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展示了一个学生的心灵世界与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让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我觉得让学生感悟生活,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不平凡的东西、张扬个性、积累生活等是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生;作文;个性化;培养
每个人都有个性,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既要体现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负载着学生的个性培养,要求学生在作文中个性飞扬。那么,什么是个性呢?用爱迪生的话来说:“个性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创造。”在作文中,个性就是新颖别致,个性就是写出来的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无视学生写作的个性。学生习作受习惯的制约,受家长、老师、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地走入公式化的框架中,如一味地模仿写;脑中无物厌恶地写。这无疑成了学生写作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才能扫除这块绊脚石,让学生自主地写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文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以人为本”是个性化作文之前提
常言道:文如其人,为文先做人,人是本,文是末。如果老师“从文出发”就是“本末倒置”。凡成“文”必须经过“双重转化”,即先是客体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再到由认识到书面表达的第二重转化。两次转化的“中心”都是写作的主体,作文教学以主体为中心才能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道理所在。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里的散文《荔枝蜜》就体现了“客体到认识再到书面表达的”两重转化。作家杨朔从蜜蜂(客体)身上通过联想发现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热爱劳动创造生活的蜜蜂升华到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人民。作家在知识分子不能成为劳动人民中一员的年代;在知识无用的岁月里,作家被迫害受歧视、受打击,以杨朔为代表的作家们是多么希望能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于是 “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于是他写出著名散文《荔枝蜜》。又如很多人去过长江三峡看见绞滩船,可能仅仅把这种船看着是用来拉其它船只上滩的,而诗人雁翼看见绞滩船(客体)时,他却感受出品格与心灵的美。“拉它一把,拉它一把,在它最需要的时候……绞滩船,万里征途中,你是一位忠实的战友。”再如,到过杭州的人,看见杭州姑娘手中的西湖伞(客体),可能认为这种伞精巧实用,乃至产生买上一把留作纪念的欲望,而诗人胡笳到了杭州,看见这种伞,却感受出一种微妙的情趣,他写出《伞》:“杭州姑娘手中伞,撑开在头上,妙用更在遮人眼。看那紫燕穿梭的断桥上,看那绿柳如烟的苏堤畔,要知情侣有多少?无需点人只点伞!”凡作家、诗人的作品都经过“客体到认识再到书面表达的”两重转化。才能写出有鲜明个性的作品。所以,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让脑子灵活的工于构思;让语言幽默的精于表达;让思维有深度的开掘内涵;让关注社会的多写短评;让善于观察的多写细节。同时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作文不是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复制,而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心潮中激荡起的感情浪花。要把摄取生活中的素材,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生活的素材进行“发酵”。让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用自己独具慧眼的视角,拟自己别具一格的题目,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得心应手的文体去展示自己的个性,自觉地完成由客体到认识再到书面表达的双重转化。这时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才会有老师意想不到的优美句子或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作文世界。
2 感悟生活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石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生活教育理论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大。因此,我们应该提倡“生活作文”。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里的散文《敬畏生命》,树是靠风力飞播自己的种子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活现象平平常常,司空见惯。但在女作家张晓风眼里就不一样了:“湖边一颗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的飘到草地上,有的飘入湖水里”,可“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她从这种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种子以“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不分昼夜的飘洒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已成树”的执著精神。