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的一切竞争,其落脚点都归结于文化实力的竞争。文化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我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文化不仅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作用。而文化馆、站又是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因此,其建设、巩固与发展直接关系并影响着我国整个文化事业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与发展成就。
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文化馆、站应及时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文化馆、站的主导作用。
文化馆、站与农村文化之间,长期“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先进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指导,政府有关文化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文化馆、站在两者之间所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然而,由于受诸多条件制约,文化馆、站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很多时候仅仅起着“上传下达”的功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站应该改变这种“被动”工作的局面,强化职能,及时转型,担负起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
1、促进农村社会化文化服务体系的早日建成
文化馆、站应主动“出击”,取得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快建立健全文化网络的步伐,争取早日构成以市、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馆、站、文化中心为枢纽,以村文化室、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农村文化网络。
2、深入农村,了解新时期农民的文化需求
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农村,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现状及农民的文化需求。有条件的地方,文化工作人员最好下到各乡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农村文化设施、民间文艺活动、农民文化水平以及农民的文化需求、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综合。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大,即使同一省份、市县,近郊地区与偏远山村的文化硬件设施及农民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了解,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文化工作人员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
3、培训农村文化工作人员
农村文化建设最终靠农民自己,但文化馆、站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引导农民建设一支文化骨干队伍尤为重要。将农村文化中心、文化室工作人员以及热爱群众文化,热衷宣传工作,具有文艺特长、组织才能、示范能力的农民组织起来,培训锻炼,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整个村庄农民群众文化的积极开展。
4、帮助每个村庄制订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规划
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历史状况、经济条件不一,哪怕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文化建设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文化馆、站要针对每一村庄的具体情况,指导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计划,既要有一年、两年的短期计划,也要有五年、十年的长远规划,由量变的渐进式发展过渡为质变的超越式发展。
5、扩大农村文化宣传,吸引外来投资
受地域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农民的活动范围有限,关系网络、认识见解相对来说也不够广阔,文化馆、站不但要争取政府部门对农村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及各种资源优势,为有条件的乡村“牵线搭桥”,吸引外资外商及民营企业的文化“扶贫”,投资兴建相应的文化项目。
6、引导农民加强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问。农村文化工作当然离不开管理,管理好了,可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若没有管理或管理混乱,别说发展,还可能滞后。因此。文化馆、站干部要督促农村配备文化管理员,指导他们对文化设施的使用,如阅览室、棋牌室、活动室要经常开放,否则便形同虚设。
7、建立翔实的资料档案,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及时反馈,不断调整,将农村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文化馆、站要对每一乡村建立文字、图像等方面的资料档案,定期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备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指导,尽可能地使各乡村的文化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者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似乎长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比如每年的“文化下乡”,让身处偏远之地的农民见到了先进的文化事物,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但这毕竟只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种辅助手段,关键是引导他们自己重视文化,提高素质,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种文化”比“送文化”显然更为重要。因此,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十分突出。
1、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农村温饱问题早已得到解决的今天,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已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认为文化只是经济的附庸与点缀,只是一种消遣与消费的认识已得到相应改变,但对文化是一种内动力,一种潜在资源,一种足以改变社会风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认识。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宣传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中的重要性,引导农民对健康文化主动而积极的追求与向往。
