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小街小巷生活过的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泡开水。“泡开水”就是去老虎灶买熟水。现在老虎灶已经没了踪影,曾经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渐渐淡出,那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也只留在人们记忆中。
  上海老虎灶的产生同上海人的居住条件、燃具条件密不可分。
  有人考证,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当时煤气还不普及,用煤球炉已属上乘了,人们多数用旧式灶,用木柴作燃料。人多了,烧水很不便,老虎灶即熟水业便应运而生。这以后,上海又经日寇侵略,危房简屋比比皆是,熟水业在更大规模上得以发展。
  老虎灶又名熟水店,因其形象酷似张开血盆大口的、尾巴翘得老高的老虎而得名。老虎灶一般在弄口或弄堂附近的小街上,通常一开间的门面,也有直二间或楼上楼下的。其灶砌在店门口,灶膛口对着前面马路或小街小巷,灶肚中烧木屑、刨花和煤炭。老虎灶灶肚上装有三只铁罐,其后部安一口大铁锅,再后置一个高出灶台一二尺的大木桶,最后为烟囱,一般为方形,下大上小,约二三丈高。
  不少老虎灶,除供应熟水外,还设有几张桌子供人入室喝茶聊天或谈生意经,有的还设有盆汤供人洗澡。所以老虎灶实际上是主营卖熟水,兼营茶馆、浴室,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当时,每天上班前的早晨、下班后的傍晚,总可以看到人们手提热水瓶或茶壶进出老虎灶,走过的路面留下一线模糊的水渍。
  据统计,1957年,上海市老虎灶数量达到最高峰时有1800余家。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煤气的普及,旧城改造,老虎灶、棚户简屋、老式里弄一同逐渐减少了,目前尚存的老虎灶只有2家。
  说起老虎灶的生活,通常少不了热心的老板娘,勤快的小伙计,还有一大帮茶客。老虎灶的清晨是随着第一炉水开而开始的。灶堂隔壁就是卖豆浆、大饼、油条、糍饭糕的点心摊,老主顾都喜欢买了点心坐在老虎灶里吃。提了鸟笼子遛鸟的老茶客天天来,春秋天总爱穿件老式对襟衣裳,大热天白纺绸中式大褂,冬天就着小袄。不时地拿出镀金怀表对对时间,然后马褂里面藏藏,只露出一截金晃晃的表链。老茶客八仙桌前一坐,小伙计就给他泡一壶热茶,老规矩再加一碟花生米。老茶客一边吃吃花生米,一边听听广播,摇头晃脑香烟叼叼,同隔壁台子上的人讲讲新闻,谈谈山海经,吹吹牛皮,讲讲跟杜老板出生入死的那档子事情。小伙计除了沏茶添水,还不时往炉膛里添木柴,炉灶捅得火星飞溅,炉火烧得旺旺的,水汽在屋内弥漫。8、9点钟就不时有附近菜场划鳝丝的,做鱼丸的小贩来要热水。
  不管有得讲没得讲,老茶客一坐坐到十点钟光景,陈年旧事讲得差不多了,老虎灶中饭的生意又接上来。除了保持原来的所有功能外,茶客们还可以自己从市场上买菜,花几角钱请他加工后,就是一餐丰盛和实惠的午餐。
  老板娘还烧得一手好菜,所以老虎灶除了供应热水外还可以炒几个热菜,代买几瓶啤酒,平日里两三个客人就小赚点饭钱。一碟猪头肉,一盆茴香豆,烫一壶黄酒,是挑担人、黄包车夫、跑街先生歇脚时的最爱。
  吃罢中饭两点半,老板娘到后房间去睏中觉了。老板跟一帮老朋友、老邻居搓搓小麻将。老板娘也搓麻将,不过只是夜饭过后找弄堂里的女人姆妈去哗啦啦搓两圈戒戒厌气,烧中饭蛮吃力了,要睡一下。老虎灶一到下午就是男人的茶房、棋牌室,天热热煞吃不消,不过冬天嘛捂兜兜,不要太暖热哦。麻将搓到一半,外面“咪里嘛啦”有迎亲嫁女儿的队伍路过,吹吹打打走一路,小伙计跟在后头跟一路,吵吵着要看新娘,差点被地滚炮炸伤脚趾头,吓得一路“嗝嗝嗝”叫着逃回来,直到碰响了锅子盖头才讲出来一句整话:“嘎闹猛”。
  夜饭吃过,八点多小伙计上门板,早早地就准备洗澡睡觉。老虎灶开水现成的,没用掉的水自己可以用。门板上好,吃饭台子往墙边上推过,当中吃饭的地方空出来,浴帘子拉拉,就可以洗澡。小伙计喜欢边洗澡边唱山歌,唱得好不好不说,光听唱词也够发噱的:阿呦喂么小三子,恩个拉车子,一拉拉到陆家嘴。拾着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到黄浦江边解裤子,拨拉红头阿三看见子,拖到巡捕房里罚角子……
  那个年代的老虎灶在人们脑海里留下的是弥漫着水汽的景象。那时的孩子现在早已到工作挣钱的年纪了。只是当年坐在老虎灶边吃茶听说书的人们现在却又去了哪里?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会不会又想起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
其他文献
一碗来自她的红烧肉,它的香味竟然在颜和他之间停留了十年之久,那久滞不散的馥郁最终湮掉了他,也湮掉了她。  结婚以后,他也一直保持着喜爱吃红烧肉的习惯,他偶尔也会提到那年她为他们几个馋猫端红烧肉吃的情景。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家境困难以致他上大学和工作的初期经济上都很狼狈,一顿红烧肉竟似是咫尺天涯。那次她格外地给他多留了一碗,他吃的样子很没面子,他说天下没有比红烧肉再好吃的东西了。她当时清楚他和她之间
期刊
