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挥主导作用,抓住训练重点,捕捉训练材料,探索训练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教学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丰富和增强。这是因为,语感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核心,它不但表现为对作用于它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对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而且,语感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语感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是认识水平高、思想健康、审美情趣丰富的学生。因此,抓住了语感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说,培养语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么,怎样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呢?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就语感训练体系的构建作以阐述。
1 抓住训练重点
1.1 使学生具有快速听辨和阅读相当程度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是一种充分利用语感推动而快速感知字词,解其字面,悟其意蕴,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材料的信息,形成对阅读材料大致印象的能力。现代信息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能力。
1.2 使学生具有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中的所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节奏感的能力。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表达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美感意趣。这种情感在语言文字中往往并不是明白直露、一目了然的,而是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需要读者去想象,去品味,去咀嚼。此外,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不仅在诗歌中有节奏,就是口语及散文中也同样存在着节奏。把握语言的节奏感不是靠理性的思维,而是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因此,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的节奏感,应是语感的训练重点。
1.3 使学生具有运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准确揣摩语言文字的分寸感、形象感的能力。
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形象感是对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和意境感受。这种分寸感和形象感的揣摩,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
2 捕捉训练材料
语感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作语感训练的材料,教师要精心选择,经此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如何捕捉语感训练的材料呢?我认为应从以下语感训练点入手。
2.1 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
入选小学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备,就具体一篇文章来说,有些用词造句特别准确精妙,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训练语感的最佳处。如传神的遣词,《燕子》一课“燕子也从南方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一句中的“赶”字,“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的“痕”字,《丰碑》一课“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他身上”的“贴”字等;精妙的造句,像教材中有些修辞手法运用的句子,有些具有典型句式的句子,有些凸现教学重点和可以突破教学难点的句子等;另外,有些典型的构段方法,典型的描写手法等。
2.2 言外之意蕴藏丰富处。
有不少言语,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除了文字表面的含义外,往往潜在着另外的更深一层的含义。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文字表面看,诗无非是写三峡水流湍急,船行之快,是一首咏山水、记旅行的诗,但诗的含义如果是这些,那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了,诗还是潜在着更耐咀嚼的意蕴,那就是表现了诗人心情的轻松和喜悦。这一潜在的深层内涵,有语感的人是应该感受到的。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句子,《金色的鱼钩》中对“金色”的理解等。
2.3 表达描写生动形象处。
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在表现客观事物时,言语生动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阅读时,只有能充分感受到这些因素的存在,才算是真正的阅读。“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踮着脚望着,望着……”这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段文字,对此,如果满足于段意的理解,这是很不够的。教学时,必须通过文字,唤起学生内心视像,感受具体的形象--含泪等待灵车的动人场面;还必须通过表象,感受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对周总理的崇敬和对他逝去的巨大悲痛。教材中,无论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凡生动形象处,都可作训练学生语言形象感及情味感的训练点。
2.4 语音节奏和谐优美处。
言语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除了在内容上力求准确外,还要考虑音律上的和谐与优美。无论何种文体都是力求悦耳动力、琅琅上口。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那些和谐动听、错落交替、抑扬顿挫的语言的音律感、节奏感的领悟,并从中感悟其运用之含义。如《林海》中的“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白、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语音错落有致,节奏跌宕抑扬,富有音乐的美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又如《黄继光》一课的“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黄继光为了祖国和朝鲜人民而把自己置之度外的内心境界。
2.5 感情抒发强烈浓郁处。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好的作品必然是感情抒发真挚浓郁的文章。“情动而后境达”,教师必须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使语感训练与领悟文章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情感抒发强烈浓郁的篇段,如《草地夜行》一文中的最后一段,《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最后两段,《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英勇杀敌、壮烈跳崖的几小节,《一夜的工作》中写作者在回来路上这一段等。
2.6 空白省略展开想象处。
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的内容留有“空白”,这种“空白”令人遐想。在这些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面。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怎样的“春色满园”呢?《田忌赛马》中,第一次赛马后,联膑向田忌传授了什么妙计?《凡卡》中凡卡寄信后情况怎样?《穷人》中桑娜拉开帐后怎么样等。
3 掌握训练方法
