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问题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视也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新思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主体性的提升,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现代接受理论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者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然而,纵观以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认识,虽然问题的切入点从“教育者主体性”发展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由于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对策和思路,往往仍然倾向于从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思考。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接受”作为教育过程的最后一环,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受教育者接受与否、接受的效果的如何决定了整个教育过程成功与否。长期以来,我们在从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客观上把受教育者视为消极的接受者,从而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延缓甚至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使其成效性大大降低,浮于表面,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内心的冲突和对立。因此,以现代接受理论的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从接受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内涵的把握
所谓主体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具体来说,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其中,自主性是核心因素,能动性是基本内涵,创造性是最高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机构成的复杂整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越来越重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在这里,我们着重从接受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进行探讨和把握。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人类对待外部事物都有一个能否接受、是否接受、如何接受以及接受后果的问题。从古至今,中西方对接受问题的触及和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随着解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兴起,接受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和论研究的新视角。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指接受者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对象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以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很长时间以来,人在外部客体面前缺少主动性和选择性,人们对于信息没有多少选择和拒绝的余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单向模式使受教育者的个体性没有凸显出来。而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人们不得不在巨大的信息量面前有选择地加以接受,受教者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就成为一个关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了。从接受学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成为新的学术动向,这要求我们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
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上,从接受的角度来看,接受是决定整个教育实现与否的关键,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和接受空间、接受能力为出发点,以充分激发和发挥受教育者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为重点,以促进受教育者接受为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是了解受教育者接受的期待视野 ,结合社会和国家要求,确定契合接受者需要的教育目标;根据接受者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育中介,创造有利于接受的教育环境,帮助接受者实现接受过程。其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接受活动中的选择性、鉴别力、独立性、主动性等,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任何自己认为可以信赖的教体接受教育;配合教育者,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期待;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接受情况向教育者作出明确反馈,以便其及时调整,从而有利于接受过程的顺利实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接受者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接受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标。
二、现代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启示
(一)重视接受者的主体需求
心理学认为:需要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制约着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内在的驱动力。按照这一理论,接受者的主体需要是影响接受的关键因素。
接受者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体需求。从接受学角度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第二个方面,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虽然两种认识成果性质各异,对其的接受难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种认识成果都是主体实现自身发展所必须的。
然而,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阶级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往往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这在客观上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学生接受知识技术教育是主体自主自愿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党和国家的需要。在现实中则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分裂:接受知识技术教育被看作是一种权利,是为自己学的,自己花钱来学也应当,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是为别人学,是一种义务,甚至由国家花钱来对学生免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仍然不愿接受。产生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调动起他们接受的积极性和热情。不仅如此,学生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与党和国家的期望是一致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重视接受者的主体需求也具有现实可能性。
(二)重视接受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过去人们曾认为受教育者或接受者是被动的一方,只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信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同样具有主体性。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认,而忽视了对其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关注。事实上在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绝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对于接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期待视野是现代接受理论的重要概念,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能够使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从而变外在知识为经过主体加工创造后的内在知识。接受主体在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存在着期待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这种期待视野,力图使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达到视野融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起到实际效果。其二,接受主体对信息有选择的权利。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受限,信息相对匮乏,在那种情况下,教育者往往是信息的掌握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权威性。然而,在当今社会,信息流通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往往不在具有信息权威性,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其价值权威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受主体理性选择权利的增长。因此,接受主体对于信息理性、自主的选择成为制约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也恰恰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接受者的能动性。其三,接受主体的创新期待是推动事物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接受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尽量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掘接受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重视接受者与教育者的相互作用
