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一贯重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探讨该课程特有的历史沿革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如何增强该课程教学吸引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 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15-0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1 形势与政策课的历史沿革
自建国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是党中央最早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直到今天,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必修课程。
a.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时事政策课的开设。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的教育方针,开设了时事政策教育课程,可以把这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形势与政策课。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要求。1964年,起草了文件《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形势与任务》课明确提出要求:以阅读和讲解当前重大政策文件、报刊的重要社论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文章为主。
c.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政治理论课程“新四门”确定与改革,“’85方案”出台,形势与政治课以指导性文件的形式落实。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国家加强高校“两课”教学基本建设和学科建设,该课程得到明确加强。高等教育出版社《时事》编辑部从2001年起开始定期制作出版《时事》VCD等音像教材,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形势与政策”课全面加强时期。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途径、队伍建设和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地安排和部署。
2 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特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文件里,明确规定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历史沿革,以及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点,不难看出该课程相对于高校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来说,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政策性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内容每一学期都需要更新,给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对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吸引力的探讨
根据该课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重点,增强教学吸引力,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3.1 增强教学使命感、责任感
思想上,深刻理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形势与政策课使命更加崇高,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3.2 强化教学内容时代性
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时代要求,直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回避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以“遵循三个统一,体现三个特征、做到三个相结合”为指导。遵循“三个统一”指,第一,政治性与知识性统一。即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就形势、政策而言,又都是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它与哲学、政治经济史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和追踪形势演变过程。第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程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把重大理论学习与学生个人成长相结合,如和谐社会与和谐生存等,让学生学会把理论用于指导个人成长。让学生有收获、有启发。
3.3 推进教学模式专题化,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根据中央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关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社科司的工作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程以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公布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纲》为教学要点,以《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为主要参考内容。特别强调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个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大学生渴望成才的自我需要。
实行教学模式专题化,建立以“五当代”(当代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内容为特色的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时代要求,直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专题化教学模式。
任课教师授课实行专题化,有利于集中精力和时间,对自己负责的专题讲深讲透,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授课的生动性
