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莱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几位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他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他的《批评的解剖》的问世,更是将文学批评纳入到人类科学的领域之中;他认为文学批评也是一门科学,是系统的理论,是可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提并论的,也正是由于弗莱的不懈努力,使得文学批评最终在人类的艺术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地用原型理论去重读文学经典和解释文化现象,单就“原型”一词而言,荣格和弗莱都曾予以相当程度的重视,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弗莱的“原型”是他的象征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他的《批评的解剖》一书中共分为四章,其中第二章《伦理批评:象征的理论》是其阐释象征批评的主要论文,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结合他整部著作的创作精神,系统的阐释弗莱的象征理论,并分析其中的“原型”概念,找出他与荣格“原型”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文学批评;象征;原型
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同文化意识激烈碰撞却又大师辈出的百年,这些人类中的精英们创造了无数造福于后人的思想和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使人们透过梦和现实的迷雾,发现其背后的性压抑以及欲望的满足;他的弟子荣格进一步发展了潜意识理论,带领人们回到原始时代,挖掘出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原始种族记忆,并由此找到了在种族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的精神内容,荣格称它为“集体无意识”;卡西尔的《人论》将未来人类哲学发展的方向定义为文化的中心,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倾向于发现“有意味的形式”等等,这些大理论家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内的重大发现推动了全世界文明的“大跨步前进”,在文学批评界加拿大的弗莱同样“不甘寂寞”,以《批评的解剖》作为其主要阵地系统地剖析了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并构建起一个文学批评的“大厦”,改变了文学批评依附于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被动局面,真正的让文学批评在人类的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说“文学批评是一种带有特殊性的科学活动”①,那么弗莱的研究就是不断地将批评系统科学化。他的批评结构中较为重要的是历史批评和伦理批评,在历史批评中,弗莱首先提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其中关于虚构作品存在差别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说是因为人物的“好”与“坏”,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以往的学者更多将这种“好与坏”看作是道德层面的,弗莱则认为亚氏的意思是“轻与重”,即主人公行动能力超过我们、与我们大致相同以及不及我们,以此为标准来区分虚构作品,相对应的文学类型依次是神话、传奇、史诗和悲剧、现实主义小说、讽刺剧,在这个基础上,弗莱开始精辟有序的为读者展开他的批评世界。
在伦理批评中,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伦理”这个词,弗莱用“伦理”来为他的批评命名,原因就在于弗莱独特的批评思想,他认为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的,古代和现代之间存在一种前后相继的关系,就像一个家族的代代相传一样,所以他用了“伦理”一词,意在强调这种文化的传承,并且进一步说就是“象征的批评”,“象征”作为单元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之中,沟通了古今社会,是人类跨越时空与前人进行交流的媒介。
(一)象征的发展过程
“象征”在弗莱的理论中是不断发展的,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他将“象征”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字面阶段、描述阶段、形式阶段、神话阶段和总释阶段。