过度的批判是阴暗  文/林德清    曾经蛮欣赏诸如“批判的缺席”之类的语句,不仅显得时尚前卫,也似乎有种一言中的的感觉。然而听得多了,再纵观“批判”的现实,便发现,如今不是批判少了,而是泛滥成灾。民间批评家风起云涌,“点到穴位”的几乎没有,倒是扯着嗓子瞎鼓噪的不老少。对此,一位著名作家点评得很到位,他说,现在的学生让他描述一个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非常困难,可是让他批判一个人或一件事却可以洋洋洒洒,
期刊
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即什么是小资。小资这个词,虽然天天在报刊上满天飞舞,但哪怕最新的《辞海》也没有将它收入。我们无法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按我的理解,小资应该是一种生活和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身为小资者小有财富,不至于为明天的早餐发愁;小有名气,用来满足可爱的虚荣心;悠闲有时间,才能进行各种充满闲情逸致的活动。这样,所谓小资的职业,它应该具备的元素是:   1、 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收入,但不致于暴富
期刊
草根与主流  文/一楼    感动并不是来自不见人间烟火的高档社区,而是来自不断被人忽略的“草根本色”。  生活在一个繁华喧嚣的大都市,感动并不是来自不见人间烟火的高档社区,也不是来自衣着鲜亮的“主流”人士,而是来自不断被人忽略的“草根本色”——那种无需遮掩浑然天成的气质,那种贴近泥土跟大地的气质。像布衣诗人杜甫居寒屋而吟诵楚辞。  草根本色并不排斥英雄主义。就像05赛季欧洲冠军杯上英格兰球队利物
期刊
如果李毅当作家  千里光    深圳健力宝队李毅的一句“我的护球像亨利吧?”引来了火山爆发般的“全民骂李毅”运动,以致“今天你骂李毅了吗?”都快成了球迷间的一句日常问候语。人们把他比作“芙蓉姐姐”,因为他过于自恋,皮太厚,甚至有点恬不知耻了。  其实,这么骂李毅多少有点不公,因为不管怎么说,他在那场对韩国水原三星的比赛中有不俗的表现,在前面的奔跑争抢还有点管用。只是他一激动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自比
期刊
不喜欢有心人  双板桥    夜来翻看熊召政的《张居正》,里面有则故事让人寻思。  说的是明朝有个叫高拱的宰相,权倾天下。一日,有巴结者送上一江南绝色,白皙水灵,袅袅婷婷,十分可人。自来老牛喜嫩草,宰相老爷也不例外。眼见秀色待餐,登时心旌摇荡,春心大发。碍于初次相见,饱学鸿儒得先来点雅的,便让姑娘拈指琵琶,抚琴助兴。一曲终了,便有温语交流:  “这曲子叫啥名字?”  “回老爷,叫《锁南枝》,是一支
期刊
他们,因一些客观因素从熟悉的环境嫁接到上海,换了土壤、空气和水分,成为新移民。  他们在上海,事业或大或小,物质和可支配的权利或多或少,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在这个城市如鱼得水,伸缩自如,滋润自在。  如果说“刚性嫁接”到上海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才能完成,那么在上海“柔性生存”要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一种悟性,一种对这个城市文化的认可和全情融入……    有一种诱惑名叫上海  文/沙然  田先生,上海
期刊
最后的香樟花园  文□肖默    婚纱,结婚照,彩车,酒店,蛋糕,蜜月。   好几个星期我都被笼罩在一片祝福声和忙乱的选择中。决定嫁给那个工程师是因为我累了。   我们结婚吧。我知道没有时间等待爱情。女人就要对自己好一点。宁可嫁给爱自己的人也不去追寻没有结果的风花雪月。当戒指轻轻套在无名指上时,我舒了口气,好像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使命等待宣判。   深秋是个发生浪漫爱情故事的好季节。因为有高大梧桐掉
期刊
徐来文化记者。《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作者之一。著名博客写手。    国学坐上商务舱    “国学”毫无疑问是2005年中国文化生活中最具有分量的一个词。从5月底人民大学校长身体力行,为即将开办的“国学院”大作招生广告开始,穿越了“儒学大师郑家栋涉嫌偷渡事件”,在“七月流火”、“脊续”两个点上作了些语词之争,然后沿着“科举百年”的大好机会顺流直下,经历了全球华人祭孔之盛事后,终于在年底终结于“国学
期刊
张爱玲有个著名的理论:"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话,摆在当下也非常适用。这是个造星的年代。写本书可以红,唱首歌可以红,参加个比赛也可以红。出名,似乎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一不留神,网上写点啥、贴点啥,也可以红透大半个中国。这样看来,本文的主人公的成功就显得不那么轻松,而且名气也没到众所皆知的地步。不过,对于还在读书的学生来说,没出道就搞得海内外关注,已经是太意外的惊喜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