接受理论关于接受期待视野的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即接受的效果不仅与传授者有关,也与接受者有关,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教育者和接受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教育者积极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认知接受水平进行选择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接受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失去任何一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都无从谈起。教育者和接受者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传授与接受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着对方。一方面,教育者促进或制约着接受者的接受活动。教育者对接受者是否了解,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采用的方式方法,能否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接受者的接受效果有着直接关系。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其实质上就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激发、引导和培育作用。另一方面,接受者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的水平,接受者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接受期待视野的状况等都在影响着教育者引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接受者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成效的实现,但其发挥却有赖于教育者对这一问题的正视与激发。
三、接受学视野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要求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教育活动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独立性、主体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附属物。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强烈的依附性,在使教育活动本身缺乏主体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降低了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影响了接受的效果。
诚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政治性、阶级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约,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应重视它的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纠正过于偏重社会取向而忽视人的发展取向的价值取向,恢复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功能,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强化,形成理想信念,支配人的发展,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主体的吸引力,使其主动接受教育。
(二)激发和优化接受主体内在动力
如前文所述,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授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同、接受和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主体认同、接受并转化到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中去,则主要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内在主动力。因此,激发接受主体内在动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客观需要和现实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类动力系统的核心,人的动力和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动力越强劲,积极性越高。激发和优化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必须从接受者的主体需要入手。
首先,了解和满足接受者的现实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授内容不感兴趣、漠不关心的情况,教育的被接受情况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内容脱离接受者的现实需要,从而难以激发起接受的内在动力。举例来讲,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理想目标缺失,感到迷茫、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家庭的过高期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部分学生感到无助,甚至恐慌……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被真诚地重视、欣赏和关爱,他们渴望倾诉,渴望有人能够耐心的倾听,渴望尊重与信任……这些需求对他们而言,是最现实也是最急迫的,当这些需求没有被教育者发现、重视,进而解决时,那些潜藏在接受主体内心深处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难以被激发出来的,从而旨在进行精神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的内在动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首先要切实了解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在最大限度上给予理解和帮助,只有低层次的需要解决了,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才能够被发掘出来。
其次,提升接受者的需要层次,使之与社会和国家需要契合。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产生的,当人的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会生成高层次的需要。主体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各种需要,主要包括获取知识需要、追求真理需要和政治参与需要等都位于整个需要层次体系的较高级别。因此,当接受主体的现实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后,教育者应该帮助接受者提升需要层次,激发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在激发接受主体获取知识需要方面,要把认知性教育和知识性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知识含量不够高,人文底蕴不够足等,把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增强受教育者接受的主动性;在激发接受主体追求真理需要的方面,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的基础上,加强这种真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运用真理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困惑,提高受教育者对真理的信任程度,从而激发其对真理的向往和需要;在激发受教育者政治参与需要方面,可以通过增强接受主体政治效能感的方法,培养其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激发起政治参与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激发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总之,这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相契合,对其的激发正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增强接受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
如前文所述,接受理论关于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论述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白纸上作画,受教育者在进入教育过程之前,在开始接受活动之前,主体自身原有的知识、态度、性格、思维认识水平等因素已经作为影响因素存在。因此,教育者必须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这是教育者从接受学视角发挥主体性的表现,同时也是激发接受者接受主动性,增强其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应根据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态度倾向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在接受任何一种教育信息时,原有的立场、观点、态度就构成了他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筛选的参照系,这一参照系直接影响他们对教育信息的选择和接受教育的深刻程度。因此,若想增强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就必须针对受教育者原有观点和态度的特点,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其次,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组织传递教育信息。心理学家们认为,个性心理包括需要动机等方面的个性倾向性,还包括气质、能力、性格方面的个性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具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四)创造良好的接受氛围
所谓接受氛围,亦指接受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环境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在特定的接受氛围中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互动是由接受氛围推动的,因此接受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接受氛围,能够激励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接受教育活动,不好的接受氛围,会阻碍人接受主动性的发挥,使人堕落。
良好接受氛围的创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要为受教育者营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着重于优化受教育者的整体心理氛围,营造愉悦性、理智性的心理环境,使之产生思想接受的共鸣效应。二是,建立和谐的教受关系。建立新型受、教关系,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新型受、教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平等的、对话的关系而不是强制的、命令的、上下级的关系。三是,创建和维护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正向氛围。外部客观环境对于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往往有重要影响。这里所指的外部氛围,既包括有关教育活动的硬环境,也包括信息、经济、政治、文化等软环境。当外部氛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向时,主体对于教育认可度随之提高,接受的主动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必须努力创建和维护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正向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型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6)
