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烹饪中体会与上课的共性,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首先,我们要当有创意的老师,备课时常常想着给学生创设一些新鲜内容,增强学生兴趣,这样才是好的开始。其次,课堂上我们要能有十八般武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掌控整个课堂。最后,四十分钟结束还不能收兵,做一个会思考的人,才会有更大地进步。从课前准备——课堂进行时——课后反思整个过程,需要音乐老师细心体会,才能给孩子们盛上一份份新鲜可口的美味佳肴。
【关键词】烹饪音乐课 创意 多面手 反思
一、烹饪美味的前提——做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
细看:拿到教材以后,首先不是匆忙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而是应该对每一单元每一课的作品进行理性分析。教材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展示,它给出的是最基本的知识与概况。教材上有的内容是显性的,有的内容是隐性的,这需要我们“细看”。 熟悉和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精选:一首歌曲、一首欣赏曲,既已选进教材,必定是经过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其中必有很多的“潜能”,备课时一定要竭尽全力从各个方面将这些“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精选”是在音乐课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精选不光是选教什么,更重要的是选什么方法教。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注重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中要设计出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课。深感悟:就是要用心去感悟。上学期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一节尹建宁老师执教的《小乌鸦爱妈妈》。她没有用说教的方式传授爱妈妈的思想。而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歌唱比赛的方法来帮助小乌鸦捉虫子,和小乌鸦一起孝敬妈妈,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歌唱感悟出歌曲的教育思想。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加强细看、精选、深感悟可以促进教师创造能力的提高。
二、烹饪美味的过程——做一个能干的多面手
“说”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主持人。教学语言是课堂中使用的语言,如何使用好教学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要以口语为主,说好说巧,言之有物,富有启发性,还不能繁琐。利用它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唱”教师的演唱要具有感染力——演唱家。歌唱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占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歌曲的演唱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唱、教唱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像一名演唱家一样,首先沉醉在所要演唱的作品中。教师在范唱歌曲时要对歌曲有深层的理解,再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创作,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歌曲的处理上,就需要教师适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范唱。在一些复杂节奏、音域较高、情绪较丰富的歌曲教学中,就是的示范就非常必要了。如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这首歌曲完整的讲诉了一个故事,想要激励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他每一句的情绪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准确的点拨和准确的范唱。
“弹”教师的乐器伴奏要充满艺术的渲染力——演奏家。在歌唱教学、欣赏教学中,教师的乐器伴奏及演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一名音乐教师特有的教学基本功,乐器演奏能力不仅要过硬,还要有过硬的演奏技巧,给学生带来生动的音乐形象。运用器乐特有的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像一名演奏家一样,用乐器的声音、流畅的演奏带给学生听觉的享受。
“演”课堂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演员。教师就好比是导演,并且是在自导自演。以自身专业,人格魅力,用行动取悦学生的信任,最终将课堂变成与学生共同开拓创新的展台。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音乐教师唱、奏能力很好,虽然会弹奏、演唱一些作品,但在教学中,很多时候唱、奏只有情绪而没有音乐形象,或者音乐形象偏离。如歌曲《小红帽》,只有活泼的情绪,在力度上没有体现,音乐形象在故事中没有情景体现是不行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声情并茂、首先自己先走入音乐情节中、专注的“出演”自己所导的剧目当中。这样,学生才能从你的表演中体验到很多音乐的东西,他们的表现也才会生动。受你的音乐表现及肢体、表情、语言让学生以“演员”的身份也加入到你所自编、自导的这幕剧中。
三、香飘十里,回味无穷——做一个深刻的反思者
1、教学目标把握不准。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定教学目标,避免目标的“大”、“空”。 如若内容太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该考虑什么是重中之重,要做适当的取舍,不能把每节课的内容都设定成要完成的目标,妄想做到“面面俱到”,这样会导致教学走流程,所有目标都得不到落实;2、学习模式上的单一。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很多老师习惯的做法是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然后要求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实际上这种课堂不仅没有让学生学有所得,还会使学生认为音乐欣赏就是如此简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音乐课堂失去兴趣。将音乐欣赏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再引导他们根据方法进行欣赏。学生有了知识与方法作为拐棍,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要不要讲、讲什么内容、怎么讲,这些不应是一个机械的模式,而应根据学生音乐水平的实际,根据音乐课堂具体内容的需要,灵活把握;3、多媒体使用过滥。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观摩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常规而有效的教学手段视为过时弃而不用,变“老师教”为“机器教”:音乐课堂中应有的教师范唱、教师钢琴伴奏、师生互动等等活动由多媒体课件全权代替。殊不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表演等等比起音響来更能直接的打动学生心灵,更能引发学生对教师多出一份尊重、一份羡慕、一份想向老师学习的欲望。多媒体是先进的,但不是万能的。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要求音乐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绚丽的画面与高清的音响,更应该是钢琴叮咚的旋律,老师深情的范唱与精湛的讲授艺术。
