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深孔采矿布置方式和回采工艺灵活,作业简单,易于掌握,可以有效的提高回采率和降低贫化率,适用于急倾斜矿体,或缓倾斜、倾斜中厚以上矿体。
关键词:中深孔爆破技术;扇形炮孔;微差爆破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引言
福建马坑铁矿是华东地区第一大磁铁矿,是深部隐伏的大型磁铁矿体,矿区铁矿石总储量达4.5亿吨左右,产出层位稳定,物质组份简单、品位中等变化小,有害杂质低、易选、铁精矿品位为63.8%、回收率81.2%、储量以主矿体为主的量占98%,呈层状,似层状,连续单一对应性好的特点。矿区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铁矿储量的98%集中分布于中、西两个矿段,其中西矿段储量规模最大,约占总储量68%,东矿段储量规模很小,仅占总储量2%左右。
1、工程概况
西矿段F2′上盘大矿体位于勘探线59~70线之间,是马坑矿业西矿段的主矿体,矿体埋藏条件较深,主要在+200m以下,且矿体越往下延伸越厚,整体成“八”字形矿体,在+100m水平矿体走向1100m,矿体厚度一般80m~130m,矿体倾角40°~68°,钻孔控制到的矿体最高水平在+176m水平,+160m以上矿体零散分布、不联系,+160m以上地质储量约为30万吨,为提高矿石的回采率和降低贫化率,首采分段设计在+160m水平,采用浅孔采矿。+160m~+100m地质储量约1100万吨,根据矿体的厚度、倾角和储存条件,采用中深孔采矿,分为+100m、+115m、+130m、+145m等4个分段。
2、矿块构成布置
2.1运输巷、卸矿巷布置
+160m以下矿体厚度较大,一般可达80m~130m,靠近矿体下盘位置有一条近平行矿体的F2′断层,该断层属陡倾角的逆冲断層,断距大,断层充填物复杂,富含水,且断层附近节理发育、岩性破碎松软,施工难度极大。在F2′断层外侧布置一条+200m~+100m阶段斜坡道,各个分段和阶段斜坡道联通。统筹考虑地质水文条件、矿体产状、铲距运输、通风排水等,最优选择阶段卸矿巷沿走向布置在阶段矿体中盘,各个分段运输巷道布置在矿体的中间,切割巷道布置在矿体两翼(上盘矿体和下盘矿体边上),溜矿井布置在分段运输巷的边上,采矿过程中采取矿体两翼向矿体中间运输巷依次后退式回采,并通过布置在中盘的卸矿溜井将矿石下溜至+100m阶段卸矿巷,再通过+100阶段运输巷将矿石运输至阶段井筒马头门提升。
2.2矿块布置
阶段高度100m,但由于+160m以上矿石较少,+160m~+200m矿石浅孔局部回采,故+100~+200m阶段之间的100m阶段高度有24m~40m的顶柱;矿块沿走向布置,每60m布置一个矿块,为减少采空区暴露面积,矿块之间留10m间柱。
2.3溜矿井、通风井布置
溜矿井每120m布置一个,每口溜井服务两个矿块。溜井直径D=3m,故采场最大矿石块度小于1m~2m。在+200m水平施工一条专用的回风巷,各个分段将污风通过专用回风天井排至该回风巷;新鲜风流由+100m水平提供,施工两口进风天井,布置在矿体走向的左侧和中间。为确保天、溜井在服务年限不遭破坏,将天、溜井布置在间柱里面。
3、中深孔爆破技术
3.1分段高度
分段高度和进路高度是中深孔采矿的主要结构参数,其受阶段高度、生产能力、凿岩设备、矿体构造等条件的影响,结合马坑矿业的生产特点和施工设备优势,目前在使用的T-100型中深孔钻机最大有效钻孔长度可达30m,故采用分段高度15m,进路间距15m,即15m×15m。
3.2炮孔排列形式
中深孔炮孔的排列形式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平行排列和扇形排列。平行排列即各炮孔相互平行,孔间距在炮孔全长上均相等;扇形排列即在同一平面上各炮孔成放射状,炮孔间距自孔口到孔底逐渐增大,孔口密,孔底稀。为减少凿岩巷道降低巷道施工成本和提高凿岩效率,中深孔炮孔采取上向垂直扇形排列,且上、下分段进路、炮孔错开布置。
3.3中深孔爆破参数
(1)炮孔直径
炮孔直径的大小,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爆破效果,同时矿石的性质、凿岩设备和工具、炸药的猛度等因素又影响着炮孔直径大小的选择。目前采用的T-100型钻机可选确定炮孔直径78mm。
(2)炮孔孔深
