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海小街小巷生活过的人,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泡开水。“泡开水”就是去老虎灶买熟水。现在老虎灶已经没了踪影,曾经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渐渐淡出,那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也只留在人们记忆中。
上海老虎灶的产生同上海人的居住条件、燃具条件密不可分。
有人考证,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当时煤气还不普及,用煤球炉已属上乘了,人们多数用旧式灶,用木柴作燃料。人多了,烧水很不便,老虎灶即熟水业便应运而生。这以后,上海又经日寇侵略,危房简屋比比皆是,熟水业在更大规模上得以发展。
老虎灶又名熟水店,因其形象酷似张开血盆大口的、尾巴翘得老高的老虎而得名。老虎灶一般在弄口或弄堂附近的小街上,通常一开间的门面,也有直二间或楼上楼下的。其灶砌在店门口,灶膛口对着前面马路或小街小巷,灶肚中烧木屑、刨花和煤炭。老虎灶灶肚上装有三只铁罐,其后部安一口大铁锅,再后置一个高出灶台一二尺的大木桶,最后为烟囱,一般为方形,下大上小,约二三丈高。
不少老虎灶,除供应熟水外,还设有几张桌子供人入室喝茶聊天或谈生意经,有的还设有盆汤供人洗澡。所以老虎灶实际上是主营卖熟水,兼营茶馆、浴室,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当时,每天上班前的早晨、下班后的傍晚,总可以看到人们手提热水瓶或茶壶进出老虎灶,走过的路面留下一线模糊的水渍。
据统计,1957年,上海市老虎灶数量达到最高峰时有1800余家。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煤气的普及,旧城改造,老虎灶、棚户简屋、老式里弄一同逐渐减少了,目前尚存的老虎灶只有2家。
说起老虎灶的生活,通常少不了热心的老板娘,勤快的小伙计,还有一大帮茶客。老虎灶的清晨是随着第一炉水开而开始的。灶堂隔壁就是卖豆浆、大饼、油条、糍饭糕的点心摊,老主顾都喜欢买了点心坐在老虎灶里吃。提了鸟笼子遛鸟的老茶客天天来,春秋天总爱穿件老式对襟衣裳,大热天白纺绸中式大褂,冬天就着小袄。不时地拿出镀金怀表对对时间,然后马褂里面藏藏,只露出一截金晃晃的表链。老茶客八仙桌前一坐,小伙计就给他泡一壶热茶,老规矩再加一碟花生米。老茶客一边吃吃花生米,一边听听广播,摇头晃脑香烟叼叼,同隔壁台子上的人讲讲新闻,谈谈山海经,吹吹牛皮,讲讲跟杜老板出生入死的那档子事情。小伙计除了沏茶添水,还不时往炉膛里添木柴,炉灶捅得火星飞溅,炉火烧得旺旺的,水汽在屋内弥漫。8、9点钟就不时有附近菜场划鳝丝的,做鱼丸的小贩来要热水。
不管有得讲没得讲,老茶客一坐坐到十点钟光景,陈年旧事讲得差不多了,老虎灶中饭的生意又接上来。除了保持原来的所有功能外,茶客们还可以自己从市场上买菜,花几角钱请他加工后,就是一餐丰盛和实惠的午餐。
老板娘还烧得一手好菜,所以老虎灶除了供应热水外还可以炒几个热菜,代买几瓶啤酒,平日里两三个客人就小赚点饭钱。一碟猪头肉,一盆茴香豆,烫一壶黄酒,是挑担人、黄包车夫、跑街先生歇脚时的最爱。
吃罢中饭两点半,老板娘到后房间去睏中觉了。老板跟一帮老朋友、老邻居搓搓小麻将。老板娘也搓麻将,不过只是夜饭过后找弄堂里的女人姆妈去哗啦啦搓两圈戒戒厌气,烧中饭蛮吃力了,要睡一下。老虎灶一到下午就是男人的茶房、棋牌室,天热热煞吃不消,不过冬天嘛捂兜兜,不要太暖热哦。麻将搓到一半,外面“咪里嘛啦”有迎亲嫁女儿的队伍路过,吹吹打打走一路,小伙计跟在后头跟一路,吵吵着要看新娘,差点被地滚炮炸伤脚趾头,吓得一路“嗝嗝嗝”叫着逃回来,直到碰响了锅子盖头才讲出来一句整话:“嘎闹猛”。
夜饭吃过,八点多小伙计上门板,早早地就准备洗澡睡觉。老虎灶开水现成的,没用掉的水自己可以用。门板上好,吃饭台子往墙边上推过,当中吃饭的地方空出来,浴帘子拉拉,就可以洗澡。小伙计喜欢边洗澡边唱山歌,唱得好不好不说,光听唱词也够发噱的:阿呦喂么小三子,恩个拉车子,一拉拉到陆家嘴。拾着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到黄浦江边解裤子,拨拉红头阿三看见子,拖到巡捕房里罚角子……
