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与授业相融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奠基阶段,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将语文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即文道统一,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创设情境 读想结合 渗透德育
  
  小学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奠基阶段,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在德育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将语文文字的训练、句段篇章的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于语文教学中,即文道统一。换句话说,就是德育教育如何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现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略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
  
  一、善用预习,浅触德育
  
  预习,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用得上这一学习方法。语文教学中,通过预习和自读提示的内容,学生自学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在每一单元前都有导读提示,对于教师来说,就可以活用导读,让学生浅层次触摸德“脉”。学生通过导读来自学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因而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和利用它来进行“渗透”,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过去我们教语文,往往按老框框在分析全文后才归纳中心思想,其实这又何必呢?我们可以利用“提示”把中心思想点出来,使学生心中有纲。在阅读文章时,就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来,从而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加深了对主题的认识。
  
  二、揣摩词句,掺杂德育
  
  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彼讨原,虽幽必显。”就是说作者在生活中吸取了一定的思想内容,而后才动笔写文章。学生学语文必须弄懂课文的字、词、句,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我们只有抓住它们,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才能更有效地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要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性,把握住文中的字、词、句,深刻、具体、形象地把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挖掘出来,引导学生去体会理解,这样就使学生发现那些隐含在文字背后不易被发现的深刻含义,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分析典型,携手德育
  
  人物形象,只要会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让人物的鲜明形象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并永不磨灭地镌刻在心灵上,就可以使学生既学到刻画人物的各种方法,又受到人物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的感染熏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让学生来体会感受,也可以将这一人物同其他人物相比,更好地烘托出他的高贵品质。
  
  四、读想结合,抚摸德育
  
  阅读,能使人产生情感,想象能使人再现形象。两者巧妙地结合,能够以形象感人,以情感动人,使读者与书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展开想象,充分地感知形象和品格是统一的。这样,学生受到的教育不再是空洞肤浅的,而是具体深刻的。
  
  五、创设情境,进化德育
  
  情感教育是实施有效德育的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抓住课文特点激情明理。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使其产生共鸣,使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产生某种相同的情感,因而以情激情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情激情,就是教师以自己的炽热情感去感染学生,同时,还需对课文有深刻透彻的理解,制造气氛,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共鸣。教师除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外,还可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借助良好的语感和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
  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时,可先放录像,介绍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总设计师的光辉业绩,再激发其观看总设计师灵机飞向大海、骨灰撒大海的情节,生动感人的画面和感情真挚的交接,感染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从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六、拓展课堂,升华德育
  
  课堂延伸指的是客套教学以外的教学环节,它包括课外辅导、作业批改、课外活动等。小学语文中德育不仅要重视“入耳”“入脑”,还应注重“践行”。教师要课内外结合,抓住一切育人的机会,在课堂延伸方面动脑筋,寻求有价值的文道结合点。
  在教学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我安排了一堂语文活动课——我是小小环境家。课文讲的是一个原本美丽的小村庄,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的事。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要保护环境,学后抓住契机,让学生调查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进行走访调查,进而明确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德育更上一层楼。
  当然,在语言教学中还有许多渗透思想教育的方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完全可以发挥课本本身所固有的德育和智育两种作用,灵活地把握和处理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自然渗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既不牵强附会,泛泛空谈,也不蜻蜓点水,避重就轻。妥善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工夫,从语言教学的各方面、各环节仔细揣摩,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其他文献
摘要 识字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起到奠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生活经验,结合读写实际,拓展教学渠道,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 识字教学 生活化 情境性 实用性    中华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 在语文课文中,由于行文的需要,文章对某些内容往往写得十分简略,甚至省略不写,形成空白。这种写作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这种“留白”来引导学生去深层地理解课文。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留白 做文章    《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案例
期刊
摘要 学校发展瓶颈的突破,要请名家引领,强化先进的办学教育理念,重视师资整体素质的提高,学习名校的办学方法,实施科研办学,形成自身的品牌。找到创建特色的突破口,挖掘本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确立共同愿景,齐心奋斗,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关键词 瓶颈 名校 名家 引领 特色 科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首先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
期刊
最近,萦绕在我们每位教科室主任脑海中、耳朵旁的一个话题就是“校本培训”。我们认为,不管是从提升学校的发展内涵,还是从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考量,校本培训都是相当必要的。校本培训应贯穿教师的日常工作。作为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管理者,在多年的校本培训的实施过程中感悟到,只有坚持“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教师提高与学生发展”“自学自练与集中培训”三个合一,逐步形成“培训与科研、教研”统筹统导、三位一体的校本
期刊
摘要 语文教师要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和“乐于学”,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会学”的本领和方法。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策略 兴趣 情感 习惯    新课标明确提出了课堂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作用,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一、激发兴趣,定位目标,让学生想
期刊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要重视其有效性。分层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不觉得是负担;变批改为对话,让学生人人喜欢数学,增进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精辟通透评讲,不仅让学生思维激荡,而且能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有效作业 探索    教学实践表明,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数学作业处置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培养学生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我一直都很重视作
期刊
摘要 培养农村小学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任重道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书香氛围,给学生一个阅读场;要运用各种方式,有效辅导学生阅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阅读习惯 阅读兴趣 书香氛围    阅读可以分享精神的愉悦,阅读可以提升生命的质量,阅读更能改变人生。“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
期刊
如何在管理中充分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培养一支创新、精干、高效的教职工队伍,是我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我认识到管理的实质应该是做好人的工作,“以人为本”即是了解教职工最本质的需要,通过有效手段满足大家的这些需要,以唤起每位教职工的内驱力,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全院工作质量的提高。我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可用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中的三个
期刊
摘要 在写字教学中存在着“虚静、致用、比德、畅神”这4个层次。其中,“虚静”是写字教学的心理准备,“致用”是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德”是写字教学的深层追求,“畅神”是写字教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写字教学 书法艺术 陶冶情操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用“虚静、致用、比德、畅神”来概括和形容人类对自然美追求的历程。在笔者看来,这4个阶段意味着4个不同的审美境界,用于写字教学非常合适。    
期刊
摘要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教师要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师要用发现资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学生的错点资源,调整教学进程,超越预设目标,实现课堂有效生成,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错点资源 有效性 自信心 辨析能力 创新能力 真情体验 质疑能力    案例1:一位教师执教“角的初步认识”,练习时,她让学生画两个大小和方向不同的角。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一会儿就出现了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