2、集资兴办文化设施与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硬件建设,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建设。一般而言,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首先考虑的是建房,相互攀比,楼层越建越高耸,造价越来越昂贵。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源于政府拨款、外来资金援助、村民自建。说到底,农村文化设施主要靠农民自己解决。让他们掏腰包筹建文化设施,兴办文化产业,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出谋划策”,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集资兴建、改建并完善文化室、篮球场、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并因地制宜,在有特色的乡村兴办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如享有盛名的厦门市同安农民画与翔安文兴瓷,就可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基地,采取市场经营、以文养文的方式自我发展,对其进行全方位包装,作为文化商品走向市场。
3、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改变农村文化现状
进城务工人员虽然长期生活在文化活动相对活跃的城镇,但他们会在传统节假日定期或平时不定期地返回乡村。他们见识了外界的大千世界,吸纳了现代文化因子,回到乡村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与改造。因此,文化馆、站干部在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中,除了注重农村本身外,也应将目光与精力不时地放在这一特殊群体身上,比如有针对性地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活动场所,吸引他们参加广场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文化培训,成立民工艺术团,在进城务工人员 中开展才艺展示及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等。事实将有力地证明,文化馆、站在这一特殊群体身上所花费的“力气”,将一以当十地获得“高额”回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4、以文化为契机,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尚
社会在不断转型,新旧文化相互交替,大量务工人员外出,留守农村的人员一到农闲,不免缺少追求,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于是,不少传统陋习如打牌赌博、封建迷信、专制愚昧等乘机“死灰复燃”。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馆、站干部的激发与引导下得以充分发挥之后,他们就会开放利用各种文化设施,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主动而经常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与滋润,他们在对未来新农村发展的美好憧憬与向往中,在科学民主光芒的烛照下,不断根除文化陋习,于是,新的具有生机的先进文化得以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新的文化氛围,诞生一种纯朴的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三、以创造性文化为契机,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广大农民只有意识到农村现状的落后与改变的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农村新文化建设,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教育水平、科技知识、法制意识等方面外,挖掘创造性因素,开展创造性文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寻找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传统文化主要留存于广大农村。因为传统文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典籍文化,这是一种存在于文字中的“死”文化;另一种就是民间文化,这一种“活”文化的土壤就是广大的农村。农村民间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文化馆、站干部应积极主动地指导农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注入新时代的内容与活力,为我所用。
2、发现、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
农村文化除了挖掘传统的,引入外来的,还要整合优势,不断创造,才谈得上农村文化的真正发展。要有所创造,就必须发挥农村文艺能人、骨干的积极作用。如重用业余创作人才,创作既贴近农民生活又有较高水准的小品、小戏作品,除当地剧团演出外,还可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各种文艺比赛。可让农民作家牵头,成立农村文学社团,创办相应的农民文学报刊,挖掘、团结一批农村文学爱好者;组织农民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采风,扩大他们的视野,举办各种展览、比赛;如此,则对当地的各项农村文化工作必能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比如,厦门市于近期举办的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农民歌手大奖赛,就不仅评选出优秀的农民歌手,更推动了当地闽南语歌曲、民歌、儿歌、民谣的创作与发展。
3、积极引导农村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比如厦门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主要有芗曲说唱、荷叶说唱、答嘴鼓、宋江阵、车鼓弄、八音阵、歌仔阵、跑旱船、独角戏、蜈蚣阁、拍胸舞、腰鼓、舞龙、舞狮等,真可谓丰富多彩。但要使它们真正活跃起来,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并带动城区群众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就得依靠文化站的组织与引导,就得注入新时代的内容,就得在文化馆、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重新编排创作。通过比赛,节庆展演等形式,农民兴味盎然地投入其中,于是,这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型群众文化不仅“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还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所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便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方式。
4、建立特色文化民俗村,以点带面,推动创造性文化的普遍开展
广大农村,特别是原生态村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建立特色文化民俗村的必要条件。比如厦门地区,有的村组已初具建立特色文化村的条件与雏型,如果在文化馆、站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促进,取得上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必将涌现出一大批农村文化特色村。同时,文化馆、站还可重点投入精力,积极扶持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文化示范村的建立,不断摸索总结,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四、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站干部要特别注意掌握分寸把握“度”,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物质基础,文化属上层建筑。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样,文化也反作用于经济。新农村中的文化基础建设夯实了,必将推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是乡村的形象与风骨,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群众文化干部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促进二者的互动发展,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同时并举。
