的民意支持率下降,为此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都被民主党控制,作为总统,布什的权力受到了限制。2002年由布什的共和党掌控国会时通过的总统战争授权法,现在民主党要进行修改,限制总统发动战争或使战争升级的权力。美国法律规定,总统对外宣战需经国会决议批准。民主党人将中期选举的胜利归因于其反战立场赢得了民心,布什想要民主党主导的国会通过一纸授权总统动武的决议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三,伊拉克战争不仅使美国在国际上的信誉受到严重损害,支持美国打仗的许多国家领导人在其国内的民意支持率也大滑,不得不与美国拉开距离,布什最坚定的支持者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处境也十分艰难。现在没有哪一个国家愿意追随美国再在海湾打一场看不到胜利的战争。而且有了伊拉克的教训,没有哪国领导人还相信美国提供情报的准确性,
  第四,美国政权内部分歧严重。美国前总统克林顿3月2日明确表示,伊朗国土广袤,人口是伊拉克的三倍,其影响力和综合实力不容小觑,军事打击行动并不能解决伊朗核问题。如果国际社会对伊朗实施制裁,会对伊朗国内的激进势力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从而有助于通过谈判解决朗核问题。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还披露说,“美国所有的军事将领心中都很清楚,他们没有足够的军事能力有效地接管伊朗……很多人都认为做出开战的决定将会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为此,美国陆军和海军的5名高级将领表示宁愿辞职也不愿对伊朗开火”。另外,美国将军们也明白,即使美国进行有限的空袭军事行动,但战事一开始,其规模与进程并不由战争发动者所左右,布什不可能忽略这一点。美国参联会主席佩斯曾非常明确地指出,攻打伊朗“根本没有可能”。他也不相信伊朗政府暗中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装。有专家分析说,佩斯这一论断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五角大楼之间在攻打伊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最后,根据美国有关部门的评估,伊朗要真正制造出核武器还需要7年到10年时间才能克服其技术困难,因此美国还有足够的时间与伊朗进行外交周旋,这也是美国暂时还不会动武的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做了下面的总结,美国不能容忍伊朗制造和拥有核武器,但目前却找不到真凭实据,缺乏技术上的有力证据;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美国在没有处理好伊拉克问题、巴以关系、黎巴嫩等问题前,再开辟伊朗战线很难达到目的;美国具备军事打击伊朗的能力,也有能力迅速取得军事行动的胜利,但鉴于伊拉克的前车之鉴,美国必须慎重考虑如何承受由此引发的更严重后果。
  
  美国可能采取的新战略
  
  中东问题观察家认为,美国要阻止伊朗拥有核武器,但因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又难以通过军事手段加以解决,今后美国仍以高压促变战略为主。美国在海湾已经有两个航母战斗群,但有报道说,在2月底,又有一艘航空母舰要开往伊朗附近海域。在海湾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以警告伊朗美国有许多直接攻击伊朗或者支持以色列对伊朗实施轰炸的实力,美国也有能力保护海湾的国际石油运输不受伊朗报复措施的威胁。与此同时,通过联合国对伊朗实施更严厉的制裁措施,迫使伊朗屈服。
  二是支持伊朗反对派促使内部发生变化。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披露,在伊朗边境,美国正计划开辟“第二条战线”,通过代理人对伊朗进行“影子战争”。报道称,美国为了达到削弱乃至颠覆伊朗政权的目的,秘密向反政府武装提供资助,以便煽动内乱,挑起冲突。英国《泰晤士报》也指出,美国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的目的是加强伊朗内部反对内贾德总统政策的力量。美国官员称,这一政策的目标并不一定是让内贾德下台,而是要使伊朗的力量遭到相对削弱的情况下重返谈判桌。
  三是通过采取金融外交活动和调整能源政策打败伊朗。报道说,美国的这一计划主要由沙特实施。美国沙特联盟可以向黎巴嫩政府提供远远超过伊朗给真主党、哈马斯亲伊朗组织的援助资金。沙特的大笔资金将说服黎巴嫩、伊拉克、叙利亚的主要政治派别脱离伊朗政营。沙特高级安全顾问奥拜德在《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阐述了这一政策:“阿卜杜拉国王可能通过石油政策来切断伊朗对伊拉克民兵武装的资金支援。如果沙特扩大石油产量,使油价下跌一半,沙特仍能够承担目前的花费,但这将给伊朗造成灾难性打击。即使在油价目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伊朗经济仍处于困难的局面。”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美国肯定是要打击伊朗,为此美国将会施加包括军事威胁、外交围困、经济制裁、国际舆论等在内的综合压力,以促使伊朗从现有立场退步。先冻结其核计划,然后再逐步削弱伊朗的综合实力。在伊拉克问题获得基本解决的时候,美国可能会对伊朗实施有限的外科手术式的空袭行动,以削弱伊朗国家力量。待伊朗虚弱的时候,才是一举使用武力彻底解决伊朗问题的时机。美国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战略心理战而已。但不管怎样,伊朗核问题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责任编辑 魏 敏)
其他文献
