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曲线图的教学方法
李伟勤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种考试中,曲线图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作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曲线图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曲线;横坐标;纵坐标;描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种考试中,曲线图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就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曲线图的解题习惯。
一、首先要“知己知彼”,理解曲线图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我们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曲线图为例:
很多同学拿到此题,会急于分析曲线所代表的含义,实际上首要要做的是分析其横坐标与纵坐标,其中A、B两图横坐标是浓度差,C图是氧气的含量,纵坐标均为物质运输速率,学生只要稍加理解便可明白:浓度差对被动运输影响较大,而主动运输受能量的影响,第三张图中氧气的浓度即与能量相关,那么答案自然很容易出来了。
再如右面的图依然只要立足于横、纵坐标。横坐标表示时间推移,纵坐标表示生成物的量,到达A点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那是因为到了一定的时间,反应结束了没有生成物生成了。
二、其次是“直面曲线”,学会描述曲线
解曲线图时,学会像描述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图那样去描述习题中遇到的曲线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夏季晴朗的白天,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为例:
大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可以说都能理解此题,但要他们独立解题,正确率就相当惨了。其实学生只要在理解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基础上,对曲线进行描述,就相当简单了。“AB段表示7点至10点,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BC段10点至12点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减弱,且12点是全天最低点…” 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很容易得出AB段是因为光照不断增强的缘故,而12点是温度过高,CO2不足引起的。
做到上述两点后,我们学生在解此类题时,自信心明显增强了,还常表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但是对于有些题,仅仅做好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用到以下方法。
三、“立足本质”,找到曲线图的限制(或影响)因素
例:如图是萝卜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吸收量的因素是 ?
根据以上两步分析,学生易得出这是K+与NO3主动运输过程中影响其吸收速率的因素,根据已有经验,得出两大影响因素:载体和能量,横坐标是O2浓度即为能量;然后描述A、B所在的曲线:随着O2浓度不断增大,NO3-吸收速率不断增强,此时,限制因素为“横坐标”即 O2浓度;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其不再是限制因素,而是受载体的影响。因此得出答案“能量”。
通过多次练习,可得出结论:曲线中直线部分的限制因素为“横坐标内容”,稳定后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如主动运输中的载体)”
总之,不管曲线图如何变化,其涉及的内容是不变的,学生只要充分利用以上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恐惧症”也就治愈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李伟勤
(苏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种考试中,曲线图越来越重要。在本文中,作者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曲线图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曲线;横坐标;纵坐标;描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种考试中,曲线图越来越重要。下面我就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曲线图的解题习惯。
一、首先要“知己知彼”,理解曲线图的横坐标与纵坐标
这是最基础的一步。我们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中物质进入细胞的三种方式曲线图为例:
很多同学拿到此题,会急于分析曲线所代表的含义,实际上首要要做的是分析其横坐标与纵坐标,其中A、B两图横坐标是浓度差,C图是氧气的含量,纵坐标均为物质运输速率,学生只要稍加理解便可明白:浓度差对被动运输影响较大,而主动运输受能量的影响,第三张图中氧气的浓度即与能量相关,那么答案自然很容易出来了。
再如右面的图依然只要立足于横、纵坐标。横坐标表示时间推移,纵坐标表示生成物的量,到达A点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那是因为到了一定的时间,反应结束了没有生成物生成了。
二、其次是“直面曲线”,学会描述曲线
解曲线图时,学会像描述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图那样去描述习题中遇到的曲线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夏季晴朗的白天,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为例:
大部分学生在教师讲解时可以说都能理解此题,但要他们独立解题,正确率就相当惨了。其实学生只要在理解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基础上,对曲线进行描述,就相当简单了。“AB段表示7点至10点,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BC段10点至12点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减弱,且12点是全天最低点…” 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很容易得出AB段是因为光照不断增强的缘故,而12点是温度过高,CO2不足引起的。
做到上述两点后,我们学生在解此类题时,自信心明显增强了,还常表现出跃跃欲试的表情。但是对于有些题,仅仅做好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用到以下方法。
三、“立足本质”,找到曲线图的限制(或影响)因素
例:如图是萝卜在不同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吸收量的因素是 ?
根据以上两步分析,学生易得出这是K+与NO3主动运输过程中影响其吸收速率的因素,根据已有经验,得出两大影响因素:载体和能量,横坐标是O2浓度即为能量;然后描述A、B所在的曲线:随着O2浓度不断增大,NO3-吸收速率不断增强,此时,限制因素为“横坐标”即 O2浓度;O2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其不再是限制因素,而是受载体的影响。因此得出答案“能量”。
通过多次练习,可得出结论:曲线中直线部分的限制因素为“横坐标内容”,稳定后的限制因素是“反应的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如主动运输中的载体)”
总之,不管曲线图如何变化,其涉及的内容是不变的,学生只要充分利用以上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恐惧症”也就治愈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