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点圈画中感受文本的魅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孙立权老师提出“批注式阅读”至今,小语界学者们对批注式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已有十多年。这种阅读方式以简洁、高效的特点,个性化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又通过以直接领悟为出发点的思维方式和“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表述方式深深契合当下语文课改的方向。
  《女娲补天》是统编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文章。讲了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本单元《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三篇精读文章的教学铺垫,学生已经了解了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到了神话故事中蕴藏的丰富的想象。加之学生已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受、理解的能力,对于这篇略读文本,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独立阅读的能力来解读文章。
  不妨以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对文本细致地解读。
  一、探究未知,建立神话共圈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
  【文章开篇未介绍女娲,默认大家都非常了解女娲的故事,其实也是给文章背景留白。女娲到底是谁?什么样的形象?女娲造人的故事又是怎样的?盘古开天地之后、女娲创造人类之前,大地是怎样的景象?造人以后女娲对人类做了些什么?以留白开篇,引发疑惑,激起探究,了解背景。】
  有一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忽然打了起来。他们打得异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了人间。结果水神共工惨败,他又羞又恼,觉得没有脸活在世上,就对着西边的不周山一头撞了过去。要知道,不周山本是一根撑天的大柱子,共工这么一撞,这根撑天的柱子被撞断了。
  【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的故事与女娲补天有什么关系呢?这一段内容的补充很好地形成了神话的“共圈”,完全弥补了原来版本课文中丢失的解释,即有力地补充了天为何突然出现大窟窿的原因。联系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传说,可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神话传说体系化的阅读和了解。当然,对于水神和火神为何忽然打起来也是有故事可说的,不妨利用闲余时间进行拓展,让共圈更圆融。】
  文本开篇的交代简洁明了,但越是简洁,越有留白的空间去挖掘。
  女娲这一形象本就大有来头。从字理看,“娲”字从“女”从“呙”,女娲是九河神女之女,为“天地的守护神”“创世女神”。文本开篇虽未介绍女娲,但关于“创世女神”女娲的故事不得不了解。以女娲造人的故事引入,铺陈故事大背景,可以初步奠定对女娲形象的认知,更好地感受神话情节、人物的奇妙,对神话有一个更为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衔接本单元第一篇文本《盘古开天地》,由课外探究了解、打开想象。盘古开天地后大地是怎样的?有了人类以后大地又是怎样的?女娲可能提供了什么帮助,使得人类一直快乐、幸福?这样初步激發学生想象,感受女娲造人的伟大贡献,奠定对文本的探究乐趣。
  读到第二段,看似会有疑惑,写女娲的故事为什么又跳跃到水神和火神,甚至文本用了较多的笔墨来链接到另一个故事。这其实就是神话故事体系的共生共长,尤其是对于远古时代人类起源时的传说,人们总是通过丰富多样的故事来阐述,并且不断由细枝末节中生根发芽,互相关联,形成圆融饱满的神话故事圈。
  神话是远古人类对自己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艺术化的想象、解释和描述。我们的祖先就是企图通过神话故事来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生命规律,这既是劳动人民对真理的探究和进取,也反映了他们对不屈服于命运、敢于征服大自然的精神的崇尚,《女娲补天》亦是如此。
  二、 把握细节,言语生长
  天上顿时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人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怖之中。
  【这一段环境描写很有画面感,值得细细品味。
  首先,“窟窿”“深沟”“洪水”“野兽”等词直接烘托出场面的可怕。其次,“大”“一道道”“黑黝黝”“喷涌而出”“各种”“残害”等词深刻体现了这种可怕程度之深,“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恐怖”则揭露了人内心的真实地感受,通过反复朗读便能更好感受这种可怕、惊慌。最后这段环境描写层次分明,从天、地、人三个角度体现了这种可怕。
  再读原文,也可发现课文其实删去了“火滥焱而不灭”这一情节和“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这一具体描写野兽如何残害百姓的文字。此时不妨大胆发挥想象,在这样一片混乱之中,还会发生哪些可怕的场景呢?】
  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这两段文字细致地描写了女娲冶炼五色石补天、杀野兽保护人类和补地的过程,尤其是抓住了动作来写。“捡”“燃”“炼”“修补”“杀”“斩”“烧”“撒”一连串的动词非常丰富,看似都是平常的动作,但其实恰恰体现了女娲补天的不易。她为了冶炼五色石补天的艰辛,她一心想要补天挽救百姓的决心,在这两段文字中一览无遗,可见她为民奉献的精神品质。