字面阶段侧重于对子单个字的理解,弗莱说“文字符号cat(猫)是写在白纸上的三个黑色记号,它们代表一连串噪音,这串噪音勾勒出一个形象……涉及一只会咪咪叫的小动物”②,此时的象征表现为符号,也是言语单元,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以上的这种解释是代表传统观点的,cat这个词与会咪咪叫的动物之间处于一种简单的象征关系中,这时这个词的意义是固定的,确定的,但是在文学批评中,这种传统观点所代表的字面含义是无法帮助批评家解释作品的,我们应该探究字面含义之外的东西,一个词不单单有其固定不变的含义,在许多文化中“词义模糊”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弗莱认为这种模糊的词义之存在更能说明问题,在中国文化里,词义模糊表现在一词多义,甚至是同音词上,因为在汉语里发音相同的词可以代表几个不同的汉字,相应地词义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点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主人公叫杨过,字改之,黄蓉希望他以后有错就能改掉,不要学他的父亲杨康,但恰恰是这个“杨”字在汉语中就与另外一个“扬”字音同字不同,“扬”在今天的时代常常会用为“扬弃”,意指发扬和抛弃,那么金庸先生为他取名“杨过”就颇为有趣了,到底是让他“发扬”其父的过错,还是抛弃那种“过错”呢?在小说里,杨过虽然在感情上很专一,但是还是风流成性,与其父杨康一样,处处留情,跟许多女孩子暧昧不清;在生活中,也曾结交了许多江湖败类,甚至一度与大反派金轮法王相勾结,险些误入歧途,这都是他继承其父“坏”的一面;同时,杨过任性叛逆,但最终收复绿林好汉,惩恶扬善,人称“神雕大侠”,这又是他没有跟其父一样,成为民族的叛徒,纵观这部小说,金庸先生就是运用这个音同的“扬”字去表现杨过的一生命运的,也令读者在欣赏小说时欲罢不能,往往被杨过出人意料的举动所惊讶。
描述阶段关注的对象是词语或者重要的短语,文学作品在这个阶段里更类似于“一种言语结构或一系列象征性的词语”③,在诗歌中不再逐字的理解,而是转为关注那些更引人注目的短语或词语,由这些构成的言语结构在语境中是假设性的而非真实的,比如受到这种描述性言语结构较深影响的文学作品,一般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以现实社会为蓝本创作的作品即使多接近现实,其本质也是虚构的,这类作品善于传达出教诲和教导的意思,属于描述性的文章。
在形式阶段里,弗莱将亚里士多德的“对行动模仿”一说加以说明,文学作品与它所模仿的对象之间有一种相称的关系,这种相称的关系表现在那些一个个象征里,弗莱称此时的象征为“形象”,这些作品中的形象调和文章与它所模仿的对象或者说自然之间的平衡,并且对于显示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用许多妖怪的形象就能很好的说明师徒五人在为后世子孙求取真经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磨难,突显出为苍生黎民而不畏艰险的主题。文学批评家在考察作品里的形象时可以将文本中的象征作为单元个个分离出来,剖析其在文中存在的价值。
到了神话阶段,程式的问题被放到了显要的位置,弗莱认为文学艺术的沟通需要一座连接古往今来的“桥梁”,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它们沿袭了一类文学体裁的程式,比如《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精华之一,它的程式就是书写神和英雄的事迹,并将这些神与其他的神和英雄连接起来,一个英雄的事迹与另一个英雄的事迹连接到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稍晚的维吉尔效仿这部经典史诗创作的《埃涅阿斯纪》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不朽著作,原因就是这种史诗创作的程式在发挥作用,维吉尔的史诗创作借鉴了前人的作品,也就是找到了其中程式的基本法则,描写了屋大维祖先的英雄事迹,将所有的故事串成在一起,所以他创作的英雄史诗才变成传世之作,弗莱认为程式就是一个文学体裁的“骨骼”,后人在掌握了一类体裁的程式之后,按照这个程式创作的作品就能够很快很好的被读者接受,对于整个文学艺术而言,程式更是衔接了过去和未来的艺术创作,作家不断借鉴前辈们的创作经验和程式,进行有效的发挥后所写出的文章既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同时也给她们的后继者提供了新的程式,从而使文学艺术构成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而不是像弗莱所处的时代那样,作家之间只注重与别人的不同,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程式,尤其是当时的版权制度,是弗莱最不喜欢的,认为它的存在阻碍了文学程式的发展,将正常的借鉴和学习看成了是侵犯别人的著作权,是应该废除的。
当然,程式并非是说所有的文章在借鉴前人的作品之后就变成了千篇一律,在文学作品中“原型”的存在恰好给作品带来了复杂多变的阐释,比如“红色”这个原型,容易让人联想起一种植物或者物体的颜色,但它也可以象征交通指示灯里的红灯、中国的五星红旗、甚至表示一种妒忌的意思(如我们常说某人嫉妒别人时是犯了红眼病)等等,不过作为一个言语符号,红色就是指代一种颜色,所以批评家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掌握了作品的程式,可以发现其构架的基本特征,但对于行文中“原型”的解释,却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原型”本身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不断被赋予新的象征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经典的品读是“永无止境”的。
