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数学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授课内容
  《营养午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课由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自行设计营养搭配午餐,意在提高学生对于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意识与能力。
  二、案例描述
  本课的主线是由“凭喜好吃”—“科学地吃”—“合理地吃”—“营养地吃”,内容涉及计算、统计和应用。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五个数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营养含量,明晰基本指标。
  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菜?学校食堂的厨师叔叔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三份套餐作为今天中午的午餐,看看你们会喜欢哪一种套餐?说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种套餐?
  学生发表意见后,我出示了饮食与健康专家的建议让学生阅读,教师相机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活动二:运用算法判断,形成运用策略。
  学生运用刚从专家那里学来的营养搭配进行知识判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讨论,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孩子促进思考、运算检验和进行争辩的过程,最终,学生通过自己的运算与刚才专家的建议进行了阐述,发现了符合营养标准的套餐,而其他两种套餐各因为“脂肪过高”和“热量不够”被排除在外。
  活动三:自行思考动手,搭配营养菜肴。
  课件出示10种菜肴图以及10种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请同学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注意既要考虑好吃又要考虑营养。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罗列学生所有的配菜方案。
  活动四:组织合理分析,选出喜欢的方案。
  每个小组分别演示出自己的用餐方案,说明自己的理由,陈述之后等待其他同学的发问或点评,有相同搭配方案的小组还可以进行补充,最终通过举手表决,选定出最有营养价值、最受欢迎的食谱。
  活动五:阅读调查资料,用于实际生活。
  出示提前对学生进行调查后整理出了相关数据:班级同学平时最喜欢的食物,男、女生在饮食上的差异,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
  学生读取相关信息后,了解到大家最爱吃的食物主要有鸡排、鱼类和汤,男生比较爱吃肉类,女生偏爱吃蔬菜,男生大部分不偏食,女生比较挑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偏胖的同学可能是日常饮食中脂肪含量超标,偏瘦的同学可能是饮食中脂肪的攝入量过少,偏胖或偏瘦同学可能都不同程度存在挑食、偏食的习惯。
  三、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研究,带给我以下几点思考:
  1.体现课程的综合性——把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
  本节课学生既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数学知识,又要综合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如:热量、脂肪、蛋白质等)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学生进行自行搭配的活动中,学生运用排列组合的思想,10选3搭配成一份午餐共有120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其中24种符合营养标准,我在课堂上只展示出了8种方案。
  2.体现课程的现实性——关注选择内容的现实价值,凸显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的孩子在饮食上存在过于的挑食或偏食,造成过胖或偏瘦的现象;也缘于学校中的个别学生没有正确地对待学校午餐菜肴,造成了许多浪费现象。因此,结合这一现实问题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学校营养午餐的数学话题进行实践尝试,能很好地凸显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
  3.体现课程的生成性——关注解决策略的动态生成,凸显数学学习的主体意味。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事实的建构性”,也就是说,数学知识不应是教师、教材直接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学生经历了“计算套餐数据—比较营养标准—自己营养搭配”的全过程,形成了多种营养午餐的搭配策略。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比较、选择搭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学生对“营养午餐”的深切感悟。
  4.体现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悦的交流中各抒己见、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采访”“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具生活化、趣味化,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做菜、点评、评菜,实现了在乐中求知。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出的是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实践者、思考者、验证者和评论者。
  5.体现课程的思想性——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理的营养午餐,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通过《营养午餐》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我体会到:数学课也可以很好地和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整合,在研究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实际、更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科学饮食很重要,只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够有一个强壮健康的体魄!
  编辑 王亚青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的核心所在,同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不仅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成为一种学习方式,还能够激发学生交流、谈论乃至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但是现实阅读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为了赶课常“越俎代庖”,代替学生阅读,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归纳总结,满堂教学并没有给予充分时
“老师,老师!水桶太重了!提不动!”——放学的时候,侯××来找我,今天轮到他们组打扫班级卫生,侯××要负责提水拖地。进入小学二年级了,孩子们还是不太会干一些看起来本该是很简单、轻松的活儿。“请你自己想办法。”侯××摊摊手,提了提,还是提不起来。做了努力没能成功。“先问问别的孩子,有什么办法没有?”我没有马上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而是让他先跟同学求助。终于,水提到教室里了。我问他,“怎么把水提到教室的?
摘 要:通过三篇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用“1 X”的群文模式,采用提取关键信息,运用思维导图学会巧读说明书,培养了学生提取、筛选、分析、概括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发现求同比异中提高思维兴趣,引起连续思维,强化综合思维能力。  关键词:群文;思维导图;思维能力  《巧读说明书》群文阅读教学选取的是三篇非连续性文本,《止咳枇杷糖浆说明书》《冰箱使用说明书》《飞镖使用说明书》。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说明书,抓关
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越来越稳健,越来越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与新课程所倡导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有一致性,尤其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需要把自己变回为“童真”时期,尽量用儿童化语言激發学生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保持师生之间良好的对话关系,通过日常课堂教学灵活使用儿童化语言,引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能够主动参与到自己
摘 要:诗歌的教学要在潜移默化间慢慢熏陶,老师要为孩子们开启兴趣之窗,让孩子借助想象自己去探寻诗歌灵动的景物画面。在轻轻吟诵之间,去触摸诗歌的“心跳”,去揣测作者的情思,去怀古去咏今。让诗歌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淌进孩子们的心田,让孩子们能闻其香品其甘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培养兴趣  中国的诗歌缘起于《诗经》从开始的一泓清泉到后来唐诗的溶溶流川,文人墨客的文学情怀和志趣无不一一投射其中。一
听课是每位年轻教师职业成长的一条重要路径。通过带着问题听课,抱着向前辈们积极学习的心态,深入到直播的课堂中寻找方向,进而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实践是关键,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教育者。  学校为每一位新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在任教一年中,除了听师傅的课,学校也经常举办一些公开课的活动,比如青年教师集团教育活动、各种赛课、教研课以及调研课等活动,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听课感悟。  一、保持积极
英语译林版教材较之先前的老教材增设了一个全新的板块——Ticking time,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此板块是自我评价板块,旨在通过自我評价,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体验进步和成功,认识自我,明确方向。  一、基于目标,把握方向  好多教师都是把此板块当作可有可无的环节,我觉得这个板块在教材结构编排上是以独立板块出现的。与其把它作为复习板块,倒不如把它作
摘 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要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依据,还要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支撑。教育心理学就是支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实践证明,将教育心理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据,浅显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教育心理学,说到底,就是将
摘 要:主要列举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探讨  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并且一般一个教师都是教几个班级,这样的学生基数就意味着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要在小
摘 要:众所周知,数与形是数学中最为古老的两个研究对象。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认知抽象的数量关系,借助明确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赋予图像以实际意义,进而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抽复杂问题简单化。立足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实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方法;寓数于形;以形解数  作为数学中最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