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都洛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3000多年的文化中心和1600多年的帝王之都,从东周起,它历经了东汉、曹魏、西晋等九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圣地,也是一个名利渊薮的繁华之地,士人多聚集于此。于是,古诗词中出现了大量的“洛阳”意象,它既与“长安”一样,代表着繁华与辉煌;又与“金陵”一样,代表着萧条与感伤。但它还代表着文人作家在各自时代的隐忍却坚定的政治立场——他们对名利的计较与取舍。
关键词:洛阳;意象;闲适;繁华;怀旧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从东周起,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隋炀帝以后)、唐(武后)、后梁、后唐,先后有九个朝代都建都于此,故有“九朝名都”之称。这里有神秘的文化元典,河图洛书的政治理想使该地域成为政治文化圣地;这里有丰富的古迹名胜,独乐园、上阳宫、白马寺等吸引了无数士人学者留下探访的足迹;这里有染遍角落的魏紫姚黄,牡丹花的国色天香熏得文人骚客莫不飘飘欲醉了。于是,他们挥舞起手中的笔,一篇篇的诗词歌赋就这样应运而生,而洛阳,就是他们笔下共同的主角。这一座古城,仿佛在一瞬之间具有了强烈的生命力,它有时是热闹的,有时是寂寥的,有时是闲适的,诗人们给了它不同的色彩,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的洛阳,在这里,我把它们统归为“洛阳”意象。
何为意象?“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固有的范畴,是诗歌意境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其本质特征无疑体现着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即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的有机融合。”作为政治文化名城,洛阳的地理形胜与历史经历具有的客观性是构成意象的基本要素,而诗人们寄予其中并使之诗化的主观情感与韵味则是意象的灵魂。意象是依附在词语之上的,但是“洛阳”这一地理名词并不仅仅具有一种简单固定的主客体对应关系,它的意象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我把它归为以下三类。
一、“洛阳”意象:繁华昌荣的代名词
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拥有位于“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天中洛阳道”;山水秀丽,气候适宜——“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河流交接,舟船便利——“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东汉末年仲长统也描绘洛阳的情形为“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珍络宝华,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由此可见,洛阳帝都,全国的中心,繁盛的顶点。大批大批的诗文细致的描绘了洛阳城中建筑的豪华,闹市的喧嚣,花簇的绚烂,“洛阳”这一地理名词在这里就被赋予了繁华昌荣的主观愿望。现兹举数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汉家伊洛九重城,洛阳宫观与天齐。凤楼龙阙倚清光,帝宅层甍垂凤翼。
——唐·张籍
《洛阳行》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宋·欧阳修《少年游》
巍峨的城楼,庄严肃穆,精致的雕刻,金碧辉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繁华的街道上,总是那么热闹,车马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若遇到节日,那城中更是喧嚣,魏紫姚黄的牡丹开得妖娆艳丽,比花还娇美的丽人也在闹市中缓缓徐行……亮丽明艳的画面充溢着热闹欢快的情绪。
这里的洛阳,不仅是繁华昌荣的同义词,更是表达了一种文人仕士对国力强盛的骄傲感、自豪感,“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对跻身到政治中心、权利中心的向往之情,“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苏颋《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于邺《过洛阳城》)。因此,洛阳在诗文中就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
二、“洛阳”意象:古代作家的感伤情怀
在中国六大古都中,洛阳是建都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朝代和帝王最多,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洛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中国古代社会的兴衰治乱、政治风云变幻、人间喜怒悲欢均来自于此。所以,司马光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李格非云“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侯也”,陆游说“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古都洛阳哪怕是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都可以引起士子文人们深深地历史兴亡、沧海桑田之叹,而感伤是古都具有的一个较普遍的意象,就如同金陵(今南京)、长安(今西安)一样。
文人对洛阳的感伤情怀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古都遗址,昔日繁华不再而感到失落与凄凉;二是面对战争后城市满目苍夷、百姓流离失所的惨象的沉痛感慨。殊途同归,到最后诗人们把这两种感伤都上升到对历史、国家兴亡的悲叹与感怀。比如: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
