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舆情并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声音,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其引导。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
一、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概念
国内已有研究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进行了界定,但尚未形成共识。一般认为,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是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借助网络论坛(BBS) 、网络聊天(Chatting) 、博客(Blog) 、微博(Micro Blog)、维客(Wiki) 、电子邮件(E - mail) 及网络新闻组(News Groups)等网络工具发布信息而形成的对于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1] 。值得注意的是舆情与舆论的区别,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舆论。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这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引导就是要使网络舆情不转化为恶性舆论而是转化为良性舆论[ 2] 。
二、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征
舆论就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由于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聚集性、暴发性、扩展性等特点使其网络舆情具有其显著特征。
1.流言与实情并存
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域无国界等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的传播渠道。每一个网民,无论其身份、职业、政治背景、信仰或党派团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观点,自由表达利益诉求[ 3] 。一般认为,流言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它具有信息分享和群体意见交换的双重属性,同时也是在信息暧昧不明、情况复杂急需解释的条件下群体创造的“即时新闻”。其中,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的流言,我们称之为网络流言。网络流言由于网络传播迅捷、广泛的特点,因而从形成期到高潮期的时间大大缩短。往往在一夜之间,甚至几小时之内,就可以形成声势浩大、跨越国界的谣言。在过去,谣言与真相往往是相互独立进行传播。谣言在过去是经由人际口头传播进行,而真相往往通过大众传播和传统媒介进行。谣言经由的是私人关系网传播,真相则往往是通过公开渠道发布。到了网络时代,出现了谣言与实情并行公开传播,在同一个舞台竞争的现象。并且由于谣言传播的非理性因素,谣言还常常压倒真相。因此,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常常出现谣言与真相并行传播的状态 [ 4] 。
2.理性与非理性共生
当然,这种情形在现实环境中的舆情里也有所存在;但由于网络独具的诸多传播特点,使得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较之现实环境中的舆情在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兼容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人肉搜索、跟帖、博客文章等,由于得到网络隐匿性特点的支撑,都有可能成为非理性成分占据较高比例的空间。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非理性成分,往往混淆视听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与此对应的网络舆情也表现出程度不等的负面效应。
3.舆情扩散的渗透性和逆反性
网络虽是虚拟空间,却有强大的渗透能力。当一个事件和议题产生后,网络舆情会如同滚雪球般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及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舆情的渗透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从传播路径看,网络舆情可以由一个论坛、组群向其他论坛、组群扩散,也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从传播区域看,网络舆情可以使一个地方性议题扩散为全国性议题甚至更广,使得地方议题全国化、国内议题国际化。从传播走向看,网络舆情常常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从议题本身所涉及的领域迅速向其他领域蔓延,使得对个别现象、个别案例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上升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制度层面[ 5] 。
同时,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经常呈现对正统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的逆反心理,表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的价值取向。这种心态的极端表现,就是对政府政策、官方言论、主流观点、社会精英、富裕人群统统持怀疑态度,怀排斥心理,宁信其错,不信其对,宁信其坏,不信其好;一些有违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在网上不仅很少受到抵制,反而受到追捧。这种极端化的心理状态,在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网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这种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网民希望通过制造与主流意识相悖的话题,展现惊世骇俗的言行,以吸引民众的关注,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满足感[ 6] 。
4.舆情呈现的群体极化倾向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由詹姆斯•斯通(James Stoner,1961)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的。这一理论指出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更倾向于向冒险或保守的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虽然风险决策有较高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网络传播的便捷和无限扩散性质,让过去现实生活中难以聚合的个体更容易集群,让过去靠口口相传的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因此,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在网民中更为严重。这一特点在群体性事件讨论中很容易导致言说者态度偏激,并以十分激烈的言词表现出来。在BBS上浏览,处处可见网民争相发言之激烈。话语权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走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极端。另一方面,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这样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正如《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的作者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 7]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不乏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声音,而且往往以更强烈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呈现这种道义力量。但是就总体而言,网上各种舆论交锋,常常是负面舆论压倒正面舆论。由于肯定性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加上大多数网民选择沉默,就造成了批评性意见一边倒的极化态势。这种负面舆论场又形成一种压力,进一步削弱了网民发表肯定性意见的意愿和勇气,使得正面舆论更加式微,由此导致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效果的负面性。
三、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引导