  有了动作描写,还可以揣测心理活动。当女娲冶炼的时候,她在想什么?五色石冶炼成功时她在想什么?见到天空被撑起来、地缝被堵住的时候,她心里又想些什么?】
  读神话故事在关注故事情节、感知角色形象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文本中言语的味道,仍应聚焦文本。尤其是新的统编本教材,基本还原了神话故事的原文,遵循了原文的文字内核和情节发展,其目的显而易见——保留神话故事本身的意蕴性。情节与故事离不开文字的描绘,那么固然会有一些出彩的言语之处。此时抓住言语的细节处,好好揣摩、体会、品读,无论是连续性动作,还是叠词的使用,无论是对心理的描绘,还是对环境的描摹,品味后都有妙处,再伴随想象、读悟等方式扩充情节,才能更好地走进故事,理解故事,感知形象。   三、 感受想象,填补留白
  神话故事本身展现出来的“想象”是阅读的重点,这些不可思议的情节正是神话故事魅力的体现。此外,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的内容,也往往是一笔丰厚的资源,教学中要敢于挖掘,勇于扩展“神奇的想象”。
  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妙!这些极具神话色彩的想象将故事推向高潮,而这些想象又和故事的起因部分共生共长,完美地“解决”了天地间的灾难:天塌地陷、洪水泛滥、野兽肆虐。同时这些想象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乌龟的腿可以支撑天空、芦灰竟然可以堵住地缝、女娲可以一举制服作恶的黑龙、制服所有野兽……但正是这些意想不到,让读者读得意犹未尽。】
  故事中,由天塌地裂想象到洪水浩洋不息、野兽肆虐横行的场景,制造了人类的困境;为了拯救人类,想象出“五色石”“芦灰”这些神奇的元素,进而想象到用五色石补天、断鳌足立四极、杀黑龙济冀州、积芦灰止淫水的不可思议的独具神话色彩的情节,既为女娲奠定形象,也将故事推向高潮。如果继续展开想象,女娲是如何找到五色石的,又是如何冶炼五色石的?面对泛滥的洪水,在堵住地缝之前,她是怎么帮助老百姓的,这些将是我们对故事的想象。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女娲先从各地捡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
  【既然是“巨大而艰难的工作”,那么找五色石的过程、补天的经过也一定不容易。文本没有展开写,正好给学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为了五色石,她或许走了许多特殊的路, 爬了许多特殊的山, 去了许多充满艰难险阻又有神话色彩的地方,经历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大胆展开想象,填补故事的留白處。】
  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
  【炼就五色石的情节一笔带过,但我们可想而知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炼了多久?第一天炼成什么样子?赤色石头带来了什么?第二天炼成什么样子?青色石头带来了什么?第三天……这一天一天、一点一滴的变化,既是炼石的不易、补天的不易,也是想象的魅力。】
  神话故事本身就是充满神奇元素的,学生在与神奇相遇的过程中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妙,也能在大胆的想象与增补中延伸这份神奇的意蕴。
  读神话,不能脱离这些神奇的想象之处,应该抓住留白对故事进行适当的填补和延伸。在发掘想象中感受神话的魅力,在创造想象中凝练思维能力。
  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人们世世代代怀念着女娲,传颂着她的伟大功绩。
  【多神奇呀,开篇大地上的“欢声笑语”和结尾人们的“新生”相契相合,这都是女娲给大地和人类带来的巨大改变,这就是想象的交融和神话故事的圆满。
  故事依然给了美好的结尾,彰显着人们内心对美好、善良、勇敢的向往。其实神话故事的结局不仅仅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也起着升华神话的作用。
  但如果再大胆想象:如果支撑天空的四条腿倒塌了,如果芦灰堵住的地缝又崩裂了,如果用石浆……】
  读神话,在关注情节的时候也不可忽略故事的开篇与结尾。神话故事的结局往往是美好的、皆大欢喜的,这正是劳动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定胜天的自信,对人的无穷力量的赞扬,是神话故事绽放的美好、勇敢、善良的光芒。抓住此特质,也可以给课堂制造跌宕起伏的趣味。比如反过来思考,有意地破坏“美好的结局”,制造一个“残缺的结局”将会如何呢?这样的方式能进一步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让学生深入感受到神话故事传递出的力量。
  神话故事的教学不应过分字斟句酌,而应在于体会神话的根——神奇。教学中,让学生沉浸在神话的氛围里,关注细节,挖掘留白,大胆想象,学生才能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要表达的内核情感。在想象中感受神话的美,在想象中感受神话的神奇,在想象中体会神话的魅力。
  尝试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细致地解读《女娲补天》的文本,在自我对话、与编者对话的过程中,提出疑惑、探究思考、深入感知,完成对文本的升华性解读,将一种灵动投射到阅读模式中。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银城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摘 要: 康拉德是后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吉姆爷》既是其成名作又是其经典。本文旨在揭露小说在后殖民语境下主人公吉姆一波三折的人生经历及其无法摆脱的人性弱点,是现实主义的不朽之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延续,即自然主义的特征;以现实的笔触彰显了帝国主义殖民扩张时期小人物的彷徨、焦虑和无法避免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后殖民语境 人性 悲剧  一  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同是发源于19世纪中