炮孔孔深对凿岩台班效率、爆破效果、采准工程量、装药难度系数都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不同的凿岩转机都有比较合理的一段钻孔深度,T-100型钻机一般为10~20m,最大不超过25~30m,T-100型钻机完全能满足15m中深孔孔深钻孔的要求。
(3)最小抵抗线
中深孔爆破中最小抵抗线就是炮孔的排间距离。
3.4炮孔装药和爆破
中深孔炮孔倾角由两边的边孔角向中间依次变大,为确保中深孔崩落下来的矿堆靠势能可以自溜,边孔角倾角为45°,再根据以上爆破参数的确定就间接确定了中深孔的炮眼布置。
(1)起爆药包的加工
采用一节乳化炸药去掉外包装纸,装入预先买好的起爆火头之内,盖上火头盖插入导爆管雷管即可。
(2)炸药加工
炸药采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配合粘合剂,粘合剂的比例为10%,炸药拌和需要均匀。
(3)炮孔装药结构
在炮孔孔底装入一个预先制作好的起爆药包,再采用BQF-100装药器装入粉状多孔粒状铵油炸药,装药风压为:0.3~0.4Mpa,装药密度为:0.9~1kg/dm?,采用手动机械控制装入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孔口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少于0.5m。
(4)爆破方式
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起爆顺序应由每排炮孔的中间炮孔起爆,逐排向两帮起爆,这样可以增加起爆的爆破自由面。不同炮孔应使用不同段别的导爆管。
4、结语
马坑矿业的实践表明,通过合理布置分段运输巷、阶段卸矿巷和溜矿井位置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中深孔爆破参数,中深孔采矿技术在极厚大矿体中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采矿设计手册》编写组.采矿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王选(1986-10-28),男,本科,福建省龙岩市,采矿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福建省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中深孔爆破技术;扇形炮孔;微差爆破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引言
福建马坑铁矿是华东地区第一大磁铁矿,是深部隐伏的大型磁铁矿体,矿区铁矿石总储量达4.5亿吨左右,产出层位稳定,物质组份简单、品位中等变化小,有害杂质低、易选、铁精矿品位为63.8%、回收率81.2%、储量以主矿体为主的量占98%,呈层状,似层状,连续单一对应性好的特点。矿区分为东、中、西三个矿段,铁矿储量的98%集中分布于中、西两个矿段,其中西矿段储量规模最大,约占总储量68%,东矿段储量规模很小,仅占总储量2%左右。
1、工程概况
西矿段F2′上盘大矿体位于勘探线59~70线之间,是马坑矿业西矿段的主矿体,矿体埋藏条件较深,主要在+200m以下,且矿体越往下延伸越厚,整体成“八”字形矿体,在+100m水平矿体走向1100m,矿体厚度一般80m~130m,矿体倾角40°~68°,钻孔控制到的矿体最高水平在+176m水平,+160m以上矿体零散分布、不联系,+160m以上地质储量约为30万吨,为提高矿石的回采率和降低贫化率,首采分段设计在+160m水平,采用浅孔采矿。+160m~+100m地质储量约1100万吨,根据矿体的厚度、倾角和储存条件,采用中深孔采矿,分为+100m、+115m、+130m、+145m等4个分段。
2、矿块构成布置
2.1运输巷、卸矿巷布置
+160m以下矿体厚度较大,一般可达80m~130m,靠近矿体下盘位置有一条近平行矿体的F2′断层,该断层属陡倾角的逆冲断層,断距大,断层充填物复杂,富含水,且断层附近节理发育、岩性破碎松软,施工难度极大。在F2′断层外侧布置一条+200m~+100m阶段斜坡道,各个分段和阶段斜坡道联通。统筹考虑地质水文条件、矿体产状、铲距运输、通风排水等,最优选择阶段卸矿巷沿走向布置在阶段矿体中盘,各个分段运输巷道布置在矿体的中间,切割巷道布置在矿体两翼(上盘矿体和下盘矿体边上),溜矿井布置在分段运输巷的边上,采矿过程中采取矿体两翼向矿体中间运输巷依次后退式回采,并通过布置在中盘的卸矿溜井将矿石下溜至+100m阶段卸矿巷,再通过+100阶段运输巷将矿石运输至阶段井筒马头门提升。
