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inginthe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曾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1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幼儿期是生活习惯形成的最初时期。有研究表明,2~4岁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从而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2幼儿教育规律: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签于上述两方面的原由,我提出“关于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首先探索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一步掌握幼儿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效果。
  二、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内涵、特征:
  习惯是指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种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的不容易改变的活动倾向,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幼儿生活习惯是指在幼儿生活方面所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1)卫生习惯、(2)饮食习惯、(3)睡眠起居习惯、(4)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1)卫生习惯包括: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乱掉饭粒、不随便坐地上、游戏后勤收拾,保持桌面的整洁等等。
  (2)饮食习惯包括: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的习惯等等。
  (3)睡眠习惯包括: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等等。
  (4)自理能力包括: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并学会自己整理床铺、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三、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应善于抓住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譬如,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他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渐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孩子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培养的,爱学习的习惯往往是在游戏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培育的。只要我们坚持要求,日积月累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才能形成“定型”。这时孩子做起来会感到轻松、自然、舒服、愉快,主动地去做,慢慢形成了习惯。
  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如孩子学洗手弄湿了衣袖,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把米粒掉到了地上等。此时,大人不能因噎废食而去中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干,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对孩子要有耐心。应以激励孩子为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2、直观性原则:
  幼儿年龄小,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对他们来说身教胜于言教。大人的举止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孩子,所以作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教育引导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的榜样作用。
  3、反复性原则: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疲劳以至于忽视,从而使坏习惯卷土重来。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他们基本上还没有很自觉的意识,所以需要成人的提示和帮助。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渗透”和“坚持”。教师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内容要具体化、生活化,可操作。为幼儿制订一个生活日程表,从小就依照一定的时间进食、睡眠、活动,为以后的良好生活习惯打下基础。对孩子的习惯培养,一方面要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要孩子每天做到。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意志力较差,教师要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并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时,就要养成孩子每次上玩厕所要洗手,吃东西前要洗手的习惯,刚开始时,孩子们肯定不会很自觉,但相信经过大人的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过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就会养成勤洗手地好习惯。
  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1、利用游戏,养成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为此我制定了如“送玩具回家”、“我的小手真香香”“小猫静悄悄”等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2、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正面鼓励是改变任何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了。过分的指责,会使孩子畏畏缩缩,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乖僻的性情。
  五、家园配合巩固教育成效: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琐事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
  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老师要和家长经常一起研究、探讨孩子的教养问题,做到家园共育。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
  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们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
其他文献
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那么,什么是兴趣呢?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即使是过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的,即使困难重重也会去想办法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兴趣是人们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首先,鼓励孩子多动手。有位教育家曾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语言的要求,语言学习是思维的过程,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的活动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孩子并非天生就会说话,而是经过学习,记忆语言的过程才慢慢学会说话,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和关键阶段,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重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国际儿
期刊
幼儿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任何事都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但3—6岁的幼儿正是身心发育的阶段,身体的协调性较差,缺乏一些必要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的意识较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幼儿阶段烧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意外堕落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不仅影响幼儿的身体,同时也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影响。比如烧烫伤以5岁以下的幼儿居多,80%烧烫伤造成的影响是终身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幼儿教育。而美术教育作为其中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从小就喜欢涂涂画画,他们把这作为一种游戏,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通过画画来表达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心世界,或是想象的空间,所以美术活动能充分表现出幼儿的天性,反映他们的本质,通过一些美术活动你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他们无法用完整的语言所表达的想法,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在
期刊
幼儿自主学习是以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发展幼儿个性为宗旨,以更好的发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的环境中,幼儿按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学习,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新课程陶艺活动中教师在努力摒弃以往传统的美术学习方式:“你说我听,你示范、我模仿”的强调被动接受旧模式时,又应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在认知、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
期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倡导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以儿童为本、游戏为主、家园共育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学前教育观,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和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  我园开展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以《指南》为引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倾听幼儿的心声,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幼儿创设足够的自由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给幼儿提供一
期刊
教育是塑造人类心灵的系统性工程,是人与人灵魂的交往。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直接影响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以及人们对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追求,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成分——心理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并成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师资队
期刊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教育领域中进行科学教育契机的捕捉,从而能随时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能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更有效地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幼儿科学活动中探索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利,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一个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一生永恒的财富。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呢?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等方面由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觉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也是所有知识的宝库。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要越早越好。如果忽略了对幼儿语言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就必然会给孩子造成终身难以弥补的损失。  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问题,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表现方式,人类的思维成果正是靠语言的帮助得以巩固、发展和传递的。因此,幼儿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