财政部揭开房产暴利真相    尽管以任志强为代表的中国不少房地产商,一直否认房地产存在暴利情况,但国家财政部的一则公告还是揭开了房产暴利的真相。  据报道,财政部近日发布第十二号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房地产企业会计造假行为严重。2005年,财政部组织检查了39户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查出资产不实93亿元,收入不实84亿元,利润不实33亿元,39户房地产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仅为1222%
期刊
离开新西兰的那天,阳光依旧灿烂。看着那些渐渐变成积木般的小房子,还有迷人的海湾慢慢消失,我好像做了个梦——梦里,我到过了天堂。    牛羊在锅底吃草    第一次这么近地看到伊甸山死火山口,竟然是绿草油油的,形状像口大锅,而锅底竟还有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真是不可思议。这里是俯瞰奥克兰的最佳地点,远看,美丽的海湾,修长的大桥,高耸的电视塔相应成趣;近观,都是童话般色彩的小房子,一片一片的,街道社区整齐
期刊
老百姓在政府心目中分量有多重,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分量就有多重。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当温总理提及解决民生的有关措施时,会场都是掌声雷动。这阵阵掌声表达了代表委员们对 年来政府工作的肯定,也表达了对今年政府下大力气解决更多民生问题的赞许和期盼。  “加大财税等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
期刊
公元前53年,古罗马“三巨头”之一克拉苏率领大军东征安息(今伊朗东北),在卡尔莱(今叙利亚的帕提亚)遭到安息军队围歼,统帅克拉苏被俘斩首,一度所向无敌的罗马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克拉苏的长子普布利乌斯所率的第一军团约6000余人拼死突围。33年后,罗马帝国与安息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终于化干戈为玉帛,签订了和约,双方开始相互遣返战争俘虏。当罗马帝国要求遣返在卡尔莱战争中被俘的官兵时,却
期刊
2007年4月1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启程访日,这是中日高层交往停顿数年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踏上日本的土地。从去年秋天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破冰”,到温总理今春赴日“融冰”,中日关系在这樱花灿烂的时节正愈来愈热络。  其实,两国关系正常化35年来。包括高层政要互访、军事互动和民间沟通在内,三个方面都见证着中日关系的阴晴冷暖,而温家宝总理此次出访,无疑承担着更多的关注与期待……    中日共同
期刊
核心提示:近日,台湾当局两项别有用心的举措激起了所有中国人的怒火:其一,台当局在公务员考试中以闽南语发音命题,宣称“国语”(普通话)并非惟一的“官方语言”;其二,陈水扁指使手下推出荒谬绝伦的新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将中国历史改得一塌糊涂”。  明朝中叶以后,包括清朝及“中华民国”的历史,全都被放进高中二年级的“世界历史”课程中,其中甚至还包括两岸关系。一位在大陆经商的台湾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
期刊
发端于2006年9月19日夜晚的泰国军事政变,距今已近半年。纵观泰国政坛风云人物,则非陆军总司令、政变领袖颂奇及临时政府总理素拉育莫属,两人得势上台,国王普密逢的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新年除夕夜的曼谷爆炸案发生后,惊传颂奇有意发动第二次政变,虽是传闻,但人们已感觉到军方与政府之间的分歧趋于表面化;加上流亡的前总理他信行踪诡异,隐约之间颇有搅动国内局势的举动,更让泰国未来的政局增添一份扑朔迷离的色
期刊
陈仲华先生,是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的一名老会员、老画家,一生酷爱书画,沉醉翰墨,笔耕不辍。古稀之年的他人画俱老,德艺双薯,人缘好,口碑也佳。欣逢丁亥年先生本命年在即,遂弁言贺之。  陈先生以花鸟画名世,尤爱画梅。梅在他的心中凝成一种化身,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当今画坛中喜梅、写梅、画梅者比比皆是,但真正把梅作为心灵的追求,形成自己独特风格者却寥寥无几。然陈先生则另当别论,他笔下之梅,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气势
期刊
编者按:布什总统为他的伊拉克政策付出了代价,美国也付出了代价。面对伊拉克安全局势的愈演愈烈,面对多国部队的相继撤军,摆在美国面前的伊拉克战争的烂摊子似乎更加难以收拾,不管是美国智囊团,还是舆论分析界都认为,未来半年能否控制这一局面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布什坚持增兵,民意强烈反对,民主党达成撤军方案,如此两难境地美国该如何应对?布什该作何选择?事实上,无论撤军或者不撤军,策略上的调整都很难挽回美国在中东
期刊
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时代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国内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为:计算机系统受病毒感染和破坏的情况相当严重;电脑黑客活动已形成重要威胁;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网络安全的挑战;信息系统在预测、反应、防范和恢复能力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网络政治颠覆活动频繁。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网络安全问题警报频传:  2006年9月11日,百度曾在遭受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DDOS黑客攻击,导致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