——唐·杜牧《金谷怀古》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魏·曹植《送应氏》
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除以上所举之外,还有北宋司马光的《过故洛阳城》,南宋朱敦儒的《雨中花》,金代庞铸的《洛阳怀古》,元代杨果的《洛阳怀古》,明代王廷相的《洛中》,清初王铎的《哀洛阳》等等。
昔日繁华不再,取代的是冷清的街道,衰败的建筑,偶有行人穿过也是行色匆匆,战后的洛城更是满目苍夷,华美的宫室被焚毁,残垣散落一地,千里之内都无人烟,良田都已衰草凄凄了·……这是怎样一副凄凉衰败的画面啊。也难怪诗人们要感慨: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金·元好问《临江仙》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唐·王建《北邙行》
洛阳作为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国都,全国的政治权利中心,那是何等的荣光与强盛,大量的精美的建筑在此落成,如上阳宫、金谷园、白马寺、独乐园、雁塔等等,它们就是洛阳繁盛的见证!但是,事过情迁,历史沉浮,当洛阳随着后唐的灭亡而风光不再时,这些数经风雨、历经变迁、面目已非的九朝遗迹便成为诗人们寄托深重感叹的最佳对象。它们成为由洛阳为中心意象统摄的一批子属意象,表达出作家的悲哀与感伤。
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
——唐·罗邺《上阳宫》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唐·韦应物《金谷园歌》
三、“洛阳”意象:隐居文人的闲适生活
洛阳虽然曾作为九个朝代的都城,但随着南唐后主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悲叹,它也最终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黯然凋零。而洛阳特别是在中晚唐和宋时,成为了闲职隐居,不问世事的闲适之地,而隐居在这里的文人们便成了闲适诗人,其中作为代表的当属中晚唐的白居易与宋朝的司马光了。
唐朝除了武皇在洛阳建都外,其他皇帝都是把长安作为国都,所以,在唐朝时,洛阳大多数时候是处在陪都的位置。唐朝廷在洛阳特设了一套与中央相似的常制性的行政机构,即留守和分司。但在安史之乱后,由尚书省六部尚书充任的东都留守成为了朝廷安置失势者的官位,是一个优容、养老、位尊、职闲的官职。留守、分司官员多为罢免失意或退闲人员,这种闲适不是一般意义的悠闲,而是经历了官场风波之后的闲适,所以,诗作中表现出的逍遥与适意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底蕴。于是,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形成了以白居易为中心,诸留守、分司、致仕官员等相互酬唱的,以老人与闲官为主体的闲适诗人群。而白居易在居洛期间提出了“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的“中隐”观点,对当时中唐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在入世与出世进退自如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对后世文人士大夫特别是宋人的出入进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司马光。在以白居易为首的闲适诗人群,他们主要以游赏山水、宴集饮酒、临行送别为主要内容,其中以白居易和刘禹锡唱和最多。现列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
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唐·白居易《赠梦得》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二室烟霞成步障,三川风物是家园。晨窥苑树韶光动,晚度河桥春思繁。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樽。
—— 唐· 刘禹锡《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嘉宴》
这些闲适诗人遵循着“中隐”的原则,既享受着世俗生活的好处,避免了小隐的冷落与清贫,还避免了朝隐的政治凶险,也没有与朝廷仕途握手言别,看似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做法。实际上,在诗人们的价值观的天平上,个人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社会价值,从传统的为臣忠君走向爱重自我。
北宋熙宁时期的司马光在围绕变法而展开的新旧党争中,急流勇退,赋闲洛阳,在洛阳尊贤坊买了一个园子作为自己的新居,取名“独乐园”。“独乐园”对于司马光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园林的名字,更是代表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对名利的取舍。
司马光之所以把他的园子取名为“独乐园”,正是与孟子提出的著名的“众乐乐”思想相对,恰恰反映了他在现实政治中的失意,从而使其无法实现众乐理想的精神折光,也体现出一种消极反抗的姿态,表达出他不变的政治立场。而“独乐园”也成为一个政治文化象征。《独乐园七题》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世界。现摘取两首: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读书堂》
吾爱陶渊明,拂衣遂长往。手辞梁主命,犧牛惮金鞅。爱君心岂忘,居山神可养。轻举向千龄,高风犹尚想。
——《见山台》
洛阳,1600多年的帝王之都。上下五千年间,有着无数风流人物在这里描绘出大量雄伟壮丽的画卷,有着无数英雄豪杰在这里谱写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它的历史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缩影,它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奇花异草都为后人留下了太多值得永久追忆和值得回味的东西。而洛阳作为一个“意象”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多元画面,正是它的魅力持续不断,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M].人民出版社,2009.