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并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声音,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既要重视,又不应片面迎合,而应区别对待、加强引导,以预防其向偏激、极端、畸形的方向发展。
1.设置议程,开辟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网络互动平台
英国著名群体性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 Regester)曾提出危机事件处理时的“3T”原则,即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该原则要求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必须主动寻求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合作,通过媒体这一中介和载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诱发潜在危机。按照“3T”的原则,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将须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把握舆论主导权,从而让不良信息,特别是谣言无隙可乘,从根本上降低群体极化现象的可能性[ 8] 。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主流声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政府应打造主流网站,以帮助网民把对群体性事件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具体而言就是精心打造培养一批主流新闻网站和优秀强势论坛,使其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而同传统媒体的相互结合也形成了有效的立体化疏导,这样,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进入公众意见市场。
2.培养舆论领袖,强化社会主流意见
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尤其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重要依据。就目前我国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论坛的参与情况看,培养论坛的“舆论领袖”,利用这些“舆论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普遍做法。这些“舆论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有效呈现多元意见,特别是具有说服力的意见,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 9] 。
3.提高网络素养,理性引导网络舆情
舆情不是“敌情”,相反,网络是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器。
每有公共事件,面对汹涌舆情,不少地方显得茫然,慢网络半拍。有时本能的遮丑之举更是不智,反而火上浇油,悖逆现代政府公开透明、民主参与的要求。
网民是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基本话语单元或者说主体,因此加强网民自身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虽然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传统道德在网络虚拟空间发生了异化,网际间的道德压力降低了,但是虚拟与真实世界的逐渐融合趋势也证明,加强网民的现实道德教育和培养同样也能积极影响其在网络中的行为表现。因此,对网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是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基本前提。网民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在于明确其道德义务,增强主体的自觉性和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建设自主型网络道德。另一方面是网民的传播素养。主要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的能力;具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具有保护自身网络安全的能力;具有发现并有效地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10] 。需要强调的是,提高作为传者的政府的传播素养尤为重要,因为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凝聚的是当时最热门的社会关切。民意不可欺,民智不可侮,这是执政者必须铭记的重要准则。尊重民意,敬畏民意,俯身倾听民意,并想方设法回应社会关切和满足公众诉求,是任何政府都要熟练掌握的一门功课,也是比纸面的策论更为务实的现实选择[ 11] 。政府的传播素养体现其执政水平,面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政府应俯下身子、善用事实、及时发声实现网络舆情的热点引导、正确引导与理性引导。
4.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
从理论上来说,网络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有传播信息的可能。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接受网上已发布的所有的信息[ 12] 。在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权威模式影响下,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在承担民意表达方面作用有限,即使有,表达的往往也是获得体制认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凭借自身优势很可能成为多元表达的唯一渠道,因此往往显得?“集中”、“拥挤”甚至“失序混乱”。为此,需要加强传统媒体的民意表达功能,开辟专门的节目和空间与受众互动,通过维护“街谈巷议”和“公共场所”有效分流情绪总量,降低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的可能性。
由于网络信息的泛滥,人们对可靠信息有了更多的需求。而传统媒体有着“可信度”优势,人们可以从中寻找保障。所以,当人们在需要更进一步的新闻信息时,传统媒体便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传统新闻机构在新闻采集、制作方面又往往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因此,传统媒体的声音自然能起到净化舆论环境和减少网络噪音的作用,这无疑对理性的网络生存状况的保障有重要帮助[ 13] 。因此,发挥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引导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尤显重要。
总之,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和媒介素养,体现的其实是权力者的执政能力和理念问题。对于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我们在高度重视的同时,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对网上正面舆论,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对诚恳建言献策的,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对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适当回应;对于歪曲事实、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要及时澄清、有力回击;对网上涉嫌违法、侵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等不文明的言论,应当封堵、删除,及时纠正网络舆论向偏激、极端、畸形的方向发展[ 14] 。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第8期。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3]陈潮杰:国内网络政治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引导研究[M].南昌:南昌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4]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9月02日,第7版。
[6]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9月02日,第7版。
[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8]简力: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应对——以“anti—CNN”事件为例[OL].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150608/150619/13514475.html.
