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问题,笔者尝试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一是坚持按需定培: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明确培训目标。二是构建学习共同体:辅导教师 学员,构建具有组织目的性及学术性等多重属性的学习共同体。三是立足研训一体:明确培训内容,拟定培训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四是加强质量监控: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开展培训专项考核。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培训;研训一体化
教师的职后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各级师训部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是指立足学校、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实际,分别构建专家、校长、教研员、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学员等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学科研究与培训进修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学习、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评课交流、反思总结等研训一体化的系列实践研究,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是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的有效路径。下面,试以河源市东源县2020年初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辅导班(以下简称辅导班)为例,阐述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按需定培: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明确培训目标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專业成长”。按需施训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培训者的需求。为此,笔者所负责的教师培训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通过小组研讨、实地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东源县2020年初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决赛的选手进行深入了解。
县级决赛包括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4个学科,每个学科参赛选手3人,均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复赛各学科一等奖的选手。其中,县级决赛第一名的选手将代表东源县参加市级决赛。经过调研,项目组了解到,参加决赛选手最强烈的需求就是参加备赛专项培训,以提升参赛能力,在市级决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基于学员的培训需求,项目组决定在县级决赛之后组织专项辅导班。其培训目标包括:一是提升市级决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选手在市级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培养一批可以承担县级示范课的学科优秀教师,在全县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辅导教师 学员,构建具有组织目的性及学术性等多重属性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又称为“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这一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项目组组建了14个学科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共同体由6人组成,包括参加市级决赛的选手1人,获得县级学科决赛第2、第3名的选手,学科辅导老师3人。其中1名辅导老师由县学科教研员担任,另外2名辅导老师由教研员推荐,填写推荐表提交项目组审核后统一公布辅导老师名单,并颁发聘书。辅导老师遴选标准如下(以下条件至少符合两项):一是师德高尚,敬岗爱业,热心辅导青年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本专业县内学科带头人,首选市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五年参加县级、市级教学技能比赛、课堂教学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或获得过市级以上录像课、一师一优课比赛一等奖,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三是本专业县内科研骨干,学科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竞赛辅导能力等较强。
通过推荐、遴选,项目组共选拔了42名学科优秀辅导老师,平均年龄35岁。其中包括正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28人;特级教师1名,省级、市级、县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参加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技能竞赛、录像课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的教师38人,主持或参与县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的教师42人。这样的学习共同体,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必然有助于培训目标的高效达成。
三、立足研训一体:明确培训内容,拟定培训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
为提高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启动前,项目组首先结合市级决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内容及相关文件精神,确定了辅导班各小组培训内容。(详见表1)
接着,项目组在征求部分学员、辅导老师的基础上,确定辅导班的培训方式。一是学科小组辅导,由各学科辅导团队负责。可采取作业驱动与辅导相结合、一对一与一对多辅导相结合、线上线下辅导相结合以及集体备课、现场上课、同课异构、说课反思、一课多上等方式。辅导次数不少于6次,每次辅导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其中面授次数不少于3次。二是公共课集中辅导,由项目组统一邀请专家集体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教材的全面把握和深度挖掘》《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及实施》《课堂点拨与评价的艺术》《教学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优质课观摩及评价》等。
然后按照项目组统一要求,各学科辅导组自行拟定辅导计划。计划要包括具体的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地点、负责人、协助人、参与人员、必需的工具或资料、作业布置等。(表1是语文学科小组辅导计划表) 第四,确定计划后,各学科小组按照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辅导活动。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维持学习共同体组织的目的性、系统性及有序性。在培训的全过程,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自觉遵守培训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及计划安排。同时,培训的目标要在培训的全过程一以贯之,所有的培训素材、资源、人员、活动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主体性。辅导老师除做好个人主要负责的辅导工作外,也要参与其他老师辅导的课程,并坦诚提出思考与建议;参加市赛选手要全力以赴,另外两位本年度不参加市赛的选手也要全程参与培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为同伴的备赛提建议。
三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及学术性。即当学习共同体内就研训内容、标准等学术问题发生意见分歧时,一定要在民主、轻松的氛围内,展开无领导的小组讨论,使思维充分碰撞,最后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四、加强质量监控:组织基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不同层面的专项考核及评价
按照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评价法”,一个完整的教师培训评价过程应该包括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的评价。
为了加强对辅导班项目的质量监控,项目组重点对反映层及结果层进行了考核、评价。反映层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在调查问卷中,辅导班42名学员对本次辅导班的辅导团队组建、辅导内容、辅导形式、辅导次数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在培訓感言中,学员们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文段。其中获得市赛特等奖的学员写道:
从教十余年,有幸第一次参加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培训项目,内心极为感动!整个备赛过程,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决赛展示课前一晚,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三位辅导老师一个月的倾心培育,不辜负两位伙伴的热情鼓励和真诚帮助。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从没想过,平凡如我,居然可以站到市级决赛特等奖的领奖台!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知道,我的成绩,并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的辅导团队!感恩我的辅导老师,感恩我的小伙伴们!