[2]张秀平,王乃庄主编.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吴小平(1979-),男,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讲师。)
关键词:洛阳;意象;闲适;繁华;怀旧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从东周起,历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孝文帝以后)、隋(隋炀帝以后)、唐(武后)、后梁、后唐,先后有九个朝代都建都于此,故有“九朝名都”之称。这里有神秘的文化元典,河图洛书的政治理想使该地域成为政治文化圣地;这里有丰富的古迹名胜,独乐园、上阳宫、白马寺等吸引了无数士人学者留下探访的足迹;这里有染遍角落的魏紫姚黄,牡丹花的国色天香熏得文人骚客莫不飘飘欲醉了。于是,他们挥舞起手中的笔,一篇篇的诗词歌赋就这样应运而生,而洛阳,就是他们笔下共同的主角。这一座古城,仿佛在一瞬之间具有了强烈的生命力,它有时是热闹的,有时是寂寥的,有时是闲适的,诗人们给了它不同的色彩,因此也造就了不同的洛阳,在这里,我把它们统归为“洛阳”意象。
何为意象?“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个固有的范畴,是诗歌意境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其本质特征无疑体现着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即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的有机融合。”作为政治文化名城,洛阳的地理形胜与历史经历具有的客观性是构成意象的基本要素,而诗人们寄予其中并使之诗化的主观情感与韵味则是意象的灵魂。意象是依附在词语之上的,但是“洛阳”这一地理名词并不仅仅具有一种简单固定的主客体对应关系,它的意象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解读,我把它归为以下三类。
一、“洛阳”意象:繁华昌荣的代名词
以古都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拥有位于“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交通四通八达——“天中洛阳道”;山水秀丽,气候适宜——“九洛韶光媚,三川物候新。”河流交接,舟船便利——“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东汉末年仲长统也描绘洛阳的情形为“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珍络宝华,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由此可见,洛阳帝都,全国的中心,繁盛的顶点。大批大批的诗文细致的描绘了洛阳城中建筑的豪华,闹市的喧嚣,花簇的绚烂,“洛阳”这一地理名词在这里就被赋予了繁华昌荣的主观愿望。现兹举数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汉家伊洛九重城,洛阳宫观与天齐。凤楼龙阙倚清光,帝宅层甍垂凤翼。
——唐·张籍
《洛阳行》洛阳城阙中天起,高下遍楼台。絮乱风轻,拂鞍沾袖,归路似章街。
——宋·欧阳修《少年游》
巍峨的城楼,庄严肃穆,精致的雕刻,金碧辉煌,不管白天还是黑夜,繁华的街道上,总是那么热闹,车马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若遇到节日,那城中更是喧嚣,魏紫姚黄的牡丹开得妖娆艳丽,比花还娇美的丽人也在闹市中缓缓徐行……亮丽明艳的画面充溢着热闹欢快的情绪。
这里的洛阳,不仅是繁华昌荣的同义词,更是表达了一种文人仕士对国力强盛的骄傲感、自豪感,“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对跻身到政治中心、权利中心的向往之情,“东岳封回宴洛京,西墉通晚会公卿”( 苏颋《广达楼下夜侍酺宴应制》)“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于邺《过洛阳城》)。因此,洛阳在诗文中就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
二、“洛阳”意象:古代作家的感伤情怀
在中国六大古都中,洛阳是建都时间最早、历时最长、朝代和帝王最多,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洛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政治中心,中国古代社会的兴衰治乱、政治风云变幻、人间喜怒悲欢均来自于此。所以,司马光曰“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李格非云“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侯也”,陆游说“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古都洛阳哪怕是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都可以引起士子文人们深深地历史兴亡、沧海桑田之叹,而感伤是古都具有的一个较普遍的意象,就如同金陵(今南京)、长安(今西安)一样。
文人对洛阳的感伤情怀的表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面对古都遗址,昔日繁华不再而感到失落与凄凉;二是面对战争后城市满目苍夷、百姓流离失所的惨象的沉痛感慨。殊途同归,到最后诗人们把这两种感伤都上升到对历史、国家兴亡的悲叹与感怀。比如: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消金谷在,绮罗魂断玉楼空。
——唐·杜牧《金谷怀古》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魏·曹植《送应氏》
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除以上所举之外,还有北宋司马光的《过故洛阳城》,南宋朱敦儒的《雨中花》,金代庞铸的《洛阳怀古》,元代杨果的《洛阳怀古》,明代王廷相的《洛中》,清初王铎的《哀洛阳》等等。