2、自发与引导的关系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主,自发为主,文化干部起外在的促进作用,以指导、引导、诱导为主,切不可越俎代庖。
3、自办与扶持的关系
国家财政在短期内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农村文化的硬件投入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自主建文化基础设施,办特色文化产业。当然,文化馆、站也要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村,特别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偏远农村争取国家财政扶持,逐步配套完善。
4、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农村文化以民间文化为主,而民间文化又属活态文化,一个老艺人的辞世,也许就意味着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的消失。文化馆、站要特别关注那些濒危的传统民间文化,牵线搭桥,找好传人。同时,要在传承的基础与前提下不断创新,注入新时代的气息与新的活力,这样才能永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青春永驻。
5、文化硬件与文化软件的关系
硬件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软件则指传统民间文化及由外而至影响广泛的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文化。基础设施是容器,是载体,文化馆、站干部应认识到两者互为一体,只有同步建设,才能健康而正常地发展。
6、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非对立,它们可以相辅相存,相互对接,而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却水火不容。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先进积极的成分,而现代文化中也存在着落后腐朽的因素。文化干部应具有敏锐的嗅觉与识别的能力,引导农民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吸收先进的城市文化、现代文化,创造出与时代同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民间文化。
7、文化普及与文化提高的关系
今日农民的文化水平,远非昔日所比。群众文化工作,再也不是指导农民识字扫盲。哪怕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偏远农村,大多也具有小学毕业水平,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已在农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群众文化干部的工作重心,应从过去的文化普及,转向以提高为主——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培养农民的认识能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一句话,就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文化为着力点,以文化为“突破口”,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内在本领,强化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农村文化建设才能生机勃勃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早日建成。
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文化馆、站应及时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文化馆、站的主导作用。
文化馆、站与农村文化之间,长期“扮演”着“中介”的角色。先进文化、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指导,政府有关文化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文化馆、站在两者之间所起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然而,由于受诸多条件制约,文化馆、站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很多时候仅仅起着“上传下达”的功能。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站应该改变这种“被动”工作的局面,强化职能,及时转型,担负起不可或缺的重要使命。
1、促进农村社会化文化服务体系的早日建成
文化馆、站应主动“出击”,取得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快建立健全文化网络的步伐,争取早日构成以市、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馆、站、文化中心为枢纽,以村文化室、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农村文化网络。
2、深入农村,了解新时期农民的文化需求
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农村,了解当前农村文化现状及农民的文化需求。有条件的地方,文化工作人员最好下到各乡村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对农村文化设施、民间文艺活动、农民文化水平以及农民的文化需求、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综合。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性大,即使同一省份、市县,近郊地区与偏远山村的文化硬件设施及农民文化需求也不尽相同。只有充分了解,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文化工作人员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
3、培训农村文化工作人员
农村文化建设最终靠农民自己,但文化馆、站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引导农民建设一支文化骨干队伍尤为重要。将农村文化中心、文化室工作人员以及热爱群众文化,热衷宣传工作,具有文艺特长、组织才能、示范能力的农民组织起来,培训锻炼,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整个村庄农民群众文化的积极开展。
4、帮助每个村庄制订切实可行的文化发展规划
每个村庄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历史状况、经济条件不一,哪怕同一乡镇中的不同村庄,文化建设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文化馆、站要针对每一村庄的具体情况,指导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计划,既要有一年、两年的短期计划,也要有五年、十年的长远规划,由量变的渐进式发展过渡为质变的超越式发展。
5、扩大农村文化宣传,吸引外来投资
