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且探讨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 音乐欣赏 原则 策略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国外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想象力及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要从小学抓起,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音乐欣赏力尚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那么,应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下文首先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且探讨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 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更新思想观念,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娱乐和欣赏之中,体验音乐的美感,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鲜活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 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教学效果不应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而应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二)实践性原则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种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说不隶属于理论学科,而是属于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的审美教育,是鉴赏音乐的实践和训练。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参与”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
(三)因材施教原则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各阶段的音乐能力和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种音乐能力也因人而异,各地区、各学校、不同班级的音乐学习基础也有差别。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纲》来统一要求;又要考虑各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适当照顾基础较好的和较差的学生,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二、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仔细研读课标、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立足教材首先应该立足课标。音乐教师应该潜心研读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和理解音乐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的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这样才能在挖掘教材中做到心中有目标、胸中有方法。音乐教学必须尊重教材,用好教材。每一位音乐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教材的学习研讨中,以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带着建设新教材的任务使用教材。在提高驾驭教材能力上下工夫,逐步做到把握其内涵要义,对教材驾轻就熟。只有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真正意义上地解读,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一个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切实找到国家意志和学生发展需求结合点的时候,才有可能超越教材。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树立全新思想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水平的高低。教师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丰富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开放型的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师生互动,以亲切的形象去关心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去表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参加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式。
(三)采用情景表演,在音乐游戏中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强、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的特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例如,在欣赏《彼得与狼》一课中,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彼得、爷爷、狼、小鸟、小猫、鸭子等角色,让他们根据角色的特点及音乐变化做动作。这样的“动”能够最直接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通过表演,可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乐曲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听赏《赛马》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赛马的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描绘的赛马的热烈场景,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形式多样的音乐游戏是培养儿童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突破难点,优化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教学中,教学材料以静态方式存在,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使其恢复鲜活的面目,变得绘声绘色。在音乐欣赏课上,若采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采用 CAI 动态图像演示,利用闪现的文字、缩放与移动的图形、变换的颜色等手段,不仅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出来,而且较强的刺激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补充扩大知识容量。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更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在听赏音乐中启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 音乐欣赏 原则 策略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了解民族民间音乐,接触国外优秀音乐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语言表达能力、音乐想象力及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要从小学抓起,而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音乐欣赏力尚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那么,应该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下文首先分析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并且探讨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寓教于乐原则
“寓教于乐” 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这需要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更新思想观念,用灵活、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娱乐和欣赏之中,体验音乐的美感,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通过鲜活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 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教育之中。教学效果不应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而应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二)实践性原则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种普通学校的艺术教育,从本质上说不隶属于理论学科,而是属于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的审美教育,是鉴赏音乐的实践和训练。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认为只有以学生为审美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参与”就是真正让学生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审美活动的主导。
(三)因材施教原则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各阶段的音乐能力和素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各种音乐能力也因人而异,各地区、各学校、不同班级的音乐学习基础也有差别。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按照《大纲》来统一要求;又要考虑各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在教学设计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出发,适当照顾基础较好的和较差的学生,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和进步。
二、优化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仔细研读课标、尊重教材、用好教材
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立足教材首先应该立足课标。音乐教师应该潜心研读音乐课程标准,学习和理解音乐基本理念,准确把握课程的总目标和各学段目标,这样才能在挖掘教材中做到心中有目标、胸中有方法。音乐教学必须尊重教材,用好教材。每一位音乐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教材的学习研讨中,以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带着建设新教材的任务使用教材。在提高驾驭教材能力上下工夫,逐步做到把握其内涵要义,对教材驾轻就熟。只有教师能够对教材进行真正意义上地解读,能够站在与教材编写者同一个高度去审视教材,能够切实找到国家意志和学生发展需求结合点的时候,才有可能超越教材。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树立全新思想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水平的高低。教师要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作为音乐教师,首先要丰富自身的音乐理论知识,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设计开放型的课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师生互动,以亲切的形象去关心了解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去说去表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参加培训,学习新的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式。
(三)采用情景表演,在音乐游戏中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强、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的特点,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例如,在欣赏《彼得与狼》一课中,让学生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彼得、爷爷、狼、小鸟、小猫、鸭子等角色,让他们根据角色的特点及音乐变化做动作。这样的“动”能够最直接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且通过表演,可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乐曲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又如,在听赏《赛马》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赛马的游戏,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所描绘的赛马的热烈场景,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形式多样的音乐游戏是培养儿童认识音乐世界、提高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
(四)突破难点,优化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的把握学习对象。教学中,教学材料以静态方式存在,通过多媒体的手段使其恢复鲜活的面目,变得绘声绘色。在音乐欣赏课上,若采用多媒体,把视听结合起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采用 CAI 动态图像演示,利用闪现的文字、缩放与移动的图形、变换的颜色等手段,不仅把学生难懂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出来,而且较强的刺激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多媒体辅助,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突破创新,补充扩大知识容量。
总之,在欣赏教学中,最根本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意境。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更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认知的特点出发,在听赏音乐中启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丰富他们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