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吴为山《天人合一老子》为例浅析艺术的内涵表现及艺术典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没有内涵的艺术如同没有灵魂的肉体,一个艺术家的学识修养都直接影响到其作品的深度,典型形象的塑造一定要真实,但是不仅仅是自然的描摹更要通过艺术家对其再加工创造出形神统一的表现对象个性和内涵的艺术典型来。吴为山先生的《天人合一老子》就是一件既能表现主题,也能体现作者创作情感的雕塑作品,本文将以剖析《天人合一老子》为切入点,浅谈艺术作品中,艺术情感和内涵表现的重要性,及塑造艺术典型形象。
  【关键词】:内涵;吴为山;《天人合一老子》理解;情感表现;艺术典型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品位也在逐渐的提高,原本相对于大众来说有些晦涩难懂的作品慢慢地可以被理论系统地解读。艺术工作者在创作作品的同时,通过一些或具象或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本文欲以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的作品《天人合一老子》(见图)为案列,浅谈雕塑语言在实际运用时的一些表现手法以及其用意。
  《天人合一老子》是吴为山先生耗时八年创作的一件雕塑作品,主题是为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老子造像,作品问世后,在社会中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天人合一老子》表现的是老子讲道的长者形象,造型中空,在内壁刻满老子表现主要思想的《道德经》,表情和善,嘴唇微张,长发无髻,自然下垂,上手一指天一摊开。很显然,吴先生采用这样的处理手法是包含他对老子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解读的,通过解读他的作品,同样也是解读他对道家老子文化的解读。从吴先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艺术典型是一种特殊的艺术状态,及艺术作品能够达到物我统一、情景交融、充分体现艺术家的个性。这也是众多艺术家在创作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吴先生的这件雕塑作品造型中空不必说,很容易传达出的讯息是虚怀若谷,镂空的内壁刻有道德经则能表现老子思想体系,以上两点可以体现出老子其人特质中的包容与智慧。这里从雕塑的神态入手,老子的嘴唇微张,微张的用意又是什么,人张开嘴通常来说如果不是为了进食,就是为了传递信息,这里要传递的信息正是老子的一切思想的出发点--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即是由“有”的起点,从此衍生出万物,而老子认为,“无”是万物之所丛生者,这就是“道”的本质,而老子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即是讲道是可以表述的,却不能通过寻常的方法来表述,吴先生则是通过雕塑的造型语言含蓄且明白的表现了老子思想本质的深刻理解。这也说明艺术不只是追求外形的真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精神的表现,做到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形式与内容的结合,才能创造出有魅力打动人的作品。这实际上体现了中国艺术理论中一直谈到的以形写神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艺术典型的创造与艺术追求。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讲究形神兼备、形神统一,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转化,生动体现了艺术辩证法思想。其中“神”是内在的,是内涵的体现是本质。中国古代艺术更多的变现“传神”,就是把描绘对象的独特之处表现出来,可一件艺术作品想要真是生动的塑造典型形象,就必须在把握它们真实状态的基础上不只简单的停留于表面,而是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加突出对象个性的表现。其实,关于形神论在中国艺术领域早已有之。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这一论述说明了创造艺术形象的生活依据,揭示了“写形”与“传神”的辩证关系。因此,艺术家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经过艺术家的联想所塑造的形象个性鲜明,既典型又理想,更具魅力。而近代梁启超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最要紧的是描写出事物的特征。”通过对艺术形象外部形态特征的掌握与精辟描写,传达出所表现对象的独具特色的形态个内涵精神,显示其典型性。“神”既个别又普遍。“传神”是高度的真实与最揭示事物本质的写照。
  然而不难发现的是近年来有很多创作关于中国文化名人的雕塑出现,这些雕塑家当中不乏技艺精湛,塑造能力不弱者,却仅限于技术层面而忽视了雕塑的内在修养的累积。徐悲鸿先生引入西方素描体系后,中国人开始注重人体结构的解剖关系,到了当代很多人崇尚解剖甚至到了病态的程度。这种现象是很可怕的,从艺者学习西方塑造和绘画基础是很有必要的,却不应当本末倒置,西方基础的作用仅仅为了其作品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或对创作对象的理解而使用的一种方法,但绝不仅仅只有这一种方法。如吴先生的作品,在国内不乏雕塑家认为的作品不是学院正统西方基础训练出来的,因而否定他和他的作品,实则吴先生的作品摆脱了人体解剖的束缚,而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己对于老子道家思想的理解传诸于观众,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情感。”斯汤达尔也说“艺术应该与情感,而不是学说有关系。”吴为山先生在创作《天人合一老子》时,无疑将注入情感放在了首位,他的作品才能如此成功的引起社会的思考和反响。
  那么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和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类的直接情感表达是不完全一样,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在经过艺术家提炼和整理的可以引发人类最直接的情感表现,正如激昂的音乐使人亢奋,欢乐的音乐使人喜悦,悠扬的音乐使人平静,悲戚的音乐让人哀伤一般,音乐本身是不存在的。是艺术家将生活中的各类情感收集归纳总结后,再进行组合,通过音符变现出来的听觉艺术,那么绘画和雕塑也是同样的原理。藝术源于情感,也终于情感,只要能成功的将情感表达出来,运用什么样的形式和媒介都是次要的。艺术的创作本来是一种心理行为,艺术家当以道为先,术为辅佐,艺术当从思想中凝结而来,最终有回归到思想中来,艺家同时也应该是思想家而不是单纯的手工艺人,艺术家所做的事情是通过寻求某种恰当积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局限于哪种技法或者形式,无论是语言,文字,或是形体,最终的目的是将己身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发现上传到艺术表现的平台上,在投射到观众的思考当中,或许在这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化学产物,或是积极或是消极,但是一定建立在艺术家思想中的不同元素的碰撞之上,这样的程简单来说就是思考引发实践,实践再回归于思考中,一件艺术作品经历过以上阶段的锤炼才能算是有意义,慢慢的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促成人类人文发展的进步与完善,这正是艺术之于人类最大的可贵之处。
