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指有预定的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的基础。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因此,在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幼儿期,应当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抓好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幼儿的生活经验较缺乏,好奇心又强,而客观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些事物和现象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每次观察之前,要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方式,引导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如有次我组织了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车。为了让幼儿对各种车辆有较直观的感知,使该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能较好地完成,在带幼儿到马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的车之前,我对幼儿说:“老师今天要带小朋友到马路上看看有些什么车?这些车载了什么?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看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由于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幼儿在观察时就能够按着要求去观察所有驶过该条马路的车辆名称及车辆载了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这样就使接下来的活动能较好地完成。
二、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我国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对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争论不休。因为他们各自只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并没有摸到大象的整体,所以争论时各自坚持自己片面的意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不正确的观察引起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不要让幼儿犯同类的错误。
首先,要教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幼儿学会从上到下、由里到外、从左到右、从远至进(或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观察。如有次我带幼儿进行写生活动——画松树。为了让幼儿把松树画得更好,我先组织幼儿站在远处看。有的幼儿说:“松树远处象一座宝塔;”有的说:“松树象把深绿的大伞;”还有的说:“松树就象几个三角形叠了起来。”接着我又让幼儿站在近处观察,启发幼儿讲出松树的树干、树枝、树叶的颜色、形状。象这样,有顺序、有步骤的观察,就能看到事物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来的画当然更逼真,更有火力了。
其次,教幼儿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如有次教幼儿认识苹果和梨子时,我就让幼儿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它们的外形、表皮及果肉、果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对照、比较,对苹果和梨子的分辨就更清楚、明确了。
三、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色、香、味、软硬、光滑、粗糙、大小、冷热、形状、声音等。在幼儿观察时,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昧觉、触觉、嗅觉等器官去感知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听、多讲、多摸一摸、多嗅一嗅,以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如观察小鸡,除了看它的外形,可以让幼儿用手去摸一摸小鸡的绒毛和尖尖嘴,用米喂小鸡。如认识水时,让幼儿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感知,知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等特征。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学得积极、生动、愉快,还可以培养训练幼儿各种感官的敏捷性。
四、注意创设观察环境、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第八条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欲望。如,为了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车,我让幼儿把家里各种各样的仿真汽车玩具带到幼儿园,把有关车的图片剪贴在活动室四周墙上,在图书角投放介绍车的书,向幼儿讲有关车的故事。幼儿就象生活在一个车的世界,自由活动时他们可以或成群接队或单独自由观察,讲述自己对各种车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则可以具体情况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又如,为了让幼儿对种子发芽有个较直观的感知,我组织幼儿在种植角种了葱、蒜等植物,从种植到浇水、施肥等都让幼儿自己动手,每天幼儿来园、自由活动、午睡后、午餐前、离园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好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抓好观察力的培养,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增长和智力水平的提高。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幼儿的生活经验较缺乏,好奇心又强,而客观世界中事物和现象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这些事物和现象很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因此,教师在每次观察之前,要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方式,引导他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如有次我组织了一次班级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车。为了让幼儿对各种车辆有较直观的感知,使该主题的一系列活动能较好地完成,在带幼儿到马路上观察各种各样的车之前,我对幼儿说:“老师今天要带小朋友到马路上看看有些什么车?这些车载了什么?他们的外形有什么不一样?看看哪个小朋友看得最认真?”由于明确了观察的目的,幼儿在观察时就能够按着要求去观察所有驶过该条马路的车辆名称及车辆载了什么,它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这样就使接下来的活动能较好地完成。
二、教给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我国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对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争论不休。因为他们各自只摸到大象的一个部位,并没有摸到大象的整体,所以争论时各自坚持自己片面的意见。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不正确的观察引起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不要让幼儿犯同类的错误。
首先,要教幼儿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让幼儿学会从上到下、由里到外、从左到右、从远至进(或由近及远)、由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观察。如有次我带幼儿进行写生活动——画松树。为了让幼儿把松树画得更好,我先组织幼儿站在远处看。有的幼儿说:“松树远处象一座宝塔;”有的说:“松树象把深绿的大伞;”还有的说:“松树就象几个三角形叠了起来。”接着我又让幼儿站在近处观察,启发幼儿讲出松树的树干、树枝、树叶的颜色、形状。象这样,有顺序、有步骤的观察,就能看到事物的特征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来的画当然更逼真,更有火力了。
其次,教幼儿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观察。如有次教幼儿认识苹果和梨子时,我就让幼儿把两者放在一起对比,看看它们的外形、表皮及果肉、果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通过对照、比较,对苹果和梨子的分辨就更清楚、明确了。
三、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
客观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色、香、味、软硬、光滑、粗糙、大小、冷热、形状、声音等。在幼儿观察时,要充分运用视觉、听觉、昧觉、触觉、嗅觉等器官去感知事物各方面的特征,让幼儿多看、多想、多听、多讲、多摸一摸、多嗅一嗅,以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如观察小鸡,除了看它的外形,可以让幼儿用手去摸一摸小鸡的绒毛和尖尖嘴,用米喂小鸡。如认识水时,让幼儿多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倒一倒。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感知,知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可以流动的液体等特征。通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不仅能让幼儿学得积极、生动、愉快,还可以培养训练幼儿各种感官的敏捷性。
四、注意创设观察环境、引导幼儿认真观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第八条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激发幼儿的观察欲望。如,为了让幼儿了解各种各样的车,我让幼儿把家里各种各样的仿真汽车玩具带到幼儿园,把有关车的图片剪贴在活动室四周墙上,在图书角投放介绍车的书,向幼儿讲有关车的故事。幼儿就象生活在一个车的世界,自由活动时他们可以或成群接队或单独自由观察,讲述自己对各种车的认识和理解,老师则可以具体情况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又如,为了让幼儿对种子发芽有个较直观的感知,我组织幼儿在种植角种了葱、蒜等植物,从种植到浇水、施肥等都让幼儿自己动手,每天幼儿来园、自由活动、午睡后、午餐前、离园前有意识地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好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观察习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