关键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参与者是作为主体存在的人,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然而,纵观以往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的认识,虽然问题的切入点从“教育者主体性”发展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性”,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由于教育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社会和国家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对策和思路,往往仍然倾向于从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思考。随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接受”作为教育过程的最后一环,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关键所在,受教育者接受与否、接受的效果的如何决定了整个教育过程成功与否。长期以来,我们在从教育者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客观上把受教育者视为消极的接受者,从而挫伤了受教育者的积极主动性,延缓甚至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使其成效性大大降低,浮于表面,甚至造成受教育者内心的冲突和对立。因此,以现代接受理论的视角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从接受论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内涵的把握
所谓主体性即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具体来说,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其中,自主性是核心因素,能动性是基本内涵,创造性是最高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有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有机构成的复杂整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育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越来越重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在这里,我们着重从接受论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进行探讨和把握。接受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人类对待外部事物都有一个能否接受、是否接受、如何接受以及接受后果的问题。从古至今,中西方对接受问题的触及和研究由来已久,尤其是随着解释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兴起,接受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和论研究的新视角。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指接受者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对象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它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以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人的思想品德。很长时间以来,人在外部客体面前缺少主动性和选择性,人们对于信息没有多少选择和拒绝的余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单向模式使受教育者的个体性没有凸显出来。而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带来,人们不得不在巨大的信息量面前有选择地加以接受,受教者对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就成为一个关系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了。从接受学视角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成为新的学术动向,这要求我们转换观念,换个角度看问题,即从教育者的眼光转向接受者的眼光,把研究的重点转到接受者方面。
具体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上,从接受的角度来看,接受是决定整个教育实现与否的关键,受教育者是接受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以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和接受空间、接受能力为出发点,以充分激发和发挥受教育者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为重点,以促进受教育者接受为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育者的主体性。主要是了解受教育者接受的期待视野 ,结合社会和国家要求,确定契合接受者需要的教育目标;根据接受者的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选择恰当的教育中介,创造有利于接受的教育环境,帮助接受者实现接受过程。其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表现为思想接受活动中的选择性、鉴别力、独立性、主动性等,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任何自己认为可以信赖的教体接受教育;配合教育者,尽可能全面、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期待;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的接受情况向教育者作出明确反馈,以便其及时调整,从而有利于接受过程的顺利实现。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接受者的主体地位,通过调动接受者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标。
二、现代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的启示
(一)重视接受者的主体需求
心理学认为:需要在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制约着各种心理活动的发展和变化,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内在的驱动力。按照这一理论,接受者的主体需要是影响接受的关键因素。
接受者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主体需求。从接受学角度看,对精神客体的接受活动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科学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科学命题、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的接受;二是对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如对善恶、美丑、好坏等价值观念、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的接受。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第二个方面,即价值认识方面的接受,其目的主要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虽然两种认识成果性质各异,对其的接受难度也有所不同,但是两种认识成果都是主体实现自身发展所必须的。
然而,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阶级性,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往往是社会和国家的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这在客观上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学生接受知识技术教育是主体自主自愿的需要,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党和国家的需要。在现实中则形成了某种对立和分裂:接受知识技术教育被看作是一种权利,是为自己学的,自己花钱来学也应当,而接受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则是为别人学,是一种义务,甚至由国家花钱来对学生免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仍然不愿接受。产生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事实上,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是非常需要有人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人生追求和需要结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调动起他们接受的积极性和热情。不仅如此,学生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讲与党和国家的期望是一致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重视接受者的主体需求也具有现实可能性。
(二)重视接受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过去人们曾认为受教育者或接受者是被动的一方,只是被动地接受外来的信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同样具有主体性。然而遗憾的是,这种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仅仅停留在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确认,而忽视了对其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关注。事实上在接受活动中,接受者绝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而是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对于接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期待视野是现代接受理论的重要概念,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能够使潜在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从而变外在知识为经过主体加工创造后的内在知识。接受主体在接受教育之前不是一块“白板”,而是已经存在着期待视野。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考虑这种期待视野,力图使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达到视野融合。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起到实际效果。其二,接受主体对信息有选择的权利。在传统社会,信息传播受限,信息相对匮乏,在那种情况下,教育者往往是信息的掌握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权威性。然而,在当今社会,信息流通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往往不在具有信息权威性,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其价值权威性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接受主体理性选择权利的增长。因此,接受主体对于信息理性、自主的选择成为制约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也恰恰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接受者的能动性。其三,接受主体的创新期待是推动事物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源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选择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接受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尽量与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掘接受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重视接受者与教育者的相互作用
