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身边的几个朋友近年来染指城市雕塑,所以引发了对这方面的兴趣。日前,读到一本新书《纪念性雕塑的主题选择、表现手段及寿命问题》(作者王鹤),颇有几分新意。特别是“寿命问题”,乍一看,有些刺目;细一想,正是所谓《纪念性雕塑》的要害问题,而且是当下世界性的“政治—文化”话题。似乎此前这方面的正面研究尚不多见,于是便有了“读下去”的冲动。
纪念性雕塑是介入社会“政治—文化”程度最深的一种艺术形式。众多伟大的纪念性雕塑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象征,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做到的。同时,不同于一般的自发艺术创作,纪念性雕塑从来都是一项带有鲜明的集体乃至国家意志的艺术产品,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综合体》都往往是国家组织、历时经年、耗资不菲的巨制。而如此之多的国家都对纪念性雕塑的建设和维护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这些纪念性雕塑的去留存废又不时成为全民争议的焦点,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这样古代纪念性雕塑传统相对薄弱、而当前对纪念性雕塑需求又相当强烈的国家来说,就更有必要从学理层面对纪念性雕塑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改善当前中国纪念性雕塑领域理论远滞后于实践的客观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王鹤的这本著作首要意义正在于此,对近百个纪念性雕塑建设的案例进行了剖析,运用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理论方法,试图总结出此类雕塑在主题选择、表现手段以及寿命问题上的一些规律。作者所选用的近百个案例,时间跨度由人类社会初创的古文明直至现当代;横向跨度上则遍及欧、美、亚、非四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其中有纵向比较,即同一文化体系内部纪念性雕塑的异同,并努力揭示其间的演变规律;也作横向比较,将同一文明阶段的不同国家纪念性雕塑建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方艺术迥异面貌背后的一致性。我想,这是与他深受汤因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史学著作影响的结果,能够打破地域、文明的阻隔,从而做到以全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看待具体的艺术问题。
全书体系较为严密系统,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著作资料进行梳理综述,提出研究目标、方法。第二章通过探索纪念性雕塑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起源来明确纪念性雕塑沿用至今的基本特征,很多结论是新颖的,比如对肖像或者说家族纪念性雕塑起源的探索,作者由定居农业的起源谈到祖先崇拜习俗如何催生家族纪念性雕塑,推理过程环环相扣。再如对社会纪念性雕塑起源的探究从世俗统治者与宗教势力的博弈开始,层层剥茧。第三章深入分析纪念性雕塑建设过程并总结出纪念性雕塑建设活动中的三方面行为主体。第四章分析赞助者对纪念性雕塑内容与形式选择的影响。据了解,作者本人具有艺术创作背景,自是甘苦备尝的“过来人”。由这样身份的人总结赞助者对作品内容与形式施加的影响,确实相当少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变换视角的新鲜感。稍感意外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纪念性雕塑中的意识形态作为重点——当然也没有回避。他更多是从创作者的角度专业、客观地展开论述,比如他认为许多巨型纪念性雕塑的产生并不是出于赞助者的主观野心,而是由于雕塑的体量必须与所在区域(如开阔地或山体)的空间相协调,等等。这样写,有艺术专业“技术”含量,但也使读者的阅读期待有些落空的感觉。第五章,作者既基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又超脱于这一范畴,从多个角度论及纪念性雕塑的表现对象。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与文学相通的艺术理论,借鉴文学文本分析的方法,讨论纪念性雕塑在主题选择、写实与象征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如借鉴文学理论中的“他者”概念分析此类作品营造内在张力的手法,立意就很独特。最后一章,作者通过一系列详尽的个案分析,讨论了纪念性雕塑的物理寿命与艺术寿命问题,这是一个人们平时很少注意到的问题。他把哲理性思考与现实案例的分析结合起来,给人以启迪——特别是其中那些与工程建设关联密切的实证性研究。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图文并茂。虽然属于题中应有之义,但浏览之余还是增添了一份欣喜,特别是那些别具特色而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雕塑,如属于苏美尔文明的《鹫碑》等。另外,部分章节中还包含了对工艺细节的阐释,这也是一般理论性著作中难于见到的。
书中反复强调,一件伟大的纪念性雕塑之所以伟大,创作者的因素仅是其一,还要有高瞻远瞩的赞助者以及成熟、包容的欣赏者和接收者。由此想到,对于一个在文化振兴方面雄心勃勃的民族,也应该对于纪念性雕塑有更高层次的理解。而只有理论研究达到一定高度,才会促使实践设计水平的真正提升。因此,希望这本书不仅成为雕塑工作者的读物,而且能引起多方面人士的兴趣。