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辩证系统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善于从总体到具体,既全面阐释基本精神,又分领域、分层次突出重点内容;善于从个别到一般,以小见大,用典型事例说明一般道理,既讲清基本精神,又讲清基本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善于从历史到现实,既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又紧密联系国际环境的大背景。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找准我们想说的和学生想听的结合点,用学生看得见的事实、感受得到的道理,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把前景规划告诉学生,把政策措施告诉学生,不断增强说服力、感染力,使十七大精神真正深入学生的心坎中。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题教学方法,实践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研究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3.5 掌握教学手段现代化,增强教学感染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PPT中,充分使用图片等史料,还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增强教学感染力。
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的教学互动,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 教社政[2004]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3] 石云霞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
[4] 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05.6.
3.2策勒县适宜绿洲规模研究
绿洲总是与荒漠并存的,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荒漠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就能演变成绿洲。而绿洲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也会重新变成荒漠。一个生态系统当能量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取决于水。在水分条件充足的地方会出现热带雨林生态结构,而水分条件缺乏的地方则出现草原甚至荒漠的结构。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植被生态的变化取决于系统内的水热平衡状况[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按彭曼公式计算蒸散潜力Etp的湿润指数Hm,并以此划分气候环境区:
式中:Hm为湿润指数;r为区域年降水量(mm);Etp为蒸散潜力(mm),按彭曼公式计算。
不同的湿润指数代表了不同的地带性生态景观,详见表1[6]。
按上述方法划分,我国的绿洲都应属于超干旱范围,其主要生态景观为沙漠和荒漠。然而对照表,绿洲的景观却相当于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带的景观,显然,上述指数并没有反映出绿洲尺度的总体水热平衡。
根据生态的水热平衡原理,评价绿洲水热平衡的指标H0:
稀疏干草原或森林干草原,河岸森林,雨耕农业产量正常。
按上述方法划分,我国的绿洲都应属于超干旱范围,其主要生态景观为沙漠和荒漠。然而对照表,绿洲的景观却相当于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带的景观,显然,上述指数并没有反映出绿洲尺度的总体水热平衡。
根据生态的水热平衡原理,评价绿洲水热平衡的指标H0[7]:
式中:W为绿洲区年均净客水资源量,即其客水消耗量,从水资源规划意义上,是分配给绿洲的客水额度;W’为绿洲内年均工业和人畜净耗水量,对绿洲植被生长无贡献,应从水热平衡中扣除;r为绿洲区年内降水量;A为绿洲区面积;ET0为参考作物腾发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H0是用荒漠中绿洲区的实际水分条件与热量条件的相对平衡分析,既从绿洲内部角度反映绿洲生态的进化与退化的方向或者绿洲扩张与萎缩的趋势,也从区域总体角度反映绿洲景观的“绿度”或稳定度,是反映水热平衡关系的中小尺度指标。H0越大,绿洲绿色生态受水份的威胁小,绿洲稳定性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可称H0为绿洲绿色指数或绿洲稳定性指数。
绿色指数及其相对于现代经济意义下的绿洲稳定度划分,如表2:
必须缩小绿洲规模以保持局部稳定。
根据计算结果H0为0.33,相对应的绿洲生态趋势退化,必须缩小绿洲规模以保持局部稳定。
根据王忠静等人的研究,适宜绿洲规模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p为绿洲内主要植物的综合植物系数,是反映植物本身生物学性状对需水量的影响参数,可在参照各种作物系数,加权平均,绿洲内部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平均植被系数为0.85;H0’为绿洲设计“绿度”,主要考虑绿洲周围的自然环境、受人工维护与干扰的程度和绿洲规模本身,根据表1、2描述的绿洲整体生态景观,可将其初步定为0.75左右,其余同上。计算出合理的绿洲面积应在28738.05~38317.41hm2。
根据2000年和2005年遥感资料分析,策勒县绿洲面积为46725hm2,而计算出合理的绿洲面积应在28738.05~38317.41hm2,即现状条件下的策勒县现有的绿洲面积已远大于该地区适宜发展的适宜绿洲的面积,策勒绿洲的发展存在隐患。绿洲的发展应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
4结论
绿洲是灌溉的产物,水起主导作用,水的空间分布限定着绿洲的分布格局。水制约着绿洲的分布位置及规模大小,绿洲规模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水量[59]。水资源约束着绿洲的发展,合理的绿洲发展模式有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绿洲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系统分析了策勒绿洲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特征,以水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策勒绿洲适宜规模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水热平衡原理计算出水热平衡指标H0=0.33,认为策勒绿洲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生态系统有进一步退化的趋势,要提高策勒绿洲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必须缩小绿洲规模。
(2)根据理想的绿洲绿色指数,计算适宜绿洲规模,认为策勒绿洲合理的面积应在28738.05~38317.41hm2之间。
(3)根据遥感影像资料分析,计算得出2000年和2005年策勒绿洲实际面积都为46725hm2,远远超出合适策勒绿洲稳定发展的适宜面积,从而导致策勒绿洲处于不稳定状态,为策勒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干旱区环境演变与遥感应用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2001.
[2] 海米提·依米提.塔里木盆地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6.
[3] 海米提.依米提,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亚力昆.马合木提.策勒绿洲地表水资源形成及其变化过程研究[M].新疆大学出版社:塔里木盆底南部生态环境演变研究,2001:47-54.
[4] 周国逸.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5] 陈昌毓.甘肃河西走廊实际水资源及其对林木适生程度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1,46(1):35-45.