总释阶段是象征理论的综合评述,弗莱最终把象征作为一个一个单元投进人类文学艺术之中,这些单元的存在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文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再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模仿,而是模仿整个人类社会,“把无限的社会行动和无限的个人思想结合起来”④,这个社会里有大自然的一切力量,所有的象征被统一进一个永恒的象征系统之中,以表现文学自身的天地,此时的“文学是一种自我指涉的语言(self-referential language),即一种谈论自身的语言”⑤,不再被所模仿的自然束缚,进而表现文学自己。
弗莱的象征批评就是建立在以上五种阶段之上,每个阶段都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批评家的任务就是整合这个象征系统,使其成为一个首尾呼应的理论,这个理论应该将所有的文学批评纳入其中,其基本的理论原理让任何一个具备理解力的青年都能解释得清楚,这便是弗莱最终的目标,也是他让文学批评能够屹立于人类所有文化中的基础所在。
(二)“原型”理论的发展
弗莱所建构的批评世界有一个基石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原型”理论,也可以说是“原型批评”,在二十世纪人们最熟知的“原型”运用者是荣格,他的“原型”理论开创了种族研究的先河,把人类繁衍奥秘中的亘古不变的因子找了出来,并指出这种因子是带有原始色彩的。
弗莱与荣格的原型理论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弗莱很明显的接受了荣格关于“原型”自古就存在的学说,荣格说“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通过继承与遗传而来……原型只有通过后天的途径才有可能为意识所知”⑥,弗莱的“原型”也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后就出现的,并且不断被丰富、渐渐发展起来的,如前文提到的关于“红色”原型的阐释;同时,荣格认为原型在神话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弗莱在他的象征批评中也同意象征是原型,体现在神话阶段等等,可以说二者的联系还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也是不容置疑的,荣格的原型是为了表现集体无意识而存在的,因为这些种族记忆的碎片不可被人们所意识到,必须借助原型才可以发现,此外荣格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是与人类种族繁衍相“捆绑”的,无论人类愿意与否,作为集体无意识内容的“原型”都会一代代传承下来;“弗莱虽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但却把对原型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范畴移到了文学领域”⑦,他的“原型”是其象征批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类生理上的繁衍无关,而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原型也在不断进步和深化,弗莱的“原型”是负责传递以往一切文学艺术的精华,主要作用是一种“沟通手段”,让过去的艺术家和现在的艺术家通过这个“原型”能够进行一种有效的“交流”,从而使作为整体的文学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序的、不间断的丰富和发展。
荣格心中的“原型”是带有原始种族色彩的,要想破解这种原型,就必须回到过去,“透过”原始人的“眼睛”去了解这个原型所代表的精神内容,比如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的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红山玉猪龙较为有名,已经有学者证实了这个特殊形态的玉器是原始人生殖崇拜的产物,这个考证的过程就是回到原始人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中,通过其他文物资料的佐证,得到了这个结论,生殖崇拜正是隐藏在原始红山人无意识之中的原型,借由玉猪龙表现了出来,可以说荣格的“原型”内容就是集体无意识,而且解释是单一的,并不包含其他成分,后人对它的理解也只能是通过出土文物等物品让原始人自己“说出来”;但是弗莱的“原型”则大不相同,他的原型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存在,人类文明越是发展,它的内涵也就越丰富,比如“红色”在封建时代就没有交通指示灯的象征意义,这是只有在现代文明中才会出现的象征关系;再者,弗莱的“原型”也不是必须由前人自己“说出来”才可以,它更多地是作为沟通的桥梁,达到一种前后衔接的目的,比如“红色”在古代用来象征一种颜色,在今天它仍然代表着那个颜色,后人可以很轻松地明白前人的意思。
弗莱相信,象征批评能够贯穿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文明如何进步,文学艺术怎样发展,这存在于艺术中的“原型”会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其内涵和象征关系会不断丰富,“原型之于文学批评”就好像“风雨雷电之于物理学”,只要这种自然现象存在,物理学就始终有存在的意义,而“原型”也正是文学批评能够永恒存在“自然动因”,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文学批评系统的“大厦”,使其变成一门独立的批评学科,傲然地矗立于人类科学的殿堂之中。