2.2矿块布置
阶段高度100m,但由于+160m以上矿石较少,+160m~+200m矿石浅孔局部回采,故+100~+200m阶段之间的100m阶段高度有24m~40m的顶柱;矿块沿走向布置,每60m布置一个矿块,为减少采空区暴露面积,矿块之间留10m间柱。
2.3溜矿井、通风井布置
溜矿井每120m布置一个,每口溜井服务两个矿块。溜井直径D=3m,故采场最大矿石块度小于1m~2m。在+200m水平施工一条专用的回风巷,各个分段将污风通过专用回风天井排至该回风巷;新鲜风流由+100m水平提供,施工两口进风天井,布置在矿体走向的左侧和中间。为确保天、溜井在服务年限不遭破坏,将天、溜井布置在间柱里面。
3、中深孔爆破技术
3.1分段高度
分段高度和进路高度是中深孔采矿的主要结构参数,其受阶段高度、生产能力、凿岩设备、矿体构造等条件的影响,结合马坑矿业的生产特点和施工设备优势,目前在使用的T-100型中深孔钻机最大有效钻孔长度可达30m,故采用分段高度15m,进路间距15m,即15m×15m。
3.2炮孔排列形式
中深孔炮孔的排列形式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即平行排列和扇形排列。平行排列即各炮孔相互平行,孔间距在炮孔全长上均相等;扇形排列即在同一平面上各炮孔成放射状,炮孔间距自孔口到孔底逐渐增大,孔口密,孔底稀。为减少凿岩巷道降低巷道施工成本和提高凿岩效率,中深孔炮孔采取上向垂直扇形排列,且上、下分段进路、炮孔错开布置。
3.3中深孔爆破参数
(1)炮孔直径
炮孔直径的大小,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爆破效果,同时矿石的性质、凿岩设备和工具、炸药的猛度等因素又影响着炮孔直径大小的选择。目前采用的T-100型钻机可选确定炮孔直径78mm。
(2)炮孔孔深
炮孔孔深对凿岩台班效率、爆破效果、采准工程量、装药难度系数都有较大影响,一般来说不同的凿岩转机都有比较合理的一段钻孔深度,T-100型钻机一般为10~20m,最大不超过25~30m,T-100型钻机完全能满足15m中深孔孔深钻孔的要求。
(3)最小抵抗线
中深孔爆破中最小抵抗线就是炮孔的排间距离。
3.4炮孔装药和爆破
中深孔炮孔倾角由两边的边孔角向中间依次变大,为确保中深孔崩落下来的矿堆靠势能可以自溜,边孔角倾角为45°,再根据以上爆破参数的确定就间接确定了中深孔的炮眼布置。
(1)起爆药包的加工
采用一节乳化炸药去掉外包装纸,装入预先买好的起爆火头之内,盖上火头盖插入导爆管雷管即可。
(2)炸药加工
炸药采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配合粘合剂,粘合剂的比例为10%,炸药拌和需要均匀。
(3)炮孔装药结构
在炮孔孔底装入一个预先制作好的起爆药包,再采用BQF-100装药器装入粉状多孔粒状铵油炸药,装药风压为:0.3~0.4Mpa,装药密度为:0.9~1kg/dm?,采用手动机械控制装入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孔口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少于0.5m。
(4)爆破方式
采用中深孔微差爆破起爆顺序应由每排炮孔的中间炮孔起爆,逐排向两帮起爆,这样可以增加起爆的爆破自由面。不同炮孔应使用不同段别的导爆管。
4、结语
马坑矿业的实践表明,通过合理布置分段运输巷、阶段卸矿巷和溜矿井位置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中深孔爆破参数,中深孔采矿技术在极厚大矿体中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采矿设计手册》编写组.采矿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王选(1986-10-28),男,本科,福建省龙岩市,采矿助理工程师,现就职于福建省马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