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t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理解王羲之在文中的对宇宙与人生认识和看法。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期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重点 :了解由这次集会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2、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文本研习、因声求韵
  一、导入
  今天来了很多老师听课,又是下午,大家难免都有些紧张和疲惫,现在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热身运动,先抬头,再低头,抬头为仰,低头为俯。
  提问:在低头抬头之间,我们看到了什么?(天花板,地板).点评:同学们很实在,在抬头的时候,我们确实就看到了天花板。那么,我们的王羲之先生在“抬头低头”之间看到了什么呢?如果学生回答:天空和大地呢?
  二、初读感知。请大家听诵读,划出关于“俯仰”的句子。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三、情感探究
  (一)1、我们来看看王羲之第一次俯仰之间看到了什么?乐在何处?明确:良辰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乐事   群贤  少长  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  赏心 畅叙幽情  游目骋怀  极试听之娱;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齐读前两段。
  (二)第二次俯仰。1、现在我们来看看王羲之第二次俯仰还是开心的吗?不是,是什么感受?痛。过渡一下:王羲之的情绪有何变化?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不能不以之兴怀;豈不痛哉!为什么痛?俯仰自我,痛从心起。这里的痛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由于个人内心变化.致使情随事迁,物是人非;二是乐景不常,盛事难再。“向之所欣”,转眼之间灰飞烟灭,触目伤怀;三是对生命流逝、感到无奈和忧惧,“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心头始终郁结着一股挥之不去的生命悲感;2、生齐读第三段。
  (三)1、在下一段里,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呢:?明确:第三段中情感由“痛”转化为“悲”。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将个人的痛苦转化为历史(千古)命题。痛苦可能是一时的,它由具体的事件引发。而悲哀大多是长久的,它搁在心理反复追问,却没有答案。2、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有道理”,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比如现在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武夷山秋游,面对美景,大家会悲伤吗?明确:不会。如果有学生回答会呢?林黛玉的意义不在于无来由哭哭啼啼的小性子的表象,而是生活对生命的成全与残酷的敏感。死生亦大亦。人为什么会死?为什么王羲之对这个问题这么执着?
  3、王羲之对生死的态度是怎样的?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同学翻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作的。欣赏王羲之书法,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性格的自然流露,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从“飘若浮云”中,我们也许可以读到他的“消极其表”,从“矫若惊龙”中,我们也许可以读到他的“执著其里”。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生齐读第四段。
  4、王羲之生死观的积极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著书立说,精神传承。
  5、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请列举出感慨时光短暂,抒发时不我待的诗文。《古文观止》: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慨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李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周国平
  这也印证了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目的: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由“快然自足”的“曾不知老之将至”,想到人生短暂,“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再旺盛的生命终要走向死亡.正因为生活美好,才引起诗人对生命的留恋。
  四、练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感慨呢?每人写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悟,一起交流。示例:因为短暂,人生中一切欢乐和美好的东西更显得珍贵。
  五、作业:请将你写的一句话扩展为一篇以“与王羲之对话”为话题的随笔。
  六、小结:有人说,《兰亭集序》40岁才能读懂,我也不知道十七八岁的同学们你们能读懂多少。老师希望:当我们再次仰望头上的星空,俯瞰脚下的大地时,能于俯仰之间,思考生存的意义,做一棵“会思想的苇草”,活多久就要思想多久。
  五、作业阅读:周国平的《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写一段你关于生命的思考。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教材是仅仅换一套教材吗?新教材新在哪里?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点滴思考,对于如何使用新教材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新教材 语文学习  21世纪之初,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它将实现以人为本的历史性转变,并将其确立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在优化课程结构,制定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列为教学改革
期刊
目前,在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风险不容忽视。在政府性债务风险累积和演化路径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其生成逻辑,从宏观、微观层面分析影响和控制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诸要素,力图构建债务风险防控体系。  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  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形成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需要与政府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客观上要求通过政府举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进而推动区
期刊
閱读是什么?怎么阅读?阅读课怎么上?也许这些都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师应该明确的问题。在学习初期应以分析性阅读为主,掌握语言形式,到了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则应以综合阅读为主,增加语言输入,关注语言内容。阅读理解的过程是各种因素综合运用的结果,它和听的过程一样,是由语言知识、背景知识、认知策略和情感因素等各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下面从几个方面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2.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交流,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
期刊
【摘 要】教师生活在课堂,学生成长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教师
期刊
【摘 要】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是在黑格尔自我意识的人和费尔巴哈感性、抽象的人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的创造发展而得来的。“现实的人”不仅是有生命、有现实需要的人,而且还是从事着实践活动和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的人,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研究“现实的人”的理论背景、提出确定和理论内涵,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关键词】现实的人 抽象的人 实践  人的问题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自始至终一直占
期刊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题目:《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在新课程下的新理念的推进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目的和方法都要有进一步的提高。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建构这样的学习方式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
期刊
学习目标:1、认字12个,写字7个,学习新笔画横折折折钩。继续培养运用知识分析字形的能力,继续培养揣摩字形的习惯;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的责任。懂得“小雷锋、红领巾”等称呼的褒扬之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成长”的含义在于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尽到社会责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精彩两分钟”导入  1、“精彩两分
期刊
教材分析:这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第五章第5节内容,是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电能输送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写得比较详细、通俗,可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例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对于电路上的功率损失,可引导学生自己从已有的直流电路知识出发,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讲解电路上的电压损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