[6] FAO.旱区固沙、护田林带及荒地造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
[7] 王忠静,王海峰,雷志栋.干旱内陆河区绿洲稳定性分析[[J].水利学报.2002:26-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 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a)-0115-0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1 形势与政策课的历史沿革
自建国以来,形势与政策课是党中央最早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直到今天,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必修课程。
a.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时期,时事政策课的开设。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共同纲领》规定的“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的教育方针,开设了时事政策教育课程,可以把这看作是我国最早的形势与政策课。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新要求。1964年,起草了文件《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形势与任务》课明确提出要求:以阅读和讲解当前重大政策文件、报刊的重要社论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文章为主。
c.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时期,政治理论课程“新四门”确定与改革,“’85方案”出台,形势与政治课以指导性文件的形式落实。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国家加强高校“两课”教学基本建设和学科建设,该课程得到明确加强。高等教育出版社《时事》编辑部从2001年起开始定期制作出版《时事》VCD等音像教材,增强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
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形势与政策”课全面加强时期。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课程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教学方式途径、队伍建设和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地安排和部署。
2 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特点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文件里,明确规定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的历史沿革,以及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要点,不难看出该课程相对于高校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来说,更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政策性的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备课内容每一学期都需要更新,给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对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吸引力的探讨
根据该课的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及重点,增强教学吸引力,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3.1 增强教学使命感、责任感
思想上,深刻理解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面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新特点,形势与政策课使命更加崇高,责任更加重大,任务也更加艰巨。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3.2 强化教学内容时代性
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化。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时代要求,直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回避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以“遵循三个统一,体现三个特征、做到三个相结合”为指导。遵循“三个统一”指,第一,政治性与知识性统一。即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同时就形势、政策而言,又都是具有庞大的知识体系,它与哲学、政治经济史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和追踪形势演变过程。第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程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学生学习阶段的特点,把重大理论学习与学生个人成长相结合,如和谐社会与和谐生存等,让学生学会把理论用于指导个人成长。让学生有收获、有启发。
3.3 推进教学模式专题化,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根据中央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关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社科司的工作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程以教育部社科司每学期公布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纲》为教学要点,以《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为主要参考内容。特别强调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整个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紧紧围绕大学生渴望成才的自我需要。
实行教学模式专题化,建立以“五当代”(当代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科技)内容为特色的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时代要求,直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专题化教学模式。
任课教师授课实行专题化,有利于集中精力和时间,对自己负责的专题讲深讲透,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提高授课的生动性
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辩证系统的方法、史论结合的方法,善于从总体到具体,既全面阐释基本精神,又分领域、分层次突出重点内容;善于从个别到一般,以小见大,用典型事例说明一般道理,既讲清基本精神,又讲清基本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善于从历史到现实,既始终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又紧密联系国际环境的大背景。要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找准我们想说的和学生想听的结合点,用学生看得见的事实、感受得到的道理,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把前景规划告诉学生,把政策措施告诉学生,不断增强说服力、感染力,使十七大精神真正深入学生的心坎中。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题教学方法,实践案例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研究式、体验式、情景式等方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3.5 掌握教学手段现代化,增强教学感染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PPT中,充分使用图片等史料,还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增强教学感染力。
积极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的教学互动,创新教学手段,拓展教育空间。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2] 教社政[2004]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3] 石云霞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
[4] 胡旭阳,费英勤.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践探索,思想教育研究,2005.6.