女作家感悟到:“它抛洒出去的很多,能够收回来的却是一点点回报,几乎等于零。它在严酷的生存环境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和无力,然而它以自己独特的无声无息的执著同样完成了生命的传承,实现了种的延续。”(见刘通的《敬畏生命》赏识)。又如我国词坛泰斗乔羽老先生在谈《思念》这首歌的创作感受时提到:有一次他回到家中,打开窗户,倏地飞进一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就像一位老友似的在房屋里盘桓了好几圈。乔老爷吃惊地看着这只小生灵,丝毫没有惊动它,直到它又从窗口飞了出去。窗外是一个菜园子,盛开着金黄的菜花,蝴蝶融入了金黄的菜花中。那时,一种亲切而又圣洁的情感充盈了乔羽先生的心灵。从此,这个生活现象在乔羽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多年以后他写出了经久不衰的好歌《思念》。再如,李白看到庐山瀑布时他感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乔羽老先生看到黄果树瀑布时他感悟到:“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看看我们的大瀑布吧,没有忧郁,不可阻挡,跌落的水在这里变成了强中之强。看看我们的大瀑布吧,人有所短,水有所长,水也可以成为人的榜样。”都是看瀑布,但对生活的感受不一样,写出来的作品就不一样。所以说,生活是激发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作文教学必须加强对生活资源的开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感受生活、品味——体验生活、观察——发现生活,在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灵感。应把鸟儿放归森林,把鱼儿放进海洋,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大社会,扩大他们的生活视野,引导他们贴近鲜活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观察冬景,感悟南方的竹子怎样面对“风刀霜剑严相逼”等大自然的景物,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到民间采风,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利用各种活动,使学生彻底融入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写实事、说真话、表真情的写作态度。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再现其生命气息、亮丽色彩和多姿的个性。
3 分享习作是个性化作文的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以及“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每次学生自主作文后,我会让他们读读自己的作文,找找自己认为精彩、欣赏的句子、片段,创造机会让他们大声地、有感情地读给全班学生听。因为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心情特别激动,充满了自豪感和满足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提高其表达能力。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学写作,不仅要会写,还要懂得欣赏,懂得欣赏才能懂得如何取长补短,懂得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同时,把一些好的文章推荐给学校的《海桐》文学报刊登出来,让全校学生共享;在班级中,专门开辟一块展示学生个性作文的专栏,作为学生自我展示,自主交流的平台,学生在课余可以自己去欣赏他人的优秀作文。通过这些途径,引领学生进行相互评改,经常性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借鉴、吸收、感悟中共享资源、素材,共享语言的绚丽,共享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写作能力的提高。
4 积累生活是个性化作文的保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没有大量文学作品作基石,没有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沉积淀,断难产生内涵丰富的优秀之作。凡诗人、作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之人,从清代袁枚“书非借不能读也”,到苏联作家高尔基少时用一身伤痛换取看书的权利,事实证明,阅读之于写作,如同水之于鱼儿。鱼儿离不开水,写作也离不开阅读。离开了阅读,写作只会是一潭死水,一潭发霉的死水。所以,要求学生阅读要做到“四多”:名著、名篇、高质量、高品位的书报要多读;结合阅读,思考文章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要多思;从文章、生活现象中悟出人生的哲理要多悟;把自己的感受或感悟写进自己的日记或习作要多写。此处还要向学生推荐高品位的电视节目,寓教于乐。如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他将“东方时空”这本无字书搬进课堂,借无字书读懂有字之书。将学生从“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的书桌上移向大千世界。于是他的学生写出了《黄河忧思录》、《绿化文化沙漠》、《白条子谋杀农业大国》等观点鲜明、内容深刻、个性飞扬的作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写出有个性、鲜活的好文章就更是不易之事。只有奠定了积累的厚实基础,才可从量变到质变,才可灵活自如的写出丰富多采的个性生活,炼就一手生花妙笔,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总之,“个性”是作文的灵魂。让作文教学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在作文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情张扬其个性,加强生活的积累,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并为他们显示潜能创造机会,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在有序的练习中绽放出个性化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胡亚莉. 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 [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年05期; 71