注释:
①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②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2008.1重印),第105页
③同上书,第112页
④同上书,第171页
⑤<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⑥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第94 95页
⑦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增补版)第169页
(作者简介:王鸿源(1986.3-) ,男,汉族 ,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关键词:文学批评;象征;原型
二十世纪是一个不同文化意识激烈碰撞却又大师辈出的百年,这些人类中的精英们创造了无数造福于后人的思想和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使人们透过梦和现实的迷雾,发现其背后的性压抑以及欲望的满足;他的弟子荣格进一步发展了潜意识理论,带领人们回到原始时代,挖掘出隐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原始种族记忆,并由此找到了在种族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的精神内容,荣格称它为“集体无意识”;卡西尔的《人论》将未来人类哲学发展的方向定义为文化的中心,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倾向于发现“有意味的形式”等等,这些大理论家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内的重大发现推动了全世界文明的“大跨步前进”,在文学批评界加拿大的弗莱同样“不甘寂寞”,以《批评的解剖》作为其主要阵地系统地剖析了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并构建起一个文学批评的“大厦”,改变了文学批评依附于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被动局面,真正的让文学批评在人类的艺术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说“文学批评是一种带有特殊性的科学活动”①,那么弗莱的研究就是不断地将批评系统科学化。他的批评结构中较为重要的是历史批评和伦理批评,在历史批评中,弗莱首先提到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其中关于虚构作品存在差别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说是因为人物的“好”与“坏”,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以往的学者更多将这种“好与坏”看作是道德层面的,弗莱则认为亚氏的意思是“轻与重”,即主人公行动能力超过我们、与我们大致相同以及不及我们,以此为标准来区分虚构作品,相对应的文学类型依次是神话、传奇、史诗和悲剧、现实主义小说、讽刺剧,在这个基础上,弗莱开始精辟有序的为读者展开他的批评世界。
在伦理批评中,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伦理”这个词,弗莱用“伦理”来为他的批评命名,原因就在于弗莱独特的批评思想,他认为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的,古代和现代之间存在一种前后相继的关系,就像一个家族的代代相传一样,所以他用了“伦理”一词,意在强调这种文化的传承,并且进一步说就是“象征的批评”,“象征”作为单元存在于一切文学作品之中,沟通了古今社会,是人类跨越时空与前人进行交流的媒介。
(一)象征的发展过程
“象征”在弗莱的理论中是不断发展的,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他将“象征”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字面阶段、描述阶段、形式阶段、神话阶段和总释阶段。
字面阶段侧重于对子单个字的理解,弗莱说“文字符号cat(猫)是写在白纸上的三个黑色记号,它们代表一连串噪音,这串噪音勾勒出一个形象……涉及一只会咪咪叫的小动物”②,此时的象征表现为符号,也是言语单元,这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以上的这种解释是代表传统观点的,cat这个词与会咪咪叫的动物之间处于一种简单的象征关系中,这时这个词的意义是固定的,确定的,但是在文学批评中,这种传统观点所代表的字面含义是无法帮助批评家解释作品的,我们应该探究字面含义之外的东西,一个词不单单有其固定不变的含义,在许多文化中“词义模糊”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弗莱认为这种模糊的词义之存在更能说明问题,在中国文化里,词义模糊表现在一词多义,甚至是同音词上,因为在汉语里发音相同的词可以代表几个不同的汉字,相应地词义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点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侠侣》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主人公叫杨过,字改之,黄蓉希望他以后有错就能改掉,不要学他的父亲杨康,但恰恰是这个“杨”字在汉语中就与另外一个“扬”字音同字不同,“扬”在今天的时代常常会用为“扬弃”,意指发扬和抛弃,那么金庸先生为他取名“杨过”就颇为有趣了,到底是让他“发扬”其父的过错,还是抛弃那种“过错”呢?