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寻找比情节更好玩的东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h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建平中学教师
  遇到《半张纸》这篇微型小说是在我做语文老师很困惑的时候。我是一个喜欢读小说的人,但是我发现在课堂上给高一年级的学生分析讲解小说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学生不喜欢小说?还是小说不精彩?抑或是我的讲解不漂亮?好像都有,但又好像都不是。为此,我就高中生小说阅读的现状查阅了不少资料,也广泛地和学生、同行进行探讨,小说教学确实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尴尬所在。
  从客观分析,因为考试的缘故,造成学生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几乎是本能地回避考试以外的小说文本;其次,在我们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小说文本,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读不懂;再次,教师在考试的压力下不重视小说教学,对于小说阅读的指导不够,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让学生不喜欢。而从学生主观来看,除了因为考试压力所造成的阅读面狭窄以外,许多孩子因为缺少必要的阅读指导,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因为年龄和环境的影响,学生阅读小说更多关注的是小说的故事性,是否刺激、好玩是关键。
  在这样的主客观都不利的情况下,我们的小说教学到底有没有出路?能不能突破?我告诉自己必须去思考和面对。瑞典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半张纸》和学者刘俐俐的《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体分析》为我提供了尝试的条件和勇气。
  我与《半张纸》简直是一见钟情,因为我尝试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学生小说阅读就止于情节好不好玩、有没有故事性这个现状,我需要一篇不以情节取胜的“第二眼美人”式的文本,于是《半张纸》出现了。没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没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也没有惊心动魄、泪流满面……就是半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条纸”,上面几个名字,几个电话号码,整篇小说仅一千两百多字。但是用小说主人公的话来讲,“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在阅读这半张纸的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几乎没有故事性的文本,我们关注什么,我们怎样让学生喜欢这篇作品并带领学生赏析作品的精妙。我选择了这样两个角度:关注留白,尤其是留的部分;分析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一、关注留白,借用作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叙述出来的部分就像冰山,是八分之一,没有叙述出来的使睡眠之下的部分,是八分之七,这八分之七沉默地存在着,正因为海平面以下沉默地存在着的八分之七,海平面以上的冰山才能如此壮观。这个理论并不新鲜,也是许多作家喜欢使用的手法,但是我发现我们在小说教学的时候对于留白艺术的处理不够准确,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海平面以下的八分之七,于是常常会让学生以续写、补充留白的形式来处理留白,而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海平面以上的八分之一!所以,我觉得应该用呈现在外的“八分之一”去呼唤存在于海底的“八分之七”,如果对“八分之一”的鉴赏是成功的,那么续写、补充之类是不是可以省去?于是我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出现正是在于我们对于“八分之一”的解读各异。所以在《半张纸》教学的过程中,我就把目标确定在挖掘着“半张纸”的容量上。
  要和学生一起鉴赏一篇无法以故事性取胜的作品,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于是“罗曼史”这三个字成为了我的突破口,这是一个外来词,形容浪漫的、传奇的经历,“半张纸”上确实记录了恋爱、蜜月、怀孕等美丽浪漫的事,但是失业、丧妻夭子总称不上“罗曼史”吧?学生在这样的质疑下果然兴趣高昂,很有研究一番的热情。其实这个问题是我贯穿整堂课的一根线索,可能在鉴赏终了才是答案揭晓之时,这个关子卖大了。文本中能让我们寻找答案的内容似乎并不多,就几个姓名外加电话号码,但斯特林堡真是个天才,真称得上“小身材,大味道”啊。我们关注到了“潦草”这个词,初入职场,作为一个年轻人,一下子就得到了一份银行的工作,得意、潇洒溢于言表啊,但很快银行的倒闭让主人公初次尝到了一些人生的变化无常,但毕竟年轻,有无限可能,所以“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银行的号码,有点气愤,但是依旧对生活有信心。接下去,我们跳过恋爱、蜜月这些罗曼史的部分,关注到一个从整篇小说看较突兀的部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而这个朋友的号码作者用括号补充“已经被划掉了”,这个“八分之一”很值得玩味,看似在情节上前后不搭,可有可无,但是鉴赏完全篇我们就会发现,在这半张纸上、两年的日子里,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说之前的失业让主人公尝到了一点人生的无常,现在面对这样一个好朋友被命运打到,选择逃避、流浪,他更深刻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幻,这是主人公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事件,一个节点,而在两年之后回忆这个節点能带给他什么,尤其是在他丧妻夭子之后,面对和朋友一样,甚至更惨痛的遭遇,他会和朋友一样选择逃避、绝望?