夏天的时候,杜小田跟父亲去一个叫长青湖的湖边度假,那是杜小田永远难忘的假日。   长青湖离梨花市大约两小时的车程,是一个美丽的大湖,有沙滩树林和一望无际的湖水。杜小田父子和周旦一家一同去。   那天杜小田很兴奋,事实上,这样的旅游在杜小田的生活中并不多,因为杜小田的父亲不同他生活在一起。杜小田和妈妈生活在梨花市,而父亲生活在土城。父亲一般会在夏天来看他,那时他放暑假。   天还黑着的时候,他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教师历来的老大难问题—— 一提到作文,学生没啥可写,也不会写,教师不会教,也不想教;公开课上,可以选择的话,尽量绕着它走。可是,作文教学不重要吗?大家都知道,重要,太重要了。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并且写作和其他手艺一样,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现以五年级游戏作文《心有灵犀》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游戏作文,也可以称为活动作文,在童声作文里归为“嬉系列”。
1979年的年初,中国的南方和西南边界战事正酣,此后十年,中越边境战火不断。此时,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转过年来,1980年的秋天,我就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了。   蛟河奶子山镇开发于清朝乾隆末年,地处蛟河盆地东南,是东高西低的丘陵地带。1851年,即咸丰元年,这里发现煤矿后形成居民点,外来人口累年迁入,人丁日益兴旺,逐渐形成绵延60多公里的蛟河县的第一人口和资源大镇。因为此
习作一直是学生学习语文最苦恼之事,苦于不知写什么,也苦于不知如何下笔。为了不让学生在习作面前望而却步,也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笔者侧重选择“嬉系列”作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习作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所谓“嬉”,就是嬉戏、玩耍之意,而爱玩正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嬉作文”就是将有趣的活动、游戏等引进作文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后,春风化雨般地积累素材、习得方法、积淀情感。  不少教师以为学生只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章以“不屈不挠”这一教学片断为切入点,结合语用学理论,通过反思、评析教学过程,提出实施建议,进一步明晰阅读教学中成语教学的核心价值,阐述“唯有指向真实语用,才能实现‘成语’核心价值”这一观点。  关键词: 成语 真实语用 核心价值  教研組举行活动,一位同事执教《海伦·凯勒》一课。恰逢笔者近期主持区级课题“语用学视野下的熟语教学研究”
春风度过了山海关,鸟儿就往回飞了,冰雪消融的黑土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这样好的季节里,侯一刀被患者骂了,骂得苦不堪言、体无完肤、无可奈何。他窝囊地坐着,脸上还挂着无奈的笑,这是他惯用的伎俩,代替了口诛笔伐。侯一刀清楚,很多双内容丰富的眼神,在他身上飘来拂去。现在社会呀!有些人怎么了?浮躁、自私、麻木,通俗地说,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侯一刀想着,内心怒火燃烧,想搧这个女人的耳光……  赵主任久经沙场
摘 要: 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基本特点,将国开学习网与课程钉钉群相结合,设计了三“课”四“学”的线上教学模式。教师通过钉钉群直播开展导学课、答疑课、复习课,通过教师导学,学生开展自学;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活动,促进学生之间互学;教师根据直播课堂、课程讨论区的学生反馈信息进行精准助学。将四“学”融入三“课”,满足了需求多样性,增强了师生互动性,提高了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国开学习网 钉钉群直
摘 要: 要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必须从课堂导入入手,根据语文学科固有的特点导入。本文分析了“伪语文导入”现象,提出了“真语文导入”策略。  关键词: 真语文 语文课堂导入 语文味  在真语文讨论的大背景下,我们倡导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拒绝“假语文”、“伪语文”。所谓语文味,是指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位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把握语文这一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
摘 要: 刘备与唐僧之所以能够领导团队走向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具有出众的社会交往能力。本科院校文秘专业学生要具备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备的思想素养:目标明确,意志坚定;严于律己,言而有信;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第二,掌握交往策略:维护上级的权威;与同级精诚合作;对待下级要赏罚分明。第三,懂得沟通技巧:明确对方的心理;注重礼貌礼节;把握沟通的主动权。  关键词: 文秘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