另一位学员则写道:这是我从教生涯参加的最有针对性、辅导最到位、最有意义的培训,对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课堂展示等各方面能力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虽然没有获得特等奖,但是,我对我的团队依然满怀感恩!是他们,在备赛阶段,对我的声乐、钢琴、合唱指挥、舞蹈、备课等逐一指导,毫无保留。是他们,在市赛抽签确定现场上课题目后,精心辅导我,解读教材,撰写设计,制作课件,反复打磨,直到凌晨三点多。展示课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过渡语,都是整个辅导团队辛勤的成果!站在讲台上,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以上的培训感言,表达出参训学员对学习共同体(辅导团队)、对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项目的高度认同及深度感恩。
结果层评价主要了解培训有没有给整个组织带来实效。在市级教学技能比赛决赛结束后,项目组及时统计了辅导班学员的竞赛成绩,具体如下:
辅导班14名学员代表县区参加初中14个学科(项目)的市级决赛,与来自全市五县二区及市直学校8个参赛单位的112名选手进行激烈的角逐,表现出色。一是晋升决赛第二阶段比率最高。13名参赛教师顺利通过第一阶段决赛,进入第二阶段决赛——现场课展示。晋升决赛率为92.86%,比全市晋升决赛率50%高出了42.86%,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二是获奖比率高。14名参赛教师共获得二等奖1项、一等奖1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率为85.7%,特等奖获奖率为14.29%,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名。三是辅导老师获奖率最高。辅导班共42名辅导老师,其中39位辅导老师荣获河源市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奖率为92.86%,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名。四是对比2019年本县市级决赛获奖情况,进步非常大。(2019年市级决赛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9科,没有组织专项辅导班。9名参赛选手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特等奖获奖率11.1%,一等奖获奖率11.1%)2020年特等奖获奖率比2019年增长3.19%,一等奖获奖率是2019年的7.73倍,优秀辅导老师获奖率是2019年的4.3倍。
这些成绩,从实践层面上证明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科研课题《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SP-2020-X002)的阶段研究成果]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教师培训;研训一体化
教师的职后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价值。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各级师训部门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尝试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是指立足学校、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实际,分别构建专家、校长、教研员、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工作室学员等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将教师的学科教学、学科研究与培训进修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主题学习、专题研讨、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评课交流、反思总结等研训一体化的系列实践研究,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证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是提高教师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效率的有效路径。下面,试以河源市东源县2020年初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专项辅导班(以下简称辅导班)为例,阐述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教师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一、坚持按需定培:了解培训需求,设计培训项目,明确培训目标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專业成长”。按需施训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培训者的需求。为此,笔者所负责的教师培训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通过小组研讨、实地访谈、现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东源县2020年初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决赛的选手进行深入了解。
县级决赛包括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14个学科,每个学科参赛选手3人,均是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县级复赛各学科一等奖的选手。其中,县级决赛第一名的选手将代表东源县参加市级决赛。经过调研,项目组了解到,参加决赛选手最强烈的需求就是参加备赛专项培训,以提升参赛能力,在市级决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基于学员的培训需求,项目组决定在县级决赛之后组织专项辅导班。其培训目标包括:一是提升市级决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选手在市级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二是培养一批可以承担县级示范课的学科优秀教师,在全县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
二、构建学习共同体:辅导教师 学员,构建具有组织目的性及学术性等多重属性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又称为“学习社区”,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这一以知识建构与意义协商为内涵的学习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项目组组建了14个学科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学习共同体由6人组成,包括参加市级决赛的选手1人,获得县级学科决赛第2、第3名的选手,学科辅导老师3人。其中1名辅导老师由县学科教研员担任,另外2名辅导老师由教研员推荐,填写推荐表提交项目组审核后统一公布辅导老师名单,并颁发聘书。辅导老师遴选标准如下(以下条件至少符合两项):一是师德高尚,敬岗爱业,热心辅导青年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本专业县内学科带头人,首选市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近五年参加县级、市级教学技能比赛、课堂教学大赛决赛一等奖获得者,或获得过市级以上录像课、一师一优课比赛一等奖,有丰富的参赛经验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三是本专业县内科研骨干,学科理解能力、课堂教学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竞赛辅导能力等较强。
