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力决定一切,为自己喜爱的兴趣去学习,才是最大的动力。
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最大感激莫过于“当初,他们想方设法地帮助我成为我自己”。因为这符合生命的本性。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属性,就是活出自己、尽可能好地活,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微生物,只要是生物都有这个属性,人作为一个生命,自然也具有这一属性。
所以,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时候,那种感激是来自生命的最深处的。
当父母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这是“给”,重要的“给”,因为人幼小的时候真的是非常仰仗父母;然而,当父母要求孩子按父母的理解去做自己,这是“要”,无论是出于多么“无可辩驳”的理由,本质上是通过“孩子依赖自己”这个优势向孩子“要”,假公济私。
父母向孩子的“要”,有很多种。让孩子实现自己人生未竟的期待,比如父母没有机会上大学,希望孩子上最好的大学,这本身看起来无可辩驳,难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么?
我想到自己接触过的一个家庭。
这个家里的妈妈小时候没有机会读大学,因为家里供不起,这是她很大的遗憾、压抑和自卑。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她“自然”不希望孩子有她的痛,所以从小就极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很听话很聪明,成绩不是一般的好,居然考上了竞争最激烈、升学率最高的人大附中。父母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也引以为豪。
可是开学不久,“麻烦”就来了。孩子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冲父母发脾气,公开表明自己不想上学,而且孩子的身体也出现了异常,失眠、掉头发、头痛。妈妈自然担心得不行,几经周折,她带着孩子找到我。
孩子对妈妈的愤怒大到让我惊讶,有一次他突然站起来离开,有一次他很重地对妈妈说“我已经很久不想打人了” !而当我有机会理解到他、碰触到他内心的渴望,他就痛哭,哭到用光纸巾,浑身发抖。
孩子的逻辑是:父母根本就不爱我,他们把我当作一个工具甚至是奴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给他们好好上学,而他们根本不关心我真正想要什么;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理想而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再也不要给他们上学了!
孩子坚持认为妈妈根本不关心他,而都是为了妈妈自己,并且逼妈妈承认。妈妈很委屈,说:这不都是为你好吗?孩子就怒,说:你就是把我当作一个工具,希望我将来好好地养你,告诉你,我将来挣钱也不养你!妈妈说:我没期望你养我呀,我和你爸爸养得起我们自己。
我对妈妈说:我相信你不是真的要孩子养你,但我也觉得你是在向孩子“要”。妈妈很诧异,说:我要什么?我说:你要成为一个好妈妈,而只有孩子好好上学你才能做到,你通过孩子来当那个“好妈妈”。妈妈愣了一下,然后同意。
后来,我和这位妈妈一起探索她的童年,看到她当年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上中专,而她为此非常无奈,她没有办法改变父母和家境,就暗暗决定,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碰触到这个积年的伤痛,妈妈哭了,哭得很伤心很委屈。儿子在旁边体谅地问:我需要离开吗?妈妈说“不用”。妈妈哭着说:是,我这么害怕儿子不上学,这么期盼孩子上好学是因为我自己。