昔日繁华不再,取代的是冷清的街道,衰败的建筑,偶有行人穿过也是行色匆匆,战后的洛城更是满目苍夷,华美的宫室被焚毁,残垣散落一地,千里之内都无人烟,良田都已衰草凄凄了·……这是怎样一副凄凉衰败的画面啊。也难怪诗人们要感慨:
今古北邙山下路,黄尘老尽英雄。人生长恨水长东。幽怀谁共语,远目送归鸿。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金·元好问《临江仙》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著黄金无买处。
——唐·王建《北邙行》
洛阳作为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国都,全国的政治权利中心,那是何等的荣光与强盛,大量的精美的建筑在此落成,如上阳宫、金谷园、白马寺、独乐园、雁塔等等,它们就是洛阳繁盛的见证!但是,事过情迁,历史沉浮,当洛阳随着后唐的灭亡而风光不再时,这些数经风雨、历经变迁、面目已非的九朝遗迹便成为诗人们寄托深重感叹的最佳对象。它们成为由洛阳为中心意象统摄的一批子属意象,表达出作家的悲哀与感伤。
春半上阳花满楼,太平天子昔巡游。千门虽对嵩山在,一笑还随洛水流。深锁笙歌巢燕听,遥瞻金碧路人愁。翠华却自登仙去,肠断宫娥望不休。
——唐·罗邺《上阳宫》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唐·韦应物《金谷园歌》
三、“洛阳”意象:隐居文人的闲适生活
洛阳虽然曾作为九个朝代的都城,但随着南唐后主李煜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悲叹,它也最终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而黯然凋零。而洛阳特别是在中晚唐和宋时,成为了闲职隐居,不问世事的闲适之地,而隐居在这里的文人们便成了闲适诗人,其中作为代表的当属中晚唐的白居易与宋朝的司马光了。
唐朝除了武皇在洛阳建都外,其他皇帝都是把长安作为国都,所以,在唐朝时,洛阳大多数时候是处在陪都的位置。唐朝廷在洛阳特设了一套与中央相似的常制性的行政机构,即留守和分司。但在安史之乱后,由尚书省六部尚书充任的东都留守成为了朝廷安置失势者的官位,是一个优容、养老、位尊、职闲的官职。留守、分司官员多为罢免失意或退闲人员,这种闲适不是一般意义的悠闲,而是经历了官场风波之后的闲适,所以,诗作中表现出的逍遥与适意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底蕴。于是,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形成了以白居易为中心,诸留守、分司、致仕官员等相互酬唱的,以老人与闲官为主体的闲适诗人群。而白居易在居洛期间提出了“进不趋要路,退不入深山”的“中隐”观点,对当时中唐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在入世与出世进退自如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对后世文人士大夫特别是宋人的出入进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司马光。在以白居易为首的闲适诗人群,他们主要以游赏山水、宴集饮酒、临行送别为主要内容,其中以白居易和刘禹锡唱和最多。现列举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
年颜老少与君同,眼未全昏耳未聋。放醉卧为春日伴,趁欢行入少年丛。寻花借马烦川守,弄水偷船恼令公。闻道洛城人尽怪,呼为刘白二狂翁。
——唐·白居易《赠梦得》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二室烟霞成步障,三川风物是家园。晨窥苑树韶光动,晚度河桥春思繁。弦管常调客常满,但逢花处即开樽。
—— 唐· 刘禹锡《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嘉宴》
这些闲适诗人遵循着“中隐”的原则,既享受着世俗生活的好处,避免了小隐的冷落与清贫,还避免了朝隐的政治凶险,也没有与朝廷仕途握手言别,看似是一种两全其美的做法。实际上,在诗人们的价值观的天平上,个人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社会价值,从传统的为臣忠君走向爱重自我。
北宋熙宁时期的司马光在围绕变法而展开的新旧党争中,急流勇退,赋闲洛阳,在洛阳尊贤坊买了一个园子作为自己的新居,取名“独乐园”。“独乐园”对于司马光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个园林的名字,更是代表了他的政治立场和对名利的取舍。
司马光之所以把他的园子取名为“独乐园”,正是与孟子提出的著名的“众乐乐”思想相对,恰恰反映了他在现实政治中的失意,从而使其无法实现众乐理想的精神折光,也体现出一种消极反抗的姿态,表达出他不变的政治立场。而“独乐园”也成为一个政治文化象征。《独乐园七题》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世界。现摘取两首:
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读书堂》
吾爱陶渊明,拂衣遂长往。手辞梁主命,犧牛惮金鞅。爱君心岂忘,居山神可养。轻举向千龄,高风犹尚想。
——《见山台》
洛阳,1600多年的帝王之都。上下五千年间,有着无数风流人物在这里描绘出大量雄伟壮丽的画卷,有着无数英雄豪杰在这里谱写出众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它的历史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恢弘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缩影,它的名胜古迹、自然风景、奇花异草都为后人留下了太多值得永久追忆和值得回味的东西。而洛阳作为一个“意象”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多元画面,正是它的魅力持续不断,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M].人民出版社,2009.
[2]张秀平,王乃庄主编.影响中国的100种文化[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吴小平(1979-),男,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