3.2策勒县适宜绿洲规模研究
绿洲总是与荒漠并存的,是两个相对应的范畴。荒漠只要有足够的水源就能演变成绿洲。而绿洲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化,也会重新变成荒漠。一个生态系统当能量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演化方向取决于水。在水分条件充足的地方会出现热带雨林生态结构,而水分条件缺乏的地方则出现草原甚至荒漠的结构。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植被生态的变化取决于系统内的水热平衡状况[4-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按彭曼公式计算蒸散潜力Etp的湿润指数Hm,并以此划分气候环境区:
式中:Hm为湿润指数;r为区域年降水量(mm);Etp为蒸散潜力(mm),按彭曼公式计算。
不同的湿润指数代表了不同的地带性生态景观,详见表1[6]。
按上述方法划分,我国的绿洲都应属于超干旱范围,其主要生态景观为沙漠和荒漠。然而对照表,绿洲的景观却相当于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带的景观,显然,上述指数并没有反映出绿洲尺度的总体水热平衡。
根据生态的水热平衡原理,评价绿洲水热平衡的指标H0:
稀疏干草原或森林干草原,河岸森林,雨耕农业产量正常。
按上述方法划分,我国的绿洲都应属于超干旱范围,其主要生态景观为沙漠和荒漠。然而对照表,绿洲的景观却相当于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带的景观,显然,上述指数并没有反映出绿洲尺度的总体水热平衡。
根据生态的水热平衡原理,评价绿洲水热平衡的指标H0[7]:
式中:W为绿洲区年均净客水资源量,即其客水消耗量,从水资源规划意义上,是分配给绿洲的客水额度;W’为绿洲内年均工业和人畜净耗水量,对绿洲植被生长无贡献,应从水热平衡中扣除;r为绿洲区年内降水量;A为绿洲区面积;ET0为参考作物腾发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H0是用荒漠中绿洲区的实际水分条件与热量条件的相对平衡分析,既从绿洲内部角度反映绿洲生态的进化与退化的方向或者绿洲扩张与萎缩的趋势,也从区域总体角度反映绿洲景观的“绿度”或稳定度,是反映水热平衡关系的中小尺度指标。H0越大,绿洲绿色生态受水份的威胁小,绿洲稳定性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可称H0为绿洲绿色指数或绿洲稳定性指数。
绿色指数及其相对于现代经济意义下的绿洲稳定度划分,如表2:
必须缩小绿洲规模以保持局部稳定。
根据计算结果H0为0.33,相对应的绿洲生态趋势退化,必须缩小绿洲规模以保持局部稳定。
根据王忠静等人的研究,适宜绿洲规模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p为绿洲内主要植物的综合植物系数,是反映植物本身生物学性状对需水量的影响参数,可在参照各种作物系数,加权平均,绿洲内部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平均植被系数为0.85;H0’为绿洲设计“绿度”,主要考虑绿洲周围的自然环境、受人工维护与干扰的程度和绿洲规模本身,根据表1、2描述的绿洲整体生态景观,可将其初步定为0.75左右,其余同上。计算出合理的绿洲面积应在28738.05~38317.41hm2。
根据2000年和2005年遥感资料分析,策勒县绿洲面积为46725hm2,而计算出合理的绿洲面积应在28738.05~38317.41hm2,即现状条件下的策勒县现有的绿洲面积已远大于该地区适宜发展的适宜绿洲的面积,策勒绿洲的发展存在隐患。绿洲的发展应该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应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
4结论
绿洲是灌溉的产物,水起主导作用,水的空间分布限定着绿洲的分布格局。水制约着绿洲的分布位置及规模大小,绿洲规模的大小决定于河流的水量[59]。水资源约束着绿洲的发展,合理的绿洲发展模式有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绿洲的健康发展。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系统分析了策勒绿洲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及特征,以水资源为约束条件对策勒绿洲适宜规模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水热平衡原理计算出水热平衡指标H0=0.33,认为策勒绿洲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生态系统有进一步退化的趋势,要提高策勒绿洲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必须缩小绿洲规模。
(2)根据理想的绿洲绿色指数,计算适宜绿洲规模,认为策勒绿洲合理的面积应在28738.05~38317.41hm2之间。
(3)根据遥感影像资料分析,计算得出2000年和2005年策勒绿洲实际面积都为46725hm2,远远超出合适策勒绿洲稳定发展的适宜面积,从而导致策勒绿洲处于不稳定状态,为策勒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干旱区环境演变与遥感应用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2001.
[2] 海米提·依米提.塔里木盆地绿洲水资源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6.
[3] 海米提.依米提,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亚力昆.马合木提.策勒绿洲地表水资源形成及其变化过程研究[M].新疆大学出版社:塔里木盆底南部生态环境演变研究,2001:47-54.
[4] 周国逸.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5] 陈昌毓.甘肃河西走廊实际水资源及其对林木适生程度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1,46(1):35-45.
[6] FAO.旱区固沙、护田林带及荒地造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
[7] 王忠静,王海峰,雷志栋.干旱内陆河区绿洲稳定性分析[[J].水利学报.2002:26-3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