从心理咨询来讲,那是一个转机时刻。妈妈看到并承认,原来自己“这么努力”是为了慰藉自己内心的伤痛,自己“这么为孩子好”真的是在通过孩子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也许好奇,当妈妈承认了这一切,孩子是何种表现呢?是否因为抓住了妈妈的把柄,更加理直气壮地去抱怨妈妈?其实不是,孩子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要善良得多,他们对父母的宽容和爱,有时候特别值得父母去学习。这个孩子虽然一开始抱怨妈妈,因为他在直觉上认为妈妈没有在“给”,而是在向他“要”,他因此愤怒、反抗、厌学,但是等他知道,妈妈不是不想“给”、而是没有能力“给”,尤其是当他发现妈妈因为被巨大的痛苦驱使才这么做,并非利用他养老、并非故意不承认是为她自己,而只是妈妈自己也不知道。看到妈妈有那么大的痛,看到妈妈的脆弱,儿子原谅了妈妈。
后来的情况很好,儿子愿意上学了,成绩很好,不仅不对妈妈发脾气,还学会关心妈妈了。
我为什么想到这件事,因为它给了我一个鲜明的触动。上学并不是坏事,但是那个动力决定了性质。如果我为自己上学,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我并没有感到这是我选择的,而是被父母安排的,而且是不可以拒绝的,而且父母千方百计让我上学、期待我学习好,那我就感觉这是父母的选择,而不是自己选择了,不由自主了。而人的本性是渴望自主的,你的东西再好也不能强加给我。因为我是被安排、被强加、被千方百计地要求接受,并且你们是打着“为我好”的名义,那我就非常冲突和愤怒,事情已经不是上学不上学的问题,而是我有没有自由的问题,我有没有被你们关心和尊重的问题。上学好比是美丽的晚宴,而假如不允许拒绝地要求我,而不是邀请我参加,再甜美的晚宴也不那么甜美了。
你觉得什么是好的,你告诉我,这是一个善意的分享,我会喜欢并感谢,因为这是“给”我;你觉得什么是好的,就不允许我有异议,不允许我不接受,就非要按你的意愿来安排我,我就来气了,我感到不自由、不自主,感到被侵犯:你是“给”我,还是通过“给”来“要”呢?
这位妈妈通过孩子学习好来补偿自己当初不能上学的无助和失落,有的父母是通过孩子来体现自己的面子(比如因老师告状而怒),有的父母是通过孩子走自己安排的路来获得安心,有的父母是通过孩子“好”来确认自己够“好”、自己有价值。当然最陈旧的是这样的想法:我生养了孩子,孩子连人都是我的,我对孩子有永远的、无数的权利。
所以,我邀请你有一个觉察,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你是在“给”还是在“要”?我相信:“给”总比“要”更加愉快。
一个孩子对父母的最大感激莫过于“当初,他们想方设法地帮助我成为我自己”。因为这符合生命的本性。每一个生命都有一个属性,就是活出自己、尽可能好地活,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还是微生物,只要是生物都有这个属性,人作为一个生命,自然也具有这一属性。
所以,当孩子感到父母在“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时候,那种感激是来自生命的最深处的。
当父母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这是“给”,重要的“给”,因为人幼小的时候真的是非常仰仗父母;然而,当父母要求孩子按父母的理解去做自己,这是“要”,无论是出于多么“无可辩驳”的理由,本质上是通过“孩子依赖自己”这个优势向孩子“要”,假公济私。
父母向孩子的“要”,有很多种。让孩子实现自己人生未竟的期待,比如父母没有机会上大学,希望孩子上最好的大学,这本身看起来无可辩驳,难道这不是一件好事么?
我想到自己接触过的一个家庭。
这个家里的妈妈小时候没有机会读大学,因为家里供不起,这是她很大的遗憾、压抑和自卑。当她有了孩子以后,她“自然”不希望孩子有她的痛,所以从小就极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很听话很聪明,成绩不是一般的好,居然考上了竞争最激烈、升学率最高的人大附中。父母自然高兴得不得了,也引以为豪。
可是开学不久,“麻烦”就来了。孩子变得非常暴躁,动不动就冲父母发脾气,公开表明自己不想上学,而且孩子的身体也出现了异常,失眠、掉头发、头痛。妈妈自然担心得不行,几经周折,她带着孩子找到我。
孩子对妈妈的愤怒大到让我惊讶,有一次他突然站起来离开,有一次他很重地对妈妈说“我已经很久不想打人了” !而当我有机会理解到他、碰触到他内心的渴望,他就痛哭,哭到用光纸巾,浑身发抖。
孩子的逻辑是:父母根本就不爱我,他们把我当作一个工具甚至是奴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给他们好好上学,而他们根本不关心我真正想要什么;可是,如果一个人不能为自己的理想而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再也不要给他们上学了!