受地域条件等多重因素制约,农民的活动范围有限,关系网络、认识见解相对来说也不够广阔,文化馆、站不但要争取政府部门对农村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与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及各种资源优势,为有条件的乡村“牵线搭桥”,吸引外资外商及民营企业的文化“扶贫”,投资兴建相应的文化项目。
6、引导农民加强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一门相当重要的学问。农村文化工作当然离不开管理,管理好了,可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若没有管理或管理混乱,别说发展,还可能滞后。因此。文化馆、站干部要督促农村配备文化管理员,指导他们对文化设施的使用,如阅览室、棋牌室、活动室要经常开放,否则便形同虚设。
7、建立翔实的资料档案,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及时反馈,不断调整,将农村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文化馆、站要对每一乡村建立文字、图像等方面的资料档案,定期了解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备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指导,尽可能地使各乡村的文化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二、加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者中的主观能动性
在以往的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似乎长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比如每年的“文化下乡”,让身处偏远之地的农民见到了先进的文化事物,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但这毕竟只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种辅助手段,关键是引导他们自己重视文化,提高素质,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高质量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种文化”比“送文化”显然更为重要。因此,变被动为主动,加强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十分突出。
1、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农村温饱问题早已得到解决的今天,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已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认为文化只是经济的附庸与点缀,只是一种消遣与消费的认识已得到相应改变,但对文化是一种内动力,一种潜在资源,一种足以改变社会风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认识。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宣传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中的重要性,引导农民对健康文化主动而积极的追求与向往。
2、集资兴办文化设施与文化产业
农村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硬件建设,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建设。一般而言,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首先考虑的是建房,相互攀比,楼层越建越高耸,造价越来越昂贵。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源于政府拨款、外来资金援助、村民自建。说到底,农村文化设施主要靠农民自己解决。让他们掏腰包筹建文化设施,兴办文化产业,并非易事。这就需要文化馆、站工作人员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出谋划策”,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集资兴建、改建并完善文化室、篮球场、剧院等文化娱乐设施,并因地制宜,在有特色的乡村兴办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如享有盛名的厦门市同安农民画与翔安文兴瓷,就可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基地,采取市场经营、以文养文的方式自我发展,对其进行全方位包装,作为文化商品走向市场。
3、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改变农村文化现状
进城务工人员虽然长期生活在文化活动相对活跃的城镇,但他们会在传统节假日定期或平时不定期地返回乡村。他们见识了外界的大千世界,吸纳了现代文化因子,回到乡村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与改造。因此,文化馆、站干部在新时期农村文化建设中,除了注重农村本身外,也应将目光与精力不时地放在这一特殊群体身上,比如有针对性地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活动场所,吸引他们参加广场文化活动,对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文化培训,成立民工艺术团,在进城务工人员 中开展才艺展示及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等。事实将有力地证明,文化馆、站在这一特殊群体身上所花费的“力气”,将一以当十地获得“高额”回报,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4、以文化为契机,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尚
社会在不断转型,新旧文化相互交替,大量务工人员外出,留守农村的人员一到农闲,不免缺少追求,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于是,不少传统陋习如打牌赌博、封建迷信、专制愚昧等乘机“死灰复燃”。农民的文化主体意识在文化馆、站干部的激发与引导下得以充分发挥之后,他们就会开放利用各种文化设施,以先进文化为指导,主动而经常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自演自赏、自娱自乐、自我发展。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实与滋润,他们在对未来新农村发展的美好憧憬与向往中,在科学民主光芒的烛照下,不断根除文化陋习,于是,新的具有生机的先进文化得以发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新的文化氛围,诞生一种纯朴的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三、以创造性文化为契机,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广大农民只有意识到农村现状的落后与改变的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农村新文化建设,才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前提。而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教育水平、科技知识、法制意识等方面外,挖掘创造性因素,开展创造性文化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1、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寻找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传统文化主要留存于广大农村。因为传统文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典籍文化,这是一种存在于文字中的“死”文化;另一种就是民间文化,这一种“活”文化的土壤就是广大的农村。农村民间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文化馆、站干部应积极主动地指导农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注入新时代的内容与活力,为我所用。
