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建设数字社会素质教育之初探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_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是数字社会的建设者与参与者,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肩负着建设数字社会的责任,本文从参与数字社会建设、规范数字社会行为、维护数字社会秩序三方面出发,研究探讨高中生应具备的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数字公民 数字社会 知识产权 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72-01
  随着数字社会的逐步形成,数字公民随之诞生。在这个疆域辽阔、资源丰富、自由开放的虚拟空间里,高中生所具备的数字公民素质不仅对他们在数字社会中个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直接影响到数字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间接影响现实社会的发展情况。然而,通过观察当今高中生的数字活动,发现他们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因过度享受数字娱乐而耽误学业;在论坛、博客、微博等大众平台进行情绪宣泄与人格诋毁;参与网络赌博、网络诈骗……上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高中生尚未明确他们在数字社会中所肩负的责任,不具备正确的意识与能力,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究。
  1、参与数字社会建设
  1.1 诚信参加数字社会活动
  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对高中生而言,从事的最主要活动是学习,社会竞争集中体现在考试上。而数字社会所带来的技术创新为考试作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考试作弊现象不断考验与冲击着现代高中生。考场中经常会看到有同学在手机中储备答案、短信传递答案或者用手机上网查询答案,这些现象将会使个人信誉丢失,影响学校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影响到学生评价的公平性。因此,高中生在参与数字社会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教育诚信和学术诚信,以维持数字社会的公平正义。
  1.2 积极传播有价值的数字资源
  在数字社会中,高中生要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创造与传播数字资源的重任,用所学的知识及技术利用数字化的媒体手段,制作出音频、视频、文字等多种呈现方式的信息资源,并将其分享给大家,以达到知识共享与文明的传播。
  1.3 主动帮助他人解决虚拟与现实中数字化难题
  生存于数字社会的优势之一就是网络获取答案的方便快捷,因此,高中生在看到周围同学遇到技术化难题时,应该积极走上前去尽己所能地帮助他;百度知道、搜搜问问等问答平台中提出的问题,也应该积极上前给予作答。在这样互帮互助的氛围中,数字社会才能够以一种欣欣向荣的姿态健康有序地发展。
  2、规范数字社会行为
  2.1 下载网络资源要尊重他人版权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著作权、专利权等传统知识产权变得越来越难以保护,不少学生在引用他人成果时未能标明来源与出处,同时,学生对盗版软件、歌曲、影片习以为常,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教育,尊重他人智力成果。
  2.2 公布信息时注重保护隐私
  计算机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处理和挖掘技术、软件跟踪和搜索技术以及网络监控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公民之间的隐私变得越来越透明,作为数字社会的积极实践者,高中生应该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个人及他人隐私。将个人的照片、信息、心情等资料公布于空间、博客、微博等公开场合,要注意添加密码及保护措施,防止个人的生活领域被非法侵入和窥探。
  3、维护数字社会秩序
  3.1 文明礼貌从事数字化沟通交流
  数字社会使人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与频繁,高中生是乐于交友的群体,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应时刻注重良好的道德言行。做到对他人尊重与宽容,从点滴中体现出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尤其是在虚拟世界里,要做到对他人诚实守信,养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美德。只有这样,高中生才能在良好的交往氛围中,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良好数字公民。
  3.2 积极净化数字社会环境
  数字资源数量与种类的增多使各种网络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等有害信息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危害着数字公民的身体健康与价值取向的形成。不少高中生对这些不良信息缺乏防范意识,甚至参与其中,成为受害者中的一员,未能履行好扫黄打非的责任,未能为营造绿色数字社会做出应尽的义务。每个高中生都有责任加强自律,时刻审查自己所关注信息的品质与健康程度,自觉抵制影响社会形象的网站与信息,并积极勇敢地向有关部门举报。
  作为数字公民,高中生责任意识与行为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现实社会秩序。数字社会中的责任意识、行为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影响现实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因此,不但要培养高中生树立健全的思想意识、良好的行为能力,还要促使其不断地锻炼与提高自己,最终成为数字社会合格的建设者与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浙江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08
  [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M].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81-200
  [3]张丽霞.吴玉娟《论青少年学生的数字公民责任》[J].教育发展研究,2013:76-80
  [4]张丽霞.《 “数字化生存”的教育吁求与应对》[J]. 教育发展研究,2011:70-7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思政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中,时事政治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中招考试内容中占据一定比例。时政教育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结合社会生活或者国内外大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使传统政治课堂教学显得更有活力和生机,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政教育知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时事政治 贯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58-01  班会活动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学校通常根据不同阶段的德育目标确定每周德育主题,由班主任或班委会策划班会活动课开展的内容和形式,并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完备的班会活动课方案,在每周一个固定的课时面向全班同学召开班会活动课,主持人由本班1-3名同学担任,采用包括做游戏、讲故事等多种形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有联系的教学,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思想品德教学和复习中,要做到“五联系”:注重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捕捉学科间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注重教材知识与时政热点间的联系;注重教材知识与社会生活间的联系;注重教材知识与自身行为间的联系。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 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
期刊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难点和重要环节。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和实效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借鉴国外思政课实践教学经验,研究和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
期刊
【课题项目】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的研究〉课题(课题批号BY【2014】G054)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68-02  教育部于2002年8月制定印发了《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
期刊
【摘要】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加大,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招生就业形势得到了较好的改观。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也转移到对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教育模式上来,加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是形势的必然。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理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64-01  职业理想教育是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和提高。本文结合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对初中科学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科学 新课程 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32-02  科学是一门包罗物理、化学、生物等丰富内容的学科,能够让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将情感教育落实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养心灵、健全人格。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初中语文 素质教育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63-01 
期刊
【摘要】体育课的目标在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选择的同时,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体育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关键词】“自主式” 五步 体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75-01  一、现在背景  随着现代人们对健身的要求,体育教学从的“阶段性体育”向“
期刊
【摘要】 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大多是软开度的训练,肢体的协调控制力和曼妙的舞姿,但是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是有差异的,启蒙舞蹈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只有3到6岁的幼儿,对于他们的教学内容,不该着重于基本功的练习和曼妙的舞姿。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去设计出最符合他们成长的教育方式和内容,那么对于舞蹈启蒙教学而言,核心在于孩子开朗的性格和对舞蹈兴趣的培养、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注入符合其年龄阶段需要掌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