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如何在这里凝结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wl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身边的几个朋友近年来染指城市雕塑,所以引发了对这方面的兴趣。日前,读到一本新书《纪念性雕塑的主题选择、表现手段及寿命问题》(作者王鹤),颇有几分新意。特别是“寿命问题”,乍一看,有些刺目;细一想,正是所谓《纪念性雕塑》的要害问题,而且是当下世界性的“政治—文化”话题。似乎此前这方面的正面研究尚不多见,于是便有了“读下去”的冲动。
  纪念性雕塑是介入社会“政治—文化”程度最深的一种艺术形式。众多伟大的纪念性雕塑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象征,这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做到的。同时,不同于一般的自发艺术创作,纪念性雕塑从来都是一项带有鲜明的集体乃至国家意志的艺术产品,就像我们所熟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综合体》都往往是国家组织、历时经年、耗资不菲的巨制。而如此之多的国家都对纪念性雕塑的建设和维护高度重视,另一方面这些纪念性雕塑的去留存废又不时成为全民争议的焦点,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现象。对于中国这样古代纪念性雕塑传统相对薄弱、而当前对纪念性雕塑需求又相当强烈的国家来说,就更有必要从学理层面对纪念性雕塑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改善当前中国纪念性雕塑领域理论远滞后于实践的客观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此书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王鹤的这本著作首要意义正在于此,对近百个纪念性雕塑建设的案例进行了剖析,运用艺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理论方法,试图总结出此类雕塑在主题选择、表现手段以及寿命问题上的一些规律。作者所选用的近百个案例,时间跨度由人类社会初创的古文明直至现当代;横向跨度上则遍及欧、美、亚、非四大洲的数十个国家。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作者充分运用了比较研究法。其中有纵向比较,即同一文化体系内部纪念性雕塑的异同,并努力揭示其间的演变规律;也作横向比较,将同一文明阶段的不同国家纪念性雕塑建设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的东西方艺术迥异面貌背后的一致性。我想,这是与他深受汤因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史学著作影响的结果,能够打破地域、文明的阻隔,从而做到以全人类文明的宏观视角看待具体的艺术问题。
  全书体系较为严密系统,共分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著作资料进行梳理综述,提出研究目标、方法。第二章通过探索纪念性雕塑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的起源来明确纪念性雕塑沿用至今的基本特征,很多结论是新颖的,比如对肖像或者说家族纪念性雕塑起源的探索,作者由定居农业的起源谈到祖先崇拜习俗如何催生家族纪念性雕塑,推理过程环环相扣。再如对社会纪念性雕塑起源的探究从世俗统治者与宗教势力的博弈开始,层层剥茧。第三章深入分析纪念性雕塑建设过程并总结出纪念性雕塑建设活动中的三方面行为主体。第四章分析赞助者对纪念性雕塑内容与形式选择的影响。据了解,作者本人具有艺术创作背景,自是甘苦备尝的“过来人”。由这样身份的人总结赞助者对作品内容与形式施加的影响,确实相当少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变换视角的新鲜感。稍感意外的是,作者并没有将纪念性雕塑中的意识形态作为重点——当然也没有回避。他更多是从创作者的角度专业、客观地展开论述,比如他认为许多巨型纪念性雕塑的产生并不是出于赞助者的主观野心,而是由于雕塑的体量必须与所在区域(如开阔地或山体)的空间相协调,等等。这样写,有艺术专业“技术”含量,但也使读者的阅读期待有些落空的感觉。第五章,作者既基于一个创作者的身份,又超脱于这一范畴,从多个角度论及纪念性雕塑的表现对象。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与文学相通的艺术理论,借鉴文学文本分析的方法,讨论纪念性雕塑在主题选择、写实与象征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如借鉴文学理论中的“他者”概念分析此类作品营造内在张力的手法,立意就很独特。最后一章,作者通过一系列详尽的个案分析,讨论了纪念性雕塑的物理寿命与艺术寿命问题,这是一个人们平时很少注意到的问题。他把哲理性思考与现实案例的分析结合起来,给人以启迪——特别是其中那些与工程建设关联密切的实证性研究。
  这本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图文并茂。虽然属于题中应有之义,但浏览之余还是增添了一份欣喜,特别是那些别具特色而平日里难得一见的雕塑,如属于苏美尔文明的《鹫碑》等。另外,部分章节中还包含了对工艺细节的阐释,这也是一般理论性著作中难于见到的。
  书中反复强调,一件伟大的纪念性雕塑之所以伟大,创作者的因素仅是其一,还要有高瞻远瞩的赞助者以及成熟、包容的欣赏者和接收者。由此想到,对于一个在文化振兴方面雄心勃勃的民族,也应该对于纪念性雕塑有更高层次的理解。而只有理论研究达到一定高度,才会促使实践设计水平的真正提升。因此,希望这本书不仅成为雕塑工作者的读物,而且能引起多方面人士的兴趣。
  (责任编辑洪滔)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书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要谋求语文教数学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闭在四壁合围的教室里,把眼光死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课本上,恐怕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田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阅。”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我们较多看到的是教师示范,幼儿照着画,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较多重培养的是幼儿绘画的技能,比如注重物体的外部特点以及色彩的搭配、画面的布局等;在评价的过程中也以“像不像”为评价标准。在这种绘画的过程中抑制了幼儿自我表现的能力,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意识。新《纲要》明确提出“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是他们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教师应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而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所执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谈谈自己的感想: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这篇课文表面上写的是樟树,实际上写的是人。那么“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要不要教给学生呢?回答是肯定
微博的思想是怎样的思想?我的一位同仁屡屡以惊悚之言名世,配合民族主义而大谈消灭“劣等”的国家的言谈,每每让学生们激动不已,却也让诸多学人敬而远之;微博却成为这种言论方式的鼓励者:它有效地征服了微博上每天利用碎片时间搜集信息的人们,并成为一代“意见领袖”。  把微博上思想家们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的新闻事件的评论集合在一起就会看到:几乎所有活生生的事件,都被微博思想家们用“民主”“自由”和“灵魂”“信仰”
2011年岁尾,本刊特邀国内诸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回顾、盘点2011年印象深刻、4&g-推荐的图书。各领域专家、学者提名书籍200余种,本刊从中遴选近80种。书目及专家意见分别刊登在2012年1、2两期。让我们循着专家、学者的目光望去,在阅读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让我们一同感知2011年中国图书界的体温和脉动,一同品味2011年的袅袅书香……  历史类:《辛亥革命》  [美]阿瑟·贾德森·布朗著,
引言  自17世纪下半期开始,英国报刊逐渐兴起并成为建构社会话语空间的重要手段。文学期刊结合了文学的虚构性与日常新闻报道的现时性,语言相对浅显,利用商业化的手段发行,同时价格低廉,传播广泛,并成为新兴公共领域——咖啡馆、俱乐部里热议话题的来源,因而在社会话语空间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文学期刊与英国社会结构、文化秩序的变迁密切相关,它在发展中与女性读者结下不解之缘,它对性别角色和女性相关话题的探讨在无
小学语文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指结合电磁感应、互联网和计算机于一体的电子教学系统,是对教学设备的进一步改善,成为教学方法中的有益补充,为教师教学方法的完善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出现了诸如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