[2] 赵克明. 羽翼下的心声--个性化作文导写之三 [J];中学生; 2006年05期; 27-28
[3] 朱雀.孙军业、陈钟梁《创新:未来语文教育的革命--陈钟梁先生谈录》《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2期
[4] 尹在勤《学会艺术感受》1981年《诗刊》第10期
【关键词】学生;作文;个性化;培养
每个人都有个性,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既要体现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负载着学生的个性培养,要求学生在作文中个性飞扬。那么,什么是个性呢?用爱迪生的话来说:“个性就是差别,差别就是创造。”在作文中,个性就是新颖别致,个性就是写出来的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长期以来,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共性,无视学生写作的个性。学生习作受习惯的制约,受家长、老师、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很容易地走入公式化的框架中,如一味地模仿写;脑中无物厌恶地写。这无疑成了学生写作道路上的绊脚石,如何才能扫除这块绊脚石,让学生自主地写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文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以人为本”是个性化作文之前提
常言道:文如其人,为文先做人,人是本,文是末。如果老师“从文出发”就是“本末倒置”。凡成“文”必须经过“双重转化”,即先是客体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再到由认识到书面表达的第二重转化。两次转化的“中心”都是写作的主体,作文教学以主体为中心才能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道理所在。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里的散文《荔枝蜜》就体现了“客体到认识再到书面表达的”两重转化。作家杨朔从蜜蜂(客体)身上通过联想发现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热爱劳动创造生活的蜜蜂升华到具有蜜蜂精神的劳动人民。作家在知识分子不能成为劳动人民中一员的年代;在知识无用的岁月里,作家被迫害受歧视、受打击,以杨朔为代表的作家们是多么希望能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于是 “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于是他写出著名散文《荔枝蜜》。又如很多人去过长江三峡看见绞滩船,可能仅仅把这种船看着是用来拉其它船只上滩的,而诗人雁翼看见绞滩船(客体)时,他却感受出品格与心灵的美。“拉它一把,拉它一把,在它最需要的时候……绞滩船,万里征途中,你是一位忠实的战友。”再如,到过杭州的人,看见杭州姑娘手中的西湖伞(客体),可能认为这种伞精巧实用,乃至产生买上一把留作纪念的欲望,而诗人胡笳到了杭州,看见这种伞,却感受出一种微妙的情趣,他写出《伞》:“杭州姑娘手中伞,撑开在头上,妙用更在遮人眼。看那紫燕穿梭的断桥上,看那绿柳如烟的苏堤畔,要知情侣有多少?无需点人只点伞!”凡作家、诗人的作品都经过“客体到认识再到书面表达的”两重转化。才能写出有鲜明个性的作品。所以,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创造的土壤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让脑子灵活的工于构思;让语言幽默的精于表达;让思维有深度的开掘内涵;让关注社会的多写短评;让善于观察的多写细节。同时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作文不是现实生活照相式的复制,而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心潮中激荡起的感情浪花。要把摄取生活中的素材,调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生活的素材进行“发酵”。让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用自己独具慧眼的视角,拟自己别具一格的题目,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得心应手的文体去展示自己的个性,自觉地完成由客体到认识再到书面表达的双重转化。这时学生们的作文本上才会有老师意想不到的优美句子或一个个色彩斑斓的作文世界。
2 感悟生活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石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生活教育理论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该成为生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文即做人,生活空间有多大,作文的领域就有多大。因此,我们应该提倡“生活作文”。如初中语文第三册里的散文《敬畏生命》,树是靠风力飞播自己的种子繁殖后代的,这种生活现象平平常常,司空见惯。但在女作家张晓风眼里就不一样了:“湖边一颗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的飘到草地上,有的飘入湖水里”,可“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她从这种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了:种子以“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不分昼夜的飘洒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已成树”的执著精神。