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部分之二“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在纸笔测验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常用评价方式,纸笔测验应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作出相应改进,考核的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应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评价,从知识的整体联系上去考核。习题是纸笔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重习题编设与反馈的有效性。
作为化学学科,习题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一种形式,它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化学能力、培养应用化学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当前,我们虽然已经避免了由于习题量的不足而使学生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的状况,但有些作业是“满本练”,课外还要布置好多题目让学生做,练习册要题题过关,还要搞什么错题本之类,过度地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复习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做题的速度不快,不该出的错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出在习题训练上,学生没有好奇感和新鲜感,好多都是在应付。这就使学生的训练有效性大大降低,往往事倍功半。由此,我们认识到学生训练能否有效,不在于题目做得多不多,而在于题目做得精不精。作为教师,只有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和教辅用书,有针对性地、精心地编设适合学生的习题,才能确保学生训练的有效性。
一、精挑细选,注重习题编设的有效性
以往的备课,不是忽视教学的生成性,把重点放在大篇幅书写教学内容上,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引,如何导,如何讲清楚、讲明白,就是强调解题技巧,备课笔记无异于“习题集”,大量重复记忆、机械操练虽能让学生获得较高分数,但在面对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题目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应该把提高习题编设的有效性作为侧重点之一,增加些原创题、精品题,增多些针对性强、探索性强的题目。
习题编设要有层次性,可分为课前思考题、课内示例题、课堂巩固题以及课后练习题。
注重课前思考题编设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从轮廓上自学所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注重课内示例题编设的有效性。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思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注意一些点拨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去探索,不要盲目地寻找答案和启示,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注重课堂巩固题编设的有效性。囊括教材内容,知识覆盖面达百分之百,重在巩固所学内容。
注重课后练习题编设的有效性。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习题编设的有效性,教师在编设习题的过程中,还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编设思路要从以往只训练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把握程度转变到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与否,也要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编设重点要从机械重复、冷饭重炒的练习转变到针对课程重难点和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置一定的梯度和难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学生自我提升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3.编设范围要从书本转变到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热点,让学生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中自我建构,最大程度地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兴趣。
4.编设力量要从以往教师个人单打独斗转变到整合全体备课组成员智慧,把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合力,发挥教学智慧的整体效益。
5.编设成员要从教师单向选择转变到指导学生编设,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6.编设成果要从以往零打碎敲、只纸片本、小黑板转变到逐步积累、不断修改、文本呈现的习题库,以形成系统的符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校本资源。
二、落实常规,注重习题反馈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元认知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就是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根据教学活动要求,选择适宜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程,不断反馈和分析信息,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技能形成中,反馈对技能动作的学习和完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教师讲了不等于学生听了,学生听了不等于懂了,学生懂了不等于会了,学生会了不等于会学了。教师要对学生的习题进行及时地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扎实有效地完成习题,发挥激励作用、反馈作用和调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训练效度。教师可以将先前的习题情况作为重要资源,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和策略上的不足,再设计当前的习题,以此来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流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落实,发挥习题的教育功能。
课堂检测不可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渐渐变活了,学习内容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自由度。但是,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过程,忽视课堂检测。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当堂练习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哪怕是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和计划,也要让学生当堂训练,因为学生对于解题方法的掌握、解题方法的优选单靠教师的教是教不会的,它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总结、去体会才能感悟到的。课堂检测需保证当堂集中统一校对,迅速反馈。
作业批改要精细。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作业是学生通过练习形成能力的重要阶段,做了不批、批了不讲、讲了不改,等于白做。教师要把握适时、适量、适度原则开发、布置作业,本着激励的原则选择对学生有效的批改方式。对于课后书面作业,在全收全批基础上,可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批次精批细阅,了解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缩短批改与反馈之间的时间,使师生双方及时搜集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及时评讲,认真纠错,防止大量遗忘,确保反馈的时效性。对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要让学生进行二次作业,做到有批改必有矫正、有矫正必有落实,达到消除错误、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试卷讲评应及时。考试是对一段时间的学习的总结,是学生查清自己位置的关键,是针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练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检查,也是学生看到进步、增强信心的一种手段。试题的合理编排与否决定着讲评试卷质量的好坏,高质量的试卷讲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及时讲评,及时反馈,各种因素在最佳状态下得以最优化配合,从而取得显著效果。在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后,应尽早发还试卷,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测试评价结果,为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奠定基础。教师要重点讲评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或者是按顺序逐题讲解;重点引导学生自我寻找、分析、总结出出错的原因以及需要加强训练给予巩固的内容,而不是只有教师讲解,让学生无论是在审题、解题上,还是在知识的整理、深化与强化上都能得到再训练与再提高。提高知识应用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增长经验,从而对学生的已学知识起到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注重习题编设与反馈的有效性,必能激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这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有良好的影响,必将有效地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为化学学科,习题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一种形式,它是学生巩固理解所学知识、发展化学能力、培养应用化学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当前,我们虽然已经避免了由于习题量的不足而使学生技能得不到有效训练的状况,但有些作业是“满本练”,课外还要布置好多题目让学生做,练习册要题题过关,还要搞什么错题本之类,过度地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复习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做题的速度不快,不该出的错较多,究其原因就是出在习题训练上,学生没有好奇感和新鲜感,好多都是在应付。这就使学生的训练有效性大大降低,往往事倍功半。由此,我们认识到学生训练能否有效,不在于题目做得多不多,而在于题目做得精不精。作为教师,只有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和教辅用书,有针对性地、精心地编设适合学生的习题,才能确保学生训练的有效性。