[9]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年第15期。
[10]刘亚:网络舆论影响力与政府的引导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1]徐华西:网络舆论引导之思考[J].新闻战线,2011年第3期。
[12]杨雄: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13]许蓉佳: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J].唯实,2010年第7期。
[14]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9月02日,第7版。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编号:10YJC860049。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引导
一、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概念
国内已有研究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进行了界定,但尚未形成共识。一般认为,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是网民以网络为平台,借助网络论坛(BBS) 、网络聊天(Chatting) 、博客(Blog) 、微博(Micro Blog)、维客(Wiki) 、电子邮件(E - mail) 及网络新闻组(News Groups)等网络工具发布信息而形成的对于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1] 。值得注意的是舆情与舆论的区别,舆论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聚表现,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即需要持有某种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人数达到一定的量,否则不能认为是一种舆论。而舆情是人们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原初表露,可以是一种零散的,非体系化的东西,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这是最容易将二者混淆的地方。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因而对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引导就是要使网络舆情不转化为恶性舆论而是转化为良性舆论[ 2] 。
二、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征
舆论就是指在特定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由于群体性事件的复杂性、聚集性、暴发性、扩展性等特点使其网络舆情具有其显著特征。
1.流言与实情并存
网络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域无国界等特点,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完全垄断信息的传播渠道。每一个网民,无论其身份、职业、政治背景、信仰或党派团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观点,自由表达利益诉求[ 3] 。一般认为,流言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信息,它具有信息分享和群体意见交换的双重属性,同时也是在信息暧昧不明、情况复杂急需解释的条件下群体创造的“即时新闻”。其中,以网络为主要媒介进行传播的流言,我们称之为网络流言。网络流言由于网络传播迅捷、广泛的特点,因而从形成期到高潮期的时间大大缩短。往往在一夜之间,甚至几小时之内,就可以形成声势浩大、跨越国界的谣言。在过去,谣言与真相往往是相互独立进行传播。谣言在过去是经由人际口头传播进行,而真相往往通过大众传播和传统媒介进行。谣言经由的是私人关系网传播,真相则往往是通过公开渠道发布。到了网络时代,出现了谣言与实情并行公开传播,在同一个舞台竞争的现象。并且由于谣言传播的非理性因素,谣言还常常压倒真相。因此,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常常出现谣言与真相并行传播的状态 [ 4] 。
2.理性与非理性共生
当然,这种情形在现实环境中的舆情里也有所存在;但由于网络独具的诸多传播特点,使得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较之现实环境中的舆情在理性成分与非理性成分兼容方面表现得尤其明显。人肉搜索、跟帖、博客文章等,由于得到网络隐匿性特点的支撑,都有可能成为非理性成分占据较高比例的空间。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非理性成分,往往混淆视听造成“群体极化”现象,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与此对应的网络舆情也表现出程度不等的负面效应。
3.舆情扩散的渗透性和逆反性
网络虽是虚拟空间,却有强大的渗透能力。当一个事件和议题产生后,网络舆情会如同滚雪球般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的速度、波及的广度及影响的力度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舆情的渗透是多层次、多侧面的。从传播路径看,网络舆情可以由一个论坛、组群向其他论坛、组群扩散,也可以由境内网站向境外网站扩散,还可以由网络媒体向传统媒体扩散。从传播区域看,网络舆情可以使一个地方性议题扩散为全国性议题甚至更广,使得地方议题全国化、国内议题国际化。从传播走向看,网络舆情常常由小及大、由点及面,从议题本身所涉及的领域迅速向其他领域蔓延,使得对个别现象、个别案例的关注,变成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讨论,直至上升到整个社会和国家制度层面[ 5] 。
同时,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经常呈现对正统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的逆反心理,表现出反传统、反主流、反权威的价值取向。这种心态的极端表现,就是对政府政策、官方言论、主流观点、社会精英、富裕人群统统持怀疑态度,怀排斥心理,宁信其错,不信其对,宁信其坏,不信其好;一些有违社会公德的人和事,在网上不仅很少受到抵制,反而受到追捧。这种极端化的心理状态,在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网民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这种特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网民希望通过制造与主流意识相悖的话题,展现惊世骇俗的言行,以吸引民众的关注,追求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满足感[ 6] 。
4.舆情呈现的群体极化倾向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是由詹姆斯•斯通(James Stoner,1961)在验证群体决策时发现的。这一理论指出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更倾向于向冒险或保守的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虽然风险决策有较高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网络传播的便捷和无限扩散性质,让过去现实生活中难以聚合的个体更容易集群,让过去靠口口相传的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因此,在群体性事件中,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变得更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在网民中更为严重。这一特点在群体性事件讨论中很容易导致言说者态度偏激,并以十分激烈的言词表现出来。在BBS上浏览,处处可见网民争相发言之激烈。话语权的争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走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极端。另一方面,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这样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正如《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的作者所说:“毫无疑问,群体极化正发生在网络上。讲到这里,网络对许多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在网上轻易且频繁地沟通,但听不到不同的看法。持续暴露于极端的立场中,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个立场”[ 7] 。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不乏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声音,而且往往以更强烈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呈现这种道义力量。但是就总体而言,网上各种舆论交锋,常常是负面舆论压倒正面舆论。由于肯定性意见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加上大多数网民选择沉默,就造成了批评性意见一边倒的极化态势。这种负面舆论场又形成一种压力,进一步削弱了网民发表肯定性意见的意愿和勇气,使得正面舆论更加式微,由此导致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效果的负面性。
