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的输送教学设计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这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第五章第5节内容,是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电能输送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写得比较详细、通俗,可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让学生对输电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入和更接近实际的认识,知道影响输电损失的因素不只一个,分析问题应综合考虑,抓住主要方面。但真正的实际问题比较复杂,教学中并不要求深入讨论输电中的这些实际问题,也不要求对输电过程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3、学生常常容易将导线上的电压损失ΔU=U-U′与输电电压混淆起来,甚至进而得出错误结论。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澄清认识;4、课本中讲了从减少损失考虑,要求提高输电电压;又讲了并不是输电电压越高越好。希望帮助学生科学地、全面地认识问题,逐步树立正确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观点和方法。节后设的阅读材料《直流输电》既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也可以增加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便于远距离输送”是电能的优点,知道输电过程;2、知道什么是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如何减少功率损失;3、知道什么是输电导线上的电压损失和如何减少电压损失;4、理解远距离输电要用高压;5、了解电网供电的优点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和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2.介绍我国远距离输电概况,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建设的热情。
  教学重点;找出影响远距离输电损失的因素,使学生理解高压输电可减少功率与电压损失。教学难点:理解高压输电原理,区别导线上的输电电压U和损失电压ΔU。
  教学方法:自学 讨论 探究 讲授
  教学用具:教学用远距离输电演示仪、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1: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远距离输电的基本流程图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课时2:电能输送中的动态分析、电网供电、科学漫步和STS。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今年元旦晚会照片、上海城市夜景、三峡电站等图片 说明电能的优点和电能的输送。自学: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阅读教材前三个自然段,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屏幕上打出:1、发电站一般建在什么地方?2、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一、输送电能的基本要求是:可靠、保质、经济。可靠,是指保证供电线路可靠地工作,少有故障和停电。保质,就是保证电能的质量,即电压和频率稳定。经济,指输电线路建造和运行的费用低,电能损耗小。探究:
  二、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1、提出问题,理论分析  电站向用户供电,要用输电导线将发电机和用户连接起来,如下图所示,由于输电线有电阻,所以要产生焦耳热和电压降。(图略)
  2、创设情境:例1.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功率44kW,输电导线的电阻为1.0 Ω,若不经过变压而直接用220 V的电压向用户送电,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各是多少。解答:(20V,4KW)
  3、发现问题:远距离输电时,由于输电线电阻上的电流较大,致使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和电功率损失较大,大量电能在输电导线上以热量的形式散耗在空气中,用户得到的电功率要远小于输送时的电功率,造成了电资源的浪费,用户得到的电压也远低于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用户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4、分析问题:(1)电能主要在哪里损失?热能消耗;(2) 损失的电能如何来定量的表示?焦耳定律
  5、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目的:减少远距离输电过程中输电导线上的电能的损失?根据Q=I2Rt,我们要减少Q,方案有:方案一:减少时间t(不行)方案二:减少电阻R方案三:减少输电电流I方案二:减少电阻R:根据电阻定律可知R线=ρ ,要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线,可采用下述方法:①减小材料的电阻率ρ。银的电阻率最小,但价格昂贵,目前选用电阻率较小的铜或铝作输电线。②减小输电线的长度l(输电距离的2倍)不可行,因为要保证输电距离。③增加导线的横截面积,可适当增大横截面积。太粗不可能,既不经濟又架设困难。结论:减小输电线的电阻是减小输电损耗的途径之一。课件展示远距离输电用的导线。方案三:减少输电电流I:如果电流减少了   P损=I2R线,功率损失将大大减少   U损=IR线, 电压损失也会降低在发电机输出功率P一定时,如何减少输电线上的电流呢?
  6、方案的实施:(1)如何获得高压来输电呢?(2)输送到用户处时,如何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呢?(3)请设计远距离输电的整体流程图?远距离输电流程简图:(图略)请同学们试着分析:(1)各个功率之间的关系;(2)各个电压之间的关系;(3)各个电流之间的关系。
  7、实验验证:演示实验。
  结论:减小输电导线的电阻和减小输电电流是减小输电损失的两条途径,而且减小输电电流更为有效。
  三、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
  在直流输电时,由于输电线有电阻,电流在输电线上有电压损失。对交流输电线路来说,既有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也有感抗和容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在不计感抗和容抗的条件下电压损失ΔU=U-U′=IR线
  根据电压损失的表达式ΔU=IR线可知,要减少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减小输电线的电阻R线;其二是减少输电电流。为了减少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都需要采用高压输电。目前我国远距离送电采用的电压有110KV、220 KV、330 KV、500 KV和750KV。但并不是电压越高越好,因为电压越高,对输电线绝缘的要求就越高,这样不经济。实际输电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2、发电机的端电压为220 V,输出功率44 kW,输电导线的电阻为1.0 Ω,如果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经输电线后,再用初、次级线圈匝数比为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供给用户。(1)画出全过程的线路示意图;(2)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解答:(略)
  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远距离输电的基本流程图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通过例2探索出解决远距离输电问题的一般思路。另外,一定要注意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与输电电压的区别,如教材“练习与解答”第二题。
  布置作业:1、阅读本节教材。2、完成“问题与练习”第3、4、5题。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生本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对生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讨论教学法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法,它贯穿于生本课堂的其它教学法中,讨论是生本课堂教学的常规。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很多是可以通过讨论探索的形式来取得,而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小组讨论、师生讨论或生生讨论,只要是教学需要的都可以进行讨论,课堂中通过讨论过程达到学习的过程,但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讨论常常是无效
期刊
【摘 要】新教材是仅仅换一套教材吗?新教材新在哪里?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点滴思考,对于如何使用新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教材 语文学习  21世纪之初,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以人为本的历史性转变,并将其确立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优化课程结构,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列为教学改革
期刊
目前,在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风险不容忽视。在政府性债务风险累积和演化路径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其生成逻辑,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和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诸要素,力图构建债务风险防控体系。  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  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与政府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客观上要求通过政府举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而推动区
期刊
閱读是什么?怎么阅读?阅读课怎么上?也许这些都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明确的问题。在学习初期应以分析性阅读为主,掌握语言形式,到了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则应以综合阅读为主,增加语言输入,关注语言内容。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运用的结果,它和听的过程一样,是由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认知策略和情感因素等各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
期刊
【摘 要】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是在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感性、抽象的人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创造发展而得来的。“现实的人”不仅是有生命、有现实需要的人,而且还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和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的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研究“现实的人”的理论背景、提出确定和理论内涵,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关键词】现实的人 抽象的人 实践  人的问题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自始至终一直占
期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题目:《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在新课程下的新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有进一步的提高。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
期刊
学习目标:1、认字12个,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责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精彩两分钟”导入  1、“精彩两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