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找到我的时候,皱着眉头,故意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的说道:“我们班有个男生,怎么讲,有点像同性恋者。”我笑了笑,露出很有兴趣的表情。他继续说:“班上的同学都笑他,说他是同性恋者,但他不在乎,说他小学五年级开始就像个同性恋者了。他长得又高又帅,但是他没有喜欢的女生,在他这个年龄,应该不正常吧。青春期的孩子应该都有喜欢的异性啊,但是他不关注异性。”我从班主任那里进一步了解到,男孩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离异,跟着母亲生活,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母亲再婚后生了一个妹妹,刚满2岁。
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我们绝不能随便给他定义为同性恋者。即使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倾向,也需要成人尽力帮助他回到正常态的性别角色与性取向。因此我约见了他。
见到本人,的确是一个个子高高、长得好看的男孩子。为了缓和气氛,消除抵触心理,我先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幅自画像。画很快完成了,线条模糊、反复涂改,头部占了很大比例,与躯干的比例不协调,手和脚都画得很小,没有画脖子。从心理学上分析,作画者的心理偏向幼稚,注重头部(后来从谈话中看出他非常注重自己的长相)、自我认识不太清晰、自信心比较弱、受暗示性强。
交谈前我确实有些担心,因为由单亲母亲养育的男孩,可能由于母亲某些不恰当的教养方式而导致性别取向错位。比如,从小被母亲当作女孩子来养,穿女孩的衣服、玩女孩的玩具;或者母亲过于强势,弱势的男孩会在生活中扮演一个弱小的角色,一个需要保护的女性化的角色。但是与他交谈,了解其父母对他的影响、教养后,我认为没有明显的导致性倾向错误的因素。妈妈在他的眼里,是一个温和的、独立的、善良的女性。他与母亲形成了稳定安全的亲子关系。4岁以后,父亲在他的生活中几乎可以被忽略,虽然他不抱怨父亲,也不依恋父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父亲的缺席确实导致他的成长缺乏男性榜样。他的男性化特征不是很典型,性格中有女性化的成分,比如温和、顺从、爱笑,这也正是他容易被男生取笑、怀疑、误会的原因。中学生喜欢来些恶作剧,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加点有刺激性的作料,尤其是能够跟“性”这个字眼沾点边的话题。他是一个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人,好人缘加上温和的性格决定他不会因同学的玩笑而生气,甚至觉得“我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成了话题人物、中心人物、舞台上耀眼的主角”(他谈到想当一名歌手),这是青少年尤其向往的。(当我分析这些的时候,他默默地笑一笑)于是,学生议论得更欢更肆无忌惮。说得多了,假话都变成真话了。
我问到有没有女生喜欢他,他不好意思的哈哈一笑,说:“现在的女孩子都好开放啊,她们会主动表白。”“你拒绝她们了是吗?”“对呀,她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那你喜欢的类型是怎样的?”“很萌、很可爱、很单纯。”他毫不犹豫的告诉我,他可以清晰地描述他喜欢的女生类型,说出身边这样的女生原型。他对异性真的不关注、没兴趣吗?显然不是。
我希望他能明白,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不要为自己贴标签,不要被同龄人暗示。如果我们接受某个暗示,我们就会不停地寻找证据,会自我求证,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就是那样的。就像很多人的疾病完全是被自己“构建”出来的,总觉得自己有某某病,天天想着不对劲,就真的生了这个病。
我还和他谈到:“同学与老师家长最大的区别是,同学这样说你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找些刺激,找点乐子,他们不需要为你负责。但是作为成年人,老师家长会有些担心的,我们要保护你的成长。”他好像突然领悟到什么,可能认识到这样的事情并不好玩。我引导他认识到如果他真的走向边缘化,成为同性恋者,对自己的伤害、对母亲的伤害以及他未来需要承担的压力都很大。这些完全是一个14岁的孩子没有深思熟虑过的,他甚至还觉得同性恋是很时尚很潮的东西,是彰显个性的好方式。我建议班主任今后淡化对他的消极暗示,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暗示,用鼓励与赞扬的方式强化他的男性化特征,帮助他发现内在个性美。
半个月后,他又找到我,笑容灿烂:“老师,我现在明白了。你不用担心了。”其实我也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他最近的情况:“听到你这句话我很开心,那你能跟老师具体说说你明白什么了吗?”他又一阵呵呵笑:“老师,其实我还是有喜欢的女生的,但是我觉得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我和妈妈感情很好,我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不让妈妈为我担心。我根本就不是同性恋者。现在听到同学这样说,我不去回应他们,他们就觉得不好玩,懒得说了。”
