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 )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也日趋国际化。然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需要推动教育的全面变革,而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小学教育的变革上。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互联网,还有一些学生随着父母到国外旅游,因而,他们也越来越关注外面的世界,学生视野的国际化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热点事件;国际大事;拓展;视野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上国际话题比较少,内容松散,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也要不拘于教材教案,教学活动在形式上要别具一格。那么,如何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有效地结合起来呢?下面是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国际热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刚步入学校,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常常借助互联网和课外书籍了解国际热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国际热点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在教室的一角建立了“瞭望窗”。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每讲到新的一章,就先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然后组织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张贴在“瞭望窗”,让学生去阅读和交流。有这样一群活跃的“国际问题小专家”,全班学生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对于国际话题的教学,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各种教学资源平台,整合多媒体资源,让原本无声的文字教材变得丰富多彩。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事物变成生动逼真的画面,优美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我爱我家》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搜集一些全国各地景色宜人的照片,让学生自行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一些短片对比十几年前环境和现如今环境的变化,同时让学生看一些引起全球变暖导致现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视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全球变暖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呼吁学生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
三、开展特色拓展课堂,在讨论中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节好的课堂,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也离不开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国际话题的内容时,也需要给学生留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讨论和辩论,让他们幼稚的想法通过辩论逐渐成熟和丰满起来,也能通过辩论从其他同学口中了解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精心设置问题,提高话题的引导能力,通过话题持久和深入的开展,把学生引入一个更广阔、更神奇的未知世界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前因后果,长此以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何影响。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讨论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
四、整合学科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德育观念的渗透
教师应该将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教育课程相结合,整合学科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價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许多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故事课,让学生重点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国际视野的课程也需要国际多元价值观的认识和培养,做到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
例如,在讲到《诚实的孩子人人夸》时,教师可以根据“一诺千金”成语的由来,来讲诚信的重要性。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相对于国际化视野来说,诚信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我们对于国际问题的关心,对于国际困难的思考,对于国际友人的帮助,往往可以让我们具备更多的经验,建立更广阔的四维空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结交中外友谊的桥梁。“诚信是立身之本”,国家的形象需要我们共同维护,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播下诚信、文明的种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是一门道德价值观的塑形课,也是推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启智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吸收外面的空气,最好的学习视角是国际化视角,只有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才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黄珉珉.青少年学生成功心理导引[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薄跃华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一体化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也日趋国际化。然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需要推动教育的全面变革,而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小学教育的变革上。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互联网,还有一些学生随着父母到国外旅游,因而,他们也越来越关注外面的世界,学生视野的国际化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热点事件;国际大事;拓展;视野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上国际话题比较少,内容松散,不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在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也要不拘于教材教案,教学活动在形式上要别具一格。那么,如何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有效地结合起来呢?下面是我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国际热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刚步入学校,对新鲜的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对于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常常借助互联网和课外书籍了解国际热点。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国际热点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在教室的一角建立了“瞭望窗”。根据学习内容的要求,每讲到新的一章,就先确定搜集的目标和范围,然后组织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张贴在“瞭望窗”,让学生去阅读和交流。有这样一群活跃的“国际问题小专家”,全班学生喜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会大大增加。
二、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对于国际话题的教学,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各种教学资源平台,整合多媒体资源,让原本无声的文字教材变得丰富多彩。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事物变成生动逼真的画面,优美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讲到《我爱我家》时,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网上搜集一些全国各地景色宜人的照片,让学生自行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一些短片对比十几年前环境和现如今环境的变化,同时让学生看一些引起全球变暖导致现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视频,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全球变暖发生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呼吁学生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
三、开展特色拓展课堂,在讨论中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节好的课堂,需要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也离不开学生之间的讨论。讨论的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国际话题的内容时,也需要给学生留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地讨论和辩论,让他们幼稚的想法通过辩论逐渐成熟和丰满起来,也能通过辩论从其他同学口中了解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精心设置问题,提高话题的引导能力,通过话题持久和深入的开展,把学生引入一个更广阔、更神奇的未知世界中,激发他们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不断提高,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前因后果,长此以往,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何影响。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分析出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讨论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课堂也变得生机勃勃。
四、整合学科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注重德育观念的渗透
教师应该将思想品德课程与心理教育课程相结合,整合学科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價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目的。许多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故事课,让学生重点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德育的渗透。国际视野的课程也需要国际多元价值观的认识和培养,做到与教学内容相互渗透。
例如,在讲到《诚实的孩子人人夸》时,教师可以根据“一诺千金”成语的由来,来讲诚信的重要性。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相对于国际化视野来说,诚信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我们对于国际问题的关心,对于国际困难的思考,对于国际友人的帮助,往往可以让我们具备更多的经验,建立更广阔的四维空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结交中外友谊的桥梁。“诚信是立身之本”,国家的形象需要我们共同维护,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播下诚信、文明的种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是一门道德价值观的塑形课,也是推开国门、走向世界的启智课,教师要深入挖掘课程的内涵,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多吸收外面的空气,最好的学习视角是国际化视角,只有拓展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才能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教育的国际视野[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黄珉珉.青少年学生成功心理导引[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