【关键词】烹饪音乐课 创意 多面手 反思
一、烹饪美味的前提——做一个有创意的设计师
细看:拿到教材以后,首先不是匆忙设计课堂教学流程,而是应该对每一单元每一课的作品进行理性分析。教材是《音乐课程标准》的一个展示,它给出的是最基本的知识与概况。教材上有的内容是显性的,有的内容是隐性的,这需要我们“细看”。 熟悉和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精选:一首歌曲、一首欣赏曲,既已选进教材,必定是经过编写者们精心挑选的。其中必有很多的“潜能”,备课时一定要竭尽全力从各个方面将这些“潜能”充分挖掘出来。“精选”是在音乐课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精选不光是选教什么,更重要的是选什么方法教。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注重创新,在不断的实践中要设计出有自己风格特色的课。深感悟:就是要用心去感悟。上学期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一节尹建宁老师执教的《小乌鸦爱妈妈》。她没有用说教的方式传授爱妈妈的思想。而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歌唱比赛的方法来帮助小乌鸦捉虫子,和小乌鸦一起孝敬妈妈,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歌唱感悟出歌曲的教育思想。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加强细看、精选、深感悟可以促进教师创造能力的提高。
二、烹饪美味的过程——做一个能干的多面手
“说”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主持人。教学语言是课堂中使用的语言,如何使用好教学语言,也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要以口语为主,说好说巧,言之有物,富有启发性,还不能繁琐。利用它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把信息传递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唱”教师的演唱要具有感染力——演唱家。歌唱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占的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歌曲的演唱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唱、教唱就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像一名演唱家一样,首先沉醉在所要演唱的作品中。教师在范唱歌曲时要对歌曲有深层的理解,再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创作,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在歌曲的处理上,就需要教师适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范唱。在一些复杂节奏、音域较高、情绪较丰富的歌曲教学中,就是的示范就非常必要了。如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这首歌曲完整的讲诉了一个故事,想要激励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追求,所以他每一句的情绪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准确的点拨和准确的范唱。
“弹”教师的乐器伴奏要充满艺术的渲染力——演奏家。在歌唱教学、欣赏教学中,教师的乐器伴奏及演奏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一名音乐教师特有的教学基本功,乐器演奏能力不仅要过硬,还要有过硬的演奏技巧,给学生带来生动的音乐形象。运用器乐特有的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像一名演奏家一样,用乐器的声音、流畅的演奏带给学生听觉的享受。
“演”课堂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演员。教师就好比是导演,并且是在自导自演。以自身专业,人格魅力,用行动取悦学生的信任,最终将课堂变成与学生共同开拓创新的展台。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音乐教师唱、奏能力很好,虽然会弹奏、演唱一些作品,但在教学中,很多时候唱、奏只有情绪而没有音乐形象,或者音乐形象偏离。如歌曲《小红帽》,只有活泼的情绪,在力度上没有体现,音乐形象在故事中没有情景体现是不行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声情并茂、首先自己先走入音乐情节中、专注的“出演”自己所导的剧目当中。这样,学生才能从你的表演中体验到很多音乐的东西,他们的表现也才会生动。受你的音乐表现及肢体、表情、语言让学生以“演员”的身份也加入到你所自编、自导的这幕剧中。
三、香飘十里,回味无穷——做一个深刻的反思者
1、教学目标把握不准。联系学生学习实际,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定教学目标,避免目标的“大”、“空”。 如若内容太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该考虑什么是重中之重,要做适当的取舍,不能把每节课的内容都设定成要完成的目标,妄想做到“面面俱到”,这样会导致教学走流程,所有目标都得不到落实;2、学习模式上的单一。在上音乐欣赏课时,很多老师习惯的做法是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听,然后要求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实际上这种课堂不仅没有让学生学有所得,还会使学生认为音乐欣赏就是如此简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音乐课堂失去兴趣。将音乐欣赏的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再引导他们根据方法进行欣赏。学生有了知识与方法作为拐棍,自主学习才能落到实处。所以要不要讲、讲什么内容、怎么讲,这些不应是一个机械的模式,而应根据学生音乐水平的实际,根据音乐课堂具体内容的需要,灵活把握;3、多媒体使用过滥。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观摩中,有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常规而有效的教学手段视为过时弃而不用,变“老师教”为“机器教”:音乐课堂中应有的教师范唱、教师钢琴伴奏、师生互动等等活动由多媒体课件全权代替。殊不知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表演等等比起音響来更能直接的打动学生心灵,更能引发学生对教师多出一份尊重、一份羡慕、一份想向老师学习的欲望。多媒体是先进的,但不是万能的。音乐学习的基本规律要求音乐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绚丽的画面与高清的音响,更应该是钢琴叮咚的旋律,老师深情的范唱与精湛的讲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