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化学中的运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既是社会变化和发展的动力,也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的关键因素,还是个人获取竞争胜利,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手段。江泽民指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教育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化学教学),走学科渗透为主,专门训练为辅的道路。因此中学化学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积极挖掘创新教育因素,自觉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化学创新素质是进行化学创新活动,获得创新性成果(例如发明、发现新的化学事物和新的化学知识经验,发明新的化学方法或解决以前未能解决的化学问题等)的素质,是一般性创新素质在化学领域的特殊表现。除了包括化学知识结构、化学实验能力、化学思维能力、认识策略等智力因素,也包括兴趣、价值观、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1.培养和强化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如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思激趣;理论联系实际,讲解化学在尖端科技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讲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侯德榜制碱法等化学史激发学生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社会性动机等。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2.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
  “创造是需要承担风险的,在缺乏创新意识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容易把探索者的失败与道德上的堕落等量齐观,把探索视为畏途”,这说明创新教育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创新环境,给学生以“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⑴创造力源于好奇心,故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尽量满足“这东西真有趣,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式的提问,把学生思维引向更深更广的领域。⑵鼓励学生采用与众不同或教师自己没想到或未采用的方法,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和个性。⑶允许学生探索活动的失败,承认失败的价值,甚至分担风险。⑷纠正“唯分数至上”的评价观念,对学生实行多元化、发展性的积极评价,给予不同发展机会,以减轻他们成长的压力。⑸鼓励和培养学生冒险精神,要树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要强化进取精神以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
  3.奠定广泛深厚的科学知识基础
  知识不仅给创新活动提供“原料”,还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西蒙认为“无论物理直觉还是化学直觉,都是以广泛细致的物理、化学知识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各方面的知识就没有直觉。”迷信知识,迷信权威,将知识看作一成不变,以及知识杂乱无章等都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所以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不要将知识绝对化和讲得过死,给学生留有发展空间,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和填补。教学时,不能只讲知识的结论,只强调知识的正确性、权威性,不讲人们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难探索过程,也很少讲知识该怎么用以及其不完之处,否则学生对知识产生神秘感、神圣感,觉得自己与知识的发展创造无缘,只需服从权威,缺乏创造动力与能力。
  4.培育创新性心理素质
  创造性心理因素是个人特点,它对创造的发挥起着重要的推动、维持、定向作用。在具有高创造性人的身上发现主要有以下特征:不受利己主义干挠;不畏压力,不怕犯错,果断敢为的精神;个人独立自主而不乏观念的灵活性;不受严格的性别角色限制;强烈的好奇心和事业心;高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力等。法国化学家巴拉尔严肃认真地实验态度使他首先发现溴元素,让粗心的大化学家李比希懊恼不已;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畏劳苦发现元素镭;莫瓦桑勇于献身收集到氟气等事实说明创造过程既是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但也是强烈的情感活动过程,杰出的创造才能需要伟大的胸怀、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来孕育,所以要培养学生利他、求美、奉献等高尚情操。
  5.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丰富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它包括灵感的闪现,又离不开创造性想象的支持。门捷列夫运用演绎外推预言铅、镓、锗等新元素,说明要重视训练以逻辑为主的创造性思维,如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等。凯库勒由梦境得灵感提出苯分子结构式,门捷列夫从玩牌中得灵感排出元素周期表,说明也要重视训练为非逻辑为主的创造性思维,如直觉、灵感、联想、想象等。教师在教学中可多采用“大脑暴风骤雨方案”,通过暂缓作出判断和评价,让学生对同一问题提出多种可能性解答和变化。在知识教学中,注意讲清理论创立、发现、完善的过程及方法可让学生模仿。在实验教学中加强设计性实验训练,不要忽略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在习题训练中强化数据、材料、图象分析题以及信息题教学和练习。
  6.大力开展化学科技课外活动,推进化学创新实践。
  化学科研课外活动因其有较强的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吸引众多化学爱好者,并且使爱好者有实现创新欲望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化学创造人才。
  ⑴指导阅读,拓宽知识面。读化学科普读物,化学史、化学家传记等书籍,或观看录像、电影等,对有发展潜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其适当看一些大学化学书籍。⑵开设课外实验激发兴趣。课外实验包括验证性实验、趣味实验、设计实验、家庭简易实验等。⑶组织学生撰写化学小论文,举办讲座,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化学素质。
  最后借用周光召的话来发出号召各位教育界同仁去身体力行,“希望学校不要以过多的考试把学生束缚在接受现有知识上面,要更多地传授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培养创造的能力,学为了用,为了创造”。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是逐渐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的课程整合在国内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具体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如何具体实现整合,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带来一些不同的做法,我从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口头上的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阅读指点,堤出不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一、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
期刊
自课改以来,一线教师“与课改同行”,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课改的第一批参与者和受益者的成长与发展的幸运。同时在这个进程中,也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种情况表明教师的改革愿望、改革理念与实际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着差距,这实质上触及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即语文课改中的教师角色及其转变问题。这是当前课改实验深入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实现教师角色转变是当前课改实验深入发展的关键  在课改进程中,对教师角色转变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结合初中教学现状,最适合运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法,以此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及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1.小组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指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
期刊
有机物燃烧的规律是中学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常见题型,也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许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产生混淆,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有机物完全燃烧的两个通式:  一.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时:  1.等质量的烃类物质(CxHy)完全燃烧的耗氧量与y/x 成正比。  2.有机物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有关量的讨论  ⑴当两种有机物最简式相同时有机物不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
期刊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适应新形式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呢?这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为这一节课要传授的知识、教学的方法及要使用的教学手段做好的前凑,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在课前要做到这几点:  1.认真阅读课文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期刊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软件一般一年半就要更新一次,硬件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提升一档,这样的发展速度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习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策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主要谈谈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莱辛说过:“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我把这
期刊
南部县城关二小地处川北地区一所小县城。占地面积9800平方米,在校学生近4000人。面积狭小、人数众多、科学课所需实验器材等教学资源配备远远不够。长期限制了师生的发展空间和思维。学生长期只能在黑板上“学科学”,并对科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难以引起兴趣;教师科学素养缺失令人难以置信。为此,二小老师与县教研室相关领导群策群力,另辟蹊径准备开设一条适合二小的科教之路。  一、运用“五有”策略进行有效科学课堂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学校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四十分钟内要效益。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极为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感状态的综合表现,是教师与学生集体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课堂上师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的发展,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质处于兴奋状态,增强智力活动
期刊
高中数学知识的内容广泛,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也常常能够看到很多数学知识的运用。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生活当中,需要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就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际当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是数学学习当中的一个主要的方面。  但长期以来,由于在高考分数论英雄的压力下,高中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缺乏自觉性和能动性,往往注重的是进行书本问题的解决,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