在小说里,杨过虽然在感情上很专一,但是还是风流成性,与其父杨康一样,处处留情,跟许多女孩子暧昧不清;在生活中,也曾结交了许多江湖败类,甚至一度与大反派金轮法王相勾结,险些误入歧途,这都是他继承其父“坏”的一面;同时,杨过任性叛逆,但最终收复绿林好汉,惩恶扬善,人称“神雕大侠”,这又是他没有跟其父一样,成为民族的叛徒,纵观这部小说,金庸先生就是运用这个音同的“扬”字去表现杨过的一生命运的,也令读者在欣赏小说时欲罢不能,往往被杨过出人意料的举动所惊讶。
描述阶段关注的对象是词语或者重要的短语,文学作品在这个阶段里更类似于“一种言语结构或一系列象征性的词语”③,在诗歌中不再逐字的理解,而是转为关注那些更引人注目的短语或词语,由这些构成的言语结构在语境中是假设性的而非真实的,比如受到这种描述性言语结构较深影响的文学作品,一般是倾向于现实主义的,以现实社会为蓝本创作的作品即使多接近现实,其本质也是虚构的,这类作品善于传达出教诲和教导的意思,属于描述性的文章。
在形式阶段里,弗莱将亚里士多德的“对行动模仿”一说加以说明,文学作品与它所模仿的对象之间有一种相称的关系,这种相称的关系表现在那些一个个象征里,弗莱称此时的象征为“形象”,这些作品中的形象调和文章与它所模仿的对象或者说自然之间的平衡,并且对于显示文章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用许多妖怪的形象就能很好的说明师徒五人在为后世子孙求取真经的道路上所经历的磨难,突显出为苍生黎民而不畏艰险的主题。文学批评家在考察作品里的形象时可以将文本中的象征作为单元个个分离出来,剖析其在文中存在的价值。
到了神话阶段,程式的问题被放到了显要的位置,弗莱认为文学艺术的沟通需要一座连接古往今来的“桥梁”,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伟大,能够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它们沿袭了一类文学体裁的程式,比如《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的精华之一,它的程式就是书写神和英雄的事迹,并将这些神与其他的神和英雄连接起来,一个英雄的事迹与另一个英雄的事迹连接到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稍晚的维吉尔效仿这部经典史诗创作的《埃涅阿斯纪》也是世界文学史的不朽著作,原因就是这种史诗创作的程式在发挥作用,维吉尔的史诗创作借鉴了前人的作品,也就是找到了其中程式的基本法则,描写了屋大维祖先的英雄事迹,将所有的故事串成在一起,所以他创作的英雄史诗才变成传世之作,弗莱认为程式就是一个文学体裁的“骨骼”,后人在掌握了一类体裁的程式之后,按照这个程式创作的作品就能够很快很好的被读者接受,对于整个文学艺术而言,程式更是衔接了过去和未来的艺术创作,作家不断借鉴前辈们的创作经验和程式,进行有效的发挥后所写出的文章既是传统的、也是创新的,同时也给她们的后继者提供了新的程式,从而使文学艺术构成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而不是像弗莱所处的时代那样,作家之间只注重与别人的不同,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程式,尤其是当时的版权制度,是弗莱最不喜欢的,认为它的存在阻碍了文学程式的发展,将正常的借鉴和学习看成了是侵犯别人的著作权,是应该废除的。
当然,程式并非是说所有的文章在借鉴前人的作品之后就变成了千篇一律,在文学作品中“原型”的存在恰好给作品带来了复杂多变的阐释,比如“红色”这个原型,容易让人联想起一种植物或者物体的颜色,但它也可以象征交通指示灯里的红灯、中国的五星红旗、甚至表示一种妒忌的意思(如我们常说某人嫉妒别人时是犯了红眼病)等等,不过作为一个言语符号,红色就是指代一种颜色,所以批评家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掌握了作品的程式,可以发现其构架的基本特征,但对于行文中“原型”的解释,却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原型”本身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不断被赋予新的象征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经典的品读是“永无止境”的。
总释阶段是象征理论的综合评述,弗莱最终把象征作为一个一个单元投进人类文学艺术之中,这些单元的存在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同时也让文学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再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模仿,而是模仿整个人类社会,“把无限的社会行动和无限的个人思想结合起来”④,这个社会里有大自然的一切力量,所有的象征被统一进一个永恒的象征系统之中,以表现文学自身的天地,此时的“文学是一种自我指涉的语言(self-referential language),即一种谈论自身的语言”⑤,不再被所模仿的自然束缚,进而表现文学自己。