他的转变让我很欣慰,同时也启发我,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加之媒体的影响,以及中学生的追求个性的心理,当今很多中学生都喜欢中性美。像他喜欢的明星是韩国的权志龙,一个中性美十足的个性男。教师和家长不仅不要轻易给他们贴标签,而且需要及时正确地引导,防止青少年盲目模仿,甚至将之与同性恋者混淆起来,造成性别角色的混乱。
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我们绝不能随便给他定义为同性恋者。即使有极为明显的特征、倾向,也需要成人尽力帮助他回到正常态的性别角色与性取向。因此我约见了他。
见到本人,的确是一个个子高高、长得好看的男孩子。为了缓和气氛,消除抵触心理,我先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画一幅自画像。画很快完成了,线条模糊、反复涂改,头部占了很大比例,与躯干的比例不协调,手和脚都画得很小,没有画脖子。从心理学上分析,作画者的心理偏向幼稚,注重头部(后来从谈话中看出他非常注重自己的长相)、自我认识不太清晰、自信心比较弱、受暗示性强。
交谈前我确实有些担心,因为由单亲母亲养育的男孩,可能由于母亲某些不恰当的教养方式而导致性别取向错位。比如,从小被母亲当作女孩子来养,穿女孩的衣服、玩女孩的玩具;或者母亲过于强势,弱势的男孩会在生活中扮演一个弱小的角色,一个需要保护的女性化的角色。但是与他交谈,了解其父母对他的影响、教养后,我认为没有明显的导致性倾向错误的因素。妈妈在他的眼里,是一个温和的、独立的、善良的女性。他与母亲形成了稳定安全的亲子关系。4岁以后,父亲在他的生活中几乎可以被忽略,虽然他不抱怨父亲,也不依恋父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父亲的缺席确实导致他的成长缺乏男性榜样。他的男性化特征不是很典型,性格中有女性化的成分,比如温和、顺从、爱笑,这也正是他容易被男生取笑、怀疑、误会的原因。中学生喜欢来些恶作剧,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加点有刺激性的作料,尤其是能够跟“性”这个字眼沾点边的话题。他是一个乐于交友善于交友的人,好人缘加上温和的性格决定他不会因同学的玩笑而生气,甚至觉得“我受到了大家的关注,成了话题人物、中心人物、舞台上耀眼的主角”(他谈到想当一名歌手),这是青少年尤其向往的。(当我分析这些的时候,他默默地笑一笑)于是,学生议论得更欢更肆无忌惮。说得多了,假话都变成真话了。
我问到有没有女生喜欢他,他不好意思的哈哈一笑,说:“现在的女孩子都好开放啊,她们会主动表白。”“你拒绝她们了是吗?”“对呀,她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那你喜欢的类型是怎样的?”“很萌、很可爱、很单纯。”他毫不犹豫的告诉我,他可以清晰地描述他喜欢的女生类型,说出身边这样的女生原型。他对异性真的不关注、没兴趣吗?显然不是。
我希望他能明白,要有清晰的自我意识,不要为自己贴标签,不要被同龄人暗示。如果我们接受某个暗示,我们就会不停地寻找证据,会自我求证,会越来越觉得自己真的就是那样的。就像很多人的疾病完全是被自己“构建”出来的,总觉得自己有某某病,天天想着不对劲,就真的生了这个病。
我还和他谈到:“同学与老师家长最大的区别是,同学这样说你的时候,完全是为了找些刺激,找点乐子,他们不需要为你负责。但是作为成年人,老师家长会有些担心的,我们要保护你的成长。”他好像突然领悟到什么,可能认识到这样的事情并不好玩。我引导他认识到如果他真的走向边缘化,成为同性恋者,对自己的伤害、对母亲的伤害以及他未来需要承担的压力都很大。这些完全是一个14岁的孩子没有深思熟虑过的,他甚至还觉得同性恋是很时尚很潮的东西,是彰显个性的好方式。我建议班主任今后淡化对他的消极暗示,取而代之的是积极的暗示,用鼓励与赞扬的方式强化他的男性化特征,帮助他发现内在个性美。
半个月后,他又找到我,笑容灿烂:“老师,我现在明白了。你不用担心了。”其实我也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他最近的情况:“听到你这句话我很开心,那你能跟老师具体说说你明白什么了吗?”他又一阵呵呵笑:“老师,其实我还是有喜欢的女生的,但是我觉得现在不是谈恋爱的时候。我和妈妈感情很好,我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不让妈妈为我担心。我根本就不是同性恋者。现在听到同学这样说,我不去回应他们,他们就觉得不好玩,懒得说了。”
他的转变让我很欣慰,同时也启发我,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加之媒体的影响,以及中学生的追求个性的心理,当今很多中学生都喜欢中性美。像他喜欢的明星是韩国的权志龙,一个中性美十足的个性男。教师和家长不仅不要轻易给他们贴标签,而且需要及时正确地引导,防止青少年盲目模仿,甚至将之与同性恋者混淆起来,造成性别角色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