2、发现、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
农村文化除了挖掘传统的,引入外来的,还要整合优势,不断创造,才谈得上农村文化的真正发展。要有所创造,就必须发挥农村文艺能人、骨干的积极作用。如重用业余创作人才,创作既贴近农民生活又有较高水准的小品、小戏作品,除当地剧团演出外,还可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的各种文艺比赛。可让农民作家牵头,成立农村文学社团,创办相应的农民文学报刊,挖掘、团结一批农村文学爱好者;组织农民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采风,扩大他们的视野,举办各种展览、比赛;如此,则对当地的各项农村文化工作必能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比如,厦门市于近期举办的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农民歌手大奖赛,就不仅评选出优秀的农民歌手,更推动了当地闽南语歌曲、民歌、儿歌、民谣的创作与发展。
3、积极引导农村的创造性文化活动
比如厦门地区的民间文化活动主要有芗曲说唱、荷叶说唱、答嘴鼓、宋江阵、车鼓弄、八音阵、歌仔阵、跑旱船、独角戏、蜈蚣阁、拍胸舞、腰鼓、舞龙、舞狮等,真可谓丰富多彩。但要使它们真正活跃起来,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并带动城区群众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就得依靠文化站的组织与引导,就得注入新时代的内容,就得在文化馆、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重新编排创作。通过比赛,节庆展演等形式,农民兴味盎然地投入其中,于是,这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型群众文化不仅“动”了起来,“活”了起来,还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所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便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方式。
4、建立特色文化民俗村,以点带面,推动创造性文化的普遍开展
广大农村,特别是原生态村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着建立特色文化民俗村的必要条件。比如厦门地区,有的村组已初具建立特色文化村的条件与雏型,如果在文化馆、站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促进,取得上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必将涌现出一大批农村文化特色村。同时,文化馆、站还可重点投入精力,积极扶持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村文化示范村的建立,不断摸索总结,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四、处理好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辩证关系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馆、站干部要特别注意掌握分寸把握“度”,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辩证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物质基础,文化属上层建筑。经济对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同样,文化也反作用于经济。新农村中的文化基础建设夯实了,必将推动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是乡村的形象与风骨,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群众文化干部应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促进二者的互动发展,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与“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同时并举。
2、自发与引导的关系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以农民为主,自发为主,文化干部起外在的促进作用,以指导、引导、诱导为主,切不可越俎代庖。
3、自办与扶持的关系
国家财政在短期内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农村文化建设,因此,农村文化的硬件投入主要依靠农民自己——自主建文化基础设施,办特色文化产业。当然,文化馆、站也要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农村,特别是那些经济困难的偏远农村争取国家财政扶持,逐步配套完善。
4、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农村文化以民间文化为主,而民间文化又属活态文化,一个老艺人的辞世,也许就意味着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的消失。文化馆、站要特别关注那些濒危的传统民间文化,牵线搭桥,找好传人。同时,要在传承的基础与前提下不断创新,注入新时代的气息与新的活力,这样才能永葆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青春永驻。
5、文化硬件与文化软件的关系
硬件指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软件则指传统民间文化及由外而至影响广泛的城市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文化。基础设施是容器,是载体,文化馆、站干部应认识到两者互为一体,只有同步建设,才能健康而正常地发展。
6、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非对立,它们可以相辅相存,相互对接,而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却水火不容。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先进积极的成分,而现代文化中也存在着落后腐朽的因素。文化干部应具有敏锐的嗅觉与识别的能力,引导农民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吸收先进的城市文化、现代文化,创造出与时代同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民间文化。
7、文化普及与文化提高的关系
今日农民的文化水平,远非昔日所比。群众文化工作,再也不是指导农民识字扫盲。哪怕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偏远农村,大多也具有小学毕业水平,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已在农村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群众文化干部的工作重心,应从过去的文化普及,转向以提高为主——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培养农民的认识能力,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一句话,就是以文化为载体,以文化为着力点,以文化为“突破口”,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他们的内在本领,强化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农村文化建设才能生机勃勃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早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