3.1 朗读训练,句段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是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可感悟文章真谛,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朗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范读、领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自读等多种形式应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先通过范读,把小女孩忍饥受冻在街头卖火柴的悲惨及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达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之后,我不再作繁冗的讲析,而是适当地指点,让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再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朗读陈赓与小战士的对话时,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读描写小红军的句子时,指导学生体会小红军宁可牺牲也不连累他人的高尚品质,语气要读出他倔强的性格。这样,通过朗读,学生就能体会到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领会角色的心境,从而又加深了对作者所进行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文章中文字优美的描写句,可以让学生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自己领悟,这样能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自然地感悟出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如《鸟的天堂》、《林海》、《第一场雪》等课文,都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美的意境,进而强化语感。
3.2 品词解句,字词感悟。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文章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和表达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要引导学生进行推敲、揣摩、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的语感自会增强。如《古井》一文中,教学能显示古井特点和风格的“温情”、“哺育”两词时,我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慈母的“温情”,体会浸透在“哺育”一词中伟大的母爱,然后进行点拔: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古井像一位慈母,悉心照顾着被她视为子女般的村民,伟大的母爱让村民、让读者感到一股融融的亲情和暖意。对这两个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再指导学生理解文中与这句话相呼应的“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这样,学生对词句和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古井的形象跃然纸上,语感自然而生。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精妙传神之笔,可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赏析。如《丰碑》中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文句:“单薄破旧的紧紧贴在他的身上”,其中“贴”换成“裹”或“披”,《燕子》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的“赶”换成“飞”等,通过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妙处和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进而形成语感。
3.3 展开想象,意境感悟。
语感同想象是密切相关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转换成生动的“图像”资料,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受到形象的感染,情意的熏陶,进而结合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飞夺”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它分为“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阶段。在“抢时间”一段,我这样启发学生: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冒雨急行,是怎样的困难情景?在“攻天险”一段,我这样启发学生想象:英雄们“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是怎样的形象?通过启发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夺桥的“难”和红军的“勇”,并从红军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感染。
教学中,一些文章或古诗,年代较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要抓住环境,人物神态、言行等词语描写来品味,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电影电视有关镜头,将语言文字描写的情境再现出来;对课文中的空白省略处,要引导学生品味上下文,运用形象思维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展开想象、联想;对有些课文还可利用插图、板画、多媒体、表演等创设情境,加强形象思维,培养语感。
3.4 调动积累,“联”中感悟。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敏税,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去体验课文中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图像,从而真切地领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领会语言的原始信息,从而诱发敏锐的语感。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春天景色的描写时,有这样的一句话:“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抽出”指“树木长出新枝”之意。那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呢?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春天到来时,似乎是一夜之间枝芽萌发的情景,比较“抽出”比“长出”有“有速度快,一不留神新枝已经长成”之意,将树木发芽写活了。一个“抽出”浸透了无穷的生机。这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之妙处,从而很好地把握了语感。
3.5 多读多背,记中积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感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因此,训练语感能力,关键是“丰富语言的积累”。首先是大量阅读。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准确。这是因为,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加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领悟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选取各种文体、各种内容的文章,进行大量广泛阅读,引导学生从文章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增强语感。其次是背诵。背诵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名篇,而且,随着诵读遍教的增加达到背诵,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新课标》明确规定了1-6年级小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指导学生多读多背指明了路子,明确了目标。我们要以此为纲,使学生语感水平在积淀中得以提高。
3.6 加强实践,练中强化。