通过推荐、遴选,项目组共选拔了42名学科优秀辅导老师,平均年龄35岁。其中包括正高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2名,中级教师28人;特级教师1名,省级、市级、县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6人;参加课堂教学竞赛、教学技能竞赛、录像课比赛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的教师38人,主持或参与县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的教师42人。这样的学习共同体,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必然有助于培训目标的高效达成。
三、立足研训一体:明确培训内容,拟定培训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
为提高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在培训启动前,项目组首先结合市级决赛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内容及相关文件精神,确定了辅导班各小组培训内容。(详见表1)
接着,项目组在征求部分学员、辅导老师的基础上,确定辅导班的培训方式。一是学科小组辅导,由各学科辅导团队负责。可采取作业驱动与辅导相结合、一对一与一对多辅导相结合、线上线下辅导相结合以及集体备课、现场上课、同课异构、说课反思、一课多上等方式。辅导次数不少于6次,每次辅导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其中面授次数不少于3次。二是公共课集中辅导,由项目组统一邀请专家集体授课。课程内容包括《学科教材的全面把握和深度挖掘》《教学活动的创新设计及实施》《课堂点拨与评价的艺术》《教学技能综合素质的提升》《优质课观摩及评价》等。
然后按照项目组统一要求,各学科辅导组自行拟定辅导计划。计划要包括具体的培训内容、形式、时间、地点、负责人、协助人、参与人员、必需的工具或资料、作业布置等。(表1是语文学科小组辅导计划表) 第四,确定计划后,各学科小组按照计划开展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辅导活动。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维持学习共同体组织的目的性、系统性及有序性。在培训的全过程,共同体的每一位成员都要自觉遵守培训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及计划安排。同时,培训的目标要在培训的全过程一以贯之,所有的培训素材、资源、人员、活动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
二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主体性。辅导老师除做好个人主要负责的辅导工作外,也要参与其他老师辅导的课程,并坦诚提出思考与建议;参加市赛选手要全力以赴,另外两位本年度不参加市赛的选手也要全程参与培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为同伴的备赛提建议。
三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开放性及学术性。即当学习共同体内就研训内容、标准等学术问题发生意见分歧时,一定要在民主、轻松的氛围内,展开无领导的小组讨论,使思维充分碰撞,最后集思广益,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四、加强质量监控:组织基于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等不同层面的专项考核及评价
按照柯克帕特里克的“四层评价法”,一个完整的教师培训评价过程应该包括反映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四个层面的评价。
为了加强对辅导班项目的质量监控,项目组重点对反映层及结果层进行了考核、评价。反映层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了解受训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在调查问卷中,辅导班42名学员对本次辅导班的辅导团队组建、辅导内容、辅导形式、辅导次数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在培訓感言中,学员们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文段。其中获得市赛特等奖的学员写道:
从教十余年,有幸第一次参加为自己量身定做的培训项目,内心极为感动!整个备赛过程,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决赛展示课前一晚,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全力以赴,不辜负三位辅导老师一个月的倾心培育,不辜负两位伙伴的热情鼓励和真诚帮助。苍天不负有心人,我从没想过,平凡如我,居然可以站到市级决赛特等奖的领奖台!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知道,我的成绩,并不属于我,而是属于我的辅导团队!感恩我的辅导老师,感恩我的小伙伴们!
另一位学员则写道:这是我从教生涯参加的最有针对性、辅导最到位、最有意义的培训,对个人的教学基本技能、课堂展示等各方面能力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虽然没有获得特等奖,但是,我对我的团队依然满怀感恩!是他们,在备赛阶段,对我的声乐、钢琴、合唱指挥、舞蹈、备课等逐一指导,毫无保留。是他们,在市赛抽签确定现场上课题目后,精心辅导我,解读教材,撰写设计,制作课件,反复打磨,直到凌晨三点多。展示课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每一张图片、每一句过渡语,都是整个辅导团队辛勤的成果!站在讲台上,我深深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
以上的培训感言,表达出参训学员对学习共同体(辅导团队)、对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培训项目的高度认同及深度感恩。
结果层评价主要了解培训有没有给整个组织带来实效。在市级教学技能比赛决赛结束后,项目组及时统计了辅导班学员的竞赛成绩,具体如下:
辅导班14名学员代表县区参加初中14个学科(项目)的市级决赛,与来自全市五县二区及市直学校8个参赛单位的112名选手进行激烈的角逐,表现出色。一是晋升决赛第二阶段比率最高。13名参赛教师顺利通过第一阶段决赛,进入第二阶段决赛——现场课展示。晋升决赛率为92.86%,比全市晋升决赛率50%高出了42.86%,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二是获奖比率高。14名参赛教师共获得二等奖1项、一等奖11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获奖率为85.7%,特等奖获奖率为14.29%,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名。三是辅导老师获奖率最高。辅导班共42名辅导老师,其中39位辅导老师荣获河源市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奖率为92.86%,位列8个参赛单位第一名。四是对比2019年本县市级决赛获奖情况,进步非常大。(2019年市级决赛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法、历史、地理9科,没有组织专项辅导班。9名参赛选手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特等奖获奖率11.1%,一等奖获奖率11.1%)2020年特等奖获奖率比2019年增长3.19%,一等奖获奖率是2019年的7.73倍,优秀辅导老师获奖率是2019年的4.3倍。
这些成绩,从实践层面上证明了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本文系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科研课题《初中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DSP-2020-X002)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