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理教学;学习方法;
自学能力;提问;思考;
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84—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养成能力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方法科学与否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给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地理教材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当前的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学生理清概念,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详读,哪些内容需要略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即明确知识体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学生阅读教材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阅读课文,勾画重点概念。(2)分析教材内容,整理读书笔记。(3)教师进行检查,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内容,教师予以现场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5)师生共同总结教学重点、难点。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阅读图表是地理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地理图表上的符号、颜色等代表着不同事物和含义。读图与析图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地图的三要素等基础知识,使其掌握阅读图表的方法和步骤,并引导他们运用图表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如,在教学有关“中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内容时,首先,可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气温曲线图与等降水线地图,使其把握我国的气候分布特征。然后,让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来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形成的原因。最后,启发学生根据相关的气温变化图与降水量、干湿变化图等探究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成因。
二、巧妙地进行提问
学起于思,思始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有关“农业区位”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作出如下提示: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也就越高;乳牛、小麦、花卉三者之间,从单位产值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卉、乳牛、小麦;农业区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单位产值,还要考虑到其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用水量的多少,以及产品运输等。然后,进行提问:假如你是该镇的镇长,你会如何选择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区位呢?最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促使他们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三、引导学生全面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具体地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全面思考,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在讲授有关“非洲气候”的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上的地图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赤道通过非洲哪些地方?南北回归线通过非洲哪些地方?非洲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其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什么洋流经过非洲大陆西岸?教师只有合理地设计、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引导他们全面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其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其自觉地进行学习。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不仅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总结教学经验,而且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如,学生对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判定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则可通过“顺口溜”的形式将“左右手判定方法”教给他们:“右手代表北半球,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走,手心向上不能扭。四指指向物体方,大拇指必指地偏向;左手代表南半球,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走,手心向上不能扭。四指指向物体方,大拇指必指地偏向。”让学生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在地图上比划,能够使其快速掌握这一方法,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 编辑:孟 刚
自学能力;提问;思考;
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3—0084—01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养成能力的重要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方法科学与否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给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地理教材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当前的地理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学生理清概念,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详读,哪些内容需要略读,要教给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即明确知识体系,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学生阅读教材及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阅读课文,勾画重点概念。(2)分析教材内容,整理读书笔记。(3)教师进行检查,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自己整理的读书笔记内容,教师予以现场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5)师生共同总结教学重点、难点。这样做,能够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阅读图表。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阅读图表是地理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地理图表上的符号、颜色等代表着不同事物和含义。读图与析图能力是学生学习地理必须具备的能力。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地图的三要素等基础知识,使其掌握阅读图表的方法和步骤,并引导他们运用图表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如,在教学有关“中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内容时,首先,可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气温曲线图与等降水线地图,使其把握我国的气候分布特征。然后,让学生结合中国地形图来分析我国不同气候形成的原因。最后,启发学生根据相关的气温变化图与降水量、干湿变化图等探究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成因。
二、巧妙地进行提问
学起于思,思始于疑。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有关“农业区位”的内容时,首先,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作出如下提示: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也就越高;乳牛、小麦、花卉三者之间,从单位产值来看,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卉、乳牛、小麦;农业区位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生产成本、单位产值,还要考虑到其所需土地面积的大小,用水量的多少,以及产品运输等。然后,进行提问:假如你是该镇的镇长,你会如何选择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区位呢?最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及认真思考解决问题。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促使他们主动地联系生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三、引导学生全面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具体地分析问题,并引导学生全面思考,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在讲授有关“非洲气候”的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上的地图引导他们进行思考:赤道通过非洲哪些地方?南北回归线通过非洲哪些地方?非洲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其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什么洋流经过非洲大陆西岸?教师只有合理地设计、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引导他们全面思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其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其自觉地进行学习。
四、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其不仅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总结教学经验,而且要教给学生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如,学生对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判定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则可通过“顺口溜”的形式将“左右手判定方法”教给他们:“右手代表北半球,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走,手心向上不能扭。四指指向物体方,大拇指必指地偏向;左手代表南半球,四指与大拇指垂直走,手心向上不能扭。四指指向物体方,大拇指必指地偏向。”让学生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在地图上比划,能够使其快速掌握这一方法,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 编辑:孟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