一、精挑细选,注重习题编设的有效性
以往的备课,不是忽视教学的生成性,把重点放在大篇幅书写教学内容上,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引,如何导,如何讲清楚、讲明白,就是强调解题技巧,备课笔记无异于“习题集”,大量重复记忆、机械操练虽能让学生获得较高分数,但在面对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题目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应该把提高习题编设的有效性作为侧重点之一,增加些原创题、精品题,增多些针对性强、探索性强的题目。
习题编设要有层次性,可分为课前思考题、课内示例题、课堂巩固题以及课后练习题。
注重课前思考题编设的有效性。帮助学生从轮廓上自学所学知识,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注重课内示例题编设的有效性。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思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注意一些点拨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思路上去探索,不要盲目地寻找答案和启示,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注重课堂巩固题编设的有效性。囊括教材内容,知识覆盖面达百分之百,重在巩固所学内容。
注重课后练习题编设的有效性。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习题编设的有效性,教师在编设习题的过程中,还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编设思路要从以往只训练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把握程度转变到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与否,也要关注学生能否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编设重点要从机械重复、冷饭重炒的练习转变到针对课程重难点和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置一定的梯度和难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学生自我提升的空间,让每位学生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3.编设范围要从书本转变到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热点,让学生在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中自我建构,最大程度地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兴趣。
4.编设力量要从以往教师个人单打独斗转变到整合全体备课组成员智慧,把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形成合力,发挥教学智慧的整体效益。
5.编设成员要从教师单向选择转变到指导学生编设,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6.编设成果要从以往零打碎敲、只纸片本、小黑板转变到逐步积累、不断修改、文本呈现的习题库,以形成系统的符合校情、师情、生情的校本资源。
二、落实常规,注重习题反馈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元认知理论,认为人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就是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对象,根据教学活动要求,选择适宜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程,不断反馈和分析信息,及时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技能形成中,反馈对技能动作的学习和完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教师讲了不等于学生听了,学生听了不等于懂了,学生懂了不等于会了,学生会了不等于会学了。教师要对学生的习题进行及时地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扎实有效地完成习题,发挥激励作用、反馈作用和调控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训练效度。教师可以将先前的习题情况作为重要资源,反思自己在教学设计和策略上的不足,再设计当前的习题,以此来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流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落实,发挥习题的教育功能。
课堂检测不可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渐渐变活了,学习内容开放、灵活,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自由度。但是,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自主探索精神等方面的培养过程,忽视课堂检测。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当堂练习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哪怕是临时改变教学内容和计划,也要让学生当堂训练,因为学生对于解题方法的掌握、解题方法的优选单靠教师的教是教不会的,它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总结、去体会才能感悟到的。课堂检测需保证当堂集中统一校对,迅速反馈。
作业批改要精细。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且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作业是学生通过练习形成能力的重要阶段,做了不批、批了不讲、讲了不改,等于白做。教师要把握适时、适量、适度原则开发、布置作业,本着激励的原则选择对学生有效的批改方式。对于课后书面作业,在全收全批基础上,可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个批次精批细阅,了解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缩短批改与反馈之间的时间,使师生双方及时搜集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及时评讲,认真纠错,防止大量遗忘,确保反馈的时效性。对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要让学生进行二次作业,做到有批改必有矫正、有矫正必有落实,达到消除错误、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促进学生有效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试卷讲评应及时。考试是对一段时间的学习的总结,是学生查清自己位置的关键,是针对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练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检查,也是学生看到进步、增强信心的一种手段。试题的合理编排与否决定着讲评试卷质量的好坏,高质量的试卷讲评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及时讲评,及时反馈,各种因素在最佳状态下得以最优化配合,从而取得显著效果。在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后,应尽早发还试卷,使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测试评价结果,为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奠定基础。教师要重点讲评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面面俱到或者是按顺序逐题讲解;重点引导学生自我寻找、分析、总结出出错的原因以及需要加强训练给予巩固的内容,而不是只有教师讲解,让学生无论是在审题、解题上,还是在知识的整理、深化与强化上都能得到再训练与再提高。提高知识应用中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增长经验,从而对学生的已学知识起到矫正、巩固、充实、完善和深化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崭新的舞台。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注重习题编设与反馈的有效性,必能激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这对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有良好的影响,必将有效地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