三、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引导
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并不能代表社会主流声音,但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既要重视,又不应片面迎合,而应区别对待、加强引导,以预防其向偏激、极端、畸形的方向发展。
1.设置议程,开辟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网络互动平台
英国著名群体性公关专家迈克尔•里杰斯特(Michael Regester)曾提出危机事件处理时的“3T”原则,即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该原则要求作为危机管理主体的政府必须主动寻求与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合作,通过媒体这一中介和载体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导,使危机信息比例合理化,避免诱发潜在危机。按照“3T”的原则,在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将须以我为主提供情况,把握舆论主导权,从而让不良信息,特别是谣言无隙可乘,从根本上降低群体极化现象的可能性[ 8] 。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主流声音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政府应打造主流网站,以帮助网民把对群体性事件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认识。具体而言就是精心打造培养一批主流新闻网站和优秀强势论坛,使其起到议程设置的作用,而同传统媒体的相互结合也形成了有效的立体化疏导,这样,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进入公众意见市场。
2.培养舆论领袖,强化社会主流意见
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尤其当网络上出现海量的信息时,一般公众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重要依据。就目前我国一些较有影响力的论坛的参与情况看,培养论坛的“舆论领袖”,利用这些“舆论领袖”来引导网上舆论,已成为普遍做法。这些“舆论领袖”有见地、有代表性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有效呈现多元意见,特别是具有说服力的意见,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 9] 。
3.提高网络素养,理性引导网络舆情
舆情不是“敌情”,相反,网络是群体性事件的预警器。
每有公共事件,面对汹涌舆情,不少地方显得茫然,慢网络半拍。有时本能的遮丑之举更是不智,反而火上浇油,悖逆现代政府公开透明、民主参与的要求。
网民是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基本话语单元或者说主体,因此加强网民自身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素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民自身的道德素质。虽然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传统道德在网络虚拟空间发生了异化,网际间的道德压力降低了,但是虚拟与真实世界的逐渐融合趋势也证明,加强网民的现实道德教育和培养同样也能积极影响其在网络中的行为表现。因此,对网民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是防止网络失范行为基本前提。网民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在于明确其道德义务,增强主体的自觉性和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建设自主型网络道德。另一方面是网民的传播素养。主要包括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使用管理的能力;具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具有保护自身网络安全的能力;具有发现并有效地利用网络促进自我发展的能力”[ 10] 。需要强调的是,提高作为传者的政府的传播素养尤为重要,因为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凝聚的是当时最热门的社会关切。民意不可欺,民智不可侮,这是执政者必须铭记的重要准则。尊重民意,敬畏民意,俯身倾听民意,并想方设法回应社会关切和满足公众诉求,是任何政府都要熟练掌握的一门功课,也是比纸面的策论更为务实的现实选择[ 11] 。政府的传播素养体现其执政水平,面对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政府应俯下身子、善用事实、及时发声实现网络舆情的热点引导、正确引导与理性引导。
4.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
从理论上来说,网络传播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都有传播信息的可能。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接受网上已发布的所有的信息[ 12] 。在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的权威模式影响下,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大众传媒在承担民意表达方面作用有限,即使有,表达的往往也是获得体制认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一背景下网络凭借自身优势很可能成为多元表达的唯一渠道,因此往往显得?“集中”、“拥挤”甚至“失序混乱”。为此,需要加强传统媒体的民意表达功能,开辟专门的节目和空间与受众互动,通过维护“街谈巷议”和“公共场所”有效分流情绪总量,降低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群体极化风险的可能性。
由于网络信息的泛滥,人们对可靠信息有了更多的需求。而传统媒体有着“可信度”优势,人们可以从中寻找保障。所以,当人们在需要更进一步的新闻信息时,传统媒体便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时,传统新闻机构在新闻采集、制作方面又往往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机制。因此,传统媒体的声音自然能起到净化舆论环境和减少网络噪音的作用,这无疑对理性的网络生存状况的保障有重要帮助[ 13] 。因此,发挥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来引导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尤显重要。
总之,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和媒介素养,体现的其实是权力者的执政能力和理念问题。对于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我们在高度重视的同时,必须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对网上正面舆论,应积极肯定、大力倡导;对诚恳建言献策的,应认真倾听、支持鼓励;对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适当回应;对于歪曲事实、传播谣言、恶意攻击的,要及时澄清、有力回击;对网上涉嫌违法、侵权、侮辱、谩骂、造谣、诽谤等不文明的言论,应当封堵、删除,及时纠正网络舆论向偏激、极端、畸形的方向发展[ 14] 。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年第8期。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3]陈潮杰:国内网络政治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引导研究[M].南昌:南昌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4]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9月02日,第7版。
[6]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9月02日,第7版。
[7][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8]简力: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应对——以“anti—CNN”事件为例[OL].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150608/150619/13514475.html.
[9]陶建杰: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初探[J].青年记者,2007年第15期。
[10]刘亚:网络舆论影响力与政府的引导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1]徐华西:网络舆论引导之思考[J].新闻战线,2011年第3期。
[12]杨雄: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13]许蓉佳: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J].唯实,2010年第7期。
[14]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09月02日,第7版。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研究》,项目编号:10YJC860049。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