还是……小说的结尾给了我们答案:“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谁又能否定,这个被生活打垮,屈服于命运的朋友不就是这“很多人”中的一个吗?而主人公战胜了,虽然他也在丧妻夭子时如溺死于海水般的人一样绝望,正如小说开头他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居所,要忘却“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但是,在再次回眸这半张纸的过程中,主人公得到了精神的升华,他实现了积极的自我拯救,他发现生活会赐予你幸福快乐,也会降临苦难挫折,而当这一切都经历了,都扛过去的时候,你已经不是最初的你,你明白也接受了人生的世事无常,你更懂得了这些苦难其实是让你曾经的幸福更幸福,让你前行的步伐更沉稳,这样说来,这半张纸上的两年往事,哪一件不能称得上是罗曼史呢?答案到这里揭晓,学生玩味“八分之一”的热情却依旧高涨,修女的出现、L医生的到来,母亲的被邀请……这些让他们慢慢去咀嚼吧。   再回到“留白”这个创作手法,其实在文学作品中,留白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因为作者对于自己驾驭不好的内容选择缄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留白;另一种我们称之为语言的浓缩,用较少的语言表达较多的内容;第三种是对某些情节故意的隐匿,我们称之为有意为之的留白,而本文正是属于第三种,这样的故意就让阅读很有与作者、主人公捉迷藏的感觉,这样的快乐,是只会欣赏故事情节的人体会不到的,所以,到这里我想说,如果想让学生突破阅读小说止于看故事这个层面,那么,《半张纸》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这篇小说的叙述视角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如果说之前的关注“八分之一”是带领学生走进小说的世界,那么,对于作品叙述视角的分析则是深入到了文本的机理。说到小说的叙述视角,其实也不是一个新名词,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就娴熟地运用了“我”——酒店的小伙计,这个视角来展开整篇小说的叙述,无论是鲁镇的风土人情,还是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都是通过“我”的眼睛映现出来的,应该说这一选择是非常成功的,对于更深刻地展示作品的主题,强化人物的悲剧色彩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半张纸》这篇小说中,叙述视角也发挥很大的作用。这篇小说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看似叙述者没有进入小说情节,但是就在主人公回忆两年经历的短短两分钟里,我们发现叙述者其实把自己放在了现场!如果没有在场的叙述者,主人公短短两分钟的心理历程是无法成功展开的。我们把这样的叙述视角也称为“在场的叙述”。
  叙述者作为全知视角,他其实是在按照自己的意图讲故事,叙述者掌控着读者的想象。仿佛是读者和叙述者站在一起看着这“半张纸”的现场,读者依着叙述者的讲解了解整个故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叙述者在对人物的叙述中并没有回避主观评价和感情倾向,选取了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和身份的词语来叙述,故意向读者突出了人物身上值得注意的部分。比如在讲到岳母时,选择了“小心地躲开”,“不来打扰”,“很快乐地来了”等词句,表现出了岳母的善解人意、善良的特点,再比如面对妻子和孩子的去世,叙述者是这样说的:“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样的叙述不仅把人物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抒情色彩,引导读者一步步走进叙述者的情感,达到叙述者叙述这个故事的目的;其次,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叙述者甚至将自己潜藏到了现场,随着情节的展开,有节制地发表在场式的议论,如面对朋友的惨败经历,发出了“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这样的议论,当然这样的议论你也可以理解为是主人公发出的,这都不重要,关键是叙述者将之有目的地叙述出来了,读者的思绪必然为之牵动尤其是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我们就能跳出只是同情主人公的范畴,而去跟随叙述者有目的的在场叙述,思考整个人生的况味和对待人生起起落落的正确態度。所以,仅关注故事的情节只是知道了一个普通的故事,但是发现叙述视角,并跟随视角去观察思考,才是读出了小说的精妙,我希望我的学生可以从这堂课出发,借助叙述视角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自己的小说阅读。
  我有一个期望,我期待我们能高质量地利用好短篇的小说教学课堂,带领我们的学生实现阅读层次的飞跃:从感知性阅读(故事情节的了解)到鉴赏性阅读,再到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阅读同一作者、同一风格、同一时代等相关的作品,去比较思考,最后能尝试着自己拿起笔写小说,这该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我相信这应该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师  苏教版高中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中有一篇汪曾祺晚年追怀故土的小说《鉴赏家》,作品塑造了鉴赏家“叶三”和画家“季匋民”的人物形象。通过记叙两人的交往轶事,特别是叶三因赏鉴季匋民的画作而终生收藏、至死不卖的情节,赞颂了重情义、真性情、高雅清逸的美好品质。但对于叶三为何将画作带入棺材这一结尾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耐人寻味的结尾。  季匋民生前便是全县第一个大画家,他