女作家感悟到:“它抛洒出去的很多,能够收回来的却是一点点回报,几乎等于零。它在严酷的生存环境面前显得极其渺小和无力,然而它以自己独特的无声无息的执著同样完成了生命的传承,实现了种的延续。”(见刘通的《敬畏生命》赏识)。又如我国词坛泰斗乔羽老先生在谈《思念》这首歌的创作感受时提到:有一次他回到家中,打开窗户,倏地飞进一只扑闪着金黄色翅膀的蝴蝶,就像一位老友似的在房屋里盘桓了好几圈。乔老爷吃惊地看着这只小生灵,丝毫没有惊动它,直到它又从窗口飞了出去。窗外是一个菜园子,盛开着金黄的菜花,蝴蝶融入了金黄的菜花中。那时,一种亲切而又圣洁的情感充盈了乔羽先生的心灵。从此,这个生活现象在乔羽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多年以后他写出了经久不衰的好歌《思念》。再如,李白看到庐山瀑布时他感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乔羽老先生看到黄果树瀑布时他感悟到:“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看看我们的大瀑布吧,没有忧郁,不可阻挡,跌落的水在这里变成了强中之强。看看我们的大瀑布吧,人有所短,水有所长,水也可以成为人的榜样。”都是看瀑布,但对生活的感受不一样,写出来的作品就不一样。所以说,生活是激发写作动机的良好途径,作文教学必须加强对生活资源的开发。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感受生活、品味——体验生活、观察——发现生活,在生活中激发灵感、捕捉灵感。应把鸟儿放归森林,把鱼儿放进海洋,把学生带进大自然、大社会,扩大他们的生活视野,引导他们贴近鲜活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观察冬景,感悟南方的竹子怎样面对“风刀霜剑严相逼”等大自然的景物,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到民间采风,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利用各种活动,使学生彻底融入生活,让五彩缤纷的生活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培养学生写实事、说真话、表真情的写作态度。我手写我心,让作文再现其生命气息、亮丽色彩和多姿的个性。
3 分享习作是个性化作文的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以及“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每次学生自主作文后,我会让他们读读自己的作文,找找自己认为精彩、欣赏的句子、片段,创造机会让他们大声地、有感情地读给全班学生听。因为学生读自己的文章,心情特别激动,充满了自豪感和满足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又提高其表达能力。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学写作,不仅要会写,还要懂得欣赏,懂得欣赏才能懂得如何取长补短,懂得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
同时,把一些好的文章推荐给学校的《海桐》文学报刊登出来,让全校学生共享;在班级中,专门开辟一块展示学生个性作文的专栏,作为学生自我展示,自主交流的平台,学生在课余可以自己去欣赏他人的优秀作文。通过这些途径,引领学生进行相互评改,经常性的交流,让学生在相互借鉴、吸收、感悟中共享资源、素材,共享语言的绚丽,共享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写作能力的提高。
4 积累生活是个性化作文的保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没有大量文学作品作基石,没有阅读获取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深沉积淀,断难产生内涵丰富的优秀之作。凡诗人、作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之人,从清代袁枚“书非借不能读也”,到苏联作家高尔基少时用一身伤痛换取看书的权利,事实证明,阅读之于写作,如同水之于鱼儿。鱼儿离不开水,写作也离不开阅读。离开了阅读,写作只会是一潭死水,一潭发霉的死水。所以,要求学生阅读要做到“四多”:名著、名篇、高质量、高品位的书报要多读;结合阅读,思考文章带给自己的人生启示要多思;从文章、生活现象中悟出人生的哲理要多悟;把自己的感受或感悟写进自己的日记或习作要多写。此处还要向学生推荐高品位的电视节目,寓教于乐。如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他将“东方时空”这本无字书搬进课堂,借无字书读懂有字之书。将学生从“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的书桌上移向大千世界。于是他的学生写出了《黄河忧思录》、《绿化文化沙漠》、《白条子谋杀农业大国》等观点鲜明、内容深刻、个性飞扬的作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写出有个性、鲜活的好文章就更是不易之事。只有奠定了积累的厚实基础,才可从量变到质变,才可灵活自如的写出丰富多采的个性生活,炼就一手生花妙笔,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总之,“个性”是作文的灵魂。让作文教学追求情感的真诚、思想的真实、个性的真切,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在作文教学中,做到“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情张扬其个性,加强生活的积累,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他们,并为他们显示潜能创造机会,那么,学生的作文一定会在有序的练习中绽放出个性化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胡亚莉. 浅谈个性化作文教学 [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年05期; 71
[2] 赵克明. 羽翼下的心声--个性化作文导写之三 [J];中学生; 2006年05期; 27-28
[3] 朱雀.孙军业、陈钟梁《创新:未来语文教育的革命--陈钟梁先生谈录》《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2期
[4] 尹在勤《学会艺术感受》1981年《诗刊》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