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中对学生提出了高中体育运动的要求,这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之一。现如今如何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双重爱护下得到健康成长,也成为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基于此,笔者从自身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经验出发,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家庭教育的影响,促进家校共建。
体育与健康 家庭 教育观念 运动 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伴随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学生所面对的心理压力更加严重,逐渐成为专注于学习的工具。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栋梁、培养人才,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机器。所以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改变生活作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1.改变教育观念,重视体育锻炼
在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存在部分学生体质差,运动能力低的现象,也经常出现一些学生还没有参与什么运动就发生骨折、晕倒等情况,都是侧面反映出学生的体质较差。而且从计划生育开始,许多高中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生怕孩子出现意外、受到伤害,久而久之造成孩子怕脏、怕累的心理,基本不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
而学生是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渠道,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参与体育锻炼的优势,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好处,从而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激发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运动引起重视之后,学生的思想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家长进行影响,从而使家长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优势,并从自身出发,重视体育锻炼。同时,当家长重视体育运动时,也会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不再单独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重视,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健康的成长。
可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教学,能够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更好地践行高中体育运动意识。
2.变革家庭作息,共同参与运动
在传统家长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不生病那么孩子就是健康的,也就不会主动地去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家长没有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常识,认为过度的体育锻炼会伤害到孩子。而且,家长自身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想法和习惯,也就造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降低,很难形成常规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作为中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逐步影响到家庭作息,使家庭成员都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长久以往,在学校和家庭的双方教育下,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游戏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之后,教师在每一次的体育课堂中,都让学生以200米跑的形式,进行热身运动,使学生逐步形成200米跑的运动习惯,并将这个习惯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之后,家长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受到学生的影响,也主动参与到短跑运动中,变革家庭中的生活作息,将体育运动变成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显而易见,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变革家庭作息,提高家庭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使其常规化,从而影响家庭教育。
3.培育学生心性,锻炼学生品质
体育运动的教学不单单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性,锻炼学生的品格。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体育运动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心性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形成坚韧的品格。而相对于学校而言,家庭教育的方向更多地是学生的品质方面,因此,体育课堂中对学生品质方面的教育,能够辅助家长的德育,促进学生品质的锻炼。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长跑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耐力跑中,感受坚持、拼搏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取、努力向前的坚韧品格,从而促进自身向这种品质靠近,促进自身高尚品格的形成。同时,教师对学生坚韧品格的培养,能够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从而在双方的引导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显然,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教师能够基于体育运动教学的内容,辅助家长实现德育,帮助学生锻炼品格。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重要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心性和品质,从而逐步影响家庭教育的观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烨,陈同亮.家校牵手,教育才能焕发新活力——访山东省平度市教育體育局局长柴生华[J].中国德育,2018(17):55-58.
[2]贾亚杰.家庭教育与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193-194+196.
体育与健康 家庭 教育观念 运动 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伴随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学生所面对的心理压力更加严重,逐渐成为专注于学习的工具。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栋梁、培养人才,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机器。所以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改变生活作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1.改变教育观念,重视体育锻炼
在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看到,存在部分学生体质差,运动能力低的现象,也经常出现一些学生还没有参与什么运动就发生骨折、晕倒等情况,都是侧面反映出学生的体质较差。而且从计划生育开始,许多高中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对学生过于溺爱,生怕孩子出现意外、受到伤害,久而久之造成孩子怕脏、怕累的心理,基本不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
而学生是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渠道,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参与体育锻炼的优势,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好处,从而让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激发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运动引起重视之后,学生的思想也会潜移默化地对家长进行影响,从而使家长能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优势,并从自身出发,重视体育锻炼。同时,当家长重视体育运动时,也会逐渐转变自己的观念,不再单独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程度,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重视,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更加健康的成长。
可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效教学,能够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使得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更好地践行高中体育运动意识。
2.变革家庭作息,共同参与运动
在传统家长的观念中,认为孩子只要不生病那么孩子就是健康的,也就不会主动地去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家长没有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常识,认为过度的体育锻炼会伤害到孩子。而且,家长自身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的想法和习惯,也就造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降低,很难形成常规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作为中介,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并逐步影响到家庭作息,使家庭成员都能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长久以往,在学校和家庭的双方教育下,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短跑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游戏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兴趣,之后,教师在每一次的体育课堂中,都让学生以200米跑的形式,进行热身运动,使学生逐步形成200米跑的运动习惯,并将这个习惯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之后,家长和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受到学生的影响,也主动参与到短跑运动中,变革家庭中的生活作息,将体育运动变成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显而易见,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从而变革家庭作息,提高家庭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使其常规化,从而影响家庭教育。
3.培育学生心性,锻炼学生品质
体育运动的教学不单单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心性,锻炼学生的品格。在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体育运动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心性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形成坚韧的品格。而相对于学校而言,家庭教育的方向更多地是学生的品质方面,因此,体育课堂中对学生品质方面的教育,能够辅助家长的德育,促进学生品质的锻炼。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长跑运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耐力跑中,感受坚持、拼搏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取、努力向前的坚韧品格,从而促进自身向这种品质靠近,促进自身高尚品格的形成。同时,教师对学生坚韧品格的培养,能够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从而在双方的引导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显然,体育课程的教学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联系,教师能够基于体育运动教学的内容,辅助家长实现德育,帮助学生锻炼品格。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家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运动重要性的教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心性和品质,从而逐步影响家庭教育的观念,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烨,陈同亮.家校牵手,教育才能焕发新活力——访山东省平度市教育體育局局长柴生华[J].中国德育,2018(17):55-58.
[2]贾亚杰.家庭教育与中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3):193-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