  参考文献:
  [1]《视觉艺术心里》吴为山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心理画》李洪伟 吴迪 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3]《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4]《艺术与错觉》 E.H.贡布里希 著 广西美术出版社
  [5]《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曾祖荫 著 武汉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6]引用顾恺之语,参见《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
其他文献
【摘要】:从杜尚《泉》的作品能够了解到“什么是艺术”到“什么使某物被称做是艺术”从艺术的本质到艺术品的资格或身份------艺术体制。另外《艺术界》一书中说到某物的艺术品身份是在特定历史情境中实现,包括艺术理论环境对艺术史的认识在内的艺术界,即包括他的物理属性以及外在于它的一种普遍的艺术观念,说明构成艺术品的两重意义,外观表层和外观涉及的深层次观念(杜尚)的作品现代艺术品脱离了古典视觉美后艺术之名
期刊
【摘要】:在贝多芬的作品中,钢琴奏鸣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悲怆"钢琴奏鸣曲》(作品NO.13)表达了贝多芬对社会既有现实的不满愤慨,但又对生活充满了追求与激情。很多人把《"悲怆"钢琴奏鸣曲》看成是贝多芬早期作品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悲怆》第一乐章,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特别是引子所运用的创作技法及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本文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贝多芬;悲怆;第一乐章  悲怆第一
期刊
西方音乐所应用的传统和声,复调,曲式结构等作曲技巧自十七世纪以来,经过拉莫,福克斯,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人的努力探索,总结和创造,制定出一套完整系统的,言之成理的,符合音乐艺术规律的理论和规章。后人根据这些音乐的语法,虽不一定能写出具有独创性的传世之作,但至少可以谱成符合传统规格的所谓‘正确’的乐曲。  这里需要说明,‘独创’是相对,不是绝对的。任何独创都是离不开传统。独创是指在传统的基础上,从整
期刊
在浩瀚纷繁的文字海洋中,有各种让人沉醉的奇葩,其中有一条特别的藤蔓,它不是文字,却与文字紧紧相依,相辅相成。它就是书本插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插图。  插画与文字总有某种妙不可言的依存关系,似搭档,又似恋人,相互合作,惺惺相惜。它们的合作让书本变得更加迷人,风姿卓越。自古以来插画与文字就亲密无间,可以说书籍插画历史悠久,已经形成大众最经典的阅读习惯。从牙牙学语的童话书到日常报刊,都离不开插画的辉
期刊
【摘要】:提到“写生”一词对于每位美术工作者都不陌生,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物写生”等多种形式的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有基础训练写生,还有只是为创作收集素材的写生,近几年从美术界来看全国仿佛发展一种写生高潮,东西南北,写生组织和团队之庞大,主要是风景室外写生。艺术形式的风景主观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作品形式多元化,个性鲜明突出。  【关键词】:写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流行思潮的影响,而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健康水平,所以要保证校园文化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需要通过相应的引导和培育,增强校园文化抵制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干扰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柳州市某高校举办的广西“三月三”壮族校园文化活动为例,对正确引导与培育校园音乐,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开研究,为校园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摘要】:舞蹈的创造,就是将既有舞蹈动作的素材重组,将日常生活动态节律化、图式化、情感化和寓意化。这就要求舞蹈编排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修养、热情睿智的眼睛捕捉生活现象,以丰厚的文化底蕴去执着地追索,铸造足已显现生活美的精品。  【关键词】:舞蹈;舞蹈编排;基本技巧  舞蹈,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
期刊
【摘要】:《所罗门之歌》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但男性主人公奶娃的成长与书中的女性人物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的戴德家的女性人物对奶娃成长的贡献以及与此同时女性人物自我成长的完成。  【关键词】:女性;黑人;成长;非洲文化  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中心人物是一名叫做“奶娃”的男主人公,尽管如此,奶娃的故事的展开却离不开精彩的女主人公们的衬托。在奶娃的家里有三位女性人物:母亲露丝、姐姐莉娜
期刊
【摘要】:汉代雕塑中的传统艺术精神在历史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艺术精神的精髓。其古拙质朴,雄伟大气,写意浪漫的自然之美深深的在中国雕塑使上留下了隆重的一笔。这是需要我们现代来解读的,透过雕塑中历史的故事,解读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当代的价值。所谓“艺术之史,雕塑为先”。  【关键词】:中国传统精神;汉代雕塑;中国当代雕塑  一、汉代雕塑的社会意识形态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先秦一统天下后的强大帝国,历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紫砂投资市场的持续升温,使得紫砂壶的收藏也持续走热。紫砂壶区别于其他艺术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具有泡茶实用功能的同时,集壶艺、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因此自古以来便博得文人雅士的深嗜笃好。本文就紫砂壶收藏现状进行研究,以图找到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紫砂壶收藏;收藏价值;收藏误区;收藏历史  一、紫砂壶收藏研究  人们自觉地崇尚品味,无疑是文明的一种进步,但也容易因片面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