(责任编辑洪滔)
纪念性雕塑是介入社会“政治—文化”程度最深的一种艺术形式。众多伟大的纪念性雕塑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象征,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做到的。同时,不同于一般的自发艺术创作,纪念性雕塑从来都是一项带有鲜明的集体乃至国家意志的艺术产品,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综合体》都往往是国家组织、历时经年、耗资不菲的巨制。而如此之多的国家都对纪念性雕塑的建设和维护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这些纪念性雕塑的去留存废又不时成为全民争议的焦点,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这样古代纪念性雕塑传统相对薄弱、而当前对纪念性雕塑需求又相当强烈的国家来说,就更有必要从学理层面对纪念性雕塑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改善当前中国纪念性雕塑领域理论远滞后于实践的客观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王鹤的这本著作首要意义正在于此,对近百个纪念性雕塑建设的案例进行了剖析,运用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理论方法,试图总结出此类雕塑在主题选择、表现手段以及寿命问题上的一些规律。作者所选用的近百个案例,时间跨度由人类社会初创的古文明直至现当代;横向跨度上则遍及欧、美、亚、非四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其中有纵向比较,即同一文化体系内部纪念性雕塑的异同,并努力揭示其间的演变规律;也作横向比较,将同一文明阶段的不同国家纪念性雕塑建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方艺术迥异面貌背后的一致性。我想,这是与他深受汤因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史学著作影响的结果,能够打破地域、文明的阻隔,从而做到以全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看待具体的艺术问题。
全书体系较为严密系统,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著作资料进行梳理综述,提出研究目标、方法。第二章通过探索纪念性雕塑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起源来明确纪念性雕塑沿用至今的基本特征,很多结论是新颖的,比如对肖像或者说家族纪念性雕塑起源的探索,作者由定居农业的起源谈到祖先崇拜习俗如何催生家族纪念性雕塑,推理过程环环相扣。再如对社会纪念性雕塑起源的探究从世俗统治者与宗教势力的博弈开始,层层剥茧。第三章深入分析纪念性雕塑建设过程并总结出纪念性雕塑建设活动中的三方面行为主体。第四章分析赞助者对纪念性雕塑内容与形式选择的影响。据了解,作者本人具有艺术创作背景,自是甘苦备尝的“过来人”。由这样身份的人总结赞助者对作品内容与形式施加的影响,确实相当少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变换视角的新鲜感。稍感意外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纪念性雕塑中的意识形态作为重点——当然也没有回避。他更多是从创作者的角度专业、客观地展开论述,比如他认为许多巨型纪念性雕塑的产生并不是出于赞助者的主观野心,而是由于雕塑的体量必须与所在区域(如开阔地或山体)的空间相协调,等等。这样写,有艺术专业“技术”含量,但也使读者的阅读期待有些落空的感觉。第五章,作者既基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又超脱于这一范畴,从多个角度论及纪念性雕塑的表现对象。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与文学相通的艺术理论,借鉴文学文本分析的方法,讨论纪念性雕塑在主题选择、写实与象征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如借鉴文学理论中的“他者”概念分析此类作品营造内在张力的手法,立意就很独特。最后一章,作者通过一系列详尽的个案分析,讨论了纪念性雕塑的物理寿命与艺术寿命问题,这是一个人们平时很少注意到的问题。他把哲理性思考与现实案例的分析结合起来,给人以启迪——特别是其中那些与工程建设关联密切的实证性研究。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图文并茂。虽然属于题中应有之义,但浏览之余还是增添了一份欣喜,特别是那些别具特色而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雕塑,如属于苏美尔文明的《鹫碑》等。另外,部分章节中还包含了对工艺细节的阐释,这也是一般理论性著作中难于见到的。
书中反复强调,一件伟大的纪念性雕塑之所以伟大,创作者的因素仅是其一,还要有高瞻远瞩的赞助者以及成熟、包容的欣赏者和接收者。由此想到,对于一个在文化振兴方面雄心勃勃的民族,也应该对于纪念性雕塑有更高层次的理解。而只有理论研究达到一定高度,才会促使实践设计水平的真正提升。因此,希望这本书不仅成为雕塑工作者的读物,而且能引起多方面人士的兴趣。
(责任编辑洪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