叶老曾指出:“凡养成习惯,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得到强化。首先是听说实践。主要方法有:让学生自办课前“新闻发布会”、课间“小广播台”;组织收听收看合适的广播、影视节目;设置音响图书角,向学生出借各类有声读物;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赛诗会”、“即兴演讲”、“辩论会”活动;布置语感训练家庭作业,如欣赏指定有声读物,录制自己的表情讲读,进行词句与音响或画面的联想训练等。其次是写作实践。可结合教材学习,设计一些有利于强化语感,内化语言的”动笔”作业。如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的”动笔”;对词和句的扩展训练的”动笔”;对课文内容补充,延伸的想象“动笔”;对课文中某个词句运用感悟的随记“动笔”等。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这个“核心”,重视语感训练,并采取切实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语感教学不能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语感的丰富和增强。这是因为,语感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核心,它不但表现为对作用于它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对因表达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而且,语感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语感能力强的学生,往往是认识水平高、思想健康、审美情趣丰富的学生。因此,抓住了语感训练,就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从这个角度上说,培养语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那么,怎样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呢?本文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就语感训练体系的构建作以阐述。
1 抓住训练重点
1.1 使学生具有快速听辨和阅读相当程度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是一种充分利用语感推动而快速感知字词,解其字面,悟其意蕴,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来自材料的信息,形成对阅读材料大致印象的能力。现代信息社会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能力。
1.2 使学生具有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中的所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节奏感的能力。
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符号载体,在反映客观事物的同时,也表达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和美感意趣。这种情感在语言文字中往往并不是明白直露、一目了然的,而是隐含在语言文字的背后,需要读者去想象,去品味,去咀嚼。此外,汉语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不仅在诗歌中有节奏,就是口语及散文中也同样存在着节奏。把握语言的节奏感不是靠理性的思维,而是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因此,准确地把握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的节奏感,应是语感的训练重点。
1.3 使学生具有运用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准确揣摩语言文字的分寸感、形象感的能力。
分寸感是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的感受,形象感是对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和意境感受。这种分寸感和形象感的揣摩,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的基础上。
2 捕捉训练材料
语感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作语感训练的材料,教师要精心选择,经此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如何捕捉语感训练的材料呢?我认为应从以下语感训练点入手。
2.1 遣词造句准确精妙处。
入选小学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文质兼备,就具体一篇文章来说,有些用词造句特别准确精妙,是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训练语感的最佳处。如传神的遣词,《燕子》一课“燕子也从南方赶来,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一句中的“赶”字,“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的“痕”字,《丰碑》一课“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贴在他身上”的“贴”字等;精妙的造句,像教材中有些修辞手法运用的句子,有些具有典型句式的句子,有些凸现教学重点和可以突破教学难点的句子等;另外,有些典型的构段方法,典型的描写手法等。
2.2 言外之意蕴藏丰富处。
有不少言语,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除了文字表面的含义外,往往潜在着另外的更深一层的含义。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文字表面看,诗无非是写三峡水流湍急,船行之快,是一首咏山水、记旅行的诗,但诗的含义如果是这些,那就不会成为千古绝唱了,诗还是潜在着更耐咀嚼的意蕴,那就是表现了诗人心情的轻松和喜悦。这一潜在的深层内涵,有语感的人是应该感受到的。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句子,《金色的鱼钩》中对“金色”的理解等。
2.3 表达描写生动形象处。
教材中有很多文章,在表现客观事物时,言语生动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在阅读时,只有能充分感受到这些因素的存在,才算是真正的阅读。“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踮着脚望着,望着……”这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段文字,对此,如果满足于段意的理解,这是很不够的。教学时,必须通过文字,唤起学生内心视像,感受具体的形象--含泪等待灵车的动人场面;还必须通过表象,感受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对周总理的崇敬和对他逝去的巨大悲痛。教材中,无论是人物描写,还是景物描写,凡生动形象处,都可作训练学生语言形象感及情味感的训练点。
2.4 语音节奏和谐优美处。
言语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除了在内容上力求准确外,还要考虑音律上的和谐与优美。无论何种文体都是力求悦耳动力、琅琅上口。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那些和谐动听、错落交替、抑扬顿挫的语言的音律感、节奏感的领悟,并从中感悟其运用之含义。如《林海》中的“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白、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画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语音错落有致,节奏跌宕抑扬,富有音乐的美感,充分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又如《黄继光》一课的“黄继光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战友们在望着他,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感强,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黄继光为了祖国和朝鲜人民而把自己置之度外的内心境界。
2.5 感情抒发强烈浓郁处。
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好的作品必然是感情抒发真挚浓郁的文章。“情动而后境达”,教师必须挖掘语言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使语感训练与领悟文章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小语教材中有很多情感抒发强烈浓郁的篇段,如《草地夜行》一文中的最后一段,《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最后两段,《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中五壮士英勇杀敌、壮烈跳崖的几小节,《一夜的工作》中写作者在回来路上这一段等。
2.6 空白省略展开想象处。
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的内容留有“空白”,这种“空白”令人遐想。在这些空白处让学生展开想象联想,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面。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怎样的“春色满园”呢?《田忌赛马》中,第一次赛马后,联膑向田忌传授了什么妙计?《凡卡》中凡卡寄信后情况怎样?《穷人》中桑娜拉开帐后怎么样等。
3 掌握训练方法