接受理论关于接受期待视野的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即接受的效果不仅与传授者有关,也与接受者有关,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教育者和接受者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教育者积极组织实施教学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基于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认知接受水平进行选择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接受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失去任何一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都无从谈起。教育者和接受者的关系绝不是简单的传授与接受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着对方。一方面,教育者促进或制约着接受者的接受活动。教育者对接受者是否了解,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采用的方式方法,能否有针对性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接受者的接受效果有着直接关系。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其实质上就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激发、引导和培育作用。另一方面,接受者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者实施教育活动的水平,接受者的主体性、能动性的发挥,接受期待视野的状况等都在影响着教育者引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接受者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成效的实现,但其发挥却有赖于教育者对这一问题的正视与激发。
三、接受学视野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具体要求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教育活动本身所应该具有的独立性、主体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的附属物。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强烈的依附性,在使教育活动本身缺乏主体性的同时,也失去了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降低了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影响了接受的效果。
诚然,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政治性、阶级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承认思想政治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约,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应重视它的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纠正过于偏重社会取向而忽视人的发展取向的价值取向,恢复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功能,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强化,形成理想信念,支配人的发展,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思想政治教育对接受主体的吸引力,使其主动接受教育。
(二)激发和优化接受主体内在动力
如前文所述,从根本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传授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同、接受和实践。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主体认同、接受并转化到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中去,则主要取决于接受主体的内在主动力。因此,激发接受主体内在动力,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客观需要和现实要求。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需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是人类动力系统的核心,人的动力和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动力越强劲,积极性越高。激发和优化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必须从接受者的主体需要入手。
首先,了解和满足接受者的现实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所传授内容不感兴趣、漠不关心的情况,教育的被接受情况可想而知。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内容脱离接受者的现实需要,从而难以激发起接受的内在动力。举例来讲,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理想目标缺失,感到迷茫、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家庭的过高期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部分学生感到无助,甚至恐慌……他们渴望理解,渴望被真诚地重视、欣赏和关爱,他们渴望倾诉,渴望有人能够耐心的倾听,渴望尊重与信任……这些需求对他们而言,是最现实也是最急迫的,当这些需求没有被教育者发现、重视,进而解决时,那些潜藏在接受主体内心深处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是难以被激发出来的,从而旨在进行精神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激发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的内在动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首先要切实了解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在最大限度上给予理解和帮助,只有低层次的需要解决了,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才能够被发掘出来。
其次,提升接受者的需要层次,使之与社会和国家需要契合。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是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产生的,当人的低级需要满足后就会生成高层次的需要。主体发展和完善自我的各种需要,主要包括获取知识需要、追求真理需要和政治参与需要等都位于整个需要层次体系的较高级别。因此,当接受主体的现实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后,教育者应该帮助接受者提升需要层次,激发高层次需要的产生。在激发接受主体获取知识需要方面,要把认知性教育和知识性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知识含量不够高,人文底蕴不够足等,把价值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有吸引力,增强受教育者接受的主动性;在激发接受主体追求真理需要的方面,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的基础上,加强这种真理对现实问题的解释,运用真理帮助受教育者解决思想困惑,提高受教育者对真理的信任程度,从而激发其对真理的向往和需要;在激发受教育者政治参与需要方面,可以通过增强接受主体政治效能感的方法,培养其政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进而激发起政治参与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激发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总之,这种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相契合,对其的激发正是受教育者主体性,增强接受效果的重要途径。
(三)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
如前文所述,接受理论关于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论述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白纸上作画,受教育者在进入教育过程之前,在开始接受活动之前,主体自身原有的知识、态度、性格、思维认识水平等因素已经作为影响因素存在。因此,教育者必须有针对性地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这是教育者从接受学视角发挥主体性的表现,同时也是激发接受者接受主动性,增强其主体性的重要途径。首先,应根据受教育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态度倾向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在接受任何一种教育信息时,原有的立场、观点、态度就构成了他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评价、筛选的参照系,这一参照系直接影响他们对教育信息的选择和接受教育的深刻程度。因此,若想增强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性,就必须针对受教育者原有观点和态度的特点,组织和传递教育信息。其次,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组织传递教育信息。心理学家们认为,个性心理包括需要动机等方面的个性倾向性,还包括气质、能力、性格方面的个性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具体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四)创造良好的接受氛围
所谓接受氛围,亦指接受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环境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在特定的接受氛围中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客体之间的互动是由接受氛围推动的,因此接受氛围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接受氛围,能够激励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接受教育活动,不好的接受氛围,会阻碍人接受主动性的发挥,使人堕落。
良好接受氛围的创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要为受教育者营建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着重于优化受教育者的整体心理氛围,营造愉悦性、理智性的心理环境,使之产生思想接受的共鸣效应。二是,建立和谐的教受关系。建立新型受、教关系,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新型受、教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平等的、对话的关系而不是强制的、命令的、上下级的关系。三是,创建和维护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正向氛围。外部客观环境对于教育者主体性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往往有重要影响。这里所指的外部氛围,既包括有关教育活动的硬环境,也包括信息、经济、政治、文化等软环境。当外部氛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向时,主体对于教育认可度随之提高,接受的主动性也相应提高。因此,必须努力创建和维护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正向氛围。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型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