那个年代的老虎灶在人们脑海里留下的是弥漫着水汽的景象。那时的孩子现在早已到工作挣钱的年纪了。只是当年坐在老虎灶边吃茶听说书的人们现在却又去了哪里?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会不会又想起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
上海老虎灶的产生同上海人的居住条件、燃具条件密不可分。
有人考证,老虎灶诞生于上海小刀会起义时,百姓为避战火纷纷往城外租界跑。当时煤气还不普及,用煤球炉已属上乘了,人们多数用旧式灶,用木柴作燃料。人多了,烧水很不便,老虎灶即熟水业便应运而生。这以后,上海又经日寇侵略,危房简屋比比皆是,熟水业在更大规模上得以发展。
老虎灶又名熟水店,因其形象酷似张开血盆大口的、尾巴翘得老高的老虎而得名。老虎灶一般在弄口或弄堂附近的小街上,通常一开间的门面,也有直二间或楼上楼下的。其灶砌在店门口,灶膛口对着前面马路或小街小巷,灶肚中烧木屑、刨花和煤炭。老虎灶灶肚上装有三只铁罐,其后部安一口大铁锅,再后置一个高出灶台一二尺的大木桶,最后为烟囱,一般为方形,下大上小,约二三丈高。
不少老虎灶,除供应熟水外,还设有几张桌子供人入室喝茶聊天或谈生意经,有的还设有盆汤供人洗澡。所以老虎灶实际上是主营卖熟水,兼营茶馆、浴室,大大方便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当时,每天上班前的早晨、下班后的傍晚,总可以看到人们手提热水瓶或茶壶进出老虎灶,走过的路面留下一线模糊的水渍。
据统计,1957年,上海市老虎灶数量达到最高峰时有1800余家。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煤气的普及,旧城改造,老虎灶、棚户简屋、老式里弄一同逐渐减少了,目前尚存的老虎灶只有2家。
说起老虎灶的生活,通常少不了热心的老板娘,勤快的小伙计,还有一大帮茶客。老虎灶的清晨是随着第一炉水开而开始的。灶堂隔壁就是卖豆浆、大饼、油条、糍饭糕的点心摊,老主顾都喜欢买了点心坐在老虎灶里吃。提了鸟笼子遛鸟的老茶客天天来,春秋天总爱穿件老式对襟衣裳,大热天白纺绸中式大褂,冬天就着小袄。不时地拿出镀金怀表对对时间,然后马褂里面藏藏,只露出一截金晃晃的表链。老茶客八仙桌前一坐,小伙计就给他泡一壶热茶,老规矩再加一碟花生米。老茶客一边吃吃花生米,一边听听广播,摇头晃脑香烟叼叼,同隔壁台子上的人讲讲新闻,谈谈山海经,吹吹牛皮,讲讲跟杜老板出生入死的那档子事情。小伙计除了沏茶添水,还不时往炉膛里添木柴,炉灶捅得火星飞溅,炉火烧得旺旺的,水汽在屋内弥漫。8、9点钟就不时有附近菜场划鳝丝的,做鱼丸的小贩来要热水。
不管有得讲没得讲,老茶客一坐坐到十点钟光景,陈年旧事讲得差不多了,老虎灶中饭的生意又接上来。除了保持原来的所有功能外,茶客们还可以自己从市场上买菜,花几角钱请他加工后,就是一餐丰盛和实惠的午餐。
老板娘还烧得一手好菜,所以老虎灶除了供应热水外还可以炒几个热菜,代买几瓶啤酒,平日里两三个客人就小赚点饭钱。一碟猪头肉,一盆茴香豆,烫一壶黄酒,是挑担人、黄包车夫、跑街先生歇脚时的最爱。
吃罢中饭两点半,老板娘到后房间去睏中觉了。老板跟一帮老朋友、老邻居搓搓小麻将。老板娘也搓麻将,不过只是夜饭过后找弄堂里的女人姆妈去哗啦啦搓两圈戒戒厌气,烧中饭蛮吃力了,要睡一下。老虎灶一到下午就是男人的茶房、棋牌室,天热热煞吃不消,不过冬天嘛捂兜兜,不要太暖热哦。麻将搓到一半,外面“咪里嘛啦”有迎亲嫁女儿的队伍路过,吹吹打打走一路,小伙计跟在后头跟一路,吵吵着要看新娘,差点被地滚炮炸伤脚趾头,吓得一路“嗝嗝嗝”叫着逃回来,直到碰响了锅子盖头才讲出来一句整话:“嘎闹猛”。
夜饭吃过,八点多小伙计上门板,早早地就准备洗澡睡觉。老虎灶开水现成的,没用掉的水自己可以用。门板上好,吃饭台子往墙边上推过,当中吃饭的地方空出来,浴帘子拉拉,就可以洗澡。小伙计喜欢边洗澡边唱山歌,唱得好不好不说,光听唱词也够发噱的:阿呦喂么小三子,恩个拉车子,一拉拉到陆家嘴。拾着一包香瓜子,炒炒一锅子,吃吃一肚子,拆拆一裤子,到黄浦江边解裤子,拨拉红头阿三看见子,拖到巡捕房里罚角子……
那个年代的老虎灶在人们脑海里留下的是弥漫着水汽的景象。那时的孩子现在早已到工作挣钱的年纪了。只是当年坐在老虎灶边吃茶听说书的人们现在却又去了哪里?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会不会又想起老虎灶边的温暖时光?