3.1 朗读训练,句段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朗读是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可感悟文章真谛,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朗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范读、领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自读等多种形式应根据教材特点灵活运用。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先通过范读,把小女孩忍饥受冻在街头卖火柴的悲惨及她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表达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之后,我不再作繁冗的讲析,而是适当地指点,让学生反复诵读,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再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一课,朗读陈赓与小战士的对话时,我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读描写小红军的句子时,指导学生体会小红军宁可牺牲也不连累他人的高尚品质,语气要读出他倔强的性格。这样,通过朗读,学生就能体会到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领会角色的心境,从而又加深了对作者所进行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理解,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文章中文字优美的描写句,可以让学生放声朗读,边读边想,自己领悟,这样能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自然地感悟出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如《鸟的天堂》、《林海》、《第一场雪》等课文,都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美的意境,进而强化语感。
3.2 品词解句,字词感悟。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文章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和表达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要引导学生进行推敲、揣摩、欣赏,使其获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学生的语感自会增强。如《古井》一文中,教学能显示古井特点和风格的“温情”、“哺育”两词时,我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受慈母的“温情”,体会浸透在“哺育”一词中伟大的母爱,然后进行点拔:从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古井像一位慈母,悉心照顾着被她视为子女般的村民,伟大的母爱让村民、让读者感到一股融融的亲情和暖意。对这两个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再指导学生理解文中与这句话相呼应的“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了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一句。这样,学生对词句和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古井的形象跃然纸上,语感自然而生。
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精妙传神之笔,可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赏析。如《丰碑》中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文句:“单薄破旧的紧紧贴在他的身上”,其中“贴”换成“裹”或“披”,《燕子》写小燕子“从南方赶来”的“赶”换成“飞”等,通过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妙处和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进而形成语感。
3.3 展开想象,意境感悟。
语感同想象是密切相关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生动情景和形象转换成生动的“图像”资料,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受到形象的感染,情意的熏陶,进而结合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飞夺”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它分为“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阶段。在“抢时间”一段,我这样启发学生: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距离泸定桥还有240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冒雨急行,是怎样的困难情景?在“攻天险”一段,我这样启发学生想象:英雄们“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是怎样的形象?通过启发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夺桥的“难”和红军的“勇”,并从红军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感染。
教学中,一些文章或古诗,年代较远或与学生生活有距离,要抓住环境,人物神态、言行等词语描写来品味,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电影电视有关镜头,将语言文字描写的情境再现出来;对课文中的空白省略处,要引导学生品味上下文,运用形象思维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展开想象、联想;对有些课文还可利用插图、板画、多媒体、表演等创设情境,加强形象思维,培养语感。
3.4 调动积累,“联”中感悟。
叶圣陶说:“要求语感敏税,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去体验课文中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图像,从而真切地领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领会语言的原始信息,从而诱发敏锐的语感。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春天景色的描写时,有这样的一句话:“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我先引导学生理解“抽出”指“树木长出新枝”之意。那为什么不用“长出”而用“抽出”呢?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春天到来时,似乎是一夜之间枝芽萌发的情景,比较“抽出”比“长出”有“有速度快,一不留神新枝已经长成”之意,将树木发芽写活了。一个“抽出”浸透了无穷的生机。这样,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到作者语言运用之妙处,从而很好地把握了语感。
3.5 多读多背,记中积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感的强弱与语言材料积累的多少密切相关。因此,训练语感能力,关键是“丰富语言的积累”。首先是大量阅读。实践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准确。这是因为,课外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增加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领悟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选取各种文体、各种内容的文章,进行大量广泛阅读,引导学生从文章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增强语感。其次是背诵。背诵不仅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名篇,而且,随着诵读遍教的增加达到背诵,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渐加深,从而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境地。《新课标》明确规定了1-6年级小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为指导学生多读多背指明了路子,明确了目标。我们要以此为纲,使学生语感水平在积淀中得以提高。
3.6 加强实践,练中强化。
叶老曾指出:“凡养成习惯,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得到强化。首先是听说实践。主要方法有:让学生自办课前“新闻发布会”、课间“小广播台”;组织收听收看合适的广播、影视节目;设置音响图书角,向学生出借各类有声读物;组织开展“课本剧表演”、“赛诗会”、“即兴演讲”、“辩论会”活动;布置语感训练家庭作业,如欣赏指定有声读物,录制自己的表情讲读,进行词句与音响或画面的联想训练等。其次是写作实践。可结合教材学习,设计一些有利于强化语感,内化语言的”动笔”作业。如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的”动笔”;对词和句的扩展训练的”动笔”;对课文内容补充,延伸的想象“动笔”;对课文中某个词句运用感悟的随记“动笔”等。
“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这个“核心”,重视语感训练,并采取切实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感技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