弗莱的象征批评就是建立在以上五种阶段之上,每个阶段都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同时存在,批评家的任务就是整合这个象征系统,使其成为一个首尾呼应的理论,这个理论应该将所有的文学批评纳入其中,其基本的理论原理让任何一个具备理解力的青年都能解释得清楚,这便是弗莱最终的目标,也是他让文学批评能够屹立于人类所有文化中的基础所在。
(二)“原型”理论的发展
弗莱所建构的批评世界有一个基石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原型”理论,也可以说是“原型批评”,在二十世纪人们最熟知的“原型”运用者是荣格,他的“原型”理论开创了种族研究的先河,把人类繁衍奥秘中的亘古不变的因子找了出来,并指出这种因子是带有原始色彩的。
弗莱与荣格的原型理论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弗莱很明显的接受了荣格关于“原型”自古就存在的学说,荣格说“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通过继承与遗传而来……原型只有通过后天的途径才有可能为意识所知”⑥,弗莱的“原型”也是自人类文明诞生之后就出现的,并且不断被丰富、渐渐发展起来的,如前文提到的关于“红色”原型的阐释;同时,荣格认为原型在神话中体现得较为突出,弗莱在他的象征批评中也同意象征是原型,体现在神话阶段等等,可以说二者的联系还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也是不容置疑的,荣格的原型是为了表现集体无意识而存在的,因为这些种族记忆的碎片不可被人们所意识到,必须借助原型才可以发现,此外荣格的这种集体无意识是与人类种族繁衍相“捆绑”的,无论人类愿意与否,作为集体无意识内容的“原型”都会一代代传承下来;“弗莱虽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基础,但却把对原型的定义从心理学的范畴移到了文学领域”⑦,他的“原型”是其象征批评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人类生理上的繁衍无关,而与人类的文化密切相关,在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原型也在不断进步和深化,弗莱的“原型”是负责传递以往一切文学艺术的精华,主要作用是一种“沟通手段”,让过去的艺术家和现在的艺术家通过这个“原型”能够进行一种有效的“交流”,从而使作为整体的文学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序的、不间断的丰富和发展。
荣格心中的“原型”是带有原始种族色彩的,要想破解这种原型,就必须回到过去,“透过”原始人的“眼睛”去了解这个原型所代表的精神内容,比如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南部和河北北部的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红山玉猪龙较为有名,已经有学者证实了这个特殊形态的玉器是原始人生殖崇拜的产物,这个考证的过程就是回到原始人的时代,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中,通过其他文物资料的佐证,得到了这个结论,生殖崇拜正是隐藏在原始红山人无意识之中的原型,借由玉猪龙表现了出来,可以说荣格的“原型”内容就是集体无意识,而且解释是单一的,并不包含其他成分,后人对它的理解也只能是通过出土文物等物品让原始人自己“说出来”;但是弗莱的“原型”则大不相同,他的原型是一个不断被丰富的存在,人类文明越是发展,它的内涵也就越丰富,比如“红色”在封建时代就没有交通指示灯的象征意义,这是只有在现代文明中才会出现的象征关系;再者,弗莱的“原型”也不是必须由前人自己“说出来”才可以,它更多地是作为沟通的桥梁,达到一种前后衔接的目的,比如“红色”在古代用来象征一种颜色,在今天它仍然代表着那个颜色,后人可以很轻松地明白前人的意思。
弗莱相信,象征批评能够贯穿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文明如何进步,文学艺术怎样发展,这存在于艺术中的“原型”会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其内涵和象征关系会不断丰富,“原型之于文学批评”就好像“风雨雷电之于物理学”,只要这种自然现象存在,物理学就始终有存在的意义,而“原型”也正是文学批评能够永恒存在“自然动因”,并最终支撑起整个文学批评系统的“大厦”,使其变成一门独立的批评学科,傲然地矗立于人类科学的殿堂之中。
注释:
①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②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2008.1重印),第105页
③同上书,第112页
④同上书,第171页
⑤<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⑥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第94 95页
⑦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版(增补版)第169页
(作者简介:王鸿源(1986.3-) ,男,汉族 ,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