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花开声音,放飞阅读教学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师要积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阅读教学。本文正基于此,拟就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尊重、聆听学生的个性体验、感悟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聆听 个性体验 个性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26-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聆听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话语,聆听学生对课文体验的真切感受。
  那么,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聆听学生花开的声音呢?
  1 聆听学生的吟哦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通常在激情导入课文后,便匆忙抛出自己准备好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殊不知,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接触课文,就像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样做的效果既不佳,也不现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读”是深化体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有情味的朗读、有思味的默读、有韵味的赏读,有深味的诵读。通过朗读、默读、范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读、精读、品读、赏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促进知识的内化,陶冶情感,开启智能。通过读,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中,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心灵对话,体味文本的情理,感悟作品的内涵,感受心灵的震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驳论文章,对学生而言有点难。教学时,教师应静下心来聆听学生阅读。先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题目,抓住“吗”字做文章,读出语气,读出观点;然后用15分钟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勾画圈点、反复揣摩、品味与欣赏,揣摩作者论述的层次,品味作者的情感,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拓展延伸。学生有备而来,阅读也就犹如有源之水,水到渠成。又如,《风筝》中鲁迅弟弟说的一句话“有过这样的事吗?”,学生往往读得轻松随意。其实,细细品味,就能体验鲁迅内心的沉重,一字一句应该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富有感染力,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学生吟哦阅读时,视觉、听觉、情感、思维全方位投入,与教材不断碰撞、交流、融合,从而加深了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传递出的情感的品悟,潜移默化地完成对课文内蕴的美的欣赏。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他们有滋有味地读,含英咀华,对课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获得对课文的第一印象,从而心中有数,产生阅读课文的感受与理解。
  2 聆听学生的巧妙设疑
  西方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自己设问的过程转变为学生提问的过程。问题应主要来自学生,而不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学生有问题,问题提得越多,说明学生对课本钻研探究得越深。面对一篇课文,教师的作用是把课文看成一个“活的生命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巧妙设疑,与课文直接对话,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读出一个个具有参考价值的问题。
  杜甫的《石壕吏》是传统名篇。教师可以不讲,要求学生与作者直接进行心灵的对话,体验课文的原汁原味,于看似无疑处设疑,然后集体讨论解决。结果,学生在半节课的时间内提出了十多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通读全文,哪几个词表现官吏最有力?为什么?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最能表现老妇的心情是文中哪一个字?请你说说老妇之苦。”、“从老妇的诉苦中,你读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境况和老妇怎样的思想情怀?”、“杜甫那天晚上做了些什么?从诗中找出来。他为什么不站出来?是怯弱还是什么原因?”等等。学生集体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归纳文章中心。这时,甚至有学生提出疑问:“本文是通过老妇人来反映文章中心还是通过 “吏”的特殊身份、行为的异常、心理的无奈扭曲来表现中心?”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产生了具有真知灼见的问题,这远比回答教师的几个问题更有效,更具意义。
  学生的生活不同,阅读的理解和基础不同,所提出的问题有浅有深。浅的,学生能帮助解决的,不妨让他们交流,口语交际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深的,也许是教师没设想到的,则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新的研讨方向---即课堂的动态生成。
  3 聆听学生的真情告白
  一篇课文,流泻着作者浓浓的抑或淡淡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内在主体。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刻画描写来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离开思想感情,去谈文章的阅读教学,语言文字就会成为一组干枯的符号。文章是作者感情的寄托,只不过在文字表现上存在着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或含蓄或奔放的区别,这需要读者用心去揣摩、去体会。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聆听学生的真情告白。学生阅读时受到文章的感染,唤起联想,融入自我,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读活文本,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出于吾之心”。叶老曾经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思想内容,产生思想感悟,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读出和自己的情感相通的人物形象,有时甚至读出了自己一段经历。
  例如,朱自清笔下的散文《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之情。文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过程的那段语句感人至深,在教学中,我充分拓展,让学生回忆父亲关心自己的感人事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切地品味文中所传达出来的父对子深沉的爱,子对父浓烈的情。试想,一个中学生如果深深体会了父亲养育自己的身心付出、任劳任怨,则体味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感动感恩之情亦在情理之中了。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心理状态,从寂静的文字中听到感情波澜的咆哮,从平常的语句中看出感情火焰的燃烧,达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阅读境界。
  4 聆听学生的个性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评价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感情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聆听学生对课文的个性理解。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答案标准化”的僵化模式,以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大胆地说,充满自信地说。多元的评价能引发学生见仁见智地去解读文本,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放飞学生的个性。
  例如,教学莫怀戚的《散步》时,我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探究和鉴赏课文的主题。学生在我的点拨、启发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有的认为它歌颂家人的互爱互助、亲情多么美好,有的认为它是一曲孝敬的颂歌,有的人认为它是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之歌,有的认为它体现了生命之美,还有的认为它体现了作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和勇于承担生命的责任。无论是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对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抑或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我都做到“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的个性理解一一给予了充分肯定。
  作品未经阅读前,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使作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学生对文章的带有个性色彩的感悟与理解,更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而语文课也因此会变得空灵而鲜活。
  新课标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又能持续发展的人。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课文是阅读的文本,它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时时照亮和指引前方的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让学生坦露心声、体验和感悟,聆听思维花开的声音,使学生自然舒适地搏动自己的心跳,得到人生的启迪和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不断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刘永平.初中语文: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程汉杰.程汉杰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 武永明.中学语文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学反思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能使教育事半功倍。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8-02    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期刊
【摘要】 在教学中,根据本课程的特征,采用儿童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体验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  【关键词】 生活性 开放性 愉快 创意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1-01    儿童的品德与生活源于他
期刊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渗透无处不在,而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如何教书育人,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是我们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 师德师风 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5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7-01    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
期刊
【摘要】 教育是从尊重开始的。尊重学生,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而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  【关键词】 尊重学生;教育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6-01    教育是从尊重开始的。尊重学生,老师要有爱心,从爱心出发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础。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爱,而教师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21-01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品德》新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期刊
【中图分类号】 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96-01    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
期刊
【摘要】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英语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普遍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表现为依赖词典阅读;出声阅读;无声朗读;回视。不良阅读习惯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主要障碍。因此,我们要改掉不良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天天读,大声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 “无声阅读”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猜词义”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 B8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14-01    人格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概念,一般理解为个性的同意语。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既包含了人的品德,又包含着知、情、意、行诸方面的特征。某人的人格特征,是通过他人对别人、对自己、对所从事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人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尤其与一个人童年时代的生活坏境、
期刊
【中图分类号】 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05-01    亲身参加了2010年江西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时隔一年,再来回顾这次比赛,依然感触良多,试作如下阐述。  “优质课大赛”即优质课进行的比赛,课的优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作为一堂成功的优质课,应该具备竞争性、观赏性和导向性,还要追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针对本校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着的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接着引入戏剧教学理论和教学实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将戏剧教学融合到英语口语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 戏剧教学 英语口语 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07-03    1 本校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和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