孩子坚持认为妈妈根本不关心他,而都是为了妈妈自己,并且逼妈妈承认。妈妈很委屈,说:这不都是为你好吗?孩子就怒,说:你就是把我当作一个工具,希望我将来好好地养你,告诉你,我将来挣钱也不养你!妈妈说:我没期望你养我呀,我和你爸爸养得起我们自己。
我对妈妈说:我相信你不是真的要孩子养你,但我也觉得你是在向孩子“要”。妈妈很诧异,说:我要什么?我说:你要成为一个好妈妈,而只有孩子好好上学你才能做到,你通过孩子来当那个“好妈妈”。妈妈愣了一下,然后同意。
后来,我和这位妈妈一起探索她的童年,看到她当年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上中专,而她为此非常无奈,她没有办法改变父母和家境,就暗暗决定,自己有了孩子,一定让他上最好的学校。碰触到这个积年的伤痛,妈妈哭了,哭得很伤心很委屈。儿子在旁边体谅地问:我需要离开吗?妈妈说“不用”。妈妈哭着说:是,我这么害怕儿子不上学,这么期盼孩子上好学是因为我自己。
从心理咨询来讲,那是一个转机时刻。妈妈看到并承认,原来自己“这么努力”是为了慰藉自己内心的伤痛,自己“这么为孩子好”真的是在通过孩子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也许好奇,当妈妈承认了这一切,孩子是何种表现呢?是否因为抓住了妈妈的把柄,更加理直气壮地去抱怨妈妈?其实不是,孩子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要善良得多,他们对父母的宽容和爱,有时候特别值得父母去学习。这个孩子虽然一开始抱怨妈妈,因为他在直觉上认为妈妈没有在“给”,而是在向他“要”,他因此愤怒、反抗、厌学,但是等他知道,妈妈不是不想“给”、而是没有能力“给”,尤其是当他发现妈妈因为被巨大的痛苦驱使才这么做,并非利用他养老、并非故意不承认是为她自己,而只是妈妈自己也不知道。看到妈妈有那么大的痛,看到妈妈的脆弱,儿子原谅了妈妈。
后来的情况很好,儿子愿意上学了,成绩很好,不仅不对妈妈发脾气,还学会关心妈妈了。
我为什么想到这件事,因为它给了我一个鲜明的触动。上学并不是坏事,但是那个动力决定了性质。如果我为自己上学,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如果我并没有感到这是我选择的,而是被父母安排的,而且是不可以拒绝的,而且父母千方百计让我上学、期待我学习好,那我就感觉这是父母的选择,而不是自己选择了,不由自主了。而人的本性是渴望自主的,你的东西再好也不能强加给我。因为我是被安排、被强加、被千方百计地要求接受,并且你们是打着“为我好”的名义,那我就非常冲突和愤怒,事情已经不是上学不上学的问题,而是我有没有自由的问题,我有没有被你们关心和尊重的问题。上学好比是美丽的晚宴,而假如不允许拒绝地要求我,而不是邀请我参加,再甜美的晚宴也不那么甜美了。
你觉得什么是好的,你告诉我,这是一个善意的分享,我会喜欢并感谢,因为这是“给”我;你觉得什么是好的,就不允许我有异议,不允许我不接受,就非要按你的意愿来安排我,我就来气了,我感到不自由、不自主,感到被侵犯:你是“给”我,还是通过“给”来“要”呢?
这位妈妈通过孩子学习好来补偿自己当初不能上学的无助和失落,有的父母是通过孩子来体现自己的面子(比如因老师告状而怒),有的父母是通过孩子走自己安排的路来获得安心,有的父母是通过孩子“好”来确认自己够“好”、自己有价值。当然最陈旧的是这样的想法:我生养了孩子,孩子连人都是我的,我对孩子有永远的、无数的权利。
所以,我邀请你有一个觉察,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你是在“给”还是在“要”?我相信:“给”总比“要”更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