张爱玲曾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魏天真和魏天无这部主要谈论诗歌的著作《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即是对当下诗歌和社会人伦的一份“懂得”,一份“慈悲”。他们谈的既是诗歌本身,也关乎存于当世的社会人伦,其中蕴含着作者作为知识分子和生命个体的崇高理想。   这本书分为三辑,第一辑《真有意思》为魏天真著,第二辑《无所遁形》为魏天无著,第三辑《观世之音》为二人的对话录。对话录的话题有些就是前面两辑文题的
《劝学(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第一板块“求学之道”中的第一篇文言文,也是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的首篇文言文。如何让高一新生在初中文言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延伸,有所突破,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等方面以及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是高一语文老师必然面对的课题。  那么,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和高中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呢?在初中学段,对文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育,现代作家作品研究。  1929年中小学暂行课程标准颁布后,原定以一年为实验期,期满后根据各地报告修正,后又展期一年。至1931年6月,教育部组织中小学课程及设备标准编订委员会,其中孙俍工、夏丏尊、周予同、马涯民负责中学国文。委员会分别于6、7月开会两次,但意见不能统一。1932年,教育部重新聘请委员,中学国文科由孙俍工、夏丏尊、伍俶负责。委员会
成语这种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体现在语文教学上,不仅仅是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吸收和运用,而应该是多方面的。下面就课堂阅读教学这个层面,谈谈如何运用成语,让其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  一、用成语导入新课  巧借成語导课,就能相应地创造出一定的情理交融、情趣盎然的情境,自然导入新课,进行新课教学。例如,有位老师在执教《鸿门宴》,上课伊始,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成语: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然后让学生说出
收录在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近年来被苏教版、粤教版等语文教材选入。很多课例和教学设计都将文章主题解读为批判封建家长制对儿童的迫害,深刻地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的腐朽和反动,笔者以为如此解读与鲁迅在《朝花夕拾》里的情感表达很不和谐。  一、背诵《鉴略》前后的情绪变化  父亲在“我”准备去看五猖会时,要求年仅七岁的孩童一定要背诵出《鉴略》中约二三十行内容,不然不准去。  从文中“在百静中,
作为一种惯有而又特殊的文化生态形式,高考作文因语言犁铧的意义世界而显得那样深邃、芬芳、神奇,像磁铁般吸引着人们解读和赏鉴,而其应试能力和发展趋势无疑是考生、教师乃至家长们探讨、阐释的热点话题。就此,笔者依凭自身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以近些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和自拟题为例,试图从诸多巨擘宏论的方格中觅一丝缝隙,僭述数言管窥之见,以飨读者。  一、高考作文的应试能力  1.审题立意能力  试卷如绚烂的
关于课堂,有太多的模式,太多的标准。什么是高效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似乎分数的高低成了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显然有违教育的初衷和终极目标。我们认为,高效课堂应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效的“高”主要不是考试分数的高,而在于学生每天、每节课都有收获,是一种知识、素养和能力的进步和提高。那么,怎样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以导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习。   教师曾经被称为“教书匠”
一、导入  师:大家可能不知道,前天下午在语文组的随意一抓阄,就决定了我与你们美好的相遇。有缘分就能相遇,没有缘分就不能相遇。阅读鲁迅的作品也是这样。有人说他的作品很难懂,晦涩,不清。我想,其实是因为你没有在对的时间里用对的那把钥匙打开门罢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到那把能开启和鲁迅心灵交流的钥匙,和鲁迅一起发生生命的相遇。  二、亮出钥匙  (展示PPT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上海市崇明县民本中学教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通过阅读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而发展思维是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包括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辨证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达成这一目标,的确值得探讨。  问题化学习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问题为起点,